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的现状及其发展状况
2024年粗铜冶炼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粗铜冶炼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粗铜冶炼是指将铜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破碎、磨矿、浮选等工艺,最终得到的含有铜金属的粗铜产品。
粗铜冶炼市场是铜行业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发展现状对于全球铜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粗铜冶炼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
粗铜冶炼市场概述粗铜冶炼市场是指粗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贸易等一系列活动。
粗铜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工、建筑、交通运输、通讯等各个行业,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材料之一。
粗铜冶炼市场的发展现状直接受到全球经济、政策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2024年粗铜冶炼市场发展现状全球粗铜冶炼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生产规模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粗铜冶炼厂商加大了生产投入,提升了生产能力。
一些主要铜矿生产国家如智利、秘鲁等,通过扩大产量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粗铜冶炼的生产规模。
2. 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粗铜冶炼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上。
亚洲地区的粗铜冶炼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粗铜冶炼的主要增长引擎。
而一些传统的粗铜冶炼重镇如美洲、欧洲等地的市场份额相对下降。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粗铜冶炼行业在面临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压力的情况下,不断调整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污和废弃物产生。
一些先进的冶炼企业逐渐采用环保型技术设备,推动全球粗铜冶炼市场向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2024年粗铜冶炼市场发展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粗铜冶炼国家,其粗铜冶炼市场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1. 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中国的粗铜冶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生产能力扩张,实现了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中国的粗铜冶炼企业以及相应的设备和技术供应商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
2.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升级中国的粗铜冶炼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升级。
通过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和排放,中国粗铜冶炼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铜冶炼的历史与技术进展介绍

采矿和选矿
随着采矿和选矿技术的进 步,铜矿石的开采和选矿 效率得到提高,为铜冶炼 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环境保护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铜冶炼过程中开始采取 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现代铜冶炼
高效率、低能耗
现代铜冶炼技术不断改进 ,实现了高效率、低能耗 的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
环保要求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 ,铜冶炼过程中的环保要 求越来越严格。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崛起,铜冶炼行业面 临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05
铜冶炼的挑战与对策
资源短缺问题
总结词
随着全球铜需求的不断增长,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成为铜冶炼行业面临的 主要挑战之一。
详细描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铜需求量不断攀升,而铜矿资源却日益枯 竭,导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突出。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加大勘探力度 ,寻找新的铜矿资源,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回收,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但操作条件苛刻、金属回收率较低。
智能化铜冶炼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
物联网技术
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铜冶炼过程中 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铜冶炼设备的远 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设备运行 效率和安全性。
数据分析技术
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铜冶炼过程中的 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生产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
湿法冶炼
总结词
利用化学反应将铜从矿石中溶解在溶液 中,再通过电解沉积的方法将铜提取出 来。
VS
详细描述
湿法冶炼是20世纪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 铜冶炼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酸、碱或 盐类的溶液,将铜从矿石中溶解出来,再 通过电解沉积的方法将铜还原沉积出来。 湿法冶炼的优点是能耗低、环境污染小, 适用于处理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矿石。但 湿法冶炼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成本较高 。
中国铜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铜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之一,铜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铜产量稳居全球首位。
中国铜矿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19年的铜产量达到了80.7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
中国的铜矿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如云南、四川等地,这些地区铜矿资源丰富,有利于铜产量的稳定增长。
其次,中国铜产品出口量居高不下。
由于中国铜产量较高,多余的铜产品需要出口到国外市场。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铜及铜制品出口量在近年来保持较高水平,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量的一大部分。
中国的铜制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行业。
再次,中国铜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中国铜产业仍然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一方面,中国大量依赖进口铜矿石来满足铜产量的增长,这会增加铜产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中国铜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渣和尾矿,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此外,中国铜产业还存在着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影响了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中国铜产业也在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铜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铜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方面,中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铜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中国也加强了对铜产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监管,推动铜产业实现绿色发展。
此外,中国还鼓励企业进行集约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铜产业在全球铜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问题。
中国政府加大对铜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铜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中长期来看,中国铜产业有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推动中国成为全球铜产业的领军国家。
2024年铜冶炼市场分析现状

铜冶炼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铜冶炼是一项重要的金属冶炼工艺,旨在从铜矿石中提取纯铜。
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在建筑、电气、交通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铜冶炼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的数据,铜冶炼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2019年,全球铜冶炼产量为约20,000万吨,而2020年则达到了25,000万吨。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和电气设备行业的增长。
市场发展趋势1.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铜冶炼市场的增长。
随着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建筑和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增加了对铜冶炼产品的需求。
2. 电动汽车行业的崛起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崛起,对铜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系统中广泛使用铜线和铜箔,这进一步推动了铜冶炼市场的发展。
3. 可持续发展趋势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
铜冶炼行业也面临着减少环境影响的压力。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许多企业开始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铜冶炼行业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
少数大型企业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
其中,智利的国际铜业公司(Codelco)是全球最大的铜冶炼企业,其占据了全球约10%的市场份额。
此外,美国的自由港麦克莱根(Freeport-McMoRan)和中国的江西铜业也是该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市场挑战1. 高成本铜冶炼面临着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涨的挑战。
铜矿石的供应量有限,且越来越难以开采,这导致铜矿石价格上涨。
同时,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也增加了铜冶炼的成本。
2. 环境压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铜冶炼企业面临着减少排放和处理废物的要求。
这需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投资,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展望未来尽管铜冶炼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全球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崛起,对铜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3年铜冶炼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铜冶炼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金属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电器、轻工、建筑、交通、航空、环保等各个领域。
铜的重要性也使得铜冶炼行业成为了全球金属冶炼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铜冶炼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可以从生产规模、市场格局以及技术进步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生产规模全球铜冶炼行业的生产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瑞银银行的数据,全球铜生产自21世纪初以来增长近60%,而在2019年,全球铜产量达到了2100万吨左右,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
在中国,铜冶炼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对较少,如中铝、金川集团等大型企业则是该行业的龙头企业。
在生产技术方面,国际主要工业化国家在铜冶炼行业的生产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铜的冶炼效率和质量。
二、市场格局在全球铜冶炼行业中,市场格局相对集中。
据统计,全球十大铜生产企业控制了约33%的全球铜产量。
而在中国,金川集团、中国铝业等几家大型企业控制了国内铜冶炼企业的生产规模。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智利、秘鲁、美国等几个国家的铜矿储量和产量在全球铜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近年来,随着环保和资源保护的重视,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加强了管理,对铜冶炼行业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致使设备更新换代迅速,加剧了铜冶炼行业的竞争。
三、技术进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铜冶炼行业也不例外。
现代铜冶炼行业已经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生产,开发了多种高效环保技术,如高温氧化还原技术、氧化铜矿浸出技术等。
此外,铜冶炼行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为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综上所述,铜冶炼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呈现出生产规模不断增长、市场格局相对集中、技术进步提高环保水平等趋势。
未来的铜冶炼行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高效绿色生产,推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提高铜冶炼行业的竞争力。
铜冶炼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铜冶炼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金属,在工业、建筑、电子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铜冶炼行业作为铜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市场现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铜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对铜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特别是在电力、交通等领域,铜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电力行业中的电线电缆、变压器等都需要大量的铜;交通领域中的汽车制造,电动汽车的发展也推动了对铜的需求,因为电动汽车中的电池、电机和电子系统都离不开铜。
在供应方面,全球主要的铜生产国包括智利、秘鲁、中国等。
智利和秘鲁凭借丰富的铜矿资源,在全球铜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铜矿的开采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一些铜矿品位下降,开采成本上升;部分矿区面临着环境保护、社区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导致铜矿的开发受到一定限制。
在中国,铜冶炼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国内的铜消费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也促使了国内铜冶炼产能的不断扩张。
同时,政府对于铜冶炼行业的政策调控也在不断加强。
一方面,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进行严格限制。
技术进步对于铜冶炼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一些先进的冶炼技术如闪速熔炼、富氧顶吹熔炼等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铜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
市场竞争方面,铜冶炼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大型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一些中小企业则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价格波动是铜冶炼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铜价受到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关系、货币政策、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为频繁。
这给铜冶炼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套期保值等手段,应对价格风险。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铜冶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1 我国铜工业状况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材料,国家对发展我国的铜工业一直是十分重视,将铜工的发展放在我国各项工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位置。
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国家对铜工业的资金投入约占有色金属投资的1/4,已形成矿山产铜能力48.6 万t,铜熔炼能力101.3万t,铜精炼能力157万t,铜加工能力256万t。
2000年生产精矿含铜59万t,粗铜98万t,精铜133万t,铜加工材155万t。
1995年~2000年间,中国的精铜产量年均递增4.89%,中国目前矿山产铜居世界6位,粗铜、精铜产量居世界第4位,铜加工材产量居世界第2位,铜消费居世界第2位。
2 中国铜工业发展将遇到的问题国内铜资源严重不足,国内铜冶炼厂将长期进口铜原料大型铜矿少。
我国现有铜矿山747座,这些矿山中,铜金属储量超过500万t的巨型矿山只有德兴、玉龙两座,金属储量超过50万t的大型矿山22座,这22座矿山占我国铜金属总储量的60%。
这些矿山中,规模开采的6座,局部开采的4座,尚未正式开采的14座。
富矿少,贫矿多,矿山平均品位低。
我国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78%,含铜品位大于1%的仅占铜储量36%,与美国、加拿大、菲律宾大体接近,低于智利、印尼、澳大利亚,基本属于贫铜国家。
矿山开采条件差,资源大幅度减少。
目前开发的铜矿山大多是地下开采的铜矿,开采条件差。
我国目前生产的铜矿山大多已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资源大幅减少,生产转入深部开采,生产成本上升。
在2001~2005年将有一些铜矿山由于资源消失而被关闭。
接替矿山建设条件差。
目前能提供新接替资源的矿山大多地处目前经济较落后中西部地区,因外部建设条件较差,规模开采将需要一定的时间,近期矿山铜产量难以增加。
湿法铜产量增长缓慢。
与国外铜资源比,我国目前拥有的铜储量中,斑岩铜矿资源少,限制了溶剂萃取技术的大规模的发展,湿法炼铜产量的增长速度缓慢。
因此“十五”期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的矿山铜产量将维持在现有水平,我国铜熔炼厂今后处理进口铜原料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铜冶炼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劲足 。目前 国 内 炼 企业能 力超过 台 1 5万 吨只有 3家 , 1 1 5万 吨的只
有 1家 ,有 些 地 方冶 炼 能 力只 有 50 0 0吨 , 沿用 鼓风 炉 工艺 , 环境 污 染严 重。但在 “ 五” 间 , 溪 十 期 贵 台 炼 厂 、 陵有 色 公 司 、 川 有 色金 铜 金 属 公 司、云 南铜 业公 司均 有 改、 扩 建 计划 , 计到 “ 预 十五 ”末期 , 国 我 铜 生产 能力超 过 3 0万 吨 的企 业将 有 两 家 、0-0万 吨 的 炼 企 业将 2- 3 台
料。19 0年 全 国粗 铜 产 量 3 .5 9 5 8
万吨, 自产铜 精 矿产 量 为 2 .9万 95
较 稳定 。近 5年 内每年 进 口量 一般
稳 定在 1 1 3万 吨之 间 , 占世界 粗 铜 进 口量 总量 的 1 % 0 , 居 6 % 位 世界 第 三 位 ,仅 次 于 美 国和 比利 时。 我 国大量 进 口铜 原料 , 足 了 满
部 矿 产 资源 储 量 司 1 9 9年 公 布 的 9 资料 , 国铜矿 区 9 5处 , 全 1 累计 探 明
铜 金属 储量 7 7 3 2万 吨( 工业 储 量 含
38 6 2万 吨 ) 目前 保 有 金 属 储 量 , 67 2 3万 吨( 含工 业储 量 2 3 6 3万 吨) 。
10 0家 ,其 中铜 采 选企 业 1 , 7 1家 1
台 炼企 业 1 1家。 8
一
口相 关 的铜 原 料 。 近 1 O年 来 我 国 铜 进 口 量 迅 速 增 长 ,9 0 2 0 19 - 0 0 年 ,铜 精矿 进 口量 年平 均 增长 率 为
2 % , 远 高 于 国 内产 量 的增 长 速 2 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冶炼的现状及其发展状况林程星(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摘要:目前铜冶金工业仍然是以火法为主。
而近年来铜的湿法冶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低品位氧化矿的处理、废铜资源的回收等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了铜冶金的火法以及湿法冶炼的工艺和发展状况。
关键字:铜冶金湿法冶金火法冶金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pper metallurg yChengxing Lin(School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Jiangxi,341000)Abstract: At present,the copper thermometallurgy is still the main method used in copper metallurgy industry.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copper hydrometallurgy technology , which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low grade oxidized ore processing, waste resources recovery etc, has attracted people’s great interes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rmometallurgy and hydrometallurgy of copper.Keywords: Copper metallurgy , thermometallurgy, hydrometallurgy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特别是在电气工业方面应用更是广泛。
对于中国铜工业来说,大力发展中国铜工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迫切需求。
目前,我国是全球铜消费量位居首位的国家,同时也是铜加工工业大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探索我国铜冶金技术行业发展的路子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铜冶炼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以火法冶炼为主,湿法为辅。
铜的火法生产量占总产量的80%左右。
目前,全世界约有110座大型火法炼铜厂。
其中,传统工艺(包括反射炉、鼓风炉、电炉)约占1/3;闪速熔炼(以奥托昆普炉为主)约占1/3;熔池熔炼(包括特尼恩特炉、诺兰达炉、三菱炉、艾萨炉、中国的白银炉、水口山炉等)约占1/3。
下面主要介绍火法和湿法炼铜的现状和发展状况。
1、火法冶炼铜的现状及发展目前火法熔炼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铜工业生产中已明确提出清洁生产的目标。
环境意识要求清洁的生产工艺, 即工艺过程中极少排放废物, 对火法炼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叙述了目前世界火法炼铜的主要工艺、工业生产实例及进展情况, 对现代铜冶金新方法:闪速熔炼、熔池熔炼以及其它熔炼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并指出了铜火法冶炼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1.1火法炼铜主要工艺火法炼铜主要包括: 铜精矿的造锍熔炼,铜锍吹炼成粗铜,粗铜火法精炼,阳极铜电解精炼。
经冶炼产出最终产品-电解铜(阴极铜)。
目前世界铜冶炼厂使用的主要熔炼工艺为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
在熔池熔炼工艺中,精矿被抛到熔体的表面或者被喷入熔体内,通常向熔池中喷入氧气和氮气使熔池发生剧烈搅拌,精矿颗粒被液体包围迅速融化,因此 ,使含有氧气的气泡和包裹硫化铜/铁的溶液发生质量传递。
而闪速熔炼中的干精矿是散布在氧气和氮气的气流中的,精矿中所含的硫和铁发生燃烧,在熔融颗粒进入反应空间时即产生熔炼和吹炼。
当这些颗粒与熔池融为一体时,有些反应还会继续进行,但大部分是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的。
吹炼工艺目前仍以PS转炉为主, 90年代后连续吹炼技术成功商业化应用,吹炼工艺实现了质的飞跃。
1995年闪速吹炼问世并成功应用于美国肯尼柯特冶炼厂,将闪速炼铜整体工艺(闪速熔炼+闪速吹炼)硫的回收率由95%提高到99. 9%以上,其基本流程是各种精矿在闪速炉熔炼产出冰铜,然后将冰铜水淬,磨粉并干燥,再在另一规格较小的闪速炉中用富氧空气吹炼成粗铜,产出的粗铜通过溜槽加至阳极炉闪速吹炼具有生产能力大、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环保好、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费用低烟气量小、二氧化硫浓度高且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尤其适合于新建大型铜冶炼厂和对环保要求非常严格的炼铜厂改造。
粗铜火法精炼以回转炉精炼为主,由于传统固定式精炼炉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环保效果差、易跑铜、难控制,已逐步被机械化程度高、炉体密闭易操作的回转式阳极炉所替代。
1.2国内外火法炼铜进展及发展趋势1.2.1.熔池熔炼1.2.1.1 诺兰达连续炼铜法诺兰达法于1967年在加拿大首次获得专利,是历经30余年发展起来的自热熔炼技术。
世第一个连续熔炼和吹炼的反应炉于1973年在霍恩冶炼厂投产,经过多次工艺改造,目前采用富氧熔炼,日处理精矿达2000t以上,该法很适于使用氧气。
在所有炼铜方法中,诺兰达法能耗低并随着富氧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对原料适应性强,既可处理高硫铜精矿,也可处理低硫含铜物料。
同时具有高的床能力,流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备料过程,炉料不需要深度干燥,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诺兰达炼铜炉既可以直接生产粗铜,也可以生产高品位冰铜。
直接生产粗铜存在粗铜质量较差、硫及稀散元素等杂质含量较高、渣含铜高、炉子寿命短(约100d)等不足而生产高品位冰铜炉子寿命较长(超过1年)。
但是,当铜精矿中某些有害元素含量很低时,特别是Sb 和Bi可利用诺兰达炼铜炉产出用于电解的合格阳极铜。
1.2.1.2 瓦纽科夫法瓦纽科夫熔炼法是前苏联发明和发展的一种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法,是由莫斯科钢铁学院的瓦纽科夫教授于1949年创造出的熔池熔炼技术,于1979年在诺里尔斯克建造一台20m2工试验炉, 1982年投产,床能力75-100t/m2.日,采用富氧浓度为68%-70%,烟气SO2浓度达40%,烟尘率降低80%-90%,标准燃料单耗比反射炉熔炼低71%-75%,粗铜成本下降2.4%。
目前,前苏联共有六台工业生产炉。
瓦纽科夫法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备料简单,节能,技术成熟可靠,烟气二氧化硫浓度高,环保,贵金属回收率高,投资少等特点。
因此引起冶金工作者的注意,目前正在分析研究这种工艺的一些可能和有前景的应用方向。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熔池熔炼技术及其使用范围,正在积极推广应用到其他有色金属生产、炉渣贫化及化工部门的硫酸生产中。
1.2.1.3 澳斯麦特熔炼法/艾萨熔炼法澳斯麦特熔炼法/艾萨熔炼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矿业工业部J.M.Floyd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的。
随后芒特·艾萨矿物控股有限公司(简称MIM)和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简称CSIRO)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开发了艾萨熔炼法,MIM于1987年在铜冶炼厂建起了一座示范工厂, 1996年MIM开发了Enterprise和ErnentHenry矿,铜精矿产量增加,于是决定扩建铜冶炼厂, 1997年经两次提高给料率和提高氧浓度试验,现熔炼能力已扩建到250kt/a铜。
斯特莱特工业公司其第一台艾萨熔炼炉于1996年在印度TamilNaduTuticorin新建冶炼厂投产,现在铜的年产量超过150kt。
澳斯麦特熔炼法/艾萨铜法具有熔炼强度高,生产能力大;工艺流程短,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一般只有相同规模闪速熔炼炉的60%-70%左右;原料适应性较强,精矿不需干燥;可用廉价的煤作为燃料直接随炉料入炉,能耗较低;炉子密封性好,烟气较稳定, SO2浓度高;采用顶吹喷枪,操作简便;整个冶金过程计算机控制,金属回收率高等优点。
但由于喷枪使用12-15d 要更换其不锈钢管头,所以喷枪寿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炼铜技术中,艾萨熔炼法的特点符合现代有色金属冶炼简单、高效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逐步得到了有色金属领域的广泛认可。
1.2.2 闪速熔炼法闪速熔炼是50年代冶金领域崛起的一项强化熔炼新技术,自从1949年第一座芬兰奥托昆普闪速炉诞生和1953年加拿大国际镍公司因科闪速炉投产至今,闪速熔炼经历了60年的历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闪速炉技术所作的改革及当时5座闪速炉的兴建,对把闪速熔炼技术推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闪速吹炼炉,与之配套处理闪速熔炼炉产出并经水淬与磨碎的冰铜。
与传统炼铜方法相比,闪速炼铜具有生产能力大,燃料消耗少,热利用高,硫利用高,环保好,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但也存在炉渣需处理及烟尘率高的问题。
闪速炼铜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四方面: (1)富氧浓度的提高。
(2)大型化和计算机控制。
(3)简化流程、提高对原料适应性。
(4)提高铜锍品位、实现直接炼铜。
1.2.3国外其它熔炼方法三菱连续炼铜法是日本三菱金属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 1974年在直岛冶炼厂一台旧反射炉基础上建立一套月产粗铜4000t的三菱法工业设备。
1991年直岛冶炼厂完成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年产铜23万t。
三菱法的技术发展趋势是逐渐提高喷枪鼓风中的富氧浓度,使熔炼过程达到自热的程度;应用更有效的冷却方式,进一步提高炉子了的使用寿命。
该法的特点是投资低,约相当反射炉的60%,操作简单,炉寿命长,无出渣出铜操作,无需吊罐,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可产冰铜品位65%,弃渣含铜0.5%。
1.2.4 国内炼铜研究进展为提高中国铜冶炼技术装备水平,治理污染、降低能耗,提高经济规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贵冶、铜陵、云铜、大冶、中条山等主要大型铜冶炼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先后引进了闪速熔炼、诺兰达熔炼、澳斯麦特顶吹熔炼、艾萨顶吹熔炼等一批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铜冶炼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了中国铜冶炼整体水平。
白银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熔池熔炼法。
1976年白银公司建成44m2白银炉,日处理精矿达400t,经过几年连续生产,证明新的炼铜法熔炼强度大,燃料消耗低,烟气SO2浓度高,综合利用好等优点,故于1980年下半年,用100m2白银炉取代了210m2反射炉。
1991年白银炉进行了富氧自热熔炼工业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白银炉床能率达到33t/m2.日,出炉SO2浓度提高到17%,铜熔炼回收率达到了97. 82%。
为了使白银法从整体技术上赶上当今国际炼铜技术的先进水平,需要进一步强化熔炼,提高生产能力;提高鼓风强度,增加鼓风量,提高富氧浓度;进一步强化炉体的冷却,以此提高熔炼炉强度,和熔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