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件 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件 PPT课件
继续
痛苦的回忆
黄河改道,泛滥成灾,给原为富庶之区的豫 东平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自1938年6月 至1946年6月,河南省12个行政区的1 10个县中,计有中牟、尉氏、西华等20个 县沦为黄泛区。数年间,计有146万间房屋 及650万亩良田被淹没,无家可归的难民不 得不以草根、树皮果腹,甚至“以含毒野菜及 观音土充饥,糠秕杂食反成佳肴”,先后死伤 150多万人。
上一页 返回主页
继续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
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 松散,很容易受到侵蚀和崩塌,助长 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上一页 继续
人为原因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
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 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 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 土流失。
返回主页
痛苦的回忆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000多 年 间, 黄 河决口1590次, 大的迁徙改道26 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 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 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洪水 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 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 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一片凄惨、荒凉 的“黄泛区。”
——科学监测、及时爆破
上一页 继续
黄河清了,大 地绿了,我们的地 球又充满生机了!!
上一页 返回主页


资料一
资料二
祸 河
原因及治理
首 页
返回主页
继续
Hale Waihona Puke 继续继续继续继续
继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 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 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 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 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 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授课班级
四年级
授课时间
第 周
第节
课 题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型
新授课
目标(知识能力情感)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重难点
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学习课文
1、围绕提示,自读自学。不懂的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开火车读字词,出示名词解释,简介黄河。
3、学文(1-5自然段)
⑴原来的黄河是怎样的?找出相关句子、段落。板书:摇篮
找出说黄河是摇篮的关键词。板书: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2)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句子、段落。板书:祸河
读句子,看图片,补充资料(痛苦的回忆) 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触?是的,这是一篇说明文,在说明文中使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同学们平时在写作时也要适当使用这种说明方法让你的文章更有说服力。
4、学习第6自然段
现在我们再去深入地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吧。小组合作,划出关键词加以说明。
黄河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根据“摇篮”的关键词,小结出“祸河”的关键词,板书:气候寒冷 森林毁灭 水土流失
理解句子“更严重的的是”,总结出这句话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恶性循环)
5、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黄河从摇篮变成了祸河,那人类应该为黄河做些什么呢? 读语文书上的资料袋,自由谈。
教法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时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准备:有关黄河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1、播放课件: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到高亢)2、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4、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二、读思结合,圈点勾画1、自由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

教师适当检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同学。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三、全班交流,读中点拨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的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显著下降↓_____水土流失__________↑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可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黄河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黄河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黄河教学目标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③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①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

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②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扣题质疑①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④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①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

教师适当检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③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 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荒漠化
含沙量大
地上河、洪水泛滥
断流
凌汛
水污染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 图 下游 中游
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 暴 雨
} 流失 流速
减慢
地势 低平 有的 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米~4米,有的甚至高 (列数字) 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青铜峡水电站
壶口瀑 宁夏灌区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
现在-------忧患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 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 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 难。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 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悬河)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读读课文的6自然段,划找 关键词加以说明。
现在-------忧患
气候转寒 引起黄河 变化的原因?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开垦荒地
暴雨集中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人口迅速增长 没有限制的开荒
恶性循环
农作物大量减产
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植被严重被破坏
水土流失
我们应该如何治理黄河?
1、管住泥沙。 2、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3、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4、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这样数管齐下,一 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变好的梦想一 定能成为现实。
• 我们要保护自然,并要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 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指出下列句子运用 了什么说明方法。 • 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 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2、阅读第5自然段,这段采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

语文四年级下人教新课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件(11张)

语文四年级下人教新课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件(11张)
黄河 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
侵蚀 开垦 折腾
经营 乃至 灾祸
生息繁衍 叫苦不迭 随心所欲 数管齐下 不折不扣
黄河变了
1、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地上河
原因一
原因二
制理方案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下游的泥沙 总重量达十六亿吨,其中十二亿吨被 搬到了大海,四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 道中。
治理方案
1.管住泥沙。
2.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这样数管齐下,一 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变好的梦想一
定能成为现实
摇篮
-----黄河
气候 温暖
森林茂 密
土地 肥沃
黄河清了,大 地绿了,我们的地 球又充满生机了!!
问题就出在 这四亿吨泥
沙上
(悬河)
泥沙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
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 松散,很容易受到侵蚀和崩塌,助长 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 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 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 土流失。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基础讲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基础讲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知道吗?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500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蓝田,山西丁村等处都发现了猿人化石,在西安半坡发现了母系氏族的遗址。

这都证明了从遥远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

我国古都成阳、长安(现在的西安),洛阳和开封都位于黄河流域,历史上北京也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有3亿多亩肥沃的耕地,黄河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

教材展示·感悟课文课文简析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梳理感悟课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②:①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生存,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②这段话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自然;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

课文结构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却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日积月累·丰富知识生字理解会认的字辨多音字词语积累词语表摇篮苦难多灾多难媲美繁衍折腾忧患叫苦不迭侵蚀随心所欲恢复不折不扣数管齐下解释词语摇篮:指发源地。

<造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流域: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流过的所有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读 课 文
要求:
1、找出黄河原来是什么样子, 后来有哪些变化? 2、想像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它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 哪些灾难?
摇篮
-----黄河
气候 温暖
森林茂 密
土地 肥沃
昔日的黄河
昔日的黄河
黄河变了
1、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地上河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十三年,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 事,在本区至今流传不衰。 一次,禹的妻子涂山氏在望夫台上看到禹带着治水 的人回来了,非常高兴,赶忙回家去,又是做饭,又 是炒菜。后来饭菜都凉了,却没有等到大禹归来。她 出家门一打听,原来禹从家门口路过只向家里望了一 眼,就急切地走了。
三过家门而不入
黄河 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
黄河简介
•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 高原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 海大平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 山东等9省、区,注入渤海。干流全 长5464公里(1万多里),水面落差 4480米。
祸患 乃至 侵蚀 开垦 无限制 经营 折扣 流域 悬河 媲美 摇篮 折腾 河床 忧患 几亩地 频繁 随心所欲 生息繁衍 叫苦不迭
又一次,禹接受舜王重点治理黄河的旨意后, 经过自家门口,尽管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但都没有 顾得回家去看望。 还有一次,正值汛期,禹奉命察看黄河,路过家 门,正欲下马看望家人,忽有一报童拦住头报告: “黄河下游河堤决口!”禹闻讯一惊,急调马头,径 奔下游察看去了。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治理黄河 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了大海,四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 这四亿吨泥 沙上。
(悬河)
泥沙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 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 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 易受到侵蚀和崩塌,助长了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 黄河。
人为原因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 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 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 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 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治理方案
1.管住泥沙。 2.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这样数管齐下,一 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变好的梦想球又充满生机了!!
原因一
原因二
制理方案
黄河水污染回潮
06年3月22日,兰州“黄河 母亲”雕塑向西1000多米长 的南侧河面被严重污染。
2005年1月18日,黄河兰州段遭严重污染。
三门峡大坝出水口处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05年1月9日摄)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下游的泥沙总
重量达十六亿吨,其中十二亿吨被搬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