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百几十的数苏教版二年级下
[苏教版二上数学电子课本]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二上数学电子课本]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91d5a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a.png)
[苏教版二上数学电子课本]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2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新苏教版)第四单元课题:千以内的数的读写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拟、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先学探究一个一个地数,从489数到502.数位顺序表: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数位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读写两位数。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46,提问:这个数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怎样写呢师在学生答复讨论后总结:这个数的十位上面是4,读作:四十,在十位上面写4;个位上面是6,我们读作:六,在个位上面写6.师在计数器上面演示:拨去刚刚个位上面的6个算珠问:这个数读作什么怎样写引导小结渗透:末尾的0不读,但是要写。
交流共享教学例3.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500问:这个数百位上面是几个算珠表示什么怎样写怎样读十位上有几个算珠怎样写要不要读个位上呢引导学生得出:5个百是500,读作五百。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534问: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百位上怎样写怎样读十位上怎样写怎样读各位呢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1000.问: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读作什么预设A:有学生会读,就让他说出怎样读的为什么这样读。
预设B:没有学生会读,师问:这个数是由()个千组成的,怎样写怎样读哪几个数位没有怎样写呢怎么读出例如3的3幅图,请学生思考:我们读写千以内的数的时候都是从哪个方向开始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怎样写要不要读总结:读千以内的数都是从左边开始读写的,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读写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不读,但是要写,并板书。
2.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后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请你们在小组里面讨论。
小组汇报后总结:左图的末尾没有算珠,只写不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丨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丨苏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丨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4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对几千几百几十几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对几千几百几十几的认识,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几千几百几十几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重点则是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包括黑板、粉笔、PPT等,学具准备包括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的情景,如购物时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几千几百几十几。
2. 知识点讲解:接着,我会通过PPT展示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例题,如“一件衣服的价格是350元,另一件衣服的价格是480元,请问两件衣服的总价格是多少?”让学生观看并解释答案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5.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会包括几千几百几十几的写法、计算方法等关键知识点。
6.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会包括一些有关几千几百几十几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如“一个水果的价格是230元,买5个需要多少钱?”答案为1150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会包括几千几百几十几的写法、计算方法等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件衣服的价格是350元,另一件衣服的价格是480元,请问两件衣服的总价格是多少?2. 一个水果的价格是230元,买5个需要多少钱?答案:1. 两件衣服的总价格是830元。
2. 买5个水果需要115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我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如小游戏、小故事等,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概念。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怎样写?要不要读?
总结:读千以内的数都是从左边开始读写的,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读写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不读,但是要写,并板书。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后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请你们在小组里面讨论。
板
书
设
计
千以内数的初步认识
10个10是100,
10个100是1000。
作业布置
1、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上课时间
总课时数
主备人
课题
千以内的数的读写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后指名作答,集体评价。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后师问:573的3表示几个几?跟哪个方块图相连?306的3呢?230的3呢?
学生交流、合作完成练习。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讨论解题规律。
6.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四、课堂总结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3题。
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对第(4)小题的生成信息,根据反馈采取教学策略。
2.千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完成“练习三”第4题。
看来同学们对千以内的数的组成掌握得还是挺好的,你们会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吗?出示第4题。
指着第一组问:这样一组口算,我们该怎样想呢?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例如320-20,320里面有3个百、2个十减去2个十,还剩下3个百,结果是300.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课件)

个位
5)
)
万位千位 百位十位写 Nhomakorabea: ( 2
0
0
读作: ( 二 千 零 三
个位
3)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写作: ( 4
0
5
读作: ( 四 千 零 五 十
个位
0)
)
(1)400
1800
5000
读数时,数的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
(2)302
1005
2003
数的中间有一个零或几个零,只读 一个零。
小朋友,在写末尾或中间有“0”的 数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呢?
万位
千位
写作: ( 读作: (
百位 十位 个位
3
9
6)
三百九十六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 1
1
6
6)
读作: ( 一 千 一 百 六 十 六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8
8
4
8)
读作:( 八千 八百 四十 八)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 1
4
2
5)
读作: ( 一 千 四 百 二 十 五 )
百位 十位
4
0
四百
个位
0)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写作: ( 1
8
0
读作: ( 一 千 八 百
个位
0)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写作: ( 5
0
0
0)
读作: ( 五 千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算盘识数、计数

34 - 18= 16 (个)
再算:取几个到第二筐?
16÷2 = 8(个) 综合算式:(34-18)÷2
= 16÷2 = 8(个)答:拿8个.
5、老师买了3本书,每本7元, 还买了6个笔记本,每本3元, 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
3×7=21(元) 3×7+6×3 6×3=18(元) =21+18 21+18=39(元) =39(元)
苏教版2014小学二年级数学
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上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下 珠和上珠在档位上表示的意义。
2、能正确掌握读写算盘上表示的数, 会拨出指定的数。
七珠算盘 五珠算盘
框 上珠
梁 档 下珠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不拨数时,上边的珠子都靠 框
一个上珠表示 5
梁
一个下珠表示 1
13、体育馆里原来有红球36个, 白球8个,二(1)班的学生借走了 4个红球,现在红球是白球的几倍?
先算: 现在有几个红球?
36-4=32(个)
再算:现在的红球是白球的几倍?
32÷8 = 4 综合算式:(36-4)÷8
= 32÷8 =4
答:现在红球是白球的4倍。
14、鸡有8只,鸭子的只数是 鸡的2倍,鸡鸭一共有多少只?
读作: 三十七
它是由(3 )个十和( 7)个一组成。
千 百 十个 位 位 位位
梁
写作: 6 0
读作: 六十
它是由(6 )个十组成。
千 百 十个 位 位 位位
梁
写作: 8 0 2
读作:八百零二
它由( 8 )个百和( 2 )个一组成。
千 百 十个 位 位 位位
数的估计(接近几百、几千的数)(说课稿)-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数的估计(接近几百、几千的数)(说课稿)-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数的估计方法,能够正确估算接近几百、几千的数;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数的估计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估计技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估计数值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的估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更为高效的数的估计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教具:小黑板、彩色粘纸、钢笔等文具;3.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数学学案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回忆数的估计方法;2.鼓励学生提出“估计”的定义和估计方法的特点。
2. 课堂讲解(30分钟)1.讲解数的估计方法和数的估算规律,使用小黑板向学生演示几个接近几百、几千的数值的估计;2.通过粘贴彩色粘纸的方式,让学生比较不同估计方法的优劣;3.用钢笔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估算规律和方法。
3. 课堂练习(40分钟)1.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2.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来完成练习;3.特别注意把握授课节奏,配合学生的完成情况随时进行微调。
4. 课堂反思(5分钟)1.让学生讲解自己的估算思路和方法;2.引导学生探讨更为简单、直观的数的估计方法。
五、教学延伸1.策略启示: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练习和探究,并且尝试在教学中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2.目标实现:在实际的生活中,数的估计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技巧,例如购买商品、制定预算等。
因此,提升估计水平对学生的成长和实际运用意义重大。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应作业;2.课后整理笔记,做好今天所学的知识的总结和收获。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了直观展示、思维反刍和估算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了全面的数学实践和感受;2.整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动力去探索估计方法;3.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掌控节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讲及试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讲及试题一有余数的除法二时、分、秒三认识方向测定方向四认识万以内的数五分米和毫米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七角的初步认识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了解你的好朋友九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先写“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二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1)文字法:如:5时50分;(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
认识几百几十的数

个百和( ( 4 )个百和(5 )个十 合起来是( 合起来是(四百五十 )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吗?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吗?
?个
练一练: 练一练:
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的数。 370 690 520 130
5个百和 个十合起来是( 570 个百和7个十合起来是 个百和 个十合起来是(
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在计数器上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位 ),第二位是 十位)。百位在 第二位是( )。百位在 ( ),第二位是( 三 千位)。 百位的左边是( 第( )位,百位的左边是(
6个百是( 600 ) 个百是( 个百是 400里面有( 4 )个百 里面有( 里面有 5个十是( 50 ) 个十是( 个十是
个百和( ( 4 )个百和( 9 )个十
合起来是( 合起来是( 490)
小红早上走路上学,已经跑走了 小红早上走路上学,已经跑走了800米到了 米 850
800+50=850(米) (
6个十和 个百合起来是( 960 ), 个十和9个百合起来是 个十和 个百合起来是( 再添( 就是1000了。 再添(40 )就是 了
)
340是由( 3 )个百和( 4 )个十组 是由( 个百和( 是由 成的。 成的。 我的身高是1米 厘米也就 我的身高是 米30厘米也就 是( 130)厘米
一共有( 个十, 一共有(16 )个十, 是( 160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