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下《守株待兔》课件(第二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守株待兔》PPT(第二课时)

定义:就是按照文言文原文,借助注释,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等方法,逐字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也叫做翻译。翻译主要有七个策略:(保)留、(改)换、增(字)、拣(选)、调(整)、补(缺)、删(除)。 运用:试着借助注释用这七个策略翻译本篇课文。参考答案:宋(国)有(个)耕(田)[的人]。(他的)田中有(一个)树桩,(有一只)兔(子)跑(过)[撞到](这)一个(树桩),折(断了)颈而死(去),(该耕田的人)于是[放下][他的][农具]而守(住)(这个)树桩,希望[再]得(到)兔(子),(但)兔(子)不可(以)[再]得(到),而[他][被]宋国(人)(嘲)笑。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mí)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坐车人把方向弄错了,却还在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来辩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守株待兔
妄想不劳而获没有好结果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起因)因释起耒而守株 (经过)身为宋国笑 (结果)
1 1 2
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串珠问题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PPT优秀教学电子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课文内容
古代有个农夫。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忽然,一只 兔子跑过来。兔子见了人,慌忙逃走,一不小心撞到地 边的一个树桩上,把脖子撞断了。 农夫放下锄头,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想,这可是白 捡来的便宜,不费一点儿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
课文内容
他越想越高兴,一路唱着歌,提着死 兔回家了。
释 注释 译 翻译
其 其他 棋 下棋
整体感知
经过
同学们朗读这篇文言文,边思考:
你能用文中的话,来说说这则故事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吗?
起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
/而死。因/释(
结果
课文解读
①者:在这里相当于“……的人”。
宋人有耕者①。田中有株②。 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
②株:树桩。 ③走:跑。
第二天,他又来到田里。他想,说不 定还会有兔子撞到树桩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 好了。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旁边,等着 兔子来撞树桩。
课文内容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 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 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学习目标
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答:兔子撞树桩而死,只是偶然才发生的事情, 那个农夫却心存侥幸,一心想着不劳而获,结果 一无所获,所以他被宋国人笑话。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 么道理? ①不要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
②不能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结构梳理
偶然事件 当成必然
①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积累卡片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 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终究不可靠。
《守株待兔》课件(共30张PPT)

组词:其中 其实
造句:教师工作,操心费力,但是乐在其
中。
书写指导:
注意下横比上横长,最后一笔为点。
新知讲解
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课堂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sòng cháo
gēng dì
chù jiǎo
jǐng bù
( 宋朝 ) shì fàng
(1)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2)老师指名认读 (3)小老师领读
识字解词
wéi
而身为宋国笑。
为
wéi
A做,行,做事
B当做,认做 C变成
D被
wèi
A替,给
B表目的
C对,向。
识字解词
上面用把手,下面有犁头, 它是翻土用的农具。
耒
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
首。凡是以它做偏旁,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 具有关系。
耕耘
注意:“木”和“耒”做部首时,最后一笔“
撇”写为“点”。
朗读课文
要求: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为课文划分停顿。
朗读课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生字书写
方法一:找一找
左右结构: 株 待 耕 触 颈 释
上下结构: 守 宋
独体字结构: 其
生字书写
方法二:换一换
“株”换掉“木”加上“王”,是“珠”。 “耕”换掉“井”加上“云”,是“耘”。
“颈”换掉“页”加上“力”,是“劲”。
书写指导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守株待兔、乐滋滋、 窜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 碰运气过日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寓意
五、说教法
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守株待兔
种田人(白捡) 不劳而获 一无所获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鹿的语言的句子,再通过抓三个语 气词“咦、啊、唉”体会鹿的心情变化,在品咂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出 味道,读出对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渠道与文本进行 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而把握故事的内涵,进而体 会寓意,也初步感受到寓言故事生动的语言对刻画形象、揭示寓意所起 到的作用。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守株待兔》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守株待兔》。下面我将从说 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课件PPT

出自《风俗通义·怪神》,故事大意是应郴请杜宣饮酒,挂
在墙上的弓弩映照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
《杯弓蛇影》
了蛇,心忧而病。应郴明白杜宣生病的原因后,又在同一个 地方,请杜宣喝酒,并向他解释酒杯中只是墙上挂着的弓弩
的影子。杜宣释然了,病也马上就好了,后来他官至尚书,
声名远播。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读过的寓言故事中,有哪些故事给 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寓言 《守株待兔》 《南辕北辙》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印象深刻的内容
农夫“守株”而“兔不可复得”很好笑。
坐车人反向而行的行为很可笑。 故事中的狐狸很狡猾,让强大的老虎都上 当了。 鹬和蚌谁也不让谁,结果来了个渔翁,把 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续表)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大意是齐宣王派人吹竽,
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
《滥竽充数》
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 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
南郭先生就逃跑了。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
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续表)
出自《韩非子·难一》,故事大意是在战国时期,有个楚国
人卖矛又卖盾,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特别坚固,什
《自相矛盾》
么矛都戳不穿!”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 锐利,什么盾都戳得穿!”有个人问他:“用你的矛去刺你
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这个成语比喻言行不一
或互相抵触。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故事大意是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请同学们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一则完整的通知是由哪 几部分构成的?
5《守株待兔》第2课时课件(共9张PPT)

读一读
守株待兔 宋人 耕者 接触 颈部 解释 其他
活动卡
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重点句子
单个字的意思 句子的意思 读后感受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做事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想法,想成功就要付出 实际行动;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起因
偶然得兔
经过
释耒守株
心存侥幸 一无所获
结果
为宋国笑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拓展积累第5课《守株待兔》部编版

实施方式: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知识,提高能力。
注意事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互动环节,确保学生的 参与度和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讨论,互相 交流,共同解决 问题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守株待兔者:描 述他的外貌、性 格、行为特点, 以及他为什么会 选择守株待兔这
种生活方式。
其他村民:描述 他们的外貌、性 格、行为特点, 以及他们为什么 会对守株待兔者 产生不同的态度
和反应。
故事中的动物: 描述它们的形象 特点,以及它们 在故事中所扮演 的角色和作用。
故事中的环境: 描述故事发生的 环境背景,包括 地点、气候、季 节等,以及这些 环境因素对故事 情节和人物形象
页面布局:每页PPT的内容要布局合理,避免拥挤或空洞。
整体风格:PPT的整体风格要统一,保持一致的排版和字体风格。
教学视频资源推荐
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上可以搜索到《守株待兔》的教学视频资源
推荐使用部编版教材配套的教学视频资源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公开课或在线课程作为补充 视频资源应该包括课文朗读、讲解、分析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 解课文
* 分析故事情节所传达的意义,如勤劳致富、脚踏实地等
* 结合现实生活,阐述故事情节对人们的启示和影响
人物形象特点
守株待兔者:愚 蠢、贪婪、不劳 而获
农夫:勤劳、善 良、有同情心
兔子:无辜、可 怜、被利用
教学方法
第四章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利 用PPT、视频、 图片等多媒体手 段,生动形象地 展示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 待 兔
第 二 课 时
生字复习 shǒu zhū dài sòng
守 株 待 宋
gēng chù jǐng shì lěi
认真书写 看结构!
耕 触 颈 释 耒
生字复习
jǐng
颈椎 脖颈儿
它是多音字!
颈
gěng
颈椎: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颈椎。
脖颈儿:小心!株 株苗
寓言赏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跑。 触:碰,撞。
寓言赏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有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扭断脖子死了。
寓言赏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于是。 释:放下。
冀:希望。
耒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寓言赏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朱
蛛 蜘蛛 红蛛
珠 珍珠 珠串
换一换:注意形近字的区别。 试着给其他的字换一换偏旁。
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注释了解了寓言 的主要意思,谁可以讲一讲这个故事?
寓言赏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宋:指战国时期的宋国。 人物:宋人。 有耕者:有个种田人。 株:树桩。
寓言赏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宋国有个种田人,他的田地中有个树桩。
知识拓展
南辕北辙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 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如果 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 作用。
知识拓展
寓言故事大分享
大家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一起分享吧!
种田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寓言赏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从此他就放下手里的农具守在树桩 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寓言赏析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他不但没得到兔子,还被宋国人笑话。
课堂展示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 一讲这个寓言故事。
课堂展示
说一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寓言赏析
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事情,那我 们可以把事情的条理理清楚吗?
读书有法
你是怎样有条理地读书的? 人物
地点 时间
起因
经过 结果
课堂展示
假如宋人一直在守株待兔的话, 那结果会怎样?会得到兔子吗?你有 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课堂展示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宋人的做法是愚蠢的,这则寓言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把偶 然当作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