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工艺操作及注意事项
注塑工艺基础知识培训

注塑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注塑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它使用注塑机将熔融的塑料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本文将介绍注塑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原料选择、注塑机操作、模具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一、原料选择在注塑工艺中,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料非常重要,不同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常用的塑料有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
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制品的用途、耐化学性、机械强度等因素,并根据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比。
二、注塑机操作1. 准备工作:清洗注塑机,检查各部件的工作状态,确认原料充足。
2. 开机操作:按照注塑机的使用说明,启动注塑机并进行预热,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将塑料原料放入料斗中,通过螺杆传送至加热筒进行熔融。
3. 注塑操作:将熔融的塑料注入模具的注塑腔内,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时间,待塑料冷却凝固后,取出注塑制品。
三、模具设计模具是注塑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模具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结构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能够保证注塑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同时方便模具的装卸和维护。
2. 冷却系统设计:冷却时间对注塑周期有着重要影响。
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避免制品缺陷。
3.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需要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常见的模具材料有H13、S7等。
四、质量控制在注塑工艺中,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1. 注塑机参数控制:根据产品要求,合理设置注塑机的温度、压力、注塑速度等参数,保证制品的质量。
2. 模具维护: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的部件,避免因模具问题引起的质量缺陷。
3. 制品检测:对注塑制品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等多项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总结:通过本文的培训,我们了解了注塑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原料选择、注塑机操作、模具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可以提高注塑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塑料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标题:注塑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注塑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为了确保注塑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制定一份注塑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设备准备、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作业结束后的清洁工作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注塑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设备准备1.1 确保注塑机和模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
1.2 准备好所需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1.3 检查注塑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调整至合适的工作状态。
二、操作流程2.1 启动注塑机,进行预热和调试,确保温度和压力稳定。
2.2 将原料加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按照设定参数进行注塑作业。
2.3 监控注塑过程,及时调整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意外伤害。
3.2 禁止在注塑机运行时进行维修和清洁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3.3 在注塑作业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伸入注塑机内部。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4.1 出现产品短料或变形时,应检查模具和注塑机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4.2 出现料斗堵塞或原料不均匀时,应停机清理料斗并重新加料。
4.3 出现气泡或热裂时,应检查原料是否受潮或温度过高,调整参数并更换原料。
五、作业结束后的清洁工作5.1 关闭注塑机,清理注塑机内部的残留物和废料。
5.2 清洁模具和注塑机外部,保持设备的整洁。
5.3 对注塑机进行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各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结论:注塑作业指导书是注塑作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才能确保注塑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注塑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
注塑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注塑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模具架好,准备工作就绪后调出机台内工艺参数。
2.使用棉花和酒精将模面擦拭干净(擦拭方向为由上到下,由
内向外)
3.有镶块的模具严禁用清洗剂直接清洗模面
4.确认模具动作(开合模,顶出,抽芯等)没有问题后准备生
产
5.第一模生产时需将产品所需料量调至一半,防止涨模
6.热流道模具需手动将热流道内残料挤掉,确保所有热嘴出料
7.待热嘴处胶口冷却,用工具拔掉后半自动生产
8.确认产品进胶没问题后再逐步增加料量直至产品打饱
9.在QC确认产品OK,首件封样后开始正常生产
10.产品顶出后开门取产品,关门
11.检查产品品质(如模具结构复杂,且没有相关保护时,需确
认模具动作到位后视线才能离开模具,如模具动作不到位应立即按手动或开门停止设备运行并及时报告技术人员处理)12.OK的产品剪胶口,修飞边,包装进箱。
注塑作业指导书

注塑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注塑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形成所需的产品。
为了确保注塑作业的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塑作业的五个关键部份,包括模具准备、原料准备、注塑机操作、注塑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
一、模具准备1.1 检查模具:在开始注塑作业之前,首先要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检查模具是否有损坏、磨损或者变形等问题,确保模具能够正常使用。
1.2 清洁模具:使用专用的模具清洁剂清洁模具表面,去除油污和灰尘等杂质。
确保模具表面干净,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1.3 上模具脱模剂:在注塑作业之前,需要在模具表面涂抹一层脱模剂,以便产品易于脱模。
选择适合的脱模剂,并确保均匀涂抹在模具表面。
二、原料准备2.1 选择合适的原料: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特性,选择适合的塑料原料。
了解不同塑料材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确保选择的原料能够满足产品的需求。
2.2 熔化原料:将原料切割成适当的大小,然后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
根据原料的种类和特性,设置合适的熔化温度和熔化时间,确保原料彻底熔化。
2.3 混合原料:如果需要使用多种原料进行混合,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将原料混合均匀。
可以使用专用的搅拌机或者混合机进行混合,确保原料的均匀性。
三、注塑机操作3.1 打开注塑机:按照注塑机的操作手册,正确打开注塑机的开关,并进行相应的预热和调试工作。
确保注塑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2 设置注塑参数:根据产品的要求,设置合适的注塑参数,包括注射速度、注射压力、保压时间等。
根据不同的产品和原料,调整注塑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注塑效果。
3.3 进行注塑操作:将熔化好的塑料原料注入注塑机的注射缸中,然后通过注射缸将塑料原料注入模具中。
根据产品的要求,控制注塑机的注塑过程,确保产品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四、注塑过程控制4.1 控制注塑时间:根据产品的要求,控制注塑时间以控制产品的尺寸和外观。
过长或者过短的注塑时间都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
注塑工艺规程

1、按注塑配件用料规定控制用料配比,记录各台操作设备的用料牌号、用料、批号、用料配比及回料比例。
2、按注塑工艺参数规定设定工艺参数,每班记录一次注塑工艺参数。
3、不定期对配件尺寸、外观等进行检查。
注塑工艺规程1 工前准备1.1 按《注塑机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温度表和压力表是否准确。
1.2 打开机内冷却水,再接通电源升温,温度升到设定温度后,须先保温半个小时。
将模具安装于注塑机上,调整中心定位。
1.3 将配件用料进行配制,配好后倒入粒料搅拌机内搅拌均匀,通过自动供料机(人工)送入相应的注塑机(或由操作工直接将搅拌均匀的料通过传递窗送入车间,倒入相应的注塑机料斗内)。
2 操作2.1 按《注塑工艺卡》调整好工艺参数。
2.2 按《注塑机安全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操作。
2.3 注塑成型的第一模产品出模后,操作工对每一型腔的产品质量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检验员进行确认后才能投入正常生产(对检验员不能及时确认的自检合格的首模产品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应标识清注塑质量控制点要求楚,单独存放,检验员需在30 分钟内进行确认)。
2.4 注塑出来的产品配件放入(落入)周转箱内,冷却后取出浇口料,将产品装入白膜袋内。
2.5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连续监控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品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2.6 注塑合格的产品配件定量包装,将产品配件标识卡填写完整后放入袋中,系好袋口,转到指定区域。
2.7 检验员按注塑检验的规定进行判定、放行及处置。
2.8 生产过程中,当出现更换人员、原材料、模具、设备或调整工艺参数时,应重复执行2.1-2.7 条的规定。
2.9 生产过程中,当需要更换模具时,应先用酒精棉(模具清洗剂)擦试模具,直到产品无油污为止。
3.0 将浇口料通过传递窗送入粉碎间,粉碎待用。
3 注塑成型的产品配件技术要求3.1 各种型号、规格产品配件的尺寸见配件图。
3.2 产品配件应有足够的透明度、应无错位。
注塑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注塑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1. 安全操作规程- 注塑操作工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操作证书方能上岗作业。
- 操作工应熟悉注塑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了解其基本操作要点。
- 在进行操作前,应检查注塑机的各个部位是否正常,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 操作工进入操作区域前,务必穿戴好工作服装、防护眼镜和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工应保持警觉,注意观察注塑机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排除故障。
2. 安全操作流程- 开始操作前,操作工应确认注塑机的开关已关闭,并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无隐患。
- 检查注塑机的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等部位,确保工作正常。
- 打开注塑机的开关,并按照操作要点调整注射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
- 进行模具调试时,操作工应注意保护手部,避免意外夹伤或划伤。
- 开始注塑作业后,操作工应时刻观察注塑机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 在注塑过程中,操作工应掌握好注塑材料的供给,避免材料的浪费和不足。
- 注意检查注塑制品的质量,及时调整注塑机参数,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 注塑作业结束后,操作工应将注塑机的开关关闭,并断开电源,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3. 安全事故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如机器冒烟、异常噪音等,操作工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处理。
- 若发生卡料或堵料情况,操作工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过合适的工具清理堵塞物,注意操作安全防止意外。
- 注意处理注塑机漏油的情况,及时处理漏油现象,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无污染。
- 如发生人员受伤事故,操作工应立即停机,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安全防范措施- 操作工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 在操作时避免穿戴松散衣物、长发等可能引发危险的因素。
- 切勿将手部或其他物体伸入注塑机内,以免被夹伤或划伤。
- 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严禁随意拆卸、移动注塑机的各个部位。
- 在清洁注塑机时,切勿使用硬物或尖锐工具进行清理,以免损坏机器或触碰到危险区域。
注塑成型工艺操作规范

注塑成型工艺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注塑成型工艺进行规范化操作,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档将对注塑成型的关键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原料准备、注塑机操作、模具安装和注塑工艺参数设置等方面。
2. 原料准备在进行注塑成型之前,必须对原料进行准备工作,以确保原料质量和稳定性。
以下是原料准备的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原料: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塑料原料,包括种类、牌号和颜色等。
同时,注意原料的质量合格证书,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原料。
•原料储存:将原料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每批原料应有明确的标记和记录,以便追溯和管理。
•原料处理: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其湿度在合理范围内。
按照工艺要求,将原料加入干燥机中进行处理,严禁直接使用未干燥的原料进行注塑成型。
3. 注塑机操作注塑机是进行注塑成型的关键设备,正确操作注塑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注塑机操作的规范要求:•验机前准备:在操作注塑机之前,检查注塑机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特别是模具、料斗和注射装置等。
清洁注塑机的工作台面,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合理调节注塑机参数: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配方,调节注塑机的注射速度、注射压力、保压时间等参数。
保持参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频繁调整参数。
•操作注塑机:在注塑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专心致志,密切观察注塑机的运行状态。
及时调整参数,确保注塑机的正常运行。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处理异常。
•合理使用加热器和冷却器:根据注塑产品的要求,合理使用加热器和冷却器。
保持注塑机的温度稳定,避免过热或过冷导致产品缺陷。
•定期维护保养:注塑机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润滑、清洁和更换磨损部件等。
定期检查注塑机的安全装置和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模具安装模具是进行注塑成型的重要工具,正确安装模具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模具安装的操作规范:•清洁模具:在安装模具之前,先清洁模具的各个部分,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注塑工艺安全注意事项

注塑工艺安全注意事项注塑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进行注塑工艺操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人身安全和生产质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注塑工艺的安全注意事项。
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注塑工艺操作时,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以保护头部、脚部和眼睛等重要部位,防止因操作不慎导致的伤害。
2. 注意机器安全操作规程:在进行注塑机操作前,需了解并遵守相应的机器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熟悉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严禁违规操作,确保注塑机的安全运行。
3. 避免接触高温部件:在注塑工艺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高温部件,如加热器、模具等。
工作人员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这些高温部件,以免烫伤或灼伤。
4. 防止塑料溅溢:在注塑过程中,塑料可能会因为压力或其它原因溅溢出来,容易造成烫伤。
因此,在操作注塑机时,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站在喷嘴附近,防止塑料溅溢导致的伤害。
5. 注意电气安全:注塑机器通常需要使用电力作为驱动能源,因此,操作人员应注意电气安全。
禁止在潮湿环境下操作,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同时,对机器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6. 合理使用化学品:在注塑工艺中,有时需要使用一些化学品,如清洁剂、润滑剂等。
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这些化学品,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因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导致的伤害。
7. 定期维护设备:为确保注塑机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8. 做好安全培训和教育:注塑工艺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方法。
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注塑工艺是一项安全风险较高的工艺,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知识学习,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注塑工艺的安全运行,同时也保障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工艺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生产流程:
干燥→塑化→注塑→冷却→取坯
二、作业流程:
开机准备→确定料仓内切片是否充足→通知辅机操作工打开冰水循环泵、空压机→接通主机、干燥机、空调机电源,打开空调机→检查水、电、油管是否有泄漏→打开注塑机、挤压机和注塑模加热、干燥器加热→工艺参数设定→打开料阀挤料→手动调试→全自动运行→瓶坯成坯后封装→生产结束→关闭料阀排料停机→关闭注塑机所有加热,退挤压机干燥器降温,关闭传送带→关空压机。
三、操作步骤:
1、吸料。
将吸料管垂直插入料包中,打开吸料开关吸料。
2、烘料。
当料仓内吸满一半时,打开塔水及压缩气,并打开干燥机,先设定温度为120℃,大约两小时后,设温度为140℃,约两个小时后,温度升至140℃时,设干燥机温度为170℃,并打开机筒温度选择“保温使用”。
当机筒温度升至240℃改为“不使用”,后打开模具温度同时打开冰水,当模具温度升至240℃时,打开下料阀门准备排料。
3、塑化。
打开油泵,按“塑化”按钮至熔胶终点后按“倒索”键退到位后按“射储”,再按“射出”,并观察射出的料得形状颜色。
重复以上步骤(约4-5次)至射出的料透明不稀无杂质。
4、注塑。
按“关模”按钮并按“坐台进”,然后按“倒索”退到
位后,按
“射储”再按“熔胶”至终点后。
按监视页面“清除报警”键,将报警全部清除后,打开油泵、电源,并打开半自动做坯,确认好应出的瓶坯规格后,打开全自动做坯。
5、做坯。
做坯包括成型、冷却、取坯。
冷却时注意查看水温(8-15℃)、水压(≥4bar)。
取坯时注意清理干净传送带,避免瓶坯被污染。
瓶坯经品控检验合格后开始封装。
6、检测。
生产过程中半小时做一次自检,检测瓶坯外观是否存在缺陷,发现产品异常时立即咨询当班品控,如不合格,立即调试或立即找维修调试并将异常品隔离待检。
7、记录。
每小时做一次工艺检查并及时记录,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做好设备点检记录,将设备异常原因、时间、采取措施等记录详细、清楚、真实;下班前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注意事项:
1、安全:
①注塑机存在高温、高压、开合、传动等各种机械运动,必须对安全操作高度重视,注意戴好防护罩、劳保鞋等防护工具。
②排料时禁止有人进入机舱,排完料后及时清理干净射嘴,否则易损坏加热圈。
③检修时必须先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可靠,然后关泵维修。
当瓶坯粘在芯棒上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损坏模具。
④生产时禁止有人进入机舱若必须进去观察调整机器时,必须有两个操作人员在场,一人进去调整且站在相对较安全的位置,另一人
在外边监视,防止其他人乱动设备以确保安全。
⑤发生火灾时,禁止用水灭火。
首先关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⑥机体设有多处急停装置,遇紧急情况下,需要按下急停按钮。
⑦禁止私自改动、拆卸安全装置。
2、卫生:
①生产现场保持地面洁净,料袋叠放整齐,无散落的瓶坯、切片等。
②设备表面及机舱内保持清洁,无水、油污等杂物。
③车间内所有窗户玻璃保持洁净。
④每个生产周期对注塑模、机械手、吹塑模、风送通道内部等所有与瓶坯有接触的部位,使用75%的酒精擦拭。
⑤设备周围所有的工具及纸箱定置订位摆放。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