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咳嗽 变异 性 哮喘 6 4例
李玉 叶 成 意伟
关键 词 : 咳嗽 变异性 哮喘 ; 中西 医结合 中图 分类 号 : R 5 6 2 . 2 + 5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2 6 — 0 0 1 7 — 0 2 ( 4 0 . 5 2  ̄ 1 1 . 7 8 ) 岁; 病程( 3 . 9  ̄ 1 . 8 ) 个月 , 两组 病 例 一 般 资料 经 统计 学 处理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尸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诊 断 标准 : 采用 我 国 咳嗽指 南[ 3 1 中C V A的诊 断标 准 : ①慢 性 咳 嗽( 超过 8 周) , 常伴 有 明显 的夜 间刺 激性 咳嗽 ; ② 支气 管 激 发试 验 阳性 ,或 呼 气峰 流 速 日间 变异 率> 2 O % ,或支 气 管舒 张试 验 阳
皮质功能, 增 强 抗 过敏 的 能力 , 具 体 措 施如 下 : ① 健脾 补 肾 : 用 金 匮 肾气 丸加 以健脾 利湿 之药 。② 滋 阴补 肾 : 用左 归 丸加 以滋 补 肾 阴之药 。 ③ 壮 阳补 肾 : 用 左归 丸 加 以滋补 肾 阳之药 。 常 采用 以上各 法, 增 强抗 体 , 以控 制和 防止 复发 。 3 酮 替 芬及 克伦 特罗 气雾 剂 的应用 酮 替 芬 是一 种 新 型抗 组 胺药 ,是 目前 抗 组胺 药 中最 强 的一 种, 有 抗过 敏作 用 。克 伦特 罗 是短 效 B 受体 激 动剂 , 平 喘作 用 为 1 临床 资 料 沙 丁胺 的 1 0 0 倍 。根据 其 作用 特点 , 在 哮喘 发作 期 用克 伦特 罗气 在 收治 的支 气管 哮 喘患 者 中选择 过 敏性 哮 喘患 者 2 0 例 作 为 雾 剂雾 化 吸入 。而 酮替 芬无论 是 哮 喘发作 期还 是缓 解期 , 均 给予 临床 观 察 。 用药, 用法 为每 次 1 毫克 , 1日 2 次, 口服 , 给药 时为 3 个月。 1 . 1 病例 选择 : 有 典型 的过 敏性 哮 喘发 作病 史 及症 状 , 排 除支 气 管 4 疗 效观 察 炎及 心 源性 哮 喘 。 4 . 1 疗 效 判定 : ①完 全 缓解 ( 显效 ) : 经 中药的 对症 治疗 与 酮替 芬持 1 . 2一般 情 况 : 2 0 例病例 中, 男性 1 5例 , 女性 5 例; 年龄 为 1 0 ~ 2 0 续 服药 3个 月 , 全部 停 药后 症 状 完全 消 失 , 或 在服 药期 间症 状消 岁3 例, 2 1 ~ 3 1 岁 5例 , 3 1 ~ 4 O岁 5例 , 4 1 ~ 5 0岁 5例 , 5 1 岁 以上 2 失, 观察 6 个 月或 更长 时 间不 复发 者 。 ② 未完 全缓 解 ( 有效 ) : 用上 例 。病 程 1 - 2年 的 3 例, 3 — 5 年的 7 例, 6 ~ l 0年 的 6 例, 1 0 年 以上 法 治疗 后 , 症状 未完 全 消失 ( 但 哮 喘减轻 或 完全 停止 ) 偶 尔还 需用 的 4例 。 些 止 咳药 , 或症 状完 全 消失 而在一 年 内又 复发者 。 ③无 效 : 经 上述 2 中药的 治疗 方法 治 疗后 一个 月 内症 状不 缓解 或不 完全 缓解 。 根据 支气 管 哮 喘发 病 急 、 缓 解快 、 多复 发 、 控 制 发作 较 易 、 防 4 . 2治疗 结果 : 2 O例 中完 全缓 解 1 2 例, 占6 0 %, 未 完全 缓 解 6例 , 止 复发较 难 的特 点 , 在 中医 的辨症 论 证 的基础 上 , 采用 “ 急 则治 其 占 3 0 %, 无 效 2例 , 占1 O %。 标, 缓则 治 其 本 ” 及“ 发 时治 肺 , 平时治。 肾” 的 特殊 手 段 , 用 不 同 的 5 讨 论 方药 , 进 行对 症施 治 如下 : 中药治 疗支 气管 哮 喘 , 采 用急 则治 其标 、 缓 则治 其本 的 原则 , 2 . 1 发作 期 的 治疗 : 一般 采 用 清肺 平 喘 、 化 痰 止 咳之 法 , 以达 到缓 即发病 时治 肺 , 积极 控制 症状 , 减轻 患者 的痛苦 , 而 在缓 解期 或未 解 支气 管 平滑 肌 痉 挛 的 目的 , 具 体 分 型施 治 如下 : ① 热 喘 者用 麻 发 病之 时 , 积极 提高 肾上 腺皮 质 功能 , 增 强 自身 抗体 , 加 强抗 过敏 杏石 甘 汤加 清肺 养 阴之 药 ;② 寒 喘者 用小 青龙 汤 加温 化痰 药 ; ③ 的 能力 , 从 而收 到积极 治疗 和 预 防支气 管哮 喘 的 良好 效果 。 喘甚 者 临 时给予 二 羟丙茶 碱 或 。 肾上腺 皮质 激 素 , 以缓 解支 气管 平 酮 替芬 对各 种类 型 哮喘都 有一 定 的治 疗和 预 防作用 , 对 过敏 滑肌 痉 挛 。 性 哮 喘优 于混 合 型 与感 染 型 , 但 疗效 与 疗程 有 关 , 本 品起 效较 为 2 . 2缓解 期 的 治疗 : 大都 采 用 扶 正之 法 , 以补 肾壮 阳 , 提 高 肾上 腺 缓 慢 , 一 般 用药 5 周疗 效 明显 , 超过 3 个 月疗 效 更为 满意 , 但 因本 品具有 镇静 、 嗜睡、 头晕及 疲乏 无 力等不 良反应 , 故 对高 空作 业人 陕西 省延川 县 中医 院( 7 1 7 2  ̄) 2 0 1 3年 5 月 1 1日收稿 员及 驾 驶员 应慎 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对 照 组给 予常 规 西药 治疗 ;治疗 组在 对照 组 治疗 的基 础上 ,给 予 鱼腥 草 注射 液 穴位 注射 ,治疗 1 疗程 后观 察疗 效 。结果 治疗 组 患者 的 个 总 有 效率 明显 高于对 照 组 患者 ( P< 0 5 。治 疗组 患者 的肺 功 能 改善 情 况明 显优 于对 照 组 ( < O0 ) .) 0 P . ,血 浆 T B ,6K P F 的改 善情 5 X 2 - -G 1 况 明显优 于对照 组 ( < O0 ) P . 。结 论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哮 喘型 慢性 支 气管肺 炎要 明 显优 于单 纯西 药治疗 ,值得 在 临床推 广 使用 。 5
[] 苗 华, 建声 . 科手 术入 路解剖 学 [ . : 徽科 学技 术 出版 3 周 骨 M】 合肥 安
社,0 112 2 0 :—.
中西 医结合治疗哮喘型慢性支气 管炎 的效果观察
徐 洪 岐
( 长春 西新 经济 技术 开发区西湖医院 ,吉林 长春 10 0 ) 30 0
【 要】 摘 目的 探 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哮 喘型 慢性 支 气管 炎的 ・床 效果 。 法 将我 院 8 例 哮 喘型慢 性 支 气管炎 患者随 机 分成 治疗 组和 对照 组 。 I 岳 方 6
在 无 痛 的情 况下 , 即开始 伤肢 的功 能锻 炼 ,以 防关节 僵硬 或肌 肉萎
缩。 ⑤对 手法复位 困难者要 及时检查原 因 ,给 以适 当处理 ,对 合并骨 折 者 ,应使脱位 骨折同时整复 。
1 . 治疗方法 .2 3
本组 均采用手 牵足蹬复位法 , ( 中有8 在臂丛N 其 例 阻滞麻醉 下复
附着部 ,关节盂位于 肩胛 骨的外侧 角上 ,呈上窄 下宽 的梨形。肩 关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1 0月 ~2 1 0 0年 1 2月诊 治 的 支 气 管 哮 喘 急 性 发 作 患 者 14例 , 照 知 情 同 意 原 则 并 按 照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2 遵
分 为两组, 照组 6 对 2例 采 用 单 纯 西 医治 疗 , 包括 解 痉 、 感 染 、 除 气道 粘 液 栓 、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止 抗 去 保 防
头 钻 透 全 层 骨 皮 质 做 ~ 碰 实 验 , 刻 度 探 针 进 入 深 度 2c 一 带 m
作 远 端 髓 内钉 定 位 器 固 定 髓 内钉 , 于 其 髓 内钥‘ 允 许 轻 度 由 叮 的 变 形 和 固定 器 械 的可 调 节性 , 远 端 锁 钉 成 功 率 达 1 0 。 故 0
2 避 免 丁 X线 辐 射 在 传 统 的 交 锁 髓 内钉 安 装 过 程 中 , ) 由于 远 端 锁 钉 失 败 率 相 对 较 高 , 至 开 放 锁 钉 , 往 需 要 在 C型 臂 X 甚 往
时 , 阻 挡 感 并 发 出 金 属 声 , 碰 带 钉 器 , 碰 第 一空 锁钉 , 有 二 三 四 碰 第 二 孔 锁 定 , 有 阻 挡 感 并 发 出 金 属 声 说 明 远 端 二 枚 锁 钉 均 成 功 。磁 力导 航 交 锁 髓 内 钉 具 有 微 创 、 短 缩 、 旋 转 能 力 抗 抗
除 气 道 粘 液 栓 、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止 继 发 感 染 等 。观 察 组 在 保 防
对 照 组 的摹 础 上 给 予 蘑 剂小 青 龙 汤 治 疗 , 剂 组 分 : 炙 麻 黄 汤 蜜
f 的 误 差 。磁 导航 技 术 采 川 的 是 机 动 引 导 的 方 式 , 需 要 f 『 『 不
继发 感染等, 察组 6 观 2例 在 对 照 组 的 基 础 上 给 予重 剂 小 青 龙 汤 治 疗 , 较 两 组 的 治 疗 效 果 及 不 良反 应 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目前单纯的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科近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较为理想,现总结分析如下,期望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疗效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胸闷、咳嗽、咳痰和阵发性气急等等,近年来由于粉尘、油烟、空气污染等诱发因素日益显著,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不能形成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将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

而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而经过对比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持久,对于防止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具有显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10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有关支气管哮喘诊断和严重度分级标准,随机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4岁到65岁,病程6年到26年,其中重度患者15例,中、轻度患者45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23岁到62岁,病程7年到23年,其中重度患者14例,中、轻度患者2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做好抗感染、抗炎,化痰、解痉,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具体地: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氨茶碱,给予吸氧和吸入喘乐宁等等。

观察组:除给予上述西医常规治疗外,给予中药汤剂:炙麻黄9g,北杏10g,僵蚕12g,莱菔子15g,紫苏子15g,地龙12g,桔梗10g,浙贝12g,陈皮6g,法夏12g,百部12g,甘草69g,治疗以化痰平喘为主,偏热者清热宣肺,偏寒者温肺散寒,剂量应酌情加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

治疗过程 中应注意肌力训练 , 开始时以等长收缩为主 , 结合关
节活动度训练 , 进行抗 阻练 习; 后期肌力增强和骨折愈合后 主
中西 医结合治 疗小 儿支气 管 哮 喘的 临床 体会
张洋 王长华 杨 晓 双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 的疗效。方法 将 6 o例支气管 哮喘患儿 临床
a dtet n ftetrep r ad fu —atdsl e JBo eJit n rame to h e・ atn o rp r ipa d. n on h c
程度上也限制了肩 关节 的活 动 , 而且人 工肱骨头置换 术还不 像髋关节及膝关 节置换术那 样成熟 , 旦手术失败没 有很好 一 的补救措施。本组患者没有应用人工肩关节置换。 由于该类骨折的患者容 易出现肩关节 的功能 障碍 , 因此
激素 , 扩血管药对症支持 治疗 , 发作期 抗炎、 喘快速缓解症 平 状。缓解期以抗炎 、 降低气道 高反 映性 、 避免触发 因素防止症 状加重或反复 , 同时不分寒热痰 型, 虚实喘型用 止咳平 喘合剂 治疗 。方剂组成 陈皮 、 杏仁 、 半夏、 参、 党 白术 、 甘草 、 五味子 、
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经 中西 医结合治疗后临床控制率超过 5 % , 5 总有效率 达 9 %以上。结论 中西 医 2 结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满意 , 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 中医治疗 ; 西医治疗
dJ 支 气 管 哮 喘 是 儿 科 较 常 见 的疾 病 , 种 以 嗜 酸 性 粒 ,L 一 细 胞 和肥 大 细 胞反 应 为 主 的气 道 慢 性 炎 症 引起 的不 同程 度 的
术 后早 期 的功 能锻 炼 十 分 重要 。肱 骨 外 科 颈 骨 折 的处 理 方 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作者:于春芝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相同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于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中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

主要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哮鸣。

该病季节性发作,诱因一般为粉尘、花粉、冷空气、油烟、化学性气味及饮食不宜等。

近几年,哮喘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现在全世界罹患哮喘的约3亿人,而我国约1%的发病率中,仅儿童便达3%[2],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病,已经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我院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18-62岁,平均42.4±15.2岁,病程3-20年,平均8.3±3.7年,其中:轻度患者52例,中度28例,同时排除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衰竭、高血压、糖尿病、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对所用药物过敏或禁忌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9-62岁,平均42.1±14.3岁,病程4-20年,平均8.1±3.2年,轻度患者26例,中度患者14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61岁,平均41.8±15.8岁,病程3-19年,平均7.8±3.6年,轻度患者26例,中度患者14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用。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
中圈 分 类 号 :R 5 6 2 . 2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9 . 0 2 9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3 月第 1 3 卷第 9 期

论著 ・
中西 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 哮喘急性发作 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 吉林省 中医药科学院 , 吉林 吉林 1 3 0 0 2 1 ;2 . 吉林省吉林市人 民医院 ,吉林 吉林 1 3 0 0 2 1 )
李秋 波 , 闫玉忠
摘要 :目的 观 察 中西 医结合疗法 治疗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的临床 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1 1 年 l 1 月至 2 0 1 2年 1 1 月在我 院收治的 6 0例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 资料 ,将 其随机分 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西 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 西医治疗的基础上 同时给予 中药基本方辨证加减 治疗 ,观察 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 总有效率 为 7 3 - 3 %,治疗组 总有 效率为 9 明显 改善 ,两组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尸< 0 . 0 5)。结 论 中西 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明显改善 患者 的临床症状 ,因其疗效持 久且副作用 少,值得 临床推广应
Co m bi n e t r a d i t i o na l Chi ne s e a n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e t h e r a p y f o r br o n c h i a l a s t hm a a c u t e a t t a c k c l i n i c a l c u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bs e r v a t i o n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1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1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 分 类 号 15 2 2 46 5 文献 标 识 码 【
其 他 平 喘 药 缓解 期 : 性 发 作 经 治 疔 缓 解 后 改 用 2 号晨 喘 急
安, 夜喘净连续服用 1 , 年 如在服用期 间再次 发作服用 方法 同 我院 19 - 20 9 3 0 0年采用 中西医结音的方法, 分急性 期和
维普资讯
12 8
Chn s o r fCo ll uzyM e cn F b u r 0 2. t5. i eJ u t o a nd sr diie e r ay2 0 Vo No  ̄l
维普资讯
中国煤炭工业 医学杂志 20 02年 2月第 王 整盟
l1 8

中 医与中西 医结合 ・
文童 编 号
10 —9 6 [[ 2 0 0 7 5 4 21 )2—0 8 —0 0 11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 10例临床疗效观 察 5
7 00 宁 夏银 川市 , 504 武警 宇 夏总 队医院 内科 才 江乎 陈中青
1号。对照组 : 急性 期: 茶碱 加地 寒米 松 静滴, / , t d 有感染 加 用抗生索, 酮替酚 l , mg 每晚服. 喘止停 药。缓解期 : 碱缓释 茶 片. 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两组 均 在治疗 前后行肺 功 能及免
疫 球 蛋 白 检查 , 1年 后评 定 疗效 。 2 结 果 观 察 组 : 效 1 8例 , 转 3 显 0 好 O例 . 效 l 无 2例 总 有 效 率
程2 3 - 4年. 均反复或常 年发作. 经常服 用各种 喘药, 中 其 2 例 间断服 用激 索. 7 每年 春秋 季节 好发, 凉或油 烟刺 激后 受
即急性发作, 重者不能 平卧, 观察组 6 3倒有过敏性鼻炎 史, 对 照组 4 7例有过敏性 鼻炎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予以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3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于对照组(P<0.05);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疗效
在呼吸系统性疾病中,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症。

这种疾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与肥大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引发气道炎症与高反应性[1]。

临床治疗该种慢性疾病,多使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

但是根据临床治疗取得的效果,大部分患者的哮喘症状并不能有效得到控制,同时不少患者对西药治疗的依从性比较低。

基于临床治疗体现的效果,中医开始逐渐应用于该种疾病的治疗中[2]。

本文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76例均分两组。

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9.6±7.6)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9±1.8)年;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0.3±8.2)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5±1.5)年。

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判断标准。

病情分级:轻度48例,中度28例。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胸闷、咳痰咳嗽、大便秘结、喉中哮鸣音、呼吸困难等。

对比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应立即脱离过敏原,并尽快缓解阻塞的通道,纠正机体缺氧状态,促进肺功能恢复。

对于急性发作期患者,予以氨茶碱、舒弗美、沙丁胺醇与泼尼松等药物治疗。

患者哮喘症状持续,应立即吸氧、纠正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使用的氨茶碱与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沙丁胺醇则通过雾化泵吸入。

如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应给与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缓解期的患者,医护人员告知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原理过敏原,消除病因等常规治疗。

30 d为1个疗程。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予以治疗。

如患者处于急性期,中药配方为麻黄12 g,郁李仁14 g,五味子10 g,浙贝母16 g,干姜12 g,半夏
16 g,百部14 g,茯苓12 g,款冬花15 g,射干8 g,皂荚6 g,细辛4 g,陈皮9 g,将此药材用水煎服,1剂/d;对于缓解期患者,中药配方为甘草5 g,党参14 g,紫河车15 g,茯苓12 g,川贝母14 g,半夏14 g,黄芪16 g,白术8 g,陈皮12 g,五味子15 g,并用30 ml生姜汁与30 ml竹沥水兑服,1剂/d,水煎服,分早晚服用。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即FEV、PEF、FVC;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

显效:经过相应的治疗措施后,患者肺部罗音、胸闷、咳嗽、喘息以及气促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治疗结束后,者肺部罗音、胸闷、咳嗽、喘息以及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获得明显改善;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患者有加重趋势。

1.4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采用t检验对两组患者临床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30%,观察组患者治愈2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治疗前对照组患者FEV、PEF、FVC各項指标分别为(1.41±0.24)L、(192.21±14.87)L/min、(2.13±0.49)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FEV、PEF、FVC各项指标分别为(1.46±0.39)L、(192.34±16.25)L/min、(2.15±0.49)L,治疗疗程结束后,对照组FEV、PEF、FVC指标分别为(2.14±0.38)L、(228.42±18.97)L/min、(2.96±0.44)L,观察组患者FEV、PEF、FVC指标分别为(
3.15±0.39)L、(253.25±22.15)L/min、(3.98±0.62)L,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3 討论
众所周知,支气管哮喘病症的产生,主要是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等各类炎性细胞与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产生的气道炎症[3]。

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道高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此种疾病的早期阶段主要是气道炎症。

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气道就会出现痉挛、受阻,由此善生支气管哮喘。

如处于急性发作期,患者就会表现出呼吸困难、痰鸣音,病情严重的时候难以平卧[4]。

临床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主要是止喘,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会引发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系数不高,且用药时间较长。

难以从根本上缓解该种病症。

在中医范畴中,该种疾病被归类为“啸证”,为痰鸣气喘疾反复发作,因而痰为该种病症的根源。

中医治疗该种疾病的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哮喘的急性症状为寒痰扰动,应攻邪治标,
温肺平喘。

急性发作期患者选择的各类中药材,均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如款冬花与百部有利于温肺止咳,半夏与浙贝母可涤痰、降逆,药物综合使用就能够达到祛痰、止咳的效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病久则正气虚,因而缓解期就应补肺、肾、脾之虚。

而选择的甘草、党参、紫河车、茯苓、川贝母、半夏、黄芪、白术、陈皮、五味子、生姜汁和竹沥水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经此次研究活动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与单纯的西医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詹俊英.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9):78-79.
[2]罗伟贤.中西医结合对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J].医药前沿,2015,16(11):789-790.
[3]张居卫,姜燕飞,张海英,等.复方鞘蕊苏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7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5):90-91.
[4]萨仁花,乌云斯庆,贺西格巴特尔,等.蒙药八味沉香散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40):182-182.
[5]李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8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154-155.编辑/温灵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