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一二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我们常吃的食物有的来自_______,如白菜、萝卜,有的来自_______,如鸡肉、鱼肉。

虽然食物多种多样,但是都直接间接的来自________。

2.把花生放在纸上挤压,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______。

3.小麦、土豆、米饭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它们遇碘变蓝色,这是________特有的性质。

4.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_______的微粒,_______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______的现象叫做溶解。

6.由实验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溶解。

7.除去水中______和______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

8.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9.水除了能溶解固体之外,还能溶解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一杯水能无限量的溶解食盐。

()2.有些固体、液体能溶解在水中,但气体不能溶解在水中。

()3.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可以溶解在水中。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厂可以生产食盐,所以人们的食物来源可以脱离大自然。

()5.甜食多吃容易影响食欲,所以不要吃甜食。

()6.成功的制作一种饮料,不但要有科学的配制方案,还要经历一个不断品尝调试探究过程。

()7.过滤可以除去盐水中的盐。

()8.自然界中的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

()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虽然看不到,但并没有消失。

()三.选择题1.其他条件相同时,溶解的比较快的是()A粗盐B细盐2.下列物质中,能溶解于水的是()A沙子B粉笔末C食盐3.在水中滴几滴油,油会()A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B沉在水底,不溶于水C在水中溶解了4.()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A蛋白质B维生素C脂肪5.()的方法可使冰糖在水中溶解的更快。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研究必备欢迎下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一、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工夫,任何中央的温度是一样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综合测试题(完整版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综合测试题(完整版答案)

⼈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综合测试题(完整版答案)泸县2020年秋期四年级科学学习评价测试题(⼀)第⼀单元声⾳等级⼀、我来填空:1.声⾳是由产⽣的。

2.声⾳在固体、液体、⽓体的传播速度:﹥﹥。

空⽓是传播声⾳的重要物质,在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

3.声⾳的强弱可以⽤来描述,声⾳的⾼低可以⽤来措述。

⼆、我来选择:把正确答案番号填⼊下表,未填⼊⽅框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调节电视机的声⾳旋钮,改变的是声⾳的A.⾳量B.⾳⾼ C.⾳调2.⼩明想使橡⽪筋发出的声⾳⾼些,他应该A.把橡⽪筋拉得紧⼀点B.把橡⽪筋拉得松⼀点C.⽤⼒搓橡⽪筋3.⽤⽿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车在铁路上⾏驶的声⾳,这个声⾳是通过()传到⽿朵⾥的。

A.空⽓B.地⾯C.钢轨4.下列做法中,()会发出声⾳A. B. C.5.制作⼟电话的实验表明,声⾳可以在()间传播A.固体B.液体C.⽓体6.⾳箱⾥传来的钢琴声是由()振动产⽣的A.空⽓B.喇叭C.琴弦7.写字的声⾳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上的⽿朵⼒A.纸B.笔C.桌⾯8.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像在地⾯上那样对话,是因为A.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不能在空⽓中传播C.声⾳不能在固体中传播9.声⾳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A.固体、液体B.液体、⽓体C.固体、液体和⽓体10.以下声⾳中,属于噪⾳的是A.汽车的喇叭声B.悦⽿的⼉童歌曲C.动听的百灵鸟的叫声11.敲击⽔量不同的玻璃杯,下列哪个杯⼦发出的声⾳最⾼A.不装⽔的杯⼦B.装半杯⽔的杯⼦C.装1/4杯⽔的杯⼦12.关于⾳叉声⾳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去敲击同⼀个⾳叉,所发出的声⾳⾼低不同B.⽤相同的⼒去敲击两个⼤⼩不同的⾳叉,⼤的⾳叉声⾳要强C.⽤⼤⼩不同的⼒去敲击同⼀个⾳叉,所发出的声⾳强弱不同,⾼低相同13.关于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尺⼦伸出桌⾯越短,发出的声⾳越⾼B.尺⼦伸出桌⾯越长,发出的声⾳越⾼C.改变尺⼦伸出桌⾯的长度,尺⼦振动时发出的⾳⾼也会改变14.关于声⾳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A.声⾳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样的B.声⾳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秒C.在真空的环境中也能传播声⾳15.过⾼或过强的声⾳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有时需要A.捂上⽿朵或戴上保护装置B.张开嘴巴C.加强体育锻炼三、我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答案填⼊⽅框,否则不得分。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括号内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中。

(共10分,每小题1分)1. 【】全食就是月亮完全被地球的阴影所遮挡住。

我们可以看到【】。

A. 一小部分的月亮B. 整个月亮C. 月亮的大部分D. 月亮上的坑洞2. 【】大火星靠近【】。

A. 太阳B. 月球C. 冥王星D. 地球3. 【】太阳靠近地球时,我们【】。

A. 感觉很暖和B. 感觉温度没变化C. 感觉很凉D. 感觉有阳光了4. 冥王星是【】。

A. 太阳系内最炽热的行星B. 太阳系内最冷的行星C. 太阳系内最小的行星D. 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5. 【】昼夜交替是【】起了来。

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月亮的变化D. 太阳的变化6. 在夜晚,我们能看到很多【】星星。

A. 灰色B. 白色C. 黄色D. 多彩的7. 【】是恒星,【】是行星。

A. 月亮;太阳B. 太阳;月亮C. 太阳;地球D. 地球;太阳8. 火星有很多【】。

A. 植物B. 建筑物C. 石头D. 火山和峡谷9. 【】是他们的工具和帮手。

A. 飞船B. 望远镜C. 箱子D. 电脑10. 人们应该珍惜地球上的【】。

A. 玩具B. 植物C. 椅子D. 电视机二、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 水很重要,没有水,【生命】不能存在。

2. 【大气】是天空中的空气。

3.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4. 夜晚,能看到【月亮】和【星星】。

5.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三、简答题:回答问题,并将结果写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为什么望远镜对科学家来说很重要?(望远镜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观察星星、行星和其他宇宙物体,从而了解宇宙的奥秘。

)2. 什么是全食?为什么会发生全食现象?(全食是月亮完全被地球的阴影所遮挡住的现象。

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会挡住太阳的光线,导致月亮被地球的阴影所遮挡,从而形成全食现象。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和______光照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A. 水B. 氧气C. 氮气2. 下列变化中哪一项不是物质的变化?A. 植物生长B. 草地割草C. 橡皮擦擦黑板3. 山羊的下牙可以用来啃硬物,是因为它的下牙是______型的。

A. 尖B. 叶形C. 板块型4. 有些物体看似是不停地运动,却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震动造成的声音不足以传到人类的______之内。

A. 耳朵B. 喉咙C. 腹部5. 火柴怎样才能点燃?A. 扔到地上B. 在水中浸泡C. 在砂纸上摩擦6. 橘子的营养全在哪里?A. 果汁中B. 果肉中C. 果皮中7. 在流利说话时,声音是从______发出的。

A. 喉部B. 头部C. 腹部8. 下列哪一个不是一种简单机?A. 拨弦B. 齿轮C. 桥梁9. 鸟的下嘴喙比上嘴喙坚硬,更适合______。

A. 梳理羽毛B. 抓住猎物C. 掏窝取食10. 下面哪一种材料不是好的绝缘体?A. 橡胶B. 金属C. 塑料11. ______德国实验家,发现了光的三原色。

A. 法拉第B. 黑格尔C. 荷马福斯12. 璇玑使用的调料是什么?A. 盐B. 糖C. 酱油13. 短波收音机能够接收的电波是______波。

A. 长波B. 中波C. 短波14. A、B两个太阳能灯,A的能量收集面积比B大,但它们各自的房间光线相同,那么______。

A. A的亮度比B强B. B的亮度比A强C. A和B亮度相同15. 小华试图制成可以闪烁的圣诞树灯,她在电池的两端连接上金属线,这条金属线形成了一个______电路。

A. 开路B. 串联C. 并联16. 弓箭若要飞远,箭簇应该______,拉弓的力量应该______。

A. 重一点,强一点B. 轻一点,弱一点C. 重一点,弱一点17.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距离小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一、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 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错)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 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 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器官是人类听觉器官?A. 眼睛B. 鼻子C. 耳朵D. 嘴巴答案:C2. 我们用什么器官看东西?A. 耳朵B. 手C. 鼻子D. 眼睛答案:D3. 雪花是什么颜色的?A. 白色B. 红色C. 黄色D. 蓝色答案:A4. 风可以吹走物体中的什么?A. 空气B. 水C. 火D. 土答案:D5. 下面哪个不是四季中的一个?A. 春天B. 冬天C. 西瓜D. 秋天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我们用嘴巴______。

答案:说话/吃东西2. 植物的根长在______。

答案:土里/泥土3. 冰块是由______变成的。

答案:水4. 白天太阳在______,晚上太阳在______。

答案:上升/落下5. 冬天天气最______。

答案:冷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人类的五种感官器官分别是什么。

答案:人类的五种感官器官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眼睛用来看东西,耳朵用来听声音,鼻子用来闻气味,舌头用来尝味道,皮肤能感受触摸的感觉。

2. 风是怎么形成的?答案:风是由空气的运动形成的。

当地球不断旋转时,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气压会不同,从而形成气流。

强烈的气流就是风。

3. 请简述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答案:四季的变化和特点是:春天气温逐渐回暖,大地开始复苏,万物生长;夏天气温高,阳光强烈,适合游泳和避暑;秋天气温逐渐变凉,果实成熟,是丰收的季节;冬天气温非常寒冷,大部分植物休眠,天气干燥。

四季的变化带来了不同的气候和景观。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大象是用嘴巴呼吸的。

(√)答案:正确2. 细菌是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答案:正确3. 阳光是白天最主要的光源。

(√)答案:正确4. 树木的根长在空气中。

(X)答案:错误5. 冬天的天气很热。

(X)答案:错误五、解答题(共10分)1. 请列举三种你喜欢的水果,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和口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天气一、多项选择题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B.雪C.冰雹D.雾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B.层云C.卷云D.白云二、填空题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

()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四、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 )4.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分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 )7.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31个等级。

( )8.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 )10.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 )五、看图回答问题1.在下图中标注出风向。

2.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观察下图并标注天气状况。

第二单元 溶解一、单项选择题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 )的温度最高,( )次之,( )的温度最低。

A.焰心B.内焰C.中焰 D .外焰2.( )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

( )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 )一般指的是地下水。

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 )( ) ( )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

但是,大多数()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二、多项选择题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三、填空题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8.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9.我们也可以用嘴灭火。

()10.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1.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7×10亿吨。

()12.许多家庭和学校用来供暖的能源都是来自石油的。

我们用的能源越少,我们用的石油就越少,这样的溢油事件就会越少。

五、看图回答问题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2.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六、实验探究题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

那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第三单元声音一、单项选择题音叉上有()和(),()代表的是音调,()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A.字母B.音符C.拼音D.数字二、多项选择题人的耳朵是由()构成的,()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A.外耳B.中耳C.内耳D.耳垂三、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物体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的单位是分贝(dB)。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7.()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如果把玻璃罩里的()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9.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10.(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1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12.鼓膜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四、连线题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高越短音高越低五、判断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

()5.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不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听力下降。

所以,我们可以尽情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如“随身听”、MP3、MP4等)()六、看图回答问题1.观察耳的结构,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2.观察呼吸系统剖面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一、多项选择题。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A.头B.颈C.躯干D.四肢2.身体的肢体活动由()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A.骨骼B.关节C.皮肤D.肌肉3.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A.口腔B.食管C.胃D.小肠E.大肠4.()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A.牙床B.牙齿C.舌D.唾液二、填空题1.人体运动需要(),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吸收血液,将()排出体外。

2.人体的运动量越大,消耗的()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 )。

3.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4.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5.食物在()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6.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三、填表题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吸进人体的空气 78% 0.03%呼出体外的气体 16% 2%四、判断题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3.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的血液运输更多的二氧化碳,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4.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