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皮肤溃疡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42例

诸药合用 , 溃疡创 面清洁后 , 直接敷于病变部位 。 内服补 中益气
汤 合 三妙 丸加 减 。
术后 5d多数 溃疡 干燥 、 结痂 , 于术后 5d 1 且 ~ 0d出院 , 平均住
院天数为 8 , . 出院后按规定换药。 2d 随访 3 例 , 8 溃疡于术后 9 ~ d
压。
红油纱换药。术后 , 患肢使用弹力绷带包扎 , 抬高 3 。 , 0 下肢循
环驱 动泵 2次 ,, 5d待麻 醉作用消 失 , 励患者进 行适 当 d 约 . 鼓
活动 。
表 1 手术 方式
总结本 组治疗经 验 :一是术前术后均配合 中医药治疗 , 应
单纯静脉性 溃疡患者
手术方式
【 摘要 】 目的
研究观察 中药治疗 小儿 支气管 炎肺炎恢复
选取 6 例 患儿 , 5 经摄 x 线
1 一般 资料 . 1
20 0 9年 1 月一 2 l 年 7月 ,收治 6 例 01 5
期 哆 音难 以吸 收 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患儿 ,4例门诊患者 , 例 为住 院患者 , 2 6 1 男 9例 , 3 女 6例 , 年龄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下肢 静脉 性 溃疡 4 2例
刘建 明 丰光 庆
( 江西 医学 院上饶分院 , 1 江西 上饶 3 4 0 ) 3 0 0 ( 上饶市肿瘤 医院 , 2 江西 上饶 3 4 0 ) 30 0
燃 ,r - , g ̄*具 再一次常规消毒后 , f 将火针针尖( l一 m) 3n 5 ln r 烧至 a 发纽 陕速刺人大脓疱 , 以刺破脓疱为度 , 排出脓渣 , 用消毒干棉 球擦干血污 , 嘱咐患者勿湿水以免感染 。1 个疗程后 , 患者皮损
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

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小腿溃疡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男性发病率远较女性为高,在老年人更为常见,其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和多样,一旦诊断有误,其疗效肯定不佳,致使溃疡经久不愈。
故若要治好小腿溃疡,必须先了解其病因。
本文就小腿溃疡的病因分类和治疗原则介绍如下。
一、病因分类(一)血管性疾病最常见,约占70~90%1.静脉供血不足性消退溃疡:最常见的是静脉曲张性溃疡(郁积性溃疡)。
系由静脉机能不全,导致静脉曲张,静脉压增高,毛细血管损伤,组织内压力增高、水肿、纤维化、小动脉和淋巴管阻塞及皮肤氧合作用降低,加之外伤和感染,最终促使溃疡的形成。
其主要特点是溃疡好发于小腿下段的内侧,四周水肿,局部疼痛,表浅静脉曲张,紫癜,色素沉着和湿疹样改变。
2.动脉性溃疡(1)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长期患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故又称高血压缺血性溃疡。
下肢动脉的血供障碍可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如动脉腔完全闭塞可产生小腿干性坏疽和溃疡。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如侵犯静脉,以下肢尤为多见,几乎均为男性。
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苍白、紫绀、发凉,并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体溃疡、坏死。
(3)胆固醇栓塞3.血管炎(1)小血管炎A.过敏性血管炎:主要是由真皮内毛细血管后小静脉的白细胞碎裂性损害引起,细小动脉受累较少。
皮损为多形性,典型的皮损是紫癜和丘疹损害。
如有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则可产生溃疡损害,溃疡可自发形成或由紫癜部继发。
B.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可伴多种血管炎性损害,有小血管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和中等大动脉的损害等,总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为皮肤血管炎损害,有红斑、大疱、皮肤梗死和溃疡等。
其特殊类型Felty’s综合症更以脾肿大、粒细胞缺乏、皮下结节和皮肤溃疡为本病的特征。
C.系统性红斑狼疮:约20%左右的病人在其病程中可发生皮肤血管炎,主要累及细小静脉,表现为指端和下肢红斑及可触及的紫癜损害,并可进而发展为皮肤梗死和溃疡。
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临床观察

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12-22T10:44:50.7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6期作者:张惠林殷世武(通讯作者)项廷淼潘升权高宗根[导读] 综上所述,聚桂醇作为国产新型的泡沫硬化剂,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是安全、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安徽合肥 230010)(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安徽合肥 230010)【摘要】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患者,经皮穿刺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随访6个月,曲张静脉消失者为131例,占96.32%,83例C5期病人中,65例溃疡均消失,占78.31%;53例C6期患者中,37例溃疡愈合,且溃疡逐渐缩小,占69.81%;53例出现过敏性皮疹,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聚桂醇作为国产新型的泡沫硬化剂,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是安全、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聚桂醇;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溃疡;硬化治疗【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075-03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治疗已合并下肢溃疡的下肢静脉曲张,传统的治疗手段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因其简便、微创且有效,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1]。
本次研究探讨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患者,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注射大隐静脉主干及溃疡处皮下交通静脉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溃疡患者,男65例,女71例;年龄34~76岁(46.81±10.26),双下肢静脉曲张 31例,右下肢静脉曲张 13例,左下肢静脉曲张92例,CEAP分级的C级评分为C5期患者为83例,C6期为53例。
下肢静脉溃疡的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溃疡的健康教育尊敬的参与者,大家好!我们通过这份健康教育来向您传达一些关于下肢静脉溃疡的信息。
下肢静脉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伤口,在防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我们希望能够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您介绍相关知识,以便您更好地理解和预防下肢静脉溃疡。
1. 了解下肢静脉溃疡下肢静脉溃疡是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的腿部或脚踝处溃疡病变。
常见原因包括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糖尿病等。
该病常伴有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皮肤糜烂等症状。
2.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体重: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下肢静脉的负担。
- 经常活动:适当的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患病风险。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
- 定期检查:如果您有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等病史或症状,定期接受检查以便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3. 注意生活细节- 抬高腿部:使用枕头或类似物品抬高腿部,促进血液回流。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热水中:过度暴露在热水中会导致血管扩张,加重静脉曲张。
-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吸烟和饮酒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下肢静脉溃疡的风险。
4. 就医和治疗如果您出现下肢溃疡症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建议。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中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请务必按医生指示执行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
这份健康教育旨在提供一些基本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下肢静脉溃疡及其预防与治疗。
如果您有更多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咨询医生或医疗专家。
感谢您的参与和关注!【注意】本文仅供健康教育使用,请在遇到相关问题或症状时,及时就医咨询,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医治疗发布时间:2021-05-14T10:39:56.0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作者:任宇珂任劲松[导读] 本文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结合笔者自身临床心得体会,归纳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特点任宇珂任劲松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江苏江阴 214400摘要:本文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结合笔者自身临床心得体会,归纳分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特点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外治法、中医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VLU)是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之为“臁疮”,俗称“老烂脚”。
此病经久不愈,抑或愈合反复发作,继发感染则溃疡化脓,损伤血络则溢血不止,损伤筋骨则形成慢性骨膜炎,少数病人可因缠绵多年不愈而导致岩变。
西医治疗本病多集中在防止疮面感染和对创面进行保护、外用生长因子等措施上,总体疗效不理想。
而本病则是中医外科诊治的优势病种之一,有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治经验。
笔者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方法,去弊创新,治疗此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疗效,特总结报告如下【病因病机】本病起因为站立过长时间或负重过度,导致小腿筋脉横解,瘀阻脉络,肌肤失养,瘀久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1]。
国内知名学者唐汉钧教授等认为本虚、瘀滞及腐变是臁疮的主要发病因素,其病机演变为“始于虚,变于瘀,坏于腐”[2]。
“虚”是因,虚之为病多由于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瘀”是病理基础,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久则成瘀;“腐”为果,瘀久蕴热,至皮损肉烂筋腐。
反之,“腐”至肌肤、经脉溃腐损伤进一步加重“瘀”,瘀腐日久,津液亏损,又进一步加重“虚”的程度。
在临床治疗上紧紧围绕虚、瘀、腐这三个方面,屡有良效。
【辩证论治】1.内治法:1.1 气滞血瘀证:主证:疮面腐肉不脱,干结,苍白,周围皮色暗,黑肉芽色淡;四肢觉沉,舌淡紫,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现状下肢静脉性溃疡(Venous leg ulcer)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性疾病(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一种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中医称“臁疮”、“老烂腿”。
下肢静脉血流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病因。
主要表现为足靴区、内外踝及足背等处皮肤溃疡形成、色素沉着,溃疡可为单发,也可多发。
如无特殊治疗,溃疡经久不愈或者反复发作,且有恶变可能[1]。
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
现就该病目前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标签:静脉性溃疡;治疗;现状1 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疾引起的下肢静脉高压所致。
其病因包括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3]。
其中深静脉返流患者的溃疡发生率要高于单纯性浅静脉返流的患者。
Nicolaides 经过研究证明,在深静脉和浅静脉均有返流并同时伴有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时,溃疡的发生率最高达47%。
而仅有浅静脉返流时为6%;此外肌泵功能的损伤对下肢静脉压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肌泵由小腿肌肉及静脉窦组成。
静脉窦多位于腓肠肌内,容量接近于心脏,每次收缩可排出小腿總容量约60%的静脉血,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4,5]。
正常肢体腓肠肌每收缩一次可使静脉压降低约8kPa,在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腓肠肌功能不足,其射血分数仅为正常者的10%~15%。
静脉血逆流程度及腓肠肌射血分数减少程度与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存在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腓肠肌泵功能,可使中度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63%降至30%,严重反流的肢体溃疡发生率由70%降至41%[6]。
由此可见下肢静脉高压的形成是由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造成血液逆流和腓肠肌功能不全最终导致射血分数减少的共同结果。
当出现下肢静脉高压时,小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溢、纤维蛋白原渗出,形成纤维蛋白复合物沉积于组织间隙。
红细胞破坏后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皮下,阻碍组织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研究进展摘要: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发病部位常为患者小腿下1/3部位,以内踝或胫前等足靴区最为常见,病程长,愈合慢,且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难点。
本文从评估、清创、敷料、压力治疗及日常护理5个方面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行综述,为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压力治疗下肢静脉溃疡,俗称老烂腿,是由于静脉压升高,引起的足部或腿部皮肤破损。
是最难治的并发症,我国的发病率为0.4%-1.3%[1],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为1%[2]。
由于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3]。
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综述。
1.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评估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营养、心理、睡眠、活动、药物服用(包括免疫抑制剂、类固醇、抗生素等)、疼痛耐受程度、吸烟嗜好,有无合并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病变、淋巴系统病变、血液系统病变等,患病时间及演变过程、伴随症状、治疗及护理经过[4-5]。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
根据蒋琪霞等[6]提出的局部评估方法评估伤口类型,郭淑芸等[7]按照组织颜色分为:红、黄、黑及混合,多为红色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
评估伤口大小,以及有无潜行、瘘管、窦道等[8]。
评估伤口的位置,注意保护血管、肌腱、神经等,防止损伤。
评估伤口的渗液及气味,伤口边缘有无浸渍,伤口周围皮肤有无鳞屑状、瘙痒、红肿、皮纹增高等。
结合细菌生物学检查或血常规检查等评估伤口有无感染。
2.伤口清创护理清创的目的是清除失活组织、细菌生物膜及其他异物,保持伤口清洁,促进上皮爬行[9]。
根据伤口的深度、颜色、坏死程度选择清创方法[10]。
保持伤口清洁对于伤口恢复意义重大,清创前先冲洗伤口,清洁伤口周围皮肤。
常选用生理盐水,冬天将冲洗液加热后使用,使用20ml注射器连接针头直接冲洗伤口,以达到一定的压力[11-14]。
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治疗进展

面 的 处 理 上 , 没 有 一 种 有 效 的 方 法 。Lno 也 itn于 13 9 8年 设 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深筋 膜 下 交 通支 静 脉 结 扎术 对 改 善 下 肢症 状 、促 进皮 炎 和 溃 疡 的愈 合 有确 切 的疗效 , 因手 术 创伤 大 、 V 并发 症 但 切 I 多 以及 交 通 支 离 断不 完 全 而使 其 受 到 限制 脚 。尽 管 如此 . 这 让 更 多 外科 医师认 识 到 切 断功 能 不 全 的交 通 支 静 脉 在治 疗
中外科 手术治 疗 是 最重要 、 最有 效 的方 法 。 今后 下肢 静 脉性 皮肤 溃 疡治 疗 的发 展方 向是 外科 治疗 与 内科 治疗 相结 合 的联 合 治疗 。
【 词】 关键 下肢 ; 脉 ; 疡 ; 疗 ; 效 静 溃 治 疗 【 分类 号】16 .+ 中图 1 4I 6 3 【 标识 码】A 文献
[ sr c】 oivs gt df rn to s od a i eo s knucri w r i s ic dn et dt n l ugc Ab ta t T et a iee t h d e w t v n u i le l e mb 。n l igt a io a sria n i e me t l h s no l u h r i l
如 今治 疗下 肢 静脉 溃 疡 多 以外 科 治 疗为 主 . 传 统上 要 但
求宜 在溃 疡 愈合 后进行 手 术 , 以大 隐静 脉高 位 结扎 及 剥脱 且
为 主 . 少 注 意交 通 静脉 及 溃 疡周 围静 脉 的 结 扎 , 溃疡 创 很 在
e e t e meh d I h uu e t ete t n ie t n o e o ss i le stec m i ain te a y o ugc lte t n f ci to . n te ftr , h rame t r ci fv n u kn u c ri h o v d o b n t h r p fsr ia rame t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皮肤溃疡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6-05-21T10:16:15.5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3期作者:张洪宇1 闫蕾2
[导读] 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 PVDI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水肿、疼痛、淤积性皮炎、足靴区溃疡。
张洪宇1 闫蕾2
(1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宁夏银川 750002)
(2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皮肤溃疡的外科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诊治的57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5例继发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in insufficiency PVDI),12例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经术前保守治疗、手术及术后伤口护理治疗,住院时间27~39d,平均27d,术后
24例患者小腿皮肤溃疡顺利愈合,其余33例患者创面行皮肤移植后痊愈。
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性溃疡经过术前保守治疗、手术及创面护理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使用方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184-02
PVDI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水肿、疼痛、淤积性皮炎、足靴区溃疡。
但由于其概念提出较晚,血管外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于其他疾病相混淆[1]。
PTS临床表现为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甚至溃疡,好多患者处于病废状态[2]。
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此类疾病患者57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57例,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36~65y,平均47y,病程3~40年,平均23年。
溃疡继发于PVDI者45例,继发于PTS者12例,溃疡出现的时间35~96d,平均57.3d;术前57例患者均行超声或CTV明确溃疡周围交通静脉情况。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程度不一的患肢沉重感、胀痛,易疲劳。
45例患肢小腿部有明显的迂曲成团的浅静脉;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患肢足靴区色素沉着,其中37例伴有足靴区溃疡形成。
1.3 诊断手段
57例患者均行下肢血管超声,Valsalva实验大于0.5s。
1.4 手术前后的保守治疗:
1.4.1 控制感染抗生素使用一周左右。
1.4.2改善患肢静脉回流状况
(1)抬高患肢促进患肢回流。
(2)穿戴医用弹力袜,一般选用二级以上的弹力袜[3] 。
1.4.3 溃疡创面护理清除溃疡表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物质
1.5 手术方法
对于PTS患者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PVDI患者则先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后再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
2.结果
57例患者住院期间均经保守治疗、手术及术后创面护理等三个阶段的治疗过程,术后皮肤溃疡愈合时间27~39d,平均27d;术后24例患者皮肤溃疡顺利愈合,其余33例患者因溃疡面较大,二期行溃疡面自体皮肤移植后痊愈。
3.讨论
PVDI及PTS此两种病变均可造成静脉瓣膜损害,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下肢皮肤营养学改变,进而造成下肢足靴区溃疡的形成。
溃疡难以愈合的原因是:一,下肢静脉高压,直接导致营养障碍;第二,交通支静脉的存在使得溃疡面局部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第三,局部感染增加了溃疡愈合的难度。
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通过消除曲张浅静脉来阻断浅静脉反流,达到降低下肢静脉高压的目的[4]。
交通静脉返流导致静脉高压,深静脉扩张,直至深静脉功能不全[5]。
术前超声确定交通静脉的数量与具体部位,行交通支离断术。
手术前后的治疗如:抬高患肢、穿戴医用弹力袜、溃疡创面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总之,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棘手的血管外科疾病,必须把术前保守治疗、手术及创面护理等多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Bernardini E,De Rango P, Piccioli R,et 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uperficial venous insuffciency:the ascending theory. Observational and hemodynamic data from a 9-year experience[J].Ann Vasc Surg ,2010,24(6):709-720
[2] Guanella R. Post-thrombotic syndrome:the forgotten complica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Rev Med Suisse,2013,9(372):321-325.
[3] Couzan S,Leizorovicz A,Laporte S,et al.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of upward progressive versus degressive compressive stocking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venous insuffciency J.J Vasc Surg,2012,56(5):1344-1350
[4] 武欣,张海军,齐立行等.老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2例误诊漏诊情况与治疗结果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Vol.27,No。
3,March 2014,77-79.
[5] 孙志南,许跃明,葛敦钧等.电视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行溃疡[J].中国内镜杂志,Vol.8,No。
8,Aug 200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