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
小学古诗《宿建德江》注释、译文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宿建德江》古诗词三首

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修辞手法
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月近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增强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
语言特色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质朴,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够深入人心,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人的用词精准、传神,如“愁”字的使用,恰到好处地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03
05
《宿建德江》的现代解读与感 悟
现代人对《宿建德江》的理解和感悟
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人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忽视与自然的联系,而《宿建德江》描绘的孤独与自然和谐的画面,让人们重新认识 到与大自然亲近的重要性。
人生哲理
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意象
诗人运用了明月、江水、孤舟等 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表 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
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 生的感慨,通过对建德江夜景的描绘 ,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情感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对故乡 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 情感真挚、深沉。
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眼中的庐山瀑布,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简析
艺术手法
李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 ,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呈现在读者 面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 妙。
诗中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瀑布 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三首古诗词的异同点比较
《宿建德江》的创作契机
《宿建德江》是孟浩然在漫游途中夜宿建德江时所写,当时 他身处异乡,孤独寂寞,面对江景有感而发。
宿建德江(孟浩然)

宿建德江(孟浩然)2.移舟:划动小船。
《宿建德江》意图孟浩然《宿建德江》诗意图3.泊:停船靠岸。
4.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5.客:指作者自己6.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7.野:原野。
8.旷:空阔远大。
9.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0.近:亲近。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的小小沙洲。
这时候,面对着茫茫暮色,旧愁未了,新愁又涌上心头。
望着无边无际的旷野,那天,好像比树还低沉;由于江水清清白白,那,使人更加感到亲切近人。
[2]鉴赏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该诗作于730年(开元十八年)漫游吴越之时。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本诗前两句为作者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和思念家人的情感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愁情自见。
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宿建德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之情。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唐代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译文、赏析

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译文、赏析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 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 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
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
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孟诗思想内容不甚丰富,但从艺术的完整、精美上来讲,与王维完全可以并驾齐驱。
[注释]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面称建德江。
移舟:将船靠近岸边的意思。
泊:停船靠岸。
烟渚:雾气迷漫的江岸。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日暮:傍晚。
客:指诗人自己。
新:增添。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旷,空阔的意思。
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 译诗、诗意]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宿建德江》唐诗译文及赏析

《宿建德江》唐诗译文及赏析《宿建德江》是由孟浩然所创作的,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宿建德江》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宿建德江》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宿建德江》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宿建德冮古诗的意思

宿建德冮古诗的意思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是一首五言绝句,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
诗中的“渚”字不常用,是指水中的一小块陆地。
“客”不是指客人,而是指自己。
其中的最后一句“江清月近人”经常被人引用。
古诗今译
行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江中沙洲,日落黄昏时旅途的愁思愈来愈深。
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树还低,江水清清一轮明月离人很近。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
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
和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宿建德江的诗意

宿建德江的诗意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宿建德江的诗意《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2、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3、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4、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5、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低”和“旷”;“近”和“清” 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后二 句不是写景,有“愁”字在内。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 树还低沉,江水清清的景物,只有 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思。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 秋江暮色 的诗。作 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 情,因而以 舟泊暮宿 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 写出了作者 羁旅之思 。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思。
划动小船。
水中的小块陆地。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诗人自己
空阔远大。 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明诗意 悟诗情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人心头。 “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 联系。 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
• 3 古诗三首第2课时
孟浩然(689年—740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 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他的诗在艺术 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 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建德江: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 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解诗题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 舟 泊 烟 渚, 暮宿建德江边的小船。 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旷 天 低 树, 江 清 月 近 人。
1 读古诗,完成练习。
1、题目《宿建德江》中“宿”的意思是( 过夜 ) 2、诗中有一句工整的对偶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 人。) 3、“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