初二语文复习知识小测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不见xī()月夕日欲颓()互相轩邈()水皆piǎo()泠泠作响()素tuān()绝巘()沿溯阻绝()属引()横kē()萋萋()燕然()yuān飞Iì天()()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
B.《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父亲苏辙、弟弟苏询并称“三苏”。
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盛唐诗人,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
D.律诗一般分为四联,颔联和颈联的上下联必须是对偶句。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古今义。
(1)不以疾也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2)良多趣味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3)泪沾裳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4)四时俱备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5)晓雾将歇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6)夕日欲颓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7)念无与为乐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8)盖竹柏影也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10)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11)鸢飞戾天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12)经纶世务者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空谷传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任意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横柯上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小测试(含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小测试(含答案)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啜.泣(chuò)增益猝.不及防(zú)常吁短叹B. 稚.童(zhì)延纳来势汹.汹(xiōng)智子疑邻C. 风骚.(sāo)升滕张皇失措.(cù)亦复如是D. 鄙.夷(bǐ)文彩浑身解.数(jiè)望闻问切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街道上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悬挂的彩灯,五色的贴纸,变幻的霓虹,让人目不暇接....。
B. 图书馆的桌子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各年级的语文课本。
C. 她富有涵养的谈吐,让初次见她的人刮目相看....。
D. 他这样决定不知是听取了他人的建议还是与自身经历有关,或许兼而有之....。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加强了安全意识。
B.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为追求身材而过度节食造成的。
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
D. 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②因为年长方学的人不能像从小就学起的人能屈伸如意,这是真的。
③除非从未固定自己的心志,并准备好了接受不断改良的人们,那算是例外。
④但这种情形是非常之少的。
⑤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个我们叫作教育。
⑥所以我们常见,在言语上,幼年时代比幼年以后舌头较为柔活,能学一切的语法及声音,并且四肢关节也比较柔活,适于各种的竞技和运动。
A. ①⑤②⑥④③B. ⑤①⑥②③④C. ①⑤②⑥③④D. ⑤②①⑥④③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南日岛,历来为莆田、福清两地的海上门户。
山上奇石层层叠叠,置身山之巅,岛上风光尽收眼底。
语文初二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二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拓展阅读晴①杜甫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解释以下词语:涵虚,端居。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3)《卖炭翁》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诗阅读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④。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选自《诗经·魏风》)【注释】①硕:大。
黍:黏米。
②三岁:多年。
贯:供养。
女,同“汝”,你。
③逝:誓。
适彼:到那个。
爰:哪里。
④德:感德。
(1)《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
《毛诗序》里说本诗“刺重敛也。
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用的是________的手法。
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柳梢青青·蒋春霖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
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注释】①柳梢青:词牌名。
②楝:暮春开花的一种树。
③斜曛:夕阳斜照。
④阑:栏杆。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的面面。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一句的妙处。
2.拓展阅读静女其姝《诗经·国风》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③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归荑⑧,洵⑨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________________【注释】①姝:美丽。
②城隅:城角。
③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犹豫徘徊。
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
⑥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⑦说怿(yuè yì):喜爱。
⑧牧:郊外田野。
归:赠送。
荑:初生的细嫩茅草。
⑨洵:诚然,确实。
⑩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分别解释加点的“涵虚”和“端居”的意思。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列精子高窥井列精子高①听行②乎齐湣王③,列精子高著束布④衣,白缟冠,颡推之履⑤,特会朝⑥而袪步⑦堂下,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
”列精子高因步而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
喟然叹曰:“侍者为吾听行于齐王也,夫何阿哉?又况于所听行乎?万乘之主,人之阿之亦甚矣,而无所镜,其残亡无日矣!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已也而恶士之明己也。
镜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也功大。
得其细,失其大,不知类卫。
——《吕氏春秋》【注释】①列精子高:战国时贤人。
②听行:听信。
③齐湣(mǐn)王:齐国国君。
④束布:练帛。
⑤颡推之履:敞履,粗劣的鞋子。
⑥会朝:这里指黎明。
⑦祛步:撩起衣服走路。
(1)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步而窥于井(于是)B.粲然恶丈夫之状也(丑陋)C.其残亡无日矣(丢失)D.不知类耳(类比)(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已也而恶士之明己也(3)说说列精子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孙亮①方食生梅,使黄门②至中藏③取蜜渍④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⑤,藏吏叩头。
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
”黄门不服⑥。
亮曰:“此易知耳。
”令破鼠矢,矢里燥。
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①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吴的皇帝。
②黄门:宦官。
③中藏:宫中仓库。
④渍:浸、蘸。
⑤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
⑥服:认罪。
(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B.向求,实不敢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此易知耳/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令破鼠矢/国破山河在(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专题01 字音【知识梳理+达标检测】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一、八年级语文下册字音识记一览表
9.桃花源记
4.灯笼
糜(méi)子 脑畔(pàn) 白羊肚(dǔ)
蓦(mò)然 闭塞(sè) 恬(tián)静 辐(fú)射 冗(rǒng)杂 戛(jiá)然而 止 氛(fēn)围
争讼(sòng) 幽悄(qiǎo) 溺(niào)炕 恐吓(hè) 焚(fén)身 霍嫖(piào )姚 司马懿(yì)
5.大自然的语言 连翘(qiáo) 悬殊(shū) 农谚(yàn)衰(shuāi)草连天 风雪载(zàì)途
chà)那 刹(shā)车 湿漉漉(lù lù) 凿(záo) 郡县(jùn)
摄制(shè) 裸露(luǒ lù)黧黑(lí )气势磅礴(páng )气喘吁吁(xū)接踵而至
18.在长江源 头各拉丹冬
(zhǒng)明媚(mèi ) 草坝子(bà) 冻疮(chuāng) 鲜有人迹(xiǎn)砾(lì)石 虔诚(qián) 劲旅(jìng)蜷卧(quán)腈纶(jīng lún)漫溢(yì)演绎(yǎn yì ) 诅咒(zǔ zhòu) 蠕动(rú) 熠熠烁烁(yì )屏气凝神(bǐng) 懈怠(xiè dài ) 棱(léng)角 屏风(píng)
25周年 祈祷(qí dǎo) 湛蓝(zhàn)
一、八年级语文下册字音识记一览表
告诫(jiè)弥漫(mí màn)横溢(héng yì)谥号(shì)关隘(ài) 凹(āo)推搡( sǎng)霎时(shà)迂回(yū) 驰骋(chěng) 聘请(pìn)娉婷(pīng tíng)寒噤(
语文初二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1

语文初二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1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②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吕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
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⑤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⑥门来告曰:“不胜⑦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⑧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⑨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⑩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11 。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款?(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记》)【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桥:建桥、架桥。
③箭:小竹。
④麻:同“休”,休息。
⑤酾(shī):疏导,分流。
⑥款:叩,敲。
⑦胜:承受。
⑧芟(shān):割草。
⑨贸财:以物变卖换钱。
⑩崇:加高。
11 潀(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⑩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上述文章均为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所作)(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谈谈“亟”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的义项:①jí急,赶快。
②qì(气),屡次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4)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而又有所发展。
初二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题副本

初二语文根基知识测试题一、〔10 分〕ǎièhuáng dìzuòxūchóng和〔〕阻〔〕〔〕急取〔〕愧〔〕唏〔〕推〔〕zhìèjìjìn jífùzè〔〕笨〔〕耗〔〕俩寒〔〕狼〔〕〔〕闲〔〕歪qièjiào jūyàn zāng miù箱〔〕地〔〕〔〕躬吊〔〕〔〕物荒〔〕二、给予下加点字注音〔10 分〕踉跄训斥迫击炮洨河孤孀剿灭零碎凹凼迟疑.........看见池沼震悚鸿儒箬篷椎髻亵玩叱咤........狡黠阴霾舒适...三、填上适合的词,补全下边的短语〔10 分〕惟妙惟〔〕无人问〔〕〔〕乎不一样重岩叠〔〕奇妙绝〔〕长途〔〕涉风〔〕苦旅鸡〔〕狗碎存亡〔〕福大〔〕广众〔〕缺少道〔〕然无存转弯〔〕角张〔〕失措名〔〕其实〔〕不行当〔〕然自乐〔〕目伤怀闲情〔〕致哀转久〔〕四、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填写上下句〔20 分〕1、忽逢桃花林,,,,。
2、春冬之时,,,,,,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3、苔痕上阶绿,。
4、予偏爱,。
5、晴空一鹤排云上,。
6、乡泪客中尽,。
7、,波撼岳阳城。
8、烟波江上令人愁。
9、,铁马冰河入梦来。
10、两岸猿声啼不住,。
11、谁道人生无再少!。
五、依据所学诗文粗心,用有关诗句填写。
〔15分〕1、第 16 届亚运会于2021 年 11 月 12 日至 27 日在广州举行,届时我们能够用?望岳?中的“,〞两句来鼓舞运发动们勇登竞技的“绝顶〞。
2、?春望?中说明移情于物的句子是,。
3、?石壕吏?中说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4、?长歌行?诗中常被人们引用以劝勉年青人珍惜时间,莫负青春的诗句是,。
5、?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奇特艳丽归于大自然的句子是,6、?陋室铭?中能归纳全文要旨的句子是“〞。
7、?春望?中写烽火连天,家信难觅的诗句是“,8、?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复习知识小测 一.指出下列各句哪些是单句并划分主干,哪些是复句并指出其关系。 1.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随便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2.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3.我们不但要努力读书,我们还要关心政治。 4.欢快的泉水,飞翔的苍鹰,和那盛长着各种青苗的田垄,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去。
二.分辨单句与复句,单句划分成分,复句写明关系。 1.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2.新的科学不断出现,正是各门学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结果。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5.你瞧,西面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 6.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7.我看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 8.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 9.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 10.浙江是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才辈出的地方。 11.夜已经很深,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 三.选择题 1.判断并列复句的主要依据是( ) A.看是否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合而成。 B.看分句间是否有主次之分。 C.看有没有用关联词语“还”。 D.看是否用了关联词语“不是……,就是……”。 2.下列句子中唯一的单句是( )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我们都要坚持学习。 B.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夸。 C.于是我便坐上船,一直入海天深处去。 D.我们这些参加过“五四”运动的人,喊出过发展科学的口号,结果也不过是一场空。 3.对下列两个句子的正确判断的一项是(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错误的结论。“ A.①②两句都是并列复句。 B.①②两句都是单句。 C.①句是单句,②句是并列复句。 D.①句是单句,②句是因果复句。 四.改正下列句子中使用不当的关联词语(在原句上修改,不必重抄)。 1.我们国家的出版社既要讲究收入,但要注重社会效果。
2.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3.你参加天文小组,或者参加地理小组? 4.因为马克思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而且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 五.在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要懂得这些变化,必须逐渐学习,( )需要老师教,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 2.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 )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 3.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伟大的事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 4.文天祥( )站着死,也不跑着生。
六.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1.国家既然给了青年这样优越的条件,青年就应当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2.批评家的职务不但是剪除恶草,还得着灌溉佳花——佳花的幼苗。 3.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4.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5.我很想去打球的,不过为了工作,我还是留下了。
七.指出下列复句的关系,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我们既不应当因为出了点错误便偃旗息鼓,悲观泄气,更不应当因为有了错误就否定改革。( ) A.并列复句 B.递进复句 C.因果复句 D.选择复句 2.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 A.并列复句 B.递进复句 C.因果复句 D.转折复句 3.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 A.并列复句 B.选择复句 C.递进复句 D.转折复句 4.与其畏惧错误不敢有所作为,不如不怕挫折而奋勇改革前进。( ) A.并列复句 B.选择复句 C.递进复句 D.因果复句
八.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列各组单句构成复句,并说出复句类型。 1.他们深入调查研究。他们有发言权。
( ) 2.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更伟大。 ( ) 3.李小林诚恳的接受了批评。李小林坚决的改正了错误。 ( ) 4.它不需要谁来施肥。它不需要谁来灌溉。 ( ) 5.把老虎打死。被老虎吃掉。 ( )
单复句区别: 1.选出是复句的一项:( ) A.鲁迅还曾说过:他在五四运动前后写小说是为了“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B.宁可将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C.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D.人的才能之愿意发挥与否,能发挥与否,是有规律可循的。 2.选出是复句的一项:( ) A.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C.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 D.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3.选出不是复句的一项:( ) A.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B.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C.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 D.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4.区分下面单句和复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②一条黄绿相间的玻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 ③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坚信我们的“四化”大业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昌盛。 ④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把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的工作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A.①②是单句,③④是复句。 B.①是复句,②③④是单句。 C.②③④是复句,①是单句。 D.①③是复句,②④是单句。 5.选出不是复句的一项:( ) A.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C.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D.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和松坡,渭河上游平原上的竹林,村庄和市镇,都笼罩在茫茫的春雨中了。 6.选出是复句的一项:( )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 B.目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疲倦地苦干着。 C.只有千万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D.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 7.属复句的一项是:( ) A.只有这样,才是可行的。 B.你有力气就搬吧! C.他是一个既严肃又热情的人。 D.无论在学校,在工厂;无论在农村,在营房,人们都在谈论她的事迹。 8.属因果关系复句的一项是:( ) A.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就争分夺秒吧! B.即使工作再困难,他也不会退缩。 C.书可以被烧毁,而真理却是杀不死、烧不毁的。 D.无论谁参加,我们都欢迎。 9.不属复句的一项是:( ) A.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B.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C.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 D.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10.“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 A.生物发展人类。 B.人类出现。 C.生物导致人类。 D.发展导致出现。 11.指出不是单句的一项:( ) A.谁都知道,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B.没有事实,那你的“理论”就是徒劳。 C.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提高了。 D.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 12.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沙漠地区的地势平坦,风力很强。(复句) B.将军感激地望着他那孩子气的脸。(单句) C.《红楼梦》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即使在将来,也会永远放出灿烂的光芒(单句) D.我相信,他们若能提高文化,不久一定会成为写散文的好手。(单句) 13.“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句的主干是:( ) A.我发现共产党。 B.我加入共产党。 C.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D.我发现正确道路,我加入共产党。 14.区别单复句。 1)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2)当终生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双臂收拢时,抱住的必然是令人欣慰硕果。 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是团结全党的方针,我们必须坚持这个方针。 4)我宁可自己多做一点,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5)种花好,种菜更好。 6)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15.找出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 A.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B.松树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C.他的性格,在我眼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D.夺取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16.下边哪一项不属复句:(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C.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散文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 D.李平原来基础并不好,只是学习很刻苦,因此,进步显著,在本学期期终考中名列前茅。 17.下面的句子是单句的划出主干,是复句的指出关系。 1)既然部队中午赶到了,准是天亮就出发的。 2)将军已经看到年青的一代正沿着老一代的足迹前进。 3)即使自己有很多对的意见,也还要听人家的意见。 4)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5)那卖牡蛎的是一个衣服褴褛,又老又脏,脸上布满皱纹和愁容,穷困不堪的老水手。 6)我们要么战胜困难,要么被困难吓倒。 7)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非常明白的道理。
18.选出属单句的一项: A.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 B.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 C.他的魁梧的身材,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D.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19.选出属于单句的一项: A.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B.这段文字是用事实论证,还是用理论论证? C.祖冲之勇敢地进行了辩论,写出了一篇非常有名的驳论。 D.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激叫“先生”了,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20.选出属于复句的一项: A.中国人民大团结,是社会进步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