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扰小区排查方法全解
《LTE干扰排查案例》

LTE干扰排查案例
分析后台底噪
取凌晨2:00~凌晨2:1515分钟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来选取受干扰比较严重的小区。
可以按照如下的判决条件:1,平均值大于-113dBm/RB(仿真在邻区加载条件下上行吞吐量损失5%的门限值,该判决门限可作为高干扰小区的基本判断门限,适用于判断本系统和异系统干扰);
2,最大值大于-110dBm/RB(武汉现场测试判决条件,适用于判断异系统干扰);
按照以上标准我们筛选出了以下25个小区:
干扰筛选结果.csv
本月共处理1个小区的干扰:
选取高干扰小区的底噪进行做图
按照1和2中条件筛选出来的小区,进行100RB上做图,如下所示:
横轴是100个RB,纵轴是RB上的干扰场强;
分析图形,预判干扰类型
阻塞干扰判决条件如下:
1,100个RB上都有提升,干扰最小的RB也超过-117;
2,后50个RB上干扰不平,有一定的抖动及坡度;
GFA436_A52_鹤萝北萝北7号站-DLH-2怀疑为存在阻塞干扰,通过现场勘测发现该站点与电信FDD基站共站,天线隔离度不足,关闭电信站点后干扰消失,具体如下:
调整前
调整后
通过现场勘测及关闭电信FDD站点前后对比可以判定该小区干扰为电信FDD站点产生的阻塞干扰。
GSM网络高质差小区排查方法及典型优化案例

GSM网络高质差小区排查方法及典型优化案例湖南移动网优中心2012年8月目录一、高质差小区定义 (3)二、质差排查分析大致流程 (3)1、质差小区一般整治流程图 (4)2、基于MR的辅助质差小区排查流程 (4)三、典型质差优化方法 (5)1、弱覆盖质差优化方法 (5)2、过覆盖质差优化方法 (6)3、高干扰质差优化方法 (6)4、同站900质差,1800质量好小区优化方法 (6)5、其他优化方法 (7)四、网优平台质差分析模块介绍 (7)1、模块界面 (7)2、进入路径 (7)相关报表说明 (7)五、典型质差优化案例 (8)1、同频干扰质差小区处理案例 (8)2、过覆盖质差小区处理案例 (9)3、弱电平质差小区处理案例 (10)4、利用CO-BCCH解决质差案例 (10)一、高质差小区定义目前质量数据最准确的是基于MR文件统计,质差小区定义如下:上行质差小区:(上行话音质量6级采样点+上行话音质量7级采样点)/(上行话音质量0—7级采样点之和)*100% 大于5%的为上行质差小区。
下行质差小区:(下行话音质量6级采样点+下行话音质量7级采样点)/(下行话音质量0-7级采样点之和)*100%大于5%的为下行质差小区二、质差排查分析大致流程质差一般可分为高电平质差和弱电平质差两大类,质差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干扰(包括频率干扰、直放站干扰、外部干扰等)、弱覆盖、过覆盖、设备故障四个方面。
大致排查思路如下:1、质差小区一般排查流程图2、基于MR 的辅助质差小区排查流程电平与质量关联分析强电平质差全电平区间质差 弱电平质差 大TA 质差 质量与TA 分布关联分析小TA 质差 低电平大TA 质差质量、电平与TA 关联分析高电平小TA 质差低电平小TA 质差 高电平大TA 质差➢通过分析RQ 0-7采样点占比,梳理存在连续高质差的小区;➢检查小区告警,通过对单板、小区、基站硬件告警排查,如驻波告警、误码告警等,优先处理告警及故障;➢通过忙闲时干扰带指标对比,结合质差话务与4、5级干扰带的相关性,判断质差是否干扰引起,如小区4、5级干扰带指标较差,需按干扰优化流程优先处理干扰。
VoLTE高掉话小区处理流程

VOLTE高掉话处理流程1. 基站告警-主要指小区存在明显的站点告警,主要影响业务告警,包含硬件、停电、断站,射频单元驻波,IPPATH,S1故障等告警;2. 隐形故障-主要指对问题点进行后台排查后,未发现明显故障,需上站检查相关硬件,计为隐性故障;3. 传输故障-主要指小区存在传输链路断链,误码率过高,传输数据配置异常等问题;4. 参数问题-主要指小区存在参数设置不合理、设置错误,参数漏配等;5. 覆盖问题-主要指小区存在弱覆盖、覆盖过远或覆盖不合理等因素;6. 内部干扰-主要指小区存在时隙配比不一致(要求同频点站点时隙配比一致)、GPS失锁、模三干扰、超远干扰;7. 外部干扰-主要指小区存在阻塞干扰、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及其他外部干扰;8. 邻区问题-新开站点邻区关系不全,不合理或未加任何邻区,影响UE小区选择或重选至不合理小区,从而影响掉线率。
9. 拥塞问题-主要指小区存在明显的资源不足,用户过多导致。
10. 核心网问题-主要指核心网数据定义不全、定义错误或网元合理化调整、功能验证等,导致指标恶化,计为核心网问题;11. 终端问题-主要指对问题点通过后台排查和现场测试,排除为所有可能无线侧因素,结合相关信令,确认为个别用户终端问题;12. 突发异常-主要指某项指标在1-2个时段突然出现恶化,然后自行恢复正常,再排查完各种可能性原因后,未发现任何异常,计为突发异常。
2、E-RAB 掉线率(QCI=1/2)-高掉话TOP 小区分析流程2、E-RAB掉线率(QCI=1/2)-高掉话TOP小区分析流程1.查询掉线类定时器设置是否正确;(T310、N311、N310、T311、T301)2.如掉线率突增,查询操作日志,确认是否有修改,导致小区异常;1. 检查小区时隙配比是否设置准确(DE:SA2\SSP7;F:SA2\SSP5);2.如每PRB 上干扰噪声平均值>-110dBm,确认小区存在上行干扰,同时可通过后台跟踪,确认干扰类型1.通过观察小区上下行丢包率是否正常,如丢包率偏高,基本断定小区存在质差;2. 通过后台QCI=1/2误码率跟踪,如BLER>1%,确定小区存在高误码;1.检查传输模式,是否为TM3,如长时间为TM2,确认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基本确定小区存在弱覆盖;2.对比64QAM 和QPSK 占比,如后者比例远大于前者,可确定小区覆盖异常;1.安排前场人员现场测试,同时后台通过信令跟踪,配合查找问题原因;2.如果确认问题后,转发相关人员处理,做好跟踪工作,直至问题闭环;1.确定目标小区运行情况,是否基站故障或异常告警;2. 检查邻区间参数设置是否正确;3.通过Mapinfo 检查小区邻区配置是否合理,进行邻区合理性优化;4.检查基站是否周边站点缺少,如为孤站,可视为正常;1.通过LST ALMAF 查询站点实时告警,参考历史告警;2.通过DSP BRD 查询单板运行情况;是否存在弱覆盖E-RAB 掉线率(QCI=1/2)高掉话TOP 小区服务小区是否存在异常告警或传输闪断,周边300米站点是否存在断站及告警SRB 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导致的激活的语音业务E-RAB 异常释放次数切换流程失败导致的激活的语音业务E-RAB 异常释放eNodeB 发起的原因为无线层问题的UE Context 释放次数上行弱覆盖导致的激活的语音业务E-RAB 异常释放通过提取两两小区切换,确定目标小区参数是否设置合理是否存在高干扰是否存在高质差现场测试及后台跟踪UE Reply 超时导致的激活的语音业务E-RAB 异常释放。
45G网优重要专题处理思路

45G网优重要专题处理思路1、如何处理高负荷问题,什么思路和步骤?1、检查基站状态,基站告警,以及周边站点是否异常;2、确定优化方案,根据不同原因应对不同的方案;①多用户(最大用户数大于200),对多用户小区优先进行参数均衡、扩容。
②高流量(满足感知高负荷大中小包各自标准的双倍流量),对高流量小区优先进行参数均衡、扩容。
③干扰(系统上行每个PRB上检测到的干扰噪声的平均值大于-105),对干扰小区优先处理干扰。
④ MR弱覆盖(采样点大于-110dBm覆盖率比例小于90%):MR弱覆盖小区由于越区覆盖导致边缘用户多的进行天馈调整;由于深度覆盖不足的进行功率提升、新站建设。
3、整体均衡以及处理策略①多层网、多载波小区:优先对无特殊设置的多层网、多载波小区功率对齐,参数均衡;对多层网、多载波都高负荷小区进行扩容、改造(F+D扩D2、新增FDD、替换3DMIMO、lampsite改造等)。
②对单层网小区:优先进行往周边小区参数均衡,对均衡效果差小区进行扩容(F+D双层网建设、扩第二载波、新增FDD等)。
4、参数均衡策略①双载波功率对齐;②双载波间通过基于用户数的MLB均衡;③ F频段通过频率优先级往其他频段均衡;④频段间通过切换参数均衡。
5、扩容策略①小区分裂:对高负荷室分小区进行覆盖范围重新划分,分裂成多个小区进行负荷分担。
②扩容双载波:对于涉及工程等实施周期较长的方案,采用扩容双载波的方案引入D频段/E频段第二频点临时缓解负荷问题。
需要考虑双载波间业务均衡的实际效果;对于用户分散、无法通过室分建设进行业务下沉的区域,使用扩容双载波作为永久方案来增加容量。
③新增FDD:对高负荷小区跟NB、GSM1800共站址小区进行FDD反向升级,需考虑GSM1800光模块信息。
④ 3DMIMO、Lampsite改造:对业务量长期高场景进行3DMIMO、Lampsite改造,提高用户感知。
⑤室分整改/天馈调整:高负荷区域中,由于室分系统故障引起室分弱覆盖问题,导致室分吸收业务能力差,需要进行室分整改⑥室分建设:高负荷区域中,当业务全部为宏站吸收时,如果能精确定位高负荷的用户来源,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新增室分规划建设。
FDD-LTE干扰分析排查_v1.0讲诉

盖。 5. 如为外部干扰,使用排除法和扫频定位法结合来确定。
内部干扰—GPS时钟故障
如果FDD LTE使用GPS时钟,基站GPS时钟存在故障时,则本基站 就会和周边基站时钟不一致,也就是时间帧不一致,这样就会 影响切换,给别的站点带来严重干扰。
处理方法—外部干扰排除
2. 经过实地扫频,通过八木天线进行扫频定位,对2扇区干扰信号主要来源于京 开高速以东居民区内。
处理方法—外部干扰排除
3. 在居民区域内扫频发现该区域内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差,当地居民安装了比 较多的手机信号放大器,在信号放大器天线附近能够扫到有LTE上行频段内的 宽带干扰信号,与天面扫频的干扰信号波形类似。
OMC 指标
接通率 掉线率 切换成功率
干扰排查目的
明确是系统内干扰还是系统外干扰
对于系统外的干扰,要提供相关分析材料推动局 方找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去定位消除干扰 对于系统内的干扰,尽量消除,消除不了的,采 用相关算法或措施合理规避
目录
• 概述 • 干扰原理 • 排查手段及方法 • 异系统干扰分析 • 案例
1. 目前上行受干扰频 带主要在前15M内, 受影响RB数75个左 右。
2. 目前后台取出RSSI 指标为-60dbm
处理方法—内部干扰排除
1. 站点无告警,且参数配置正确。说明基本不是站点故障或者参数配置 导致干扰。
2. 将基站小区关断,RRU功放关断,小区的RRU无输出功率,后台查询 RSSI值几乎无变化,说明排除站点施工工艺不好抬高了RSSI。
频段 中国联通
广州移动GSM网络低复用高干扰小区处理案例

广州移动GSM网络低复用高干扰小区处理案例1、干扰关联集定义网络内部干扰来自网络频率复用中的同邻频冲突。
对于话务高,载频配置高的小区,载频发生同邻频复用冲突的概率很高,这造成了网络内部累计干扰的加重,导致通话所需的C/I不能达到最低门限。
因此,网络内部干扰及质量的评估,是频率复用和覆盖相关联的整体问题。
从服务小区收到的MR报告可以准确地了解与该小区发生覆盖关联的所有小区。
服务小区和所有MR的来源小区构成了围绕此服务小区的一个覆盖关联集1。
这个关联集内部的载频复用冲突就是我们需要评估的局部干扰、质量结果。
从“覆盖关联集”出发,我们可以设计两个相关的干扰评价体系:✓以关联集为整体的频率复用程度体系;✓以关联集中心服务小区非核心的复用冲突评价体系;由于部分测量强度低,出现次数少,因此可以将MR结果中C/I低于9dB门限的测量百分比作为覆盖关联是否有效的参考门限。
代表“有效关联集”小区判决门限。
其中:为中心小区A 接收到的,来自第i个小区的x,y类测量小区总数;为中心小区A 接受到的来自所有关联小区的x, y, z类测量总数;当此门限大于x%时其覆盖关联可以产生有效的干扰质差。
将中心服务小区连同其所有门限大于x%的小区构成的集合定义为有效覆盖关联集。
关联集内频率复用度:评估依据为,区域内可实现的无同频干扰统计为评估临界。
为有效关联集内所有的BCCH载频数量总和;为有效关联集内所有的TCH载频数量总和。
通过评估“有效关联集BCCH ”,“有效关联集TCH”,可以对比出复用度最高的区域,以及此区域在全网所占的比例,并据此对网络内部干扰进行量化评估。
✓理想的理论EZ BCCH值等于1。
亦即无BCCH同频干扰的复用状态。
✓理想的理论EZ TCH值等于1。
亦即无TCH同频干扰的复用状态。
关联集内干扰系数:中心小区干扰量化结果,以及高干扰小区构成的高干扰区域。
其中:为中心小区与第j个关联小区是否有同频复用的判决。
如有同频关系,=1,否则=0,为中心小区MR中小于9dB(不满足同频载干比)的测量总数;为中心小区与第j个关联小区是否有邻频复用的判决。
一个筛选GSM网络中高干扰小区的方法

区 域进 行 分析 。因此 ,需要 找 出 一个 既 规
避 网络 结 构 中各 个指 标 间很 难 进 行统 一 分
G M 络 的M 报 告 内容 是 当前 服 务 小 S网 R 区 的B C 信 道 的 电平 值 和若 干 个 相邻 小 区 CH
的干 扰 范 围进行 计 算 肯定 不 行 。考 虑到 载
及 相邻 小 区 的 电平 值 ,同 时 ,M 报 告是 小 R 区 覆盖 范 围 内所 有手 机 在通 话 过程 中都 会
发送 的 ,因此 数据 来 源 最广 。如 果 能够 利 用 好M 报 告 ,我 们就 可 以判 断 出 小 区对 周 R
0 194 2 . 5 78 9 0 0 0 3 85 . 8 75 9 0
0.0 8 5 8 0 62 6 5
干扰 小 区A
小 区7
00 9 7 5 4 .3 0 2 9
干 扰 小 区A
小 区2 2
0o 6 2 2 6 . 17 9 0
干扰 小 区A
干 扰 小 区 A 干 扰 小 区 A
速 找出 高干扰 小 区 。
22载 波配 置的 融入分 析 - 小 区连 续 传 送 的 只 有B C 信 道 ,T H CH C
盖区 内,手 机 上报 的M 报 告会 包 含两 个 小 R
区B C 的 电平 值 ,而 重 叠 覆盖 区 外手 机 上 信 道只有手 机在通话过程 中才建立 。因此, CH 报 的 M 报 告 中只 包含 当前 服 务 小 区的B C 某 一 个 小 区 即使 它 的 载 波 配 置 到 了8 , R CH 个
tdd-lte-干扰分析与排查

请各项目网优工程师一起补充实战案例,共享优化经验,谢谢大家!
六.1
先在后台确认是否是互调的问题,定位步骤如下:
1、记录这个合路器的编号或条码信息。记录FDD基站和TDD基站的版本信息。
2、在问题站点,保持出问题时的状态,多次记录FDD的RSSI和每子帧的SINR。观察是否跳动。同时记录FDD和TDD的TSSI的值。
四.3
本小区RS参考信号对邻区的干扰,本小区其他物理信道对邻区的干扰;
解决思路:调整RS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绝对值),调整其他物理信道相对RS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偏差
解决方法和案例,待LTE-TD网络商用后补充
四.4
小区边缘用户过多,用于中心用户的频谱资源太少。
解决思路:
检查各类干扰抑制功能开关是否打开;
5、关闭FDD小区的RRU功放,记录FDD的RSSI。
6、将TDD功放(一个站点的3个小区,逐个通道关闭),记录记录FDD的RSSI。
7、将问题站点恢复到原有状态,再次记录FDD上行的NI和SINR的两个测量值。同时记录FDD和TDD的TSSI的值。
8、重启一下问题站点的FDD的基站(包括BBU和RRU)。重新接入FDD UE,测试一下近场流量(RSRP在75左右的点)。记录上行的SINR的值,和BLER值,分开记录各个子帧的值(截屏)。看看故障是否依然稳定复现。
对于系统内的干扰,尽量消除,消除不了的,采用相关算法或措施合理规避
一.3
1、在进行单站验证时
2、在簇优化完成
3、在放号前
4、三方测试前
5、大范围多项指标同时恶化时
一.4
一.4.1
此时网络中无UE上行发射信号,
当上行RSSI大于-90dBm时,认为有较严重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干扰小区排查方法
1.概述
目前GSM干扰主要来自网内和网外的干扰。
网内干扰主要是频率资源有限,频率复用越紧密,网络容量越大,复用距离越小,干扰就越大;网外干扰主要来自GSM往外的干扰,如干扰器、雷达等产生影响。
干扰的大小是影响网络的关键因素,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
经筛选,目前石家庄网络共177个小区存在4-5级干扰,如下:
目前7个小区存在外部干扰,需要用相关的扫频设备进行扫频;134个宏站存在频点或者互调干扰,可修改频点或者携带相关设备仪器进行天馈排查;另外36个室分小区存在互调干扰,需要排查室分干放设备,小区列表如下:
干扰小区列表.xls
2.干扰排查
目前干扰发现主要是测试和华为OMC操作台。
上行干扰是BTS在空闲时可以利用一幀中的空闲时隙对其TRX所用频点的上行频率进行扫描,并统计到五个等级干扰带中,通过WEB LMT可实时观察目前载频干扰带分布和等级,在话统可以提取出五个等级的干扰带的统计。
石家庄现网中统计4-5级干扰带所占比例,4-5级干扰带比例越高,则小区的干扰越强。
3.干扰处理流程
根据上图,在OMC的操作台的话统统计中统计4-5级干扰带比例,确定小区是否存在上行干扰。
在凌晨时段定时发空闲的Burst后,根据干扰带变化和最近一段时间中全天的走势和强度,以及所有干扰小区的分布区域,初步确定是否存在外部干扰,如果确定外部干扰,则要对外部干扰区域进行扫频。
如果确定不是外部干扰,可通过iManager Nastar检查该小区的频点,从频点的干扰程度和复用程度判定是否修改频点。
确定不是频点干扰后,可将干扰定位为设备的互调干扰,根据互调干扰定位方法进行分析。
3.1.外部干扰小区排查
观察话统统计,SJGH0115师大图书馆在早忙时8点干扰突然上升,通过对比前天的干扰带指标,干扰是突发出现,对用户的通话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站掉话次数明显增加。
下图为造成干扰的区域:
五级干扰带对比情况:
对河北师范大学本部周边进行扫频测试,发现干扰信号强度在-70dBm左
右。
下图为扫频测试截图:
3.2.宏站互调干扰排查
目前石家庄现网宏站的互调干扰主要分为了两部分:天馈部分干扰和带外接设备干扰。
在处理过程中,需核对小区是否带有外接设备。
通过话统统计二十里铺信用社_2干扰带是五级,而凌晨期间干扰带为二级左右。
夜间对二十里铺信用社做空闲时隙测试,观察干扰带,此时二十里铺信用社_2干扰带变为五级;把功率等级降低10等级,干扰带降为1~2,干扰带和发射功率相关,判断为互调干扰,需要下站排查引入互调干扰的点。
发空闲时隙测试的干扰带功率等级降10等级干扰带
处理过程:
二十里铺信用社_2天馈组网如下,可以看出,该小区没有天馈部分没有外接设备。
A.断开射频互联线判断干扰
二十里铺信用社_2小区发空闲时隙,然后把MRFU射频互联线断开,避免两个载频分集接收的互相影响,此时主B所在载频干扰带为二级,非主B所在载频干扰带为五级,如下图。
说明只有非主B载频受到了互调干扰的影响。
B.排查是否载频自激干扰
把低互调负载接到非主B载频机顶口,干扰带为1~2,说明不是载频引入的互调。
C.排查下跳线是否产生干扰
把下跳线和馈线的连接头断开,降下跳线接低互调负载,干扰带为1~2,说明下跳线没有问题。
D.馈线接头松动导致干扰高
拧开该下跳线和馈线连接接头前(下图红框),接头的温度发烫,接头松动,说明接头处出现异常导致功率损耗。
把下跳线重新接到馈线上,该下跳线干扰带依然为1~2。
等待10分钟后,干扰带依然为1~2,接头温度恢复正常,故障消失。
接头松动导致自激处理后干扰图
整体处理流程:
3.3.室分互调干扰排查
室分互调干扰涉及的设备主要有以下两部分:基站部分和室内分布系统。
基站部分排查方法类似宏站的排查方法,通过断开所有室内分布系统后接上低互调负载判断是否是基站主设备产生了自激。
室内分布系统涉及到干放、功放、电桥、耦合器、天线等器件,需一步一步的排查。
统计SJGHM068_0小区的MR测量数据发现,该小区上行质量较差,白天不同时段呈现了较高比例的五级干扰,该小区配置S10,BTS3900设备,没有实时的告警和历史告警。
处理过程:
A.互调干扰小区确定
在凌晨话务闲时通过发空闲的Burst测试,结合最近几天的MR中的干扰带测量话统统计,其中五级干扰带走势图如下:
从走势图可以看出,该小区在闲时无话务的时候,五级干扰带比例为零,而
忙时五级干扰带比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比例。
选择凌晨闲时的时候发空隙Burst后,五级干扰比例上升到100%,可以定位为无源互调干扰。
B.排查基站设备是否自激和确定干放是否自激
该小区为室分基站,维护人员仔细检查设备各个接头,跳线等,没有出现松动或者损坏的现象。
该小区连接了六路干放,对六路干放全部关闭,先随机开启其中一路干放,实时监控干扰带,干扰带保持在1-2级,说明了该路干放和基站没有因自激引起干扰;依次对其他五路干放进行开启,在维护终端配合实时干扰带监控,共排查出两路干放存在互调干扰。
对存在干扰的两路干放进行上行增益和输入信号调整均没有效果,更换干放后干扰保持在1-2级,问题解决。
处理的整体流程:
4.总结
从话统反应出来的干扰,主要包含了外部干扰、频点干扰、宏站和室分站点的互调干扰。
外部干扰通过扫频仪器实地扫频后可以确定干扰源;频点干扰通过改频等相关手段,降干扰降低下来;互调干扰则需要对硬件进行定位,确定产生自激干扰的问题所在,整改器件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