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探伤实验报告

超声波探伤实验报告引言:超声波探伤是一种常用且十分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丰富的研究内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探索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其实验过程和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传播和反射的特性,以及利用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材料中的缺陷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了解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反射特性以及对不同尺寸、形状的缺陷的探测敏感度。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超声波探伤仪:我们采用了一台商用的超声波探伤仪,该仪器具有较高的频率范围和分辨率,能够满足该实验的需求。
2. 实验样品:选择了不同材料(如金属、陶瓷等)的标准样品进行实验。
3. 实验过程:首先,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探头,将其通过声耦剂与样品表面接触。
然后,控制超声波仪器进行扫描,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和分析数据。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1. 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材料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质会影响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如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传播速度,而陶瓷材料的传播速度较低。
这些数据对于超声波探伤仪的校准和实际应用非常重要。
2.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反射特性: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到在探测头将超声波引入样品后,部分超声波会被样品内的缺陷或界面反射回来。
通过检测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我们可以推测出样品内的缺陷位置和形状。
实验结果表明,缺陷较严重的样品会导致更多的超声波反射,从而能够被更易于探测到。
3. 超声波探测缺陷的敏感度:通过在样品中加入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缺陷,我们测试了超声波探测的敏感度。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探测对于较大和较深的缺陷相对较为敏感,而对于较小和浅的缺陷则有一定的探测限度。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超声波探伤的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应用。
实验结果证实了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反射特性和对不同尺寸缺陷的探测敏感度。
超声波探伤培训教程

培训教材之理论基础第一章无损检测概述无损检测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和涡流检测(ET)等五种检测方法。
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制造的机械、器件等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也可用于玻璃等其它制品。
射线检测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制机械、器件等的焊缝及钢管对接环缝。
射线对人体不利,应尽量避免射线的直接照射和散射线的影响。
超声检测系指用A型脉冲反射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缺陷,适用于金属制品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的超声检测以及超声测厚。
磁粉检测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制品及其零部件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包括干磁粉、湿磁粉、荧光和非荧光磁粉检测方法。
渗透检测适用于金属制品及其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包括荧光和着色渗透检测。
涡流检测适用于管材检测,如圆形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铝及铝合金拉薄壁管等。
磁粉、渗透和涡流统称为表面检测。
第二章超声波探伤的物理基础第一节基本知识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机械振动与波动是超声波探伤的物理基础。
物体沿着直线或曲线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周期性的运动,称为机械振动。
振动的传播过程,称为波动。
波动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大类。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超声波就是一种机械波。
机械波主要参数有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长?:同一波线上相邻两振动相位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波源或介质中任意一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正好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常用单位为米(m);频率f:波动过程中,任一给定点在1秒钟内所通过的完整波的个数称为频率,常用单位为赫兹(Hz);波速C:波动中,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速,常用单位为米/秒(m/s)。
由上述定义可得:C=? f ,即波长与波速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当频率一定时,波速愈大,波长就愈长;当波速一定时,频率愈低,波长就愈长。
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超声波探伤基础知识

超声波探伤基础知识超声波探伤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和结构状况的无损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超声波探伤的基础知识,包括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超声波探测原理、超声波探测设备和应用领域。
一、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通常通过压电晶体或磁性材料的震动来产生。
超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路径会受到材料的性质和形状的影响。
二、超声波探测原理超声波探测原理基于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特性变化。
当超声波遇到材料内部的缺陷或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散射和透射等现象。
通过测量反射和透射的超声波信号,可以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类型、位置和尺寸。
三、超声波探测设备超声波探测设备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超声探头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
发射器产生超声波信号,并将其发送到被测材料中;接收器接收反射和透射的超声波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超声探头是传输超声波信号和接收回波信号的装置;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增益调节等处理,以便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超声波探测的应用领域超声波探测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材料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
在金属材料中,超声波探测可以检测焊缝、裂纹、气孔等缺陷;在混凝土中,超声波探测可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在医学领域,超声波探测可以用于人体组织的检测和诊断。
总结:超声波探测是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非破坏性、高灵敏度和快速检测的特点。
通过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探测原理、探测设备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我们对超声波探测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超声波探测方法和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波探伤基础知识

超声波探伤基础知识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和反射的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以下是一些超声波探伤的基础知识:
1. 超声波:超声波是频率超过20kHz的机械波,它在材料中
的传播速度跟材料的密度、刚度等物理性质有关。
2. 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在均匀材料中沿直线传播,当遇到界面或缺陷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
3. 超声波的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通常由压电材料制成,其中压电片会产生机械振动,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能量。
4. 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探头由超声波传感器和库仑耦合剂组成,用于将超声波能量传递到被检测材料中,并接收反射的超声信号。
5. 超声波的传播方式:超声波的常见传播方式包括纵波(沿着传播方向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和横波(沿着传播方向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6. 超声波的缺陷检测:当超声波遇到材料中的缺陷(如裂纹、夹杂、气泡等),它会反射一部分能量回到探头。
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幅度、时间和形状等参数,可以判断缺陷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7. 超声波的图像生成:通过多次探测,将分析得到的超声信号以图像形式展示,可以获得材料内部缺陷的位置和形状信息。
超声波探伤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可用于检测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的缺陷,如焊接质量、母线接头、管道内部等。
它具有无损、快速、准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成为重要的材料检测技术。
超声波探伤讲义(内部培训材料)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物质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等物理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
与射线探伤相比,超声波探伤具有灵敏度高、探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方便、探测厚度大、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特别对裂纹、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探伤灵敏度高等优点。
但也存在缺陷评定不直观、定性定量与操作者的水平和经验有关、存档困难等缺点。
在探伤中,常与射线探伤配合使用,提高探伤结果的可靠性。
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探测试件的内部缺陷。
1、超声波: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它是一种机械波。
探伤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为0.5~10MHz,其中2~2.5MHz被推荐为焊缝探伤的公称频率。
机械振动:物体沿着直线或曲线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周期性的运动,称为机械振动。
振幅A、周期T、频率f。
波动:振动的传播过程称为波动。
C=λ*f2、波的类型:(1)纵波L: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气、液、固体均可传播纵波。
(2)横波S: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3)表面波R: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
只能在固体表面传播。
(4)板波:在板厚与波长相当的薄板中传播的波。
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3、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固体介质中)(1) E:弹性横量,ρ:密度,σ:泊松比,不同介质E、ρ不一样,波速也不一样。
(2)在同一介质中,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的声速各不相同 CL >CS>C R钢:CL =5900m/s, CS=3230m/s,CR=3007m/s4、波的迭加、干涉、衍射⑴ 波的迭加原理当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空间某处相遇,则相遇处质点的振动是各列波引起振动的合成,在任意时刻该质点的位移是各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几列波相遇后仍保持自己原有的频率、波长、振动方向等特性并按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好象在各自的途中没有遇到其它波一样,这就是波的迭加原理,又称波的独立性原理。
⑵ 波的干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位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的波相遇时,介质中某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加强,而另一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现象。
超声探伤知识点总结

超声探伤知识点总结一、超声波传播和检测原理超声探伤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它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和反射特性来发现和确定材料内部的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等。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通过材料中的分子间的弹性传递能量,具有穿透性和反射性。
当超声波遇到材料内部的缺陷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等信息。
二、超声探伤设备超声探伤设备主要包括超声波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
超声波发射装置用于产生超声波信号,一般采用压电晶体或磁致伸缩换能器。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超声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一般也采用压电晶体或磁致伸缩换能器。
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放大、滤波、延迟控制等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以便于分析和显示。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探测到的缺陷和材料的内部结构,一般采用示波器、闪存图像仪等。
三、超声波的传播特性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受到材料的声速、密度和声衰减系数的影响。
在各种材料中,声速越大,密度越小,声衰减系数越小,超声波的穿透性越好。
另外,材料的晶粒结构、组织、应力等因素也会对超声波的传播特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超声探伤时,需要根据被测材料的性质和要检测的缺陷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和参数。
四、超声探伤方法根据超声波的传播方式,超声探伤方法可以分为纵波检测和横波检测。
纵波检测是指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一致的检测方式,适用于发现和定位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横波检测是指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垂直的检测方式,适用于发现和定位材料内部的缺陷。
此外,超声探伤方法还包括脉冲回波法、多普勒效应法、相控阵法、声照相法等多种技术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超声探伤参数在进行超声探伤时,需要确定合适的超声探伤参数,包括超声波频率、脉冲宽度、发射能量、探头直径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应根据被测材料的性质和要检测的缺陷类型来确定。
超声波探伤教学课件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定义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权威机构(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对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主要内容
涉及超声波探伤的原理、设备要求、操作流程、结果解读等方面, 是制定其他标准的基础。
重要性
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确保探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定义
行业标准是由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适用于特定 行业的标准。
案例二:复合材料超声波探伤
01
总结词
复合材料超声波探伤是近年来 发展迅速的领域之一,主要检 测复合材料内部的缺陷和损伤 。
02
详细描述
复合材料超声波探伤通常采用 脉冲反射法和透射法,通过发 射超声波到复合材料中,当遇 到缺陷或损伤时,超声波会反 射回来或透射出去,从而检测 出缺陷或损伤的位置和大小。
耦合剂
耦合剂是用于在探头和被检测物 体之间传递超声波信号的介质, 其作用是减少声能损失和提高回
波信号的清晰度。
耦合剂的种类和特性应根据被检 测物体的材质、表面状态以及探
头的类型等因素进行选择。
在使用耦合剂时,应注意其清洁 度和保存方式,避免对探伤结果
产生不良影响。
03
超声波探伤技术
纵波探伤
总结词
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界面或缺陷 会发生反射和散射的原理,通过接收和分析 这些反射和散射信号来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 和异常。
超声波探伤应用
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检测,如金属、陶瓷 、玻璃、复合材料等,尤其在工业生产和质 量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声波探伤的原理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01
在同一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不同介质中声
超声波探伤讲义(内部培训资料)

超声波探伤讲义(内部培训资料)超声波探伤讲义(内部培训资料)一、概述超声波探伤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本讲义将介绍超声波探伤的原理、设备、操作流程以及常见的应用场景。
二、原理超声波探伤利用材料中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
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遇到界面或缺陷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通过接收和分析反射信号,可以判断缺陷的位置和性质。
三、设备1. 超声波探伤仪: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控制系统等。
2. 控制台:用于调节探伤仪的参数和显示检测结果。
3. 传感器:将超声波信号传输到被检物体表面,并接收反射信号。
四、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确认探伤区域、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探头,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2. 设置参数:根据被检材料的性质和缺陷类型,调节控制台上的参数,如频率、增益等。
3. 扫描检测:将传感器沿被检物体表面平稳移动,保持一定的检测速度,记录反射信号。
4. 数据分析:通过控制台或计算机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5. 结果评估:根据分析结果,评估被检物体的质量并作出相应的判定。
五、应用场景1. 金属材料检测:超声波探伤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检测,如焊接接头、铸件、锻件等。
2. 管道检测:可以通过超声波探伤检测管道内部的腐蚀、裂纹等缺陷,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3. 轴承检测:超声波探伤可以检测轴承内部的裂纹、磨损等问题,预防故障和损坏。
4. 建筑结构检测:超声波探伤可用于检测混凝土结构中的空洞、裂缝等缺陷,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六、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 检测前需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3. 根据被检材料的性质和缺陷类型,选择合适的探头和参数设置。
4.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传感器与被检物体表面的贴合度,并保持恒定的扫描速度。
5. 分析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或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七、总结超声波探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习超声波探伤,和轧辊日常维护的报告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学习情况如下:
超声波探伤原理: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物质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等物理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
与射线探伤相比,超声波探伤具有灵敏度高、探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方便、探测厚度大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特别对裂纹、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探伤灵敏度高等优点。
但也存在操作者的水平和经验有关缺点。
在探伤中,常与射线探伤配合使用,提高探伤结果的可靠性。
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探测试件的内部缺陷。
表面波是超声波的一种,由于表面波的能量集中于表面下2个波长之内, 检查表面裂纹灵敏度极高,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这次学的也是以表面波探伤为主:
当介质表面受到交变应力作用时,产生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称为表面波。
表面波是具有纵波和横波双重性质的波,可看做振动平行表面的纵波和振动垂直表面的横波合成。
表面波探伤方法:
将磨好的轧辊表面污迹、油、切削液等痕迹擦拭干净;然后涂上润滑油,作用为润滑和隔离空气。
轧辊表面粗糙度不能高于0.8Ra,探头在移动过程中应稍作摆动避免倾斜裂纹的漏检。
为保证灵敏度应匀速移动,探头移动速度小于等150m/s。
较大的划伤会引起缺陷波。
除支承辊外其他轧辊都可以用二纵一环探伤法,支承辊面积大可以采用四纵两环的探伤法
轧辊缺陷判定:
缺陷波高不大于20%结合磁粉检测可以放行使用。
缺陷波高大于20%时须重新磨削。
对异常波定位:
用手指顺探头检测位置摸,跟异常波重合的地方为异常波的位置。
目视不到的用磁粉进行探测。
轧辊的日常维护影响轧辊寿命的因素:
减少轧制事故:
冷轧辊一般有Cr合金钢经过淬火及低温回火,低温回火的温度通常不超过170篊,发生粘钢等重大事故时,局部温度可以达到800篊甚至更高。
轧辊表面受热后,马氏体基体会分解成碳化物和铁素体,体积收缩,造成表面局部的拉应力,诱发表面裂纹,即使裂纹没有立即产生,热影响区的强度大大降低,在随后轧制中提前产生疲劳裂纹,这是轧辊表面裂纹的主要来源。
所以改善轧辊的使用环境是提高轧辊使用寿命的前提。
加强检测:
轧辊表面是否有缺陷,仅肉眼观测是不够的,尤其是遭遇轧制事故经受到过热冲击的轧辊,经常会没有明显开裂,但轧辊表面或浅表层已经有损伤,如热影响区和微裂纹,这些缺陷只有通过表面探伤的方法才能将其检查出来。
辊身的磨削:
大量实践证明,磨削不当同时也是产生表面烧伤和裂纹的重要来源,磨削量过大或过少,砂轮硬度过高;常规换辊的磨削量最少为0.1mm。
磨掉表面疲劳层;事故辊为0.4mm以上,彻底磨掉裂纹和热影响区。
事故辊的维护:
由于现场和现场人员平衡等问题,要求对所有换下的轧辊进行表面探伤检测,对中小型冷轧厂显然会有较大得到困难。
但对事故辊建立《事故轧辊的修磨程序》并实施跟踪,对提高轧辊使用寿命是必须的,事故轧辊应连续跟踪三次以上。
减少剥落的产生:
热冲击剥落,剥落在粘钢等事故后直接产生。
局部遭受断带、粘钢等强烈冲击。
应当控制轧制事故。
端部环状剥落,辊身端部整个淬硬层环状剥落。
淬火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过大。
应当减少残余应力;改善端部结构
区域点状剥落,在一定的区域内出现大量的点状剥落。
接触疲劳大,换辊周期过长。
应当调整换辊周期。
经过这次学习,我们受益匪浅;希望公司能多组织类似的学习。
丰富我们的技术含量,引进先进的技术水平。
基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