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2019【四篇】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 第11章 三角形 章末复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章末复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如图,在△ABC中,AC边上的高是()图A.线段DA B.线段BAC.线段BC D.线段BD2. 人字梯中间一般会设计一“拉杆”,这样做的道理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第三边长为整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7 B.8 C.9 D.104. 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E=35°,则∠BAC的度数为()A. 40°B. 45°C. 60°D. 70°5. 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两地之间的距离,小明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0米,OB=8米,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可能是()A.2米B.15米C.18米D.28米6. 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则它是()A.正九边形B.正十边形C.正十一边形D.正十二边形7. 将一个三角形纸片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A.都是直角三角形B.都是钝角三角形C.都是锐角三角形D.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8. 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A.7 B.7或8C.8或9 D.7或8或99. 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10. 如图,在△ABC中,∠ACB=70°,∠1=∠2,则∠BPC的度数为()A.70°B.108°C.110°D.1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11. 如图所示是一幅电动伸缩门的图片,则电动门能伸缩的几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2019•怀化)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2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 _______.13. 有一程序,如果机器人在平地上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行走,那么机器人回到A 处行走的路程是.14. 如图,正十二边形A1A2…A12,连接A3A7,A7A10,则∠A3A7A10=________°.15.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将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若∠1=∠2=44°,则∠B=________°.16. 如图,在△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A=m°,∠ABC和∠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和∠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A2019BC和∠A2019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020,则∠A2020=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17.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8. 等面积法如图,BE,CF均是△ABC的中线,且BE=CF,AM⊥CF于点M,AN⊥BE于点N.求证:AM=AN.19. 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ABC的外角∠CBD的平分线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CBE的度数;(2)过点D作DF∥B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20. 如图11-Z-11,点B在点A的南偏西45°方向,点C在点A的南偏东30°方向,点C在点B的北偏东60°方向,求∠C的度数.21. 已知:如图11-Z-12,在△ABC中,∠ABC=∠C,D是AC边上一点,∠A =∠ADB,∠DBC=30°.求∠BDC的度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章末复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答案】D2. 【答案】D3. 【答案】C[解析] 设第三边的长为x,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4-1<x<4+1,即3<x<5.由于第三边长为整数,因此x=4,所以该三角形的周长为9.4. 【答案】A【解析】由AE∥BD,可得∠DBC=∠E=35°,由BD平分∠ABC 可得∠ABC=2∠DBC=70°,由AB=AC可得∠ABC=∠C=7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AC=180°-70°-70°=40°.5. 【答案】B[解析] 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米.依据题意,得10-8<x <10+8,即2<x<18,所以A,B两地之间的距离可能是15米.6. 【答案】A [解析] 由于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且每一个外角都相等,因此边数=360°40°=9.7. 【答案】C[解析] 如图①,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②,钝角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两个钝角三角形.如图③,直角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即可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因为剪开的边上的两个角互补,故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都是锐角三角形.8. 【答案】D[解析] 设内角和为1080°的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n -2)×180°=1080°,解得n =8.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7或8或9.故选D.9. 【答案】C10. 【答案】C[解析] ∵在△ABC 中,∠ACB =70°,∠1=∠2,∴∠2+∠BCP =∠1+∠BCP =∠ACB =70°. ∴∠BPC =180°-∠2-∠BCP =180°-70°=1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11. 【答案】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12. 【答案】36°【解析】∵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727236=︒-︒-︒=︒, 故答案为:36︒.13. 【答案】30米 [解析] 360°÷24°=15,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可知机器人回到A 处时,恰好沿着正十五边形的边走了一圈,即可求得路程为15×2=30(米).14. 【答案】75【解析】∵多边形A 1A 2…A 12是正十二边形,作它的外接圆⊙O ,∴劣弧A 10A 3的度数=5×360°12=150°,∴∠A 3A 7A 10=12×150°=75°.15. 【答案】114[解析] 因为AB ∥CD ,所以∠BAB′=∠1=44°.由折叠的性质知∠BAC =12∠BAB′=22°.在△ABC 中,∠B =180°-(∠BAC +∠2)=114°.16. 【答案】(m220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17. 【答案】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依题意,得(n -2)×180°=3×360°-180°, 解得n =7.∴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7.18. 【答案】证明:∵BE ,CF 均是△ABC 的中线, ∴S △ABE =S △ACF =12S △ABC .∵BE =CF ,AM ⊥CF 于点M ,AN ⊥BE 于点N , ∴12AM·CF =12AN·BE. ∴AM =AN.19. 【答案】解:(1)∵在Rt △ABC 中,∠ACB =90°,∠A =40°,∴∠ABC =90°-∠A =50°. ∴∠CBD =130°.∵BE 是∠CBD 的平分线, ∴∠CBE =12∠CBD =65°. (2)∵∠ACB =90°,∠CBE =65°, ∴∠CEB =90°-65°=25°.∵DF∥BE,∴∠F=∠CEB=25°.20. 【答案】解:∵∠NBC=60°,∠NBA=∠BAS=45°,∴∠ABC=∠NBC-∠NBA=60°-45°=15°.又∵∠BAC=∠BAS+∠SAC=45°+30°=75°,∴在△ABC中,∠C=180°-(75°+15°)=90°.21. 【答案】解:设∠C=x°,则∠ABC=x°,∠ABD=x°-30°.∵∠ADB是△DBC的外角,∴∠ADB=30°+x°,于是∠A=30°+x°.在△ABD中,2(30+x)+(x-30)=180,解得x=50.故∠BDC=180°-(30°+50°)=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11章 三角形 全章重点习题练习课件

7.【2019•金华】若长度分别为a,3,5的三条线段能组 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 C ) A.1 B.2 C.3 D.8
8.【2019•自贡】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第三 边长为整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C ) A.7 B.8 C.9 D.10
【解析】设第三边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4-1<x<4+1,即3<x<5.因为x为整数,所以x的值 为4.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1+4+4=9.
(3)你能说明上述结论为什么成立吗? 解:延长BP交AC于点D. 在△ABD中,AB+AD>BP+PD①, 在△PDC中,PD+DC>PC②. ①+②,得AB+AD+PD+DC>BP+PD+PC, 即AB+AC>PB+PC.
15.小明和小红在一本数学资料书上看到这样一道竞 赛题:“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 |b+c-2a|+(b+c-5)2=0,求b的取值范围.”
②若 n+2<3n<n+8,则
n+2<3n, 3n<n+8, n+2+3n>n+8,
n>1, 解得n<4,即 2<n<4,
n>2,
∴正整数 n 有 1 个,即 3;
③若
3n
≤
n
+
2
<
n
+
8
,
则
3n≤n+2, 3n+n+2>n+8,
解
得
nn≤ >12, ,不等式组无解;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n 的值有 7 个.故选 D.
(2)在能做成三角形支架的情况下,选择哪一种规格的木 棒最省钱? 选择规格为3 m的木棒最省钱.
14.如图,P是△ABC内部的一点. (1)度量AB,AC,PB,PC的长,根据度量结果比较 AB+AC与PB+PC的大小. 解:度量结果略.AB+AC>PB+PC. (2)改变点P的位置,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成立.
2018-2019八年级数学新人教版上册第12章 12.2 第4课时 利用斜边直角边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HL

11.如图,已知AE⊥ED,AF⊥FD,AF=DE,EB⊥AD,FC⊥AD,垂足分别为B,C,求证:EB=FC.
证明:∵AE⊥ED,AF⊥FD,∴∠AED=∠DFA=90° . ∵AD=DA,DE=AF,∴Rt△AED≌Rt△DFA, ∴AE=DF,∠EAB=∠FDC. ∵EB⊥AD,FC⊥AD,∴∠EBA=∠FCD=90° , ∠������������������ = ∠������������������, 在△ABE 和△DCF 中, ∠������������������ = ∠������������������, ������������ = ������������, ∴△ABE≌△DCF,∴EB=FC.
3.如图,已知AB=CD,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BF=DE.求证:AB∥CD.
解:∵AE⊥BD,CF⊥BD,∴∠AEB=∠CFD=90° . ∵BF=DE,∴BE=DF. ������������ = ������������, 在 Rt△AEB 和 Rt△CFD 中, ������������ = ������������, ∴Rt△AEB≌Rt△CFD( HL ),∴∠B=∠D, ∴AB∥CD.
13.如图,点A,E,F,C在一条直线上,且AE=CF,过点E,F分别作DE⊥AC,BF⊥AC,且AB=CD. ( 1 )如图1,若EF与BD交于点G.试问:EG与FG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 2 )若将△DEC沿AC方向移动变为图2,其余条件不变,( 1 )中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 1 )EG=FG.理由如下: ∵AE=CF,∴AF=CE. ∵DE⊥AC,BF⊥AC, ∴在 Rt△ABF 和 Rt△CDE 中,AF=CE,AB=CD, ∴Rt△ABF≌Rt△CDE( HL ),∴BF=DE. ∠������������������ = ∠������������������, 在△DEG 和△BFG 中, ∠������������������ = ∠������������������, ������������ = ������������, ∴△DEG≌△BFG( AAS ),∴EG=FG. ( 2 )EG=FG 还成立. 理由:∵AE=CF,∴AF=CE. 在 Rt△ABF 和 Rt△CDE 中,AF=CE,AB=CD, ∴△ABF≌△CDE.∴BF=DE. ∠������������������ = ∠������������������, 在△DEG 和△BFG 中, ∠������������������ = ∠������������������, ������������ = ������������, ∴△DEG≌△BFG,∴EG=FG 还成立.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十五章 分式实际应用题 综合复习(五)(含答案)

第十五章分式实际应用题综合复习(五)1.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某地已开通5G业务,经测试5G下载速度是4G下载速度的15倍,小明和小强分别用5G与4G下载一部600兆的公益片,小明比小强所用的时间快140秒,求该地4G与5G的下载速度分别是每秒多少兆?2.2020年1月份,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某药店计划购进一批甲、乙两种型号的口罩,已知一袋甲种口罩的进价与一袋乙种口罩的进价和为40元,用90元购进甲种口罩的袋数与用150元购进乙种口罩的袋数相同.(1)求每袋甲种、乙种口罩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2)该药店计划购进甲、乙两种口罩共480袋,其中甲种口罩的袋数少于乙种口罩袋数的,药店决定此次进货的总资金不超过10000元,求商场共有几种进货方案?3.某商场家电专柜购进一批甲,乙两种电器,甲种电器共用了10 350元,乙种电器共用了9 600元,甲种电器的件数是乙种电器的1.5倍,甲种电器每件的进价比乙种电器每件的进价少90元.(1)甲、乙两种电器各购进多少件?(2)商场购进两种电器后,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销售,很快全部售完,求售完这批电器商场共获利多少元?4.疫情防控形势下,人们在外出时都应戴上口罩以保护自己免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某药店用4000元购进若干包次性医用口罩,很快售完,该店又用7500元钱购进第二批这种口罩,所进的包数比第一批多50%,每包口罩的进价比第一批每包口罩的进价多0.5元,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购进的第一批医用口罩有多少包?(2)政府采取措施,在这两批医用口罩的销售中,售价保持了一致,若售完这两批口罩的总利润不高于3500元钱,那么药店销售该口罩每包的最高售价是多少元?5.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北京第一条地铁线路于1971年1月15日正式开通运营.截至2019年1月,北京地铁共有19条运营线路,覆盖北京市11个辖区.据统计,2019 年地铁每小时客运量是2012年地铁每小时客运量的4倍,2019年客运240万人所用的时间比2012年客运240万人所用的时间少30小时,求2019年地铁每小时的客运量?6.某商场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进行销售,若每个甲商品的进价比每个乙商品的进价少2元,且用80元购进甲商品的数量与用100元购进乙商品的数量相同.(1)求每个甲、乙两种商品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2)若该商场购进甲商品的数量比乙商品的数量的3倍还少5个,且购进甲、乙两种商品的总数量不超过95个,则商场最多购进乙商品多少个?(3)在(2)的条件下,如果甲、乙两种商品的售价分别是12元/个和15元/个,且将购进的甲、乙两种商品全部售出后,可使销售两种商品的总利润超过380元,那么该商场购进甲、乙两种商品有哪几种方案?7.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所用时间与乙做60个所用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8.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某校初二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的同学以班级为单位分别乘坐大巴车去某基地参加拓展活动,此基地距离该校90千米,甲班的甲车出发10分钟后,乙班的乙车才出发,为了比甲车早到5分钟,乙车的平均速度是甲车的平均速度的1.2倍,求乙车的平均速度.9.潮州旅游文化节开幕前,某凤凰茶叶公司预测今年凤凰茶叶能够畅销,就用32000元购进了一批凤凰茶叶,上市后很快脱销,茶叶公司又用68000元购进第二批凤凰茶叶,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每千克凤凰茶叶进价多了10元.(1)该凤凰茶叶公司两次共购进这种凤凰茶叶多少千克?(2)如果这两批茶叶每千克的售价相同,且全部售完后总利润率不低于20%,那么每千克售价至少是多少元?10.城都地铁17号线正在建设汇总,甲、乙两个工程队计划参与一项工程建设,甲队单独施工30天完成该项工程的,这时乙队加入,两队还需同时施工15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1)若乙队单独施工,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2)若甲队参加该项工程施工的时间不超过36天,则乙队至少施工多少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参考答案1.解:设该地4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x兆,则该地5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15x兆,由题意得:﹣=140,解得:x=4,经检验: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4=60,答:该地4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4兆,则该地5G的下载速度是每秒60兆.2.解:(1)设甲种口罩进价x元/袋,则乙种口罩进价为(40﹣x)元/袋,依题意有=,解得x=15,经检验x=15是原方程的解,则40﹣x=25.故甲种口罩进价15元/袋,则乙种口罩进价为25元/袋;(2)设购进甲种口罩y袋,则购进乙种口罩(480﹣y)袋,依题意有,解得200≤y<204.因为y是整数,甲种口罩的袋数少于乙种口罩袋数,所以y取200,201,202,203,共有4种方案.3.解:(1)设乙种电器购进x件,则甲种电器购进1.5x件,根据题意得:,解得:x=30,经检验,x=3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x=45.答:甲种电器购进45件,乙种电器购进30件.(2)(10350+9600)×40%=7980(元).答:售完这批电器商场共获利7980元.4.(1)设购进的第一批医用口罩有x包,则=﹣0.5.解得:x=2000.经检验x=2000是原方程的根并符合实际意义.答:购进的第一批医用口罩有2000包;(2)设药店销售该口罩每包的售价是y元,则由题意得:[2000+2000(1+50%)]y﹣4000﹣7500≤3500.解得:y≤3.答:药店销售该口罩每包的最高售价是3元.5.解:设2002年地铁每小时客运量x万人,则2017年地铁每小时客运量4x万人,由题意得,解得x=6,经检验x=6是分式方程的解,答:2017年每小时客运量24万人.6.解:(1)设每件乙种商品的进价为x元,则每件甲种商品的进价为(x﹣2)元,根据题意,得=,解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根,每件甲种商品的进价为:10﹣2=8.答:每件甲种商品的进价为8元,每件乙种商品件的进价为10元.(2)设购进乙种商品y个,则购进甲种商品(3y﹣5)个.由题意得:3y﹣5+y≤95.解得y≤25.答:商场最多购进乙商品25个;(3)由(2)知,(12﹣8)(3y﹣5)+(15﹣10)y>380,解得:y≥23.∵y为整数,y≤25,∴y=24或25.∴共有2种方案.方案一:购进甲种商品67个,乙商品件24个;方案二:购进甲种商品70个,乙种商品25个.7.解:设乙每小时做x个零件,甲每小时做(x+6)个零件,根据题意得:,解得:x=12,经检验,x=12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6=18.答:乙每小时做12个零件,甲每小时做18个零件.8.解:设甲车的平均速度是x千米/时,则乙车的平均速度是1.2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此时1.2x=72.答:乙车的平均速度是72千米/时.9.解:(1)设凤凰茶叶公司公司第一次购x千克茶叶,则第二次购进2x千克茶叶,根据题意得:﹣=10,解得:x=200,经检验,x=20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2x+x=2×200+200=600.答:凤凰茶叶公司两次共购进这种凤凰茶叶600千克.(2)设每千克茶叶售价y元,根据题意得:600y﹣32000﹣68000≥(32000+68000)×20%,解得:y≥200.答:每千克茶叶的售价至少是200元.10.解:(1)设乙队单独施工,需要x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甲队单独施工30天完成该项工程的,∴甲队单独施工180天完成该项工程,根据题意可得:+15(+)=1,解得:x=20,检验得:x=20是原方程的根,答:乙队单独施工,需要20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2)设乙队参与施工y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根据题意可得:×36+y×≥1,解得:y≥16,答:乙队至少施工16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
2019-2020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课件共58张

章末复习
相关题1 如图12-Z-11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 ∠3+∠4+∠5+∠6+∠7=__3_15_°.
章末复习
解析 由题图得∠1+∠7=90°,∠2+∠6=90°,∠3+∠5=90°, ∠4=45°,∴∠1+∠2+∠3+∠4+∠5+∠6+∠7=90°+90°+ 90°+45°=315°.
章末复习
相关题3-2 如图12-Z-9所示, 已知∠1=∠2,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证明AB=AC. (1)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证明过程.
章末复习
解:(1)由 AD=AD,∠1=∠2 这两个已知条件,根据 “AAS”
或“ASA”写出第三个条件即可.添加的条件是∠B=∠C 或∠ADB
章末复习
解:答案不唯一,如以①②为题设,④为结论,可写出一个 真命题如下:
已知:如题图,在△ACD 和△ABE 中,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上,AE=AD,AB=AC. 求证:∠B=∠C.
证明如下:在△ACD 与△ABE 中,
AC=AB,
∠A=∠A, AD=AE,
∴△ACD≌△ABE(SAS),∴∠B=∠C.
全等三角 形的性质
应用
角的平 分线
全等三角形
章末复习
全等三 角形
角的平 分线
全等三角形
边边边(SSS)
一般三 角形
直角三 角形
性质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角的平分线上 的点到角的两 边的距离相等
SSS, SAS, ASA, AAS
HL(只适用于判定两 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章末复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1章三角形》单元精品测试题((有答案))-(数学)

2019-2020学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课堂上,老师把教学用的两块三角板叠放在一起,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三角形的个数为()A.2 B.3 C.5 D.62.如图,BD是△ABC的高,EF∥AC,EF交BD于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BG是△EBF的高;②CD是△BGC的高;③DG是△AGC的高;④AD是△ABG的高.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B.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C.三角形不一定具有稳定性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4.下列线段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3、4、8 B.2、3、6 C.5、6、11 D.5、6、105.一个缺角的三角形ABC残片如图所示,量得∠A=60°,∠B=75°,则这个三角形残缺前的∠C的度数为()A.75°B.60°C.45°D.40°6.如图,在△ABC中,∠A=8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ACD=145°,则∠B是()A.45°B.55°C.65°D.75°7.已知直角三角形ABC,有一个锐角等于5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A.30°B.40°C.45°D.50°8.将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它不可能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9.如果n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4倍,则n等于()A.7 B.8 C.10 D.910.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6°,再沿直线前进10米,再向左转36°……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A.100米B.110米C.120米D.200米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最长边a的取值范围是.12.如图,H若是△ABC三条高AD,BE,CF的交点,则△BHA中边BH上的高是.13.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32°,则∠A 等于度,若∠A=60°时,∠BOC又等于14.如图,∠1,∠2,∠3的大小关系是.15.如图,∠1+∠2+∠3+∠4+∠5+∠6+∠7=.16.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内角与相邻外角的差为1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7.如图,D是△ABC的边AC上一点,E是BD上一点,连接EC,若∠A=60°,∠ABD =25°,∠DCE=35°,则∠BEC的度数为.18.如图:∠B=∠C,DE⊥BC于E,EF⊥AB于F,∠ADE等于140°,∠FED=.三.解答题(共8小题)19.一根长1m的木尺,共有9个等分点,每个分点处有折痕,可将木尺折断,现欲将木尺折成3节,并使3节能组成三角形,若要组成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折法?20.已知△ABC,如图,过点A画△ABC的角平分线AD、中线AE和高线AF.21.如图所示,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AD是高,∠BAC=80°,∠EAD=10°,求∠B的度数22.如图,△ABC中,分别延长△ABC的边AB、AC到D、E,∠CBD与∠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爱动脑筋的小明在写作业的时发现如下规律:(1)若∠A=60°,则∠P=°;(2)若∠A=40°,则∠P=°;(3)若∠A=100°,则∠P=°;(4)请你用数学表达式归纳∠A与∠P的关系.23.如图,五边形ABCDE的内角都相等,且AB=BC,AC=AD,求∠CAD的度数.24.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若外角度数等于每个内角度数的,求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以及多边形的边数.25.(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內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3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如图,点F是△ABC的边BC廷长线上一点,DF⊥AB,∠A=30°,∠F=40°,求∠ACF的度数.26.如图1,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C、BD,则我们把形如这样的图形称为“8字型”.(1)求证:∠A+∠C=∠B+D;(2)如图2,若∠CAB和∠BDC的平分线AP和DP相交于点P,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点M、N.①以线段AC为边的“8字型”有个,以点O为交点的“8字型”有个;②若∠B=100°,∠C=120°,求∠P的度数;③若角平分线中角的关系改为“∠CAP=∠CAB,∠CDP=∠CDB”,试探究∠P与∠B、∠C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理由.2019-2020学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课堂上,老师把教学用的两块三角板叠放在一起,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其中三角形的个数为()A.2 B.3 C.5 D.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个数解答即可.【解答】解: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5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关键是根据图中图形得出三角形个数.2.如图,BD是△ABC的高,EF∥AC,EF交BD于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BG是△EBF的高;②CD是△BGC的高;③DG是△AGC的高;④AD是△ABG的高.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BD是△ABC的高,∴∠ADB=∠CDB=90°,∵EF∥AC,∴∠EGB=∠ADB=90°,∴BG是△EBF的高,①正确;∵∠CDB=90°,∴CD是△BGC的高,②正确;∵∠ADG=∠CDG=90°,∴DG是△AGC的高,③正确;∵∠ADB=90°,∴AD是△ABG的高,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理解定义是关键.也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B.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C.三角形不一定具有稳定性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分析】依据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以及高线的概念,即可得到正确结论.【解答】解: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正确;B.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错误;C.三角形一定具有稳定性,错误;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角平分线、中线以及高线的概念,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它们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4.下列线段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3、4、8 B.2、3、6 C.5、6、11 D.5、6、10【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解答】解:A、3+4<8,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3+2<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5+6=11,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5+6>10,能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其实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的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5.一个缺角的三角形ABC残片如图所示,量得∠A=60°,∠B=75°,则这个三角形残缺前的∠C的度数为()A.75°B.60°C.45°D.4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B+∠C=180°,∠A=60°,∠B=75°,∴∠C=4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记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ABC中,∠A=8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ACD=145°,则∠B是()A.45°B.55°C.65°D.75°【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在△ABC中,∵∠ACD=∠A+∠B,∠A=80°,∠ACD=145°,∴∠B=145°﹣80°=6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已知直角三角形ABC,有一个锐角等于5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A.30°B.40°C.45°D.50°【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解答.【解答】解:∵一个锐角为50°,∴另一个锐角的度数=90°﹣50°=40°.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解决问题.8.将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它不可能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分析】根据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的多边形的边数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的多边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能够得出一个四边形截一刀后得到的图形有三种情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如果n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4倍,则n等于()A.7 B.8 C.10 D.9【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公式,根据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4倍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根据题意得:180°•(n﹣2)=360°×4,解得n=1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外角的特征.求多边形的边数,可以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10.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6°,再沿直线前进10米,再向左转36°……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A.100米B.110米C.120米D.200米【分析】根据题意,小明走过的路程是正多边形,先用360°除以36°求出边数,然后再乘以10m即可.【解答】解:∵每次小明都是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6°,∴他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边数n=360°÷36°=10,∴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10×10=100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边数的求法,根据题意判断出小亮走过的图形是正多边形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最长边a的取值范围是7<a<12 .【分析】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解答】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知:最长边a的取值范围是:7<a<(7+5),即7<a<12.故答案为:7<a<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2.如图,H若是△ABC三条高AD,BE,CF的交点,则△BHA中边BH上的高是AE.【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高线的定义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H是△ABC三条高AD,BE,CF的交点,∴△BHA中边BH上的高是:AE.故答案为:A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正确钝角三角形高线的作法是解题关键.13.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32°,则∠A 等于84 度,若∠A=60°时,∠BOC又等于12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得∠OBC+∠OCB=48°,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可得∠ABC+∠ACB=2(∠OBC+∠OCB)=96°,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度数;【解答】解:∵∠BOC=132°,∴∠OBC+∠OCB=48°,∵∠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O点,∴∠ABC=2∠OBC,∠ACB=2∠OCB,∴∠ABC+∠ACB=2(∠OBC+∠OCB)=96°,∴∠A=180°﹣96°=84°;解:∵∠A=60°∴∠ABC+∠ACB=120°∴∠BOC=180°﹣(∠ABC+∠ACB)=120°.故答案为:84,1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如图,∠1,∠2,∠3的大小关系是∠1<∠2<∠3 .【分析】如图可知∠2是三角形的外角,∠3是三角形的外角,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到∠1,∠2,∠3的大小关系.【解答】解:∵∠2是外角,∠1是内角,∴∠1<∠2,∵∠3是外角,∠2是内角,∴∠2<∠3,∴∠1<∠2<∠3,故答案为:∠1<∠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外角的性质,掌握外角大于不相邻的每一个内角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1+∠2+∠3+∠4+∠5+∠6+∠7=540°.【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象,由图可知∠6+∠7=∠8+∠9,因为五边形内角和为540°,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6+∠7=∠8+∠9,∴∠1+∠2+∠3+∠4+∠5+∠6+∠7,=∠1+∠2+∠3+∠4+∠5+∠8+∠9,=五边形的内角和=540°,故答案为:540°.【点评】本题考查了五边形内角和,同时需要考生认真通过图形获取信息,通过连线构造五边形从而得出结论.16.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内角与相邻外角的差为1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9 .【分析】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内角与相邻外角的差为100°,又由于内角与外角的和是180度.设内角是x°,外角是y°,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内角是x°,外角是y°,则得到一个方程组,解得.而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多边形外角的个数是360÷40=9,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九边形.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根据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转化为方程组的问题,并利用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已知外角求边数的这种方法是需要熟记的内容.17.如图,D是△ABC的边AC上一点,E是BD上一点,连接EC,若∠A=60°,∠ABD =25°,∠DCE=35°,则∠BEC的度数为120°.【分析】由∠BDC是△ABD的外角,而∠BEC是△CDE的外角即可求解.【解答】解:∵∠BDC是△ABD的外角,∴∠BDC=∠A+∠ABD=85°,同理:∠BEC=∠BDC+∠DCE=120°,故:答案是1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定理,是一道基本题.18.如图:∠B=∠C,DE⊥BC于E,EF⊥AB于F,∠ADE等于140°,∠FED=5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C=∠ADE﹣∠DEC=50°,根据平角的定义计算.【解答】解:∵DE⊥BC,∴∠DEC=90°,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知,∠C=∠ADE﹣∠DEC=50°,∴∠B=∠C=50°,∵EF⊥AB,∴∠EFC=90°,∴∠FEB=90°﹣50°=40°,则∠FED=180°﹣40°﹣90°=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小题)19.一根长1m的木尺,共有9个等分点,每个分点处有折痕,可将木尺折断,现欲将木尺折成3节,并使3节能组成三角形,若要组成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折法?【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共有2、4、4;3,3,4;2种不同的折法,【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0.已知△ABC,如图,过点A画△ABC的角平分线AD、中线AE和高线AF.【分析】分别根据角平分线、三角形高线作法以及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画图可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以及角平分线作法等知识,熟练掌握作图方法是关键.21.如图所示,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AD是高,∠BAC=80°,∠EAD=10°,求∠B的度数【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DC=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E=BAC=4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D是高,∴∠ADC=90°,∵AE是角平分线,∠BAC=80°,∴∠CAE=BAC=40°,∵∠EAD=10°,∴∠CAD=30°,∴∠C=60°,∴∠B=180°﹣∠BAC﹣∠C=4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垂直定义、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点,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22.如图,△ABC中,分别延长△ABC的边AB、AC到D、E,∠CBD与∠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爱动脑筋的小明在写作业的时发现如下规律:(1)若∠A=60°,则∠P=,60 °;(2)若∠A=40°,则∠P=90 °;(3)若∠A=100°,则∠P=70 °;(4)请你用数学表达式归纳∠A与∠P的关系90°﹣∠A.【分析】(1)若∠A=60°,则有∠ABC+∠ACB=120°,∠DBC+∠BCE=360°﹣120°=24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求得∠PBC+∠PCB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P的度数.(2)(3)和(1)的解题步骤相似.(4)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出∠BCP=(∠A+∠ABC),∠CBP=(∠A+∠ACB);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便可求出∠A与∠P的关系.【解答】解:(1)∵∠A=60°,∴∠ABC+∠ACB=180°﹣60°=120°,∠DBC+∠BCE=360°﹣120°=240°,又∵∠CBD与∠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PBC=∠DBC,∠PCB=∠BCE,∴∠PBC+∠PCB=(∠DBC+∠ECB)=120°,∴∠P=60°.同理得:(2)90°;(3)70°(4)∠P=90°﹣∠A.理由如下:∵BP平分∠DBC,CP平分∠BCE,∴∠DBC=2∠CBP,∠BCE=2∠BCP又∵∠DBC=∠A+∠ACB∠BCE=∠A+∠ABC,∴2∠CBP=∠A+∠ACB,2∠BCP=∠A+∠ABC,∴2∠CBP+2∠BCP=∠A+∠ACB+∠A+∠ABC=180°+∠A,∴∠CBP+∠BCP=90°+∠A又∵∠CBP+∠BCP+∠P=180°,∴∠P=90°﹣∠A.故答案为:60,90,70,90°﹣∠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性质和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五边形ABCDE的内角都相等,且AB=BC,AC=AD,求∠CAD的度数.【分析】由五边形ABCDE的内角都相等,先求出五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再求出∠1=∠2=∠3=∠4=36°,从而求出∠CAD=108°﹣72°=36度.【解答】证明:∵五边形ABCDE的内角都相等,∴∠BAE=∠B=∠BCD=∠CDE=∠E=(5﹣2)×180°÷5=108°,∵AB=AC,∴∠1=∠2=(180°﹣108°)÷2=36°,∴∠ACD=∠BCD﹣∠2=72°,∵AC=AD,∴∠ADC=∠ACD=72°,∴∠CAD=180°﹣∠ACD﹣∠ADC=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以及正五边形的有关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求出∠1=∠2=∠3=∠4=36°,和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08度.24.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若外角度数等于每个内角度数的,求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以及多边形的边数.【分析】已知关系为:一个外角=一个内角×,隐含关系为:一个外角+一个内角=180°,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x°,那么180﹣x=x,解得x=140,那么边数为360÷(180﹣140)=9.答: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为140°,它的边数为9.【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用到的知识点为:各个内角相等的多边形的边数可利用外角来求,边数=360÷一个外角的度数.25.(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內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3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如图,点F是△ABC的边BC廷长线上一点,DF⊥AB,∠A=30°,∠F=40°,求∠ACF的度数.【分析】(1)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3倍,则内角和是3×360=1080度.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方程,从而求出边数.(2)在直角三角形DFB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的度数;再在△ABC中,根据内角与外角的性质求∠ACF的度数即可.【解答】解:(1)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n﹣2)•180°=360°×3,解得n=8.∴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8.(2)在△DFB中,∵DF⊥AB,∴∠FDB=90°,∵∠F=40°,∠FDB+∠F+∠B=180°,∴∠B=50°.在△ABC中,∵∠A=30°,∠B=50°,∴∠ACF=30°+50°=80°.【点评】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求多边形的边数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熟记.同时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6.如图1,已知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C、BD,则我们把形如这样的图形称为“8字型”.(1)求证:∠A+∠C=∠B+D;(2)如图2,若∠CAB和∠BDC的平分线AP和DP相交于点P,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点M、N.①以线段AC为边的“8字型”有 3 个,以点O为交点的“8字型”有 4 个;②若∠B=100°,∠C=120°,求∠P的度数;③若角平分线中角的关系改为“∠CAP=∠CAB,∠CDP=∠CDB”,试探究∠P与∠B、∠C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理由.【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2)①以线段AC为边的“8字型”有3个,以点O为交点的“8字型”有4个;②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P=∠BAP,∠BDP=∠CDP,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CAP+∠C=∠CDP+∠P,∠BAP+∠P=∠BDP+∠B,两等式相减得到∠C﹣∠P=∠P﹣∠B,即∠P=(∠C+∠B),然后把∠C=120°,∠B=100°代入计算即可;③与②的证明方法一样得到3∠P=∠B+2∠C.【解答】(1)证明:在图1中,有∠A+∠C=180°﹣∠AOC,∠B+∠D=180°﹣∠BOD,∵∠AOC=∠BOD,∴∠A+∠C=∠B+∠D;(2)解:①3;4;故答案为:3,4;②以M为交点“8字型”中,有∠P+∠CDP=∠C+∠CAP,以N为交点“8字型”中,有∠P+∠BAP=∠B+∠BDP∴2∠P+∠BAP+∠CDP=∠B+∠C+∠CAP+∠BDP,∵AP、DP分别平分∠CAB和∠BDC,∴∠BAP=∠CAP,∠CDP=∠BDP,∴2∠P=∠B+∠C,∵∠B=100°,∠C=120°,∴∠P=(∠B+∠C)=(100°+120°)=110°;③3∠P=∠B+2∠C,其理由是:∵∠CAP=∠CAB,∠CDP=∠CDB,∴∠BAP=∠CAB,∠BDP=∠CDB,以M为交点“8字型”中,有∠P+∠CDP=∠C+∠CAP,以N为交点“8字型”中,有∠P+∠BAP=∠B+∠BDP∴∠C﹣∠P=∠CDP﹣∠CAP=(∠CDB﹣∠CAB),∠P﹣∠B=∠BDP﹣∠BAP=(∠CDB﹣∠CAB).∴2(∠C﹣∠P)=∠P﹣∠B,∴3∠P=∠B+2∠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人教版2018-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B.C.D.2.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具体位置的是()A.某电影院2排 B.大桥南路C.北偏东30°D.东经118°,北纬40°3.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64时,输出的y等于()A.2 B.8 C.D.4.如图,AB∥CD,∠A+∠E=75°,则∠C为()A.60° B.65° C.75° D.80°5.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A.B.C.D.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B.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之和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内角7.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中学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的册数,统计数据如表所示:册数0 1 2 3 4人数 3 13 16 17 1则这50名学生读数册数的众数、中位数是()A.3,3 B.3,2 C.2,3 D.2,2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9.对于一次函数y=x+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B .函数图象与x 轴正方向成45°角C .函数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D .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坐标是(0,6)10.如果方程组的解与方程组的解相同,则a+b 的值为( )A .﹣1B .2C .1D .011.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方圆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 和b ,那么(a+b )2的值为( )A .49B .25C .13D .112.早餐店里,李明妈妈买了5个馒头,3个包子,老板少要1元,只要10元;王红爸爸买了8个馒头,6个包子,老板九折优惠,只要18元.若馒头每个x 元,包子每个y 元,则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 .C .D .13.如图,以两条直线l 1,l 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A.B.C.D.14.“黄金1号”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的种子,超过2千克部分的种子价格打6折,设购买种子数量为x千克,付款金额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15.如图,AB∥EF,∠C=90°,则α、β、γ的关系为()A.β=α+γ B.α+β+γ=180°C.β+γ﹣α=90°D.α+β﹣γ=90°二、填空题16.若点A(﹣2,b)在第三象限,则点B(﹣b,4)在第象限.17.一组数据1,3,2,5,x的平均数为3,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8.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BAC的度数是.1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为直线,则关于x的方程ax+b=1的解x= .20.△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则BC的长为.21.如图①,在△AOB中,∠AOB=90°,OA=3,OB=4.将△AOB沿x轴依次以点A、B、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分别得到图②、图③、…,则旋转得到的图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三、解答题22.(1)计算:(2)解方程组:.23.(1)如图1,一住宅楼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准备在距大厦6米处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展开营救,已知云梯AB长15米,云梯底部B距地面2米,此时消防队员能否成功救下等候在距离地面约14米窗口的受困人群?说说你的理由.(2)如图所示,点B、E分别在AC、DF上,BD、CE均与AF相交,∠1=∠2,∠C=∠D,求证:∠A=∠F.24.某单位欲从内部招聘管理人员一名,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分甲乙丙笔试75 80 90面试93 70 68根据录用程序,组织200名职工对三人利用投票推荐的方式进行民主评议,三人得票率(没有弃权票,每位职工只能推荐1人)如图所示,每得一票记作1分.(1)请算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2)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精确到0.01)(3)根据实际需要,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那么谁将被录用?25.如图,直线y=2x+3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1)求A,B两点的坐标;(2)过B点作直线与x轴交于点P,若△ABP的面积为,试求点P的坐标.26.已知: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0吨;用1辆A型车和2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吨.某物流公司现有31吨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型车a辆,B型车b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载满货物.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1辆A型车和1辆车B型车都载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2)请你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3)若A型车每辆需租金100元/次,B型车每辆需租金120元/次.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车费.27.小明从家骑自行车出发,沿一条直路到相距2400m的邮局办事,小明出发的同时,他的爸爸以96m/min 速度从邮局同一条道路步行回家,小明在邮局停留2min后沿原路以原速返回,设他们出发后经过t min时,小明与家之间的距离为s1m,小明爸爸与家之间的距离为s2m,图中折线OABD、线段EF分别表示s1、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1)求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小明从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在返回途中追上爸爸?这时他们距离家还有多远?28.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几种位置关系中角所存在的几种数量关系.(1)问题探究1:如图①,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D=∠BOD,又因为∠BOD是△POB的外角,故∠BOD=∠BPD+∠B,得∠BPD=∠D﹣∠B.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②,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问题探究2:在图②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延长线于点Q,如图③,则∠BPD﹑∠B﹑∠PDQ﹑∠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3)根据(2)的结论直接写出图④中∠A+∠B+∠C+∠D+∠E+∠F的度数.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B.C.D.【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A、=9,故选项错误;B、=5,故选项错误;C、=﹣1,故选项正确;D、(﹣)2=2,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2.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具体位置的是()A.某电影院2排 B.大桥南路C.北偏东30°D.东经118°,北纬40°【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坐标的定义,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某电影院2排,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故本选项错误;B、大桥南路,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故本选项错误;C、北偏东30°,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故本选项错误;D、东经118°,北纬40°,能确定具体位置,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确定坐标的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3.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64时,输出的y等于()A.2 B.8 C.D.【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压轴题;图表型.【分析】根据图中的步骤,把64输入,可得其算术平方根为8,8再输入得其算术平方根是,是无理数则输出.【解答】解:由图表得,64的算术平方根是8,8的算术平方根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看懂图表的原理是正确解答的关键.4.如图,AB∥CD,∠A+∠E=75°,则∠C为()A.60° B.65° C.75° D.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EOB,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C=∠EOB,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E=75°,∴∠EOB=∠A+∠E=75°,∵AB∥CD,∴∠C=∠EOB=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关键是得出∠C=∠EOB和求出∠EOB的度数.5.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判断出k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b=k>0,∴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B.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之和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内角【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分别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本选项错误,是假命题,B.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正确,是真命题,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故本选项错误,是假命题,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故本选项错误,是假命题,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用到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7.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中学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的册数,统计数据如表所示:册数0 1 2 3 4人数 3 13 16 17 1则这50名学生读数册数的众数、中位数是()A.3,3 B.3,2 C.2,3 D.2,2【考点】众数;中位数.【分析】在这组样本数据中,3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求出了众数,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2,从而求出中位数是2;【解答】解:∵这组样本数据中,3出现了17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2,有=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用样本估计总体、众数以及中位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概念及公式.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C各边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从而不难得到其形状.【解答】解:∵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BC==2,AC==,AB==,在△ABC中,∵BC2+AC2=52+13=65,AB2=65,∴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9.对于一次函数y=x+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B.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成45°角C.函数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D.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是(0,6)【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次函数y=x+6中k=1>0,∴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故A选项正确;B、∵一次函数y=x+6与x、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6,0),(0,6),∴此函数与x轴所成角度的正切值==1,∴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成45°角,故B选项正确;C、∵一次函数y=x+6中k=1>0,b=6>0,∴函数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故C选项正确;D、∵令y=0,则x=﹣6,∴一次函数y=x+6与x、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6,0),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及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果方程组的解与方程组的解相同,则a+b的值为()A.﹣1 B.2 C.1 D.0【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把代入方程组,即可得到一个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求解.【解答】解:把代入方程组,得:,方程左右两边相加,得:7(a+b)=7,则a+b=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理解定义是关键.11.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方圆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和b,那么(a+b)2的值为()A.49 B.25 C.13 D.1【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图表型.【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25,也就是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是25,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2ab=24.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由于大正方形的面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则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25﹣1=24,即4×ab=24,即2ab=24,a2+b2=25,则(a+b)2=25+24=4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完全平方公式的展开:(a+b)2=a2+b2+2ab,还要注意图形的面积和a,b之间的关系.12.早餐店里,李明妈妈买了5个馒头,3个包子,老板少要1元,只要10元;王红爸爸买了8个馒头,6个包子,老板九折优惠,只要18元.若馒头每个x元,包子每个y元,则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①5个馒头的钱+3个包子的钱=10+1元;②(8个馒头的钱+6个包子的钱)×9折=18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若馒头每个x元,包子每个y元,由题意得:,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花费列出方程.13.如图,以两条直线l 1,l 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A .B .C .D .【考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数形结合.【分析】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应该是联立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所组方程组的解.因此本题需先根据两直线经过的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直线的解析式.然后联立两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出所求的方程组.【解答】解:直线l 1经过(2,3)、(0,﹣1),易知其函数解析式为y=2x ﹣1;直线l 2经过(2,3)、(0,1),易知其函数解析式为y=x+1;因此以两条直线l 1,l 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14.“黄金1号”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的种子,超过2千克部分的种子价格打6折,设购买种子数量为x千克,付款金额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千克,如果一次购买2千克以上种子,超过2千克的部分的种子的价格打6折,可知2千克以下付款金额为y元随购买种子数量为x千克增大而增大,超过2千克的部分打6折,y仍随x的增大而增大,不过增加的幅度低一点,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可知2千克以下付款金额为y元随购买种子数量为x千克增大而增大,超过2千克的部分打6折,y仍随x的增大而增大,不过增加的幅度低一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关键是分析出分两段,每段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只不过快慢不同.15.如图,AB∥EF,∠C=90°,则α、β、γ的关系为()A.β=α+γ B.α+β+γ=180°C.β+γ﹣α=90°D.α+β﹣γ=9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垂线.【专题】探究型.【分析】此题可以构造辅助线,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建立角之间的关系.【解答】解:延长DC交AB与G,延长CD交EF于H.直角△BGC中,∠1=90°﹣α;△EHD中,∠2=β﹣γ,因为AB∥EF,所以∠1=∠2,于是90°﹣α=β﹣γ,故α+β﹣γ=90°.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了三角形以及由平行线构成的内错角.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二、填空题16.若点A(﹣2,b)在第三象限,则点B(﹣b,4)在第一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可得关于b 的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b 的相反数的取值范围,根据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点A (﹣2,b )在第三象限,得b <0,两边都除以﹣1,得﹣b >0,4>0,B (﹣b ,4)在第 一象限,故答案为:一.【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7.一组数据1,3,2,5,x 的平均数为3,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2 .【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x 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 =(x 1+x 2+…+x n ),则方差S 2= [(x 1﹣)2+(x 2﹣)2+…+(x n ﹣)2].【解答】解:x=5×3﹣1﹣3﹣2﹣5=4,s 2= [(1﹣3)2+(3﹣3)2+(2﹣3)2+(5﹣3)2+(4﹣3)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 =(x 1+x 2+…+x n ),则方差S 2= [(x 1﹣)2+(x 2﹣)2+…+(x n ﹣)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8.如图,△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 与内角∠ABC 平分线BP 交于点P ,若∠BPC=40°,则∠BAC 的度数是 80°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D=∠A+∠ABC ,∠PCD=∠P+∠PC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CD=∠ACD ,∠PBC=∠ABC ,然后整理得到∠PCD=∠A ,再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ABC 中,∠ACD=∠A+∠ABC ,在△PBC 中,∠PCD=∠P+∠PBC ,∵PB 、PC 分别是∠ABC 和∠ACD 的平分线,∴∠PCD=∠ACD,∠PBC=∠ABC,∴∠P+∠PCB=(∠A+∠ABC)=∠A+∠ABC=∠A+∠PCB,∴∠PCD=∠A,∴∠BPC=40°,∴∠A=2×40°=80°,即∠BAC=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定理与性质并求出∠PCD=∠A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为直线,则关于x的方程ax+b=1的解x= 4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可得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4,1)点,进而得到方程的解.【解答】解:根据图象可得,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4,1)点,因此关于x的方程ax+b=1的解x=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方程,关键是正确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图象中找到正确答案.20.△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则BC的长为14或4 .【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CD,再由图形求出BC,在锐角三角形中,BC=BD+CD,在钝角三角形中,BC=CD﹣BD.【解答】解:(1)如图,锐角△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BD=9,在Rt△ACD中AC=13,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CD=5,∴BC的长为BD+DC=9+5=14;(2)钝角△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BD=9,在Rt△ACD中AC=13,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CD=5,∴BC的长为DC﹣BD=9﹣5=4.故答案为14或4.【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把三角形斜边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解答.21.如图①,在△AOB中,∠AOB=90°,OA=3,OB=4.将△AOB沿x轴依次以点A、B、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分别得到图②、图③、…,则旋转得到的图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36,0).【考点】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如图,在△AOB中,∠AOB=90°,OA=3,OB=4,则AB=5,每旋转3次为一循环,则图③、④的直角顶点坐标为(12,0),图⑥、⑦的直角顶点坐标为(24,0),所以,图⑨、⑩10的直角顶点为(36,0).【解答】解:∵在△AOB中,∠AOB=90°,OA=3,OB=4,∴AB=5,∴图③、④的直角顶点坐标为(12,0),∵每旋转3次为一循环,∴图⑥、⑦的直角顶点坐标为(24,0),∴图⑨、⑩的直角顶点为(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找出图形旋转的规律“旋转3次为一循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2.(1)计算:(2)解方程组:.【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得出答案.【解答】解:(1)=3﹣6﹣3=﹣6;(2),由②得:x=6﹣3y,则2(6﹣3y)+y=5,解得:y=﹣1,则2x﹣1=5,解得:x=3,故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23.(1)如图1,一住宅楼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准备在距大厦6米处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展开营救,已知云梯AB长15米,云梯底部B距地面2米,此时消防队员能否成功救下等候在距离地面约14米窗口的受困人群?说说你的理由.(2)如图所示,点B、E分别在AC、DF上,BD、CE均与AF相交,∠1=∠2,∠C=∠D,求证:∠A=∠F.【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先根据题意建立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最后于云梯的长度比较即可得出答案.(2)由已知条件和对顶角相等得出∠1=∠3,证出BD∥CE,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C,在证出∠ABD=∠D,得出AC∥DF,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解:能救下.理由如下:如图所示:由题意得,BC=6米,AC=14﹣2=12米,在RT△ABC中,AB2=AC2+BC2,∴AB2=(14﹣2)2+62=144+36=180,而152=225>180,故能救下.(2)证明:∵∠1=∠2,∠2=∠3,∴∠1=∠3,∴BD∥CE,∴∠ABD=∠C,∵∠C=∠D,∴∠ABD=∠D,∴AC∥DF,∴∠A=∠F.【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在(1)中,根据题意得出AC、BC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某单位欲从内部招聘管理人员一名,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分甲乙丙笔试75 80 90面试93 70 68根据录用程序,组织200名职工对三人利用投票推荐的方式进行民主评议,三人得票率(没有弃权票,每位职工只能推荐1人)如图所示,每得一票记作1分.(1)请算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2)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精确到0.01)(3)根据实际需要,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那么谁将被录用?【考点】加权平均数;统计表;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即可求得甲、乙、丙的民主评议得分;(2)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求得甲、乙、丙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3)根据加权成绩分别计算三人的个人成绩,进行比较.【解答】解:(1)甲、乙、丙的民主评议得分分别为:200×25%=50分,200×40%=80分,200×35%=70分;(2)甲的平均成绩为:,乙的平均成绩为:,丙的平均成绩为:.由于76.67>76>72.67,所以候选人乙将被录用;(3)如果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那么甲的个人成绩为:,乙的个人成绩为:,丙的个人成绩为:.由于丙的个人成绩最高,所以候选人丙将被录用.【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求法,属于基础题,牢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直线y=2x+3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1)求A,B两点的坐标;(2)过B点作直线与x轴交于点P,若△ABP的面积为,试求点P的坐标.【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1)把x=0,y=0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相应的y、x的值,则易得点A、B的坐标;=AP•OB=,则AP=.设(2)由B、A的坐标易求:OB=3,OA=.然后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BP点P的坐标为(m,0),则m﹣(﹣)=或﹣﹣m=,由此可以求得m的值.【解答】解:(1)由x=0得:y=3,即:B(0,3).由y=0得:2x+3=0,解得:x=﹣,即:A(﹣,0);(2)由B(0,3)、A(﹣,0)得:OB=3,OA==AP•OB=∵S△ABP∴AP=,解得:AP=.设点P的坐标为(m,0),则m﹣(﹣)=或﹣﹣m=,解得:m=1或﹣4,∴P点坐标为(1,0)或(﹣4,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y=kx+b,(k≠0,且k,b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26.已知: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0吨;用1辆A型车和2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吨.某物流公司现有31吨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型车a辆,B型车b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载满货物.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1辆A型车和1辆车B型车都载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2)请你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3)若A型车每辆需租金100元/次,B型车每辆需租金120元/次.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车费.【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0吨;”“用1辆A型车和2辆B 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吨”,分别得出等式方程,组成方程组求出即可;(2)由题意理解出:3a+4b=31,解此二元一次方程,求出其整数解,得到三种租车方案;(3)根据(2)中所求方案,利用A型车每辆需租金100元/次,B型车每辆需租金120元/次,分别求出租车费用即可.【解答】解:(1)设每辆A型车、B型车都装满货物一次可以分别运货x吨、y吨,依题意列方程组得:,解方程组,得:,答:1辆A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3吨,1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4吨.(2)结合题意和(1)得:3a+4b=31,∴a=∵a、b都是正整数∴或或答:有3种租车方案:方案一:A型车9辆,B型车1辆;方案二:A型车5辆,B型车4辆;。
2019年精选数学八年级上册[2 提公因式法]鲁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十四篇
![2019年精选数学八年级上册[2 提公因式法]鲁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68b921a300a6c30c229f3b.png)
2019年精选数学八年级上册[2 提公因式法]鲁教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多项式6x^3y^2﹣3x^2y^2+12x^2y^3的公因式为( )A、3xyB、﹣3x^2yC、3xy^2D、3x^2y^2【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多项式:4a^2b(a﹣b)﹣6ab^2(b﹣a)中,各项的公因式是( )A、4abB、2abC、ab(a﹣b)D、2ab(a﹣b)【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分解因式-2xy^2+6x^3y^2-10xy时,合理地提取的公因式应为( )A、-2xy^2B、2xyC、-2xyD、2x^2y【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100+(﹣2)^101的结果是( )A、2^100B、﹣2^100C、﹣2D、2【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分解因式:a^2+ab=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把多项式a^2﹣4a分解因式为______.A、a(a﹣4)【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分解因式:a^2b-b^3=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分解因式:a^3﹣9a=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代数式﹣8a^3b^2与12ab^3的公因式为______.A、﹣4ab^2<\/sup>【解析】:第10题【填空题】分解因式:2mx-6my=______【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分解因式:有误______.【答案】:【解析】:第12题【计算题】已知:a+b=-3,ab=2,求下列各式的值:a^2b+ab^2;【答案】:【解析】:第13题【解答题】因式分解:(x^2+3x)﹣3(x+3)【答案】:【解析】:第14题【解答题】分解分式:m^2+2m.【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2019【四篇】
导语:初二是初中阶段承上启下的一个时期,在这个学年中,学习难
度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提升,很多学生出现了成绩两极分化的局面。
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2017【四篇】,希望
对大家有协助。
§17.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二)
一、选择题.1.C2.D
二、填空题.1.,2.3.三、解答题.1.(1),(2),(3),
(4)2.(1),,;(2),3.
§17.2分式的运算(一)
一、选择题.1.D2.A
二、填空题.1.,2.3.三、解答题.1.(1),(2),(3),(4);2.,§17.2
分式的运算(二)
一、选择题.1.D2.B
二、填空题.1.,2.1,3.三、解答题.1.(1),(2),(3)x,(4)2.,当时,
17.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一)
一、选择题.1.C2.B
二、填空题.1.,2.,3.三、解答题.1.(1),(2),(3),(4),原方程
无解;
2.17.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
一、选择题.1.C2.D
二、填空题.1.,,2.,3.三、解答题.1.第一次捐款的人数是400人,
第二次捐款的人数是800人
2.甲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
17.4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一)
一、选择题.1.B2.D
二、填空题.1.0.001,0.0028,2.,3.三、解答题.1.(1)1,(2),
(3)2010,(4)9,(5),(6)2.(1)0.0001,(2)0.016,(3)0.000025,
(4)17.4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二)
一、选择题.1.B2.C
二、填空题.1.,2.0.000075,3.三、解答题.1.(1),(2),(3),
(4)2.(1),(2),(3),(4),(5),(6);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