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合同审核要点简析
合同审核要点及常见问题

合同审核要点及常见问题合同审核要点及常见问题
一、双方的基本信息
1.合同名称、编号、签订日期等
2.合同双方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3.合同签署代表人或代理人的名称、职务、联系方式等
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
1. 合同目的和主要内容
2. 合同履行的方式、条件、期限
和质量要求3. 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4. 合同中的各项费用和支付方式5. 对违约责任的明确规定,包括违约的定义、违约
的后果以及如何进行索赔等
三、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1. 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来制定合同
2. 确保合同内容
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款 3. 遵守国家相关税务、财务、劳动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
1. 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 如果有任何争议或
纠纷,如何解决以及解决争议的相关程序和管辖权3. 合同终
止或解除的情况应进行明确处理
五、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1. 确保合同的各项条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 确定合同是否可以在法律制度下执行
3. 确定合同的行为是否符合当地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合同的形式要求、见证和公证等
六、其他
1. 对于合同中的契约条款进行细致分析和具体聚焦
2. 将合同与当地的相关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以及约定等进行一致性核对
3. 针对特殊情境可能会产生的威胁和风险,进行评估
4. 需要注意的例外情况,包括法律条款的适用、计算方法的规定等。
如何审查合同

如何审查合同
1. 首先,审查合同的当事人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身份
证件等,确保合同当事人的身份真实合法。
2. 其次,仔细审查合同的条款和内容,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不含有模糊和歧义的用语,避免引起纠纷和误解。
3. 第三,审查合同的履行期限和方式,确保合同的履行期限合
理可行,并明确约定了履行方式和标准。
4. 接着,审查合同的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条款,确保合同对违
约行为和纠纷解决有明确的规定,避免日后发生争议。
5. 最后,审查合同的附加条款和补充协议,确保合同的完整性
和一致性,避免遗漏重要内容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在审查合同时,务必注意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公平性,确
保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能够有效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如有
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指导,欢迎随时联系我,我将竭诚为您提供
帮助。
(完整word版)合同审查精要与实务指南pdf

合同审查精要与实务指南pdf 合同审查精要与实务指南接受当事人委托,帮助当事人起草或审查当事人拟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签署的合同,这是律师的一项常规业务。
合同审查主要是指从法律方面对合同进行的法律把关,是签订合同之前的必经程序。
通过对合同进行法律审查,可以发现合同中的某些问题,减少和避免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和争议,提高合同履约率,即使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发生了违约或者争议的情况,也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得到必要的补偿,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
律师在起草、审查合同时,通常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要审阅当事人提供的背景材料,二是查阅合同所涉事项全部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国际惯例,三是研阅有关合同范本并决定是否参照。
一、企业合同的审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合同形式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同订立程序是否合法。
(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合同的主体是依据合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合同当事人。
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就是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也就是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主体性质不同,审查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1、对法人的资格审查。
对法人资格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是否依法成立;(2)有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是否有自己的名称、组织结构和场所;(4)是否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对非法人单位的资格审查。
非法人单位是指未取得法人资格,但依法定程序和条件取得营业执照,法律允许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
对这类组织,应审查其是否按规定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有些法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或经营单位,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以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名义签订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由该法人单位承受,对这类组织,主要审查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资格及其授权。
3 、对外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
工程合同审批要点

工程合同审批要点一、合同主体资格审核需要核实合同双方的主体资格,包括甲方(发包方)和乙方(承包方)的法人资格、营业执照、资质等级等是否合法有效。
这是合同有效性的基础,也是后续所有条款得以执行的前提。
二、工程项目概述明确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地点、规模、设计标准、工程质量要求等。
这些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合同的可执行性。
三、合同金额与支付方式详细审查合同金额的计算方式、总额以及支付条件和时间节点。
支付方式应明确,包括但不限于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等,并应有相应的支付证明文件要求。
四、工期与进度工期的确定应合理,与项目规模和复杂度相匹配。
进度安排应具体到各个阶段,包括开工日期、重要节点日期、竣工日期等,并应有明确的延期责任和处理办法。
五、质量保证与验收标准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工程质量的标准和验收程序,包括材料、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
同时,应明确不合格工程的处理措施和返工责任。
六、变更与索赔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变更是常有的情况。
合同应包含变更管理的流程、索赔的条件和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时限要求。
七、违约责任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的计算方式、责任承担的范围等。
这有助于在发生违约时,双方能够依据合同快速解决问题。
八、争议解决机制设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以及适用的法律和管辖的法院。
这有助于在发生争议时,双方能够依据既定的途径解决问题。
九、附加条款根据项目的特殊性,可能还需要包括一些附加条款,如保密协议、知识产权归属、保险要求等。
这些条款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置。
十、签字盖章合同应由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以证明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审核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合同审核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合同审核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1. 双方基本信息合同必须明确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姓名、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
2. 各方身份、权利和义务合同必须准确描述各方的身份、权利和义务。
其中,身份信息应包括企业、个人或组织类型,权利和义务应涵盖交付、支付、保修、退货、维修、承诺和解决争议方式等方面。
3. 履行方式、期限和违约责任合同应明确双方的履行方式、期限和违约责任。
其中,履行方式应包括交付、支付和履行义务的方式;期限应明确指出各种履行义务的时间限制;对于违反合同约定的任何方,合同应明确指出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方式。
4. 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合同要求各方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包括税收、环境、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
5. 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合同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并对合同进行充分的说明和约定。
此部分包括对各方权力和义务的详细阐述,各方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具体内容等。
6. 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合同需要明确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此部分应当包括有效的签署、公证或备案以及相关证书等内容,并且应当确保符合法律规定。
7. 常见问题分析合同应当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争议和纠纷。
例如,如何处理修改、更新、终止或解除合同等问题。
合同审核要点简析

合同审核要点简析合同审核要点简析篇一:合同审核要点简析合同审核要点简析春秋战国时代有位名医叫扁鹊,任何疑难杂症到了他手里都能被治好。
魏文王曾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均精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呢?” 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
他在我们一家人还没有显出得病症状的时候,就能发现蛛丝马迹,及时地把病根铲除,所以他的医术再高,名气也传不出去,只有我们家里人才知道;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
他总在患者刚刚发病就能及时发现并对症下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家都知道他能把小病治好,所以他在我们村子里小有名气;而我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扁鹊又说:“我只会在病人病情恶化后把大病治好,从本质的效果来看,远没有大哥和二哥的医术好,因为我并没有及时地发现病人身体的不协调,或者病人还处在小病状态时,就把病治好,病人已经经受了许多的痛苦,自己虽名振天下却对保护病人健康贡献最小。
”打官司是事后救济措施,事后救济的成本和风险要比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成本高得多,比如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执行风险等等。
本合同要点简析以买卖合同(“合同之母”)的结构,分合同首部、正文、附则、附件、尾部、签订时注意事项等六部分进行简要分析。
对于合同的修改工作,可以建立四个文件夹,包括原稿夹、修改稿夹(可有多个)、发送稿夹(可有多个)、签署稿夹,以杜绝后一稿覆盖前一稿。
★:重点审核对象一、合同首部(一)审“性质”★审核合同性质是否界定准确。
合同名称应与合同正文内容相一致。
如果不能确定合同的性质,可以命名为“协议书”、“合作协议”或“合同书”、“合作合同”等;如果属于有名合同或者合同中的某些关键字词能够起到确定合同性质作用的,可在合同的“名称”中恰当加入这个关键字词,以体现合同的性质。
合同审核要点

合同审核要点
合同审核是确保合同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需要对合同
条款进行仔细审查和评估。
作为合同范本专家,我会根据以下要点
进行合同审核:
1. 合同主体,审查合同中涉及的各方主体,确保其身份和资质
合法有效。
2. 条款明确,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避免歧义和漏洞,保护
双方权益。
3. 法律规定,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当地法律法规,遵循相关
法律规定和标准。
4. 权利义务,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内容公平合理,保护双方利益。
5. 违约责任,明确合同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条款,确保合同履
行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6. 解决纠纷,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是否合理有效,确保在合同纠纷发生时能够顺利解决。
7. 附加条款,审查合同中的附加条款,如保密协议、解除条款等,确保完整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我在合同审核时的重点关注要点,希望能为您提供高质量的合同范本和专业的审核建议。
合同审核要点总结

合同审核要点总结
1. 嘿,一定要仔细看合同里的权利和义务啊!就像你去买东西,你得知道你有啥权利,对方有啥义务呀!比如说,你租房子,那房东得保证房子没问题,这就是他的义务嘛。
要是不注意,到时候吃哑巴亏咋办哟!
2. 还有哦,注意合同的违约条款呀!这可重要啦,就好比走在路上的红绿灯,告诉你啥能做啥不能做。
假设你和别人合作,要是一方违约了咋整,这里面就得写清楚后果呀!
3. 小心那些模糊不清的表述呀,别被绕进去啦!就像在迷雾中走路,得睁大眼看清。
比如说“大概”“可能”这样的词,到底是啥意思呀,得搞明白,不然容易出岔子呀!
4. 审查合同的期限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像是赛跑的终点线,得清楚啥时候结束。
比如一个项目合同,啥时候开始,啥时候完成,可别乱了套哟!
5. 对方的主体资格得搞清楚哟!这就像交朋友,得知道对方是不是靠谱。
要是对方都没资格和你签合同,那到时候不是白折腾嘛!
6. 合同的格式也要规范呀!整齐的就像排好队的士兵。
要是乱七八糟的,看着都心烦,还容易出错呢!
7. 费用条款也得好好瞅瞅呀!这可是关系到钱袋子呢,不能稀里糊涂的。
例如买个东西,总价多少,咋付款,都得清楚明白嘛!
8. 审查合同的时候,多找几个人看看呀!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大家一起看看,说不定就发现问题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合同审核可太重要啦,一点点小细节都不能放过,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大麻烦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审核要点简析春秋战国时代有位名医叫扁鹊,任何疑难杂症到了他手里都能被治好。
魏文王曾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均精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
他在我们一家人还没有显出得病症状的时候,就能发现蛛丝马迹,及时地把病根铲除,所以他的医术再高,名气也传不出去,只有我们家里人才知道;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
他总在患者刚刚发病就能及时发现并对症下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家都知道他能把小病治好,所以他在我们村子里小有名气;而我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扁鹊又说:“我只会在病人病情恶化后把大病治好,从本质的效果来看,远没有大哥和二哥的医术好,因为我并没有及时地发现病人身体的不协调,或者病人还处在小病状态时,就把病治好,病人已经经受了许多的痛苦,自己虽名振天下却对保护病人健康贡献最小。
”打官司是事后救济措施,事后救济的成本和风险要比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成本高得多,比如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执行风险等等。
本合同要点简析以买卖合同(“合同之母”)的结构,分合同首部、正文、附则、附件、尾部、签订时注意事项等六部分进行简要分析。
对于合同的修改工作,可以建立四个文件夹,包括原稿夹、修改稿夹(可有多个)、发送稿夹(可有多个)、签署稿夹,以杜绝后一稿覆盖前一稿。
★:重点审核对象一、合同首部(一)审“性质”★审核合同性质是否界定准确。
合同名称应与合同正文内容相一致。
如果不能确定合同的性质,可以命名为“协议书”、“合作协议”或“合同书”、“合作合同”等;如果属于有名合同或者合同中的某些关键字词能够起到确定合同性质作用的,可在合同的“名称”中恰当加入这个关键字词,以体现合同的性质。
注意:有时一份合同书中可能包含多个法律(合同)关系,需要留意并区分审核。
(二)审“编号”对于使用我方模板的,对合同进行编号,有利于我方对合同进行归档处理,有利于该合同在别的合同、文书中的引用等。
(三)审“主体”★审核我方、对方及可能涉及的第三人是否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专业资质或专门许可(特殊行业),并核查合同主体的年检情况、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等影响合同的相关情况。
注意,相关资质不可以借用,也不能在企业集团内部的各企业间共享。
必要时,可以自行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相关方面的调查。
此外,主体条款中,可以对主体双方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地址等进行约定,自然人的姓名以居民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准。
(四)审“目的”★一般来说,合同目的包含:1、依合同目的理解合同内容;2、依合同目的请求对方履行义务;3、依合同目的行使抗辩权或解除权等;4、依合同目的行使诉权。
在引言部分,可以阐述合同的目的。
若约定了合同目的,当条款发生解释争议时,法院会参照合同目的来解释;当一方违约时,法院根据合同目的来评估另一方的可预见损失。
当然,约定合同目的,可能会导致商业秘密泄露。
即使在合同中可以约定双方对交易内容保密,也不能防止泄密的可能性。
一旦泄密,可能导致我方遭受损失。
因此,是否约定具体的合同目的,需要结合交易双方的熟悉程度、对方信誉好坏等问题考虑。
合同目的往往可从合同性质确定,但合同核心目的,即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的真正意图,往往只有当事人清楚,且常常只有一方当事人清楚。
若不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就直接对合同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往往令委托人不满意。
另外,在审合同目的时候,还需要了解合同签订背景:比如对方的交易底线,对方与我方交易地位对比。
二、合同正文(一)审“意思”★审核意思表示是否真实。
审核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1.合同标的处分是否受到对方章程或合伙协议等规定或约定的内部决策机构同意的限制;2.合同约定的交易是否属于关联交易情形,属于关联交易的,是否受到关联交易的限制:(1)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有限合伙企业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普通合伙: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2)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3.合同签订事先是否取得应有的行政许可、登记或者备案。
(二)审“标的”★1.审核合同标的是否合法。
合同标的是合同权利义务的共同指向。
合同标的最能体现合同的性质、目的,因此审核合同标的对实现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至关重要。
(1)合同标的的交易是否处于受限状态,如是否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或限制流通的标的,或是否取得共有权人或优先权人等利害第三人的同意或通知第三人;(2)对“合的标的(物)”的描述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否则,会导致今后因合同标的有歧义而发生纠纷。
为明确合同标的,可以从标的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进行描述。
2.数量和质量、验收标准或要求(1)合同标的数量、质量的计量单位宜采用国际通用单位。
数量条款切记不能用一堆、一包、一车、一捆、一箱等含糊不清的计量概念。
(2)合同的验收标准,应当明确约定。
例如,可以采用合格样品封存、符合欧盟RoHS指令等相关标准进行明确。
3.如果标的是服务,需要审核服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三)审“方式”审核合同是否需以招标、拍卖、挂牌等特殊的方式缔结。
例如,大型建筑工程、市政设施、国有资产转让、上市公司收购和政府采购等都可能涉及特殊的缔约方式。
(四)审“框架”审核合同是否具备本合同审核要点中的必备审核要点。
蓝色字体:必备条款;紫色字体:可选条款。
(五)审“交付”★1.包装:可约定为“卖方应在货物发运前对其进行满足运输距离、防震、防潮、防锈和防破损、装卸等要求包装,以保证货物安全运达买方指定地点”。
2.运输:(1)明确标的物所在地、提货地、送货地等是否明确。
(2)明确运输方式、运费承担。
(六)审“支付”★审核货币类型(在涉外合同中,要明确用何种货币作为支付的内容,如果是外币,还要明确是哪天的货币牌价与人民币的比率关系,以防在履行中扯皮)、单价、总价、价格构成(是否包括但不限于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保险费、报关费等)、支付方式、支付步骤、账户等是否明确;特别是要明确保险、税费、代缴代扣费用的负担。
(七)审“权利”★1.审核权利是否较为均衡、合理、无遗漏(需要结合合同的针对性,查阅一定数量的背景资料),需要特别留意主要权利是否被对方排除,有关弃权或豁免条款是否合法、合理等。
2.防止合同权利一边倒,形成霸王条款或霸王合同,法院可依当事人申请认定该条款、合同无效。
(八)审“义务”★1.审核义务和责任是否均衡、合理、无遗漏,需要特别留意义务是否为对方能力所达;2.要明确双方交易程序以及双方履行义务顺序。
注意:安装、调试、初验、试运行、终验、培训条款(培训费用、培训内容)、保修条款是否明确。
(九)审“程度”★减少使用“极”、“更”、“巨大”、“重大”、“较大”等程度副词,尽量具体明确地进行约定。
(十)审“特殊”1.审核合同中的除外条款、例外情形是否合法、公平;2.审核合同的权利义务转让、继承等相关问题。
(十一)审“风险”★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甚至不可控制的非法律风险,看合同中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可以奏效。
(十二)审“解除、终止”★虽然《合同法》中规定了法定解除、终止条件,我们也可以尽量事先预测可能导致合同解除、终止的事由,并加以约定。
(十三)审“保密、知识产权”此条款的审核可参照单位内部相关制度。
(十四)审“必要措施、担保”合同中可以视交易双方地位、标的大小等情况,约定履约保证金、担保物权,以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如果需要对方提供保证的,在与相关客户签署保证合同时务必表述由保证人为债务的履行提供保证的明确意思,避免使用由对方“负责解决”、“负责协调”等含义模糊的表述,否则法院将无法认定保证合同成立。
如果需要对方提供抵押担保的,在签署抵押合同时立即与相关方到有关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仅有抵押合同而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将可能使我方权益丧失实现的基础。
如果相关方在签署抵押合同后拖延、拒绝协助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应尽快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强制办理登记手续。
(十五)审“违约”★★1.违约条款的设置,包括构成违约的条件、不构成违约的除外条件、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等。
2.审核违约责任时,需要注意:(1)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非法律风险是否预测全面;非法律风险,包含经营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含汇率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可以让当事人提供一些假设可能发生的情况,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我们发现一些我们可能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2)违约责任是否一一对应可能发生的风险情形;(3)违约责任形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易实施;(4)违约责任是否足以挽回我方经济等损失。
3.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违约责任有五种基本形式,即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
(十六)审“不可抗力、免责条款”审核不可抗力、免责条款是否范围适当、公平。
注意,不宜将政府行为列为“不可抗力”。
(十七)审“责任限制”合同中,可以对责任进行限制,例如对违约或损害赔偿总额的限制等。
(十八)审“效力”★1.合同效力所附带的期限和条件是否适当;2.合同中引用的法律法规或技术规范是否部分或全文失效;3.审核合同是否约定当合同全部或合同部分内容的法律效力存在问题时,其它条款是否失效或保持有效;4.是否涉嫌存在企业间借贷、垄断、不正当竞争或变相商业贿赂等,是否会因违反银行、证券、信托等的特殊监管政策而无效;5.结合上述内容,审核合同整体上能否保证其有效性。
另外,合同的条款不一定全部都要有效,有时对方提供的合同部分条款或修改的部分条款无效,只要对我方利益不产生影响,可以不必理会。
无效条款、无法执行的条款(十九)审“合同解释”对于涉外合同或者存在多个补充协议的合同,应当设置合同解释条款:一是设定当合同条款相冲突时以何种语言的文本为准;二是设定不同文本的效力顺序。
(二十)审“涉外”涉外合同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法律问题,需要结合《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审核。
1.外国人的资格审查。
对方当事人若是外国的企业、组织的,对其主体资格的审查应该慎重,审查内容宜包括:(1)该企业或组织是否合法存在;(2)企业是有限公司还是无限公司,是否具备法人资格;(3)准确的法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国籍以及注册地。
2.税收问题在我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的外国企业,从我国境内取得股权转让收益、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项所得,应缴纳外国企业预提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