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中西医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医治疗哮喘病的研究现状•西医治疗哮喘病的研究现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临床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哮喘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病可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哮喘病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对照组,每组各50例。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研究内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变化情况。

研究结构本研究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等部分。

02中医治疗哮喘病的研究现状中医认为哮喘病主要由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外邪入侵,痰浊内生,肺失宣降所致。

哮喘病的中医认识中医治疗哮喘以调理脏腑功能、祛邪化痰为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期、病情轻重采取分期分型治疗。

中医治疗哮喘的原则中医对哮喘病的认识及治疗原则中药复方治疗临床上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哮喘病,如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疗效显著。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哮喘病也有一定疗效,常采用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方法。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可以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减轻病情,临床应用广泛。

中医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治疗哮喘病的疗效评估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的次数,次数越少表示疗效越好。

发作频率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生存质量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时间越短表示疗效越好。

检测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包括FEV1、FVC等指标,改善越大表示疗效越好。

采用生存质量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03西医治疗哮喘病的研究现状哮喘病的认识哮喘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涉及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和气道炎症等病理过程。

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过度敏感,气道肌肉痉挛以及气道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

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可以综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其优势。

一、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1.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和舌苔等,判断病情所属的中医证候,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痰热壅肺型哮喘患者,可以使用清热化痰的中药,如半夏、黄芩等;对于气虚型哮喘患者,可以使用补气养肺的中药,如党参、黄精等。

2. 食疗调理中医注重通过调理饮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改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哮喘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鱼类、瘦肉、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滋养肺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避免诱发症状。

3. 中药治疗中医药物对于哮喘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肺脏与大肠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有“大肠通肺”的观念。

因此,一些通便药物如芒硝、车前子等可以通过通便排毒来改善哮喘症状。

此外,一些中药如苦杏仁、桑叶等也具有平喘作用。

二、西医治疗哮喘的方法1. 快速缓解药物西医治疗哮喘主要采用快速缓解药物,如β2受体激动剂和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等,以迅速减轻哮喘发作的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促进气道畅通。

2. 持续控制药物西医还采用持续控制药物来预防和减轻哮喘发作。

这些药物包括吸入型类固醇和长效支气管舒张剂等,通过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过敏反应,达到控制哮喘症状的效果。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优势1. 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能够综合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

比如,在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西医的快速缓解药物来迅速缓解症状,而在缓解期可以使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来调理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2. 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辩证的特点,可以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分析,选择适合其体质和病情的中药进行治疗,并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哮喘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

哮喘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

哮喘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具有慢性气道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的特点,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是目前治疗该病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方法和研究进展。

首先,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按摩等。

中药治疗哮喘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和清除体内的湿热等病理因素来缓解症状。

一些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哮喘的有效率可达到60%以上。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桔梗汤、平喘片、风寒胃片等。

此外,针灸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气道痉挛和炎症反应,减轻哮喘发作。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

中医按摩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背部和胸部,来改善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和呼吸困难。

研究表明,中医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哮喘发作和减轻患者的症状。

其次,西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和免疫调节等。

药物治疗是西医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短效β2-激动剂、长效β2-激动剂、类固醇和抗白三烯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扩张气道、减轻气道炎症和阻塞,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

支气管扩张是通过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改善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和呼吸困难。

免疫调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这些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近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项对比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和减少急性发作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单独治疗组。

该研究还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另外,一项系统综述研究发现,中医中药治疗哮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创新方法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创新方法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创新方法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1 研究背景哮喘,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一丝紧张和不安的词汇,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

每当看到那些因哮喘而痛苦不堪的患者,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同情和责任感。

因此,我决定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创新方法,希望能为患者带来福音。

在西医领域,哮喘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这些药物虽然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却容易产生副作用,如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

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救了患者的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而中医呢,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治疗时应注重调和脏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点。

那么,如果我们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结合起来,会不会产生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哮喘的方法呢?这就是我研究的初衷和动力。

1.2 研究意义这项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

它有助于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我们可以减少西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这项研究还将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医治疗。

二、核心观点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必要性2.1 中医治疗哮喘的优势中医治疗哮喘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哮喘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时不仅针对肺部症状进行缓解,还注重调理脾胃和肾脏功能,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这些优势使得中医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西医治疗哮喘的局限性西医在治疗哮喘方面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虽然西药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副作用和耐药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观察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主要是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和炎症反应。

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并且有机会结合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疗效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回顾下目前西医治疗哮喘的常见方法。

西医治疗哮喘主要采用两类药物,即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类固醇。

长效支气管扩张剂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气道通畅度,从而缓解症状。

吸入性类固醇则通过抑制气道的炎症反应,减轻气道壁的水肿和炎症,从而改善气道通畅度。

这些西医药物在治疗哮喘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吸入性类固醇可能引起反应性气道痉挛等。

中医治疗哮喘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和艾灸等。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肺虚、脾虚、肝火旺盛等,因此治疗方法也多样化。

中医治疗哮喘的优势在于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结合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疗效。

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气道水肿。

而西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来迅速缓解症状,同时也能够控制疾病的进展。

因此,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症状,并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疗效是显著的。

对于一些慢性和难治性哮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结合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内环境,降低疾病的反复发作,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

这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并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由于哮喘的病因复杂,中医辨证施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反复发作性气喘、胸闷、咳嗽和喘息为主要症状。

在西方医学中,哮喘主要通过祛痰、扩张支气管和抗炎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和药物依赖。

相比之下,中医药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学,其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医药对哮喘症状的缓解作用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针灸和中医按摩等方法。

中草药治疗是中医药最常见且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式。

多项研究表明,中草药可以缓解哮喘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银翘解毒片、黄连素片等中草药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治疗中,这些中草药具有抗炎、镇咳平喘、祛痰等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针灸也是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施加刺激,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免疫功能,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

一些临床实验显示,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哮喘患者的气喘指数,并改善肺功能。

此外,中医按摩也被应用于哮喘治疗中,通过按摩背部和胸部的相关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气喘症状。

二、中医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医药对哮喘的治疗不仅仅体现在缓解症状上,还涉及到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等作用。

例如,川贝母中的川贝碱可以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减轻支气管痉挛;板蓝根中的蓝芩素则具有抗炎和抗病毒作用,可以缓解哮喘的症状。

此外,中医药在免疫调节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中草药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减轻哮喘的发作。

中医药对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其在哮喘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三、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综合应用中医药在哮喘治疗中与西医药的综合应用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中西医治疗哮喘302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治疗哮喘302例临床研究
维普资讯
中 国 医 药 指 南 20 年9 07 月上半月刊 G IE F HN M DCN U N L UD O C IA E IIEJ R A O 低 下 ,即 免 疫 功 能低 下 , 进 而 影 响血 流 变 障 碍 。 临床 药 理
’15。 4
配 合 西 药 。一 糜 蛋 白酶 加 强 消 除 炎 症 坏 死 细 胞 及 其 它 分 泌物 ,使 毛 细 血 管 淋 巴 管 畅 通 ,炎 症 消 退 。 地 塞 米 松 加
能抑制结缔组 增生 ,降低 毛细血管细胞膜通透性 ,减少 炎 性渗 出,抑制 成纤维细胞 增生和 肉芽组 织形 成,减少 炎症
引起 的疤 痕 和 粘 连 。
全方 药物 简单意 明, 以扶 正祛邪 ,清热利湿解毒 ,行
气 活 血 、通 络 止 痛 ,抑 制 结 缔 组 增 生 ,兼 于养 颜 美 容 祛 斑 、
调节 免疫功能 ,无 毒副作用 。故无数患者在治疗盆腔 炎中 同时能得到美容 。而 灌肠效果 较 口服显着 ,其原理直肠给
分标准如下 :
附表 1 咳嗽 变 异 性 哮 喘 患 儿症 状 评 分 标 准
④子 胸透 、五 官科 检查等排除其 他原因引起 的慢性咳嗽 。
() 2 中医 辨 证 参 考 哮 喘 分 型 进 行 辨 证 ,证 属 寒 型 、寒 热 夹 杂
型者 ( 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 全 中医儿科 》六版) 。
日 2 ,早 晚 吸 入 治 疗 ,吸 入 后 予 凉 开 水 漱 口,疗 程 2周 , 次 随访 1 月 : 个 11 疗 效 标 准 ._ 3
3月 问儿 科 急诊 、 门诊 就 诊 患 儿 。 l111纳 入 标 准 : () 断 符 合 2 0 ,.. 1诊 0 3年 中 华 医 学 会 儿 科 学 分 会 呼 吸 组 修订 的 《 童 支 气 管 哮 喘 防 治 常 规 ( 行 ) 儿 试 》 的诊 断 标 准 : 持 续 咳 嗽>1 , 在 夜 问 和 ( ) 晨 发 作 , ① 月 常 或 清 运 动 、遇 冷 空 气 或 嗅到 特 殊 气 味 后 加 重 , 痰 少 , 临床 上 无 感 染 征 象 ,或 经 较 长 时 间抗 生 素 治疗 无 效 :② 支 气 管 舒 张 剂 ( 入 万 托 林 ) 断 性 治 疗 可 使 咳 嗽 发 作 缓 解 :③ 有个 人 吸 诊 或家 族 过 敏 史 、家 族 哮 喘 史 ,过 敏 原 ( 应 原 ) 测 阳性 ; 变 检

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攻略

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攻略

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攻略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疾病典型症状是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反复发作。

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哮喘治疗难度大,通常使用西药方案进行治疗,可实现达标治疗,多数患者在规范化治疗下可对症状有效控制。

中医在哮喘的治疗中应用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且治法多、效果理想。

目前,中医针灸、中医火罐在临床上均被用于哮喘病的治疗,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症状改善,减少疾病症状发作次数有重要促进作用。

中医针灸、火罐在对哮喘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病因病机进行了解,掌握患者实际症状表现,对实证、虚证采取针对性的治法,提高治疗效果。

一、哮喘病病因西医上认为哮喘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运动、呼吸道感染可诱发哮喘。

哮喘病属于中医“哮病”范畴,中医病因主要是痰饮内伏。

婴幼儿哮喘病患者常因反复感受时邪所致,成年哮喘病患者则因久病咳嗽所致。

同时,情志不佳、劳倦、饮食肥腻、脾失健运等均与哮喘病发生与疾病发展有直接关系。

哮喘病患者痰饮对气道形成阻塞,使得肺气升降失常,引起痰鸣哮喘。

哮喘发作时存在气道阻塞,为邪实证,反复发作。

患者哮喘症状反复发作,病程长,病情缓慢进展,耗损肺气,并对脾肾形成累及。

二、哮喘病实证、虚证辨证哮喘病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疾病,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类型之一。

主要疾病特征是慢性炎症反应,喘息、气急、胸闷是主要症状,伴随慢性咳嗽,症状反复发作,在夜间或者凌晨发作或加重。

哮喘病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

部分患者需要经过治疗缓解。

哮喘病的中医治疗需要对其实证、虚证进行辨证,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得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哮喘病实证具有病程短特点,患者哮喘发作时声高、气促,呼吸加快、呼吸深长。

患者一般体质较强,并且脉象有力。

患者可表现出慢性咳嗽、喘息,咳痰稀薄。

伴头痛、形寒无汗。

部分患者咳喘、有黏痰,或者咳痰不爽,胸中烦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
【摘要】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

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得卧。

中医认为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西医则认为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

对于哮喘病的治疗当从中西医结合的立足点出发,传统中医的辩证论治免疫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治疗以求痊愈。

现就中西医结合哮喘病的方法做简要概述。

【关键词】哮喘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发病因素有众多,近些年研究,哮喘的发作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中医认为哮喘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肺气失宣降而导致的以喉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为症状的病症。

本文从中西医结合的观点论述治疗哮喘,如下:
1 辨病与辨证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突然发作,一般情况比较严重,此时应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辨病治疗:在此阶段适应该联合西医方法,如使用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的药物,比单纯使用中医治疗见效快、疗效好。

辨证治疗:急性期哮喘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痰的状况,结合舌脉脉诊,按“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治之。

急性期以邪实胃主,
治疗当祛痰李菲,攻邪治标。

辩证寒痰者温化宣肺、热痰者清化粛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使,风痰为患当祛风涤痰。

反复发作,由实转虚,邪实与正虚错杂为患,,治疗时当补正祛邪。

缓解期则根据证型分别采取补肺健脾法和补肺益肾法。

正气足则身体抵抗力增强,可防止哮喘复发或延长复发,从而降低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赢取更好的更多的治疗时间。

中西药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使哮喘病情得到控制,从而争取早日痊愈。

此外临证时须注意:1寒证与热证的互相兼夹与转化。

寒痰郁久可以化热。

儿童,青少年多阳气偏声,多热证,成年人,老人,阳气渐衰,多寒哮。

2虚实之间互相转化。

一般而言,新病多实,但日久不愈则容易转变为虚证,或者是虚实错杂的症状。

2 标本兼治
《医学统旨》;“大抵哮喘,未发时以扶正未主,已发时已攻邪气未主.”但无论发作期或缓解期,痰饮留伏的病理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对于哮喘的治疗,发时未必只有治标,应当治标兼本,平时也未必只有扶正,应当治本兼标。

不能拘泥于“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之说。

否则将坐失救治良机。

中医认为哮喘病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之象。

在发作期,邪实与正虚错杂并见。

从中医整体治疗的观念出发在对于治疗久病难愈的患者,应当标本兼治,并注重补脾肺肾。

通过祛痰利肺来达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效果,中医认为肾为五脏之本,治疗时应益肾补虚,固
肾纳气,则可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得分泌,从而影响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抑制炎性细胞、炎性介质释放,能控制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从而缓解哮喘发作[1]。

3 治病求本
《症因脉治·哮病》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治犯,饮食之伤。

或外有时令之风寒,则哮喘之症作矣。

”中医认为哮喘病理因素主要是痰,主要在于脏腑阴阳失调,素体偏胜偏虚,对津液的运化失常,肺失输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而致凝聚成痰。

西医认为,哮喘的主要发病机理为气道变应性炎症引发气道痉挛[2]。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看,痰饮伏肺,遇感引触与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阐述用同一个机理。

故二者在治疗方案上也是同一个目的。

西医治疗气道变应性炎症选用糖皮质激素来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而中医则利用温化宣肺,清化粛肺,祛风涤痰来治疗气道变应性炎症,效果同西药一致。

但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故在治疗哮喘病时英充分发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优势,灵活用药。

4 讨论
近些年来研究发现表明中医治疗许多慢性病和难治性疾病具有
西医所不能达到的优势和疗效,但中医自身也具有些不可逆转的劣势,如见效慢,无法适应急性症状,须长期服药等,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和难治性疾病可以取长补短,发挥二者各自优势,从而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对治疗哮喘病取得了重大的疗效,中药和西药发生协同作用,使药理作用更加明显,研究表明中药中柴胡、生地能有效降低哮喘患者体内的ige,麻黄、冬虫夏草等还有激素样作用和平喘功能,黄芩、麻黄、辛夷、细辛、郁金、五味子等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中药;方剂中能抑制肥大细胞增殖分化和释放性介质有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柴朴汤、清肺汤等。

中药中有细辛、五味子、干姜、莪术、苍术和小青龙汤等可拮抗组织胺,可以在患者对西药有严重副作用的情况下使用,并且中药具有长期疗效。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从整体出发,调整阴阳,标本兼治,西医侧重于治标,中医通过六君子汤健脾益气,补土生金,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补肺益肾,通过调理脾肺肾,使患者抵抗力增强,身体条件好转,再通过对症治疗,西医用药,来减轻患者症状,继而达到痊愈的目的。

另外平时可常服用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以调理整齐,提高抗病能力[3]。

总之,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哮喘有着良好的疗效,但还需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

参考文献
[1]王美美.内科医师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8:44-54.
[2]吴谨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4):261263.
[3]李善群,钮善福,聂莉,等.哮喘症状评分及pef评价普鲁司
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医学,2008,15(3):318-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