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科学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浅谈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方法论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方法论内容及其意义谈谈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方法论内容及其意义。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
(三)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充满矛盾。
自觉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独特性所在。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具体状态,即各种社会矛盾的双方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
矛盾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学科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社会形态的根本矛盾规定了其本质。
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受根本矛盾制约和影响的各种具体矛盾具有特殊性。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联系,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防止“一点论”和“均衡论”。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按照性质和斗争形式,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体现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总结:(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三、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追求物质利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原始动因。
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是一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利益矛盾一定程度的解决。
社会矛盾研究报告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报告方法第四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
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方面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方面的矛盾。
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
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
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唤醒。
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毛泽东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1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2页。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4讲(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二、社会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
(一)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物质利益是其他一切利益的基础和前提,物质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利益关 系变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志,利益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恩格斯也曾指出: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2]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意识形态,其形 成和发展都根源于物质利益,因为一切争取解放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 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3]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物质利益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在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利 益矛盾已经不复存在,但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局部利益矛盾、暂时利益矛盾仍然 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利益冲突并没有消失,利益关系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 对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利益矛盾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表现, 其核心是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 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六)自然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 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 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马克思认为: “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 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 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 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自然环境 “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同时,“人所 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 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 自然环境系 统主要由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要素构成。
社会矛盾研究报告方法

第四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
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开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方案与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方面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方面的矛盾。
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开展过程之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开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
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
所谓无差异、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唤醒。
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开展和进步。
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部矛盾的开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开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
〞1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二〕社会的根本矛盾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
它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开展过程之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开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开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矛盾研究方式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社会矛盾研究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张青虎312060127011摘要:社会矛盾研究法是一种超级重要的研究方式。
本文旨在向大家介绍社会矛盾研究法这种方式,和这种方式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意在为大家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希望这一方式对大家有帮忙。
关键词:矛盾研究法社会科学指导意义一、关于社会矛盾研究法与社会科学概念的界定社会矛盾研究方式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露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进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大体原则和大体方式。
唯物辩证法以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当中,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形式和运动进展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着的对立方面的统一。
对立统一即是矛盾。
马克思主义以为,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社会的任何领域和社会进展的任何阶段,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和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
物质领域的矛盾是社会其他领域一切矛盾的存在和进展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程”。
①物质领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治、文化和普遍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的社会领域,物质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必然有助于社会其他领域的矛盾的解决。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式,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各学科整体或其中任一学科。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学科的统称,一般而言,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风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极为规律的科学,是科学化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科学。
社会科学纷繁复杂,门类繁多。
要做好对它的研究,就必需有必然的方式做指导。
二、社会矛盾研究方式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矛盾研究法有着很丰硕的内容,矛盾统一规律是其大体内容。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ppt课件

17
18
1、当前我国基层常见矛盾主要类型
一是贪污腐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高房价、社 会保障不力、就业难 等复杂社会问题引发的矛盾。
19
“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 辉。勿庸讳言,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 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 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 更多地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实现社 会的公平正义。”
1、问题是对矛盾的理性把握,理论是对问题的 理性解答 “矛盾”直接存在于对象之中,以客观的形式 表现出来。 “问题”是一种“思”,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 “思”,就其形式来说,并不直接存在于客观 的对象之中,而是存在于主体的意识之中,以 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11
2.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 研究中的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 中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 题”。 社会科学研究仅有“问题意识”还是不够 的,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 越有质量,“理论”才会越有分量。
41
成语或者俗语表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违 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刀切 一风吹 量体裁衣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抱薪救火 火上浇油 一物降一物 对症下药 不问青红皂白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各打五十大板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张冠李戴 生搬硬套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1
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
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
关于矛盾的对立
和 平
战争
3
贫 穷
富 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第四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
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方面的矛盾;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方面的矛盾。
一切社会领域都充满了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
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
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唤醒。
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毛泽东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1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它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之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矛盾研究法

社会矛盾研究法社会矛盾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产生的相互冲突和对抗现象。
了解和研究社会矛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社会矛盾研究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社会矛盾特点分析法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所导致的,因此,在研究社会矛盾时,首先要对矛盾的特点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矛盾的主体、内容、形式、发展趋势等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矛盾的本质。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二、社会矛盾产生原因分析法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因素所引发的,因此,在研究社会矛盾时,需要对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分析矛盾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可以揭示矛盾的根源,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矛盾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预测矛盾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矛盾提供指导。
三、社会矛盾解决方法研究法社会矛盾的解决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研究社会矛盾时,需要对解决矛盾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不同矛盾解决方法的适用条件、步骤和效果等方面,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矛盾解决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推动社会矛盾的积极解决。
四、社会矛盾调整机制研究法社会矛盾的调整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社会矛盾进行处理和解决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研究社会矛盾时,需要对社会矛盾的调整机制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社会矛盾调整的作用、方式、方法等方面,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矛盾调整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还可以通过研究社会矛盾调整机制,提出优化社会矛盾调整的措施和建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五、社会矛盾解决效果评价法社会矛盾的解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和需求,因此,需要对社会矛盾解决结果进行评价。
通过对社会矛盾解决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检验解决矛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优化解决矛盾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UFE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以社会科学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浅谈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学号:2014100988专业:行政管理姓名:张馨月教师评阅意见: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摘要:本文是以社会科学方法论为基础,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探讨关于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大系统,社会的主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的矛盾关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将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研究,形成了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为认识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矛盾分析方法行政管理社会矛盾前言:首先感谢郭老师为我们带来这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课程,让我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并且在写论文阶段通过查阅资料更加详细了解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为我今后在专业学术上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
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 但由于字数有限也不想泛泛罗列每个观点,因此在这篇论文中我结合了行政管理领域中对于各种社会现象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着重谈下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正文分为三大块,第一部分介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阐述社会矛盾方法的内容,最后一部分则是社会矛盾方法的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一)社会科学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技术观,依据理论体系的不同层次而分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在19 世纪中期的正式形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系统而全面地展开。
在100 多年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积极成果,主要包括以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温奇、吉登斯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科学家系统创建的两对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以及对它们所做的种种有益的综合研究。
韦伯1说:“社会学……应该称之为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
”简言之,社会学或理解社会学就是一门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的科学。
很显然,韦伯将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视为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结合,其中,解释性理解就是一种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而因果性说明则是一种自然科学方法论。
因此,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就是一种由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论2。
则沿着韦伯的思路,尝试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只不过他不像韦伯那样仅仅局限于以方法论来谈方法论,而是上升到哲学高度,认为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论是一种外部观察的方法论,而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则是一种内部的方法论,因而理解必须在内部关系中进行。
其次,论述了说明和理解之间的紧密关系。
认为理解是说明的目标和成功的说明的最终产物,但不能认为理解只有在已经存在说明的地方才存在,“除非存在某种不是说明的结果的理解的形式,否则说明之类的东西就是不可能的。
说明之所以被称之为说明,仅当存在着,或至少被认为存在着理解中的缺陷,而这样的标准只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
进而,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是表达在概念中的,而概念构成了我们所关心的题材的形式。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行政管理学中的应用和价值管理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行政管理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真正的在管理实践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政府管理有方那我们的社会就会稳定,国家也会长治久安,在这里管理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管理贯穿我们的历史与社会始终。
因此,在行政管理的研究中我们都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着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科学的方法论,不论是认识论,还是社会矛盾分析方法,这些都对于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活动及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的内容在说到社会矛盾之前,先来看看社会是什么。
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
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在国外的辞典中,牛津英文辞典给出了十二条基本词义,其中有两条与我们目前讨论的最为关切:一个意思说,社会指的是“在或多或少有秩序的共同体内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聚集”(the aggregate of persons living together in a more or less ordered community);另一个意思说,社会指的是构成一个共同体的个体们的集合火灾同一政府组织下生存着的个体们的集合(a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s comprising a community or living under the same 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3)。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贯穿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社会矛盾同样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4其中,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抓住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
至今,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首先,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矛盾,只是同旧社会相比,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罢了。
其次,社会和谐并不否认社会矛盾的存在,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社会矛盾为前提,以正确解决矛盾为基础。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社会矛盾普遍存在,但每一社会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特殊的矛盾成了事物特殊的本质。
以下有四点需要注重的,第一,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注重研究不用领域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不用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第二,研究社会矛盾必须注重不用领域矛盾的特殊性,同时也要注重研究不用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不能苛求以“老祖宗”的方案来解决21世纪的问题,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具有时代的特殊性,所以不能奢望以古人的理论来解决今天的问题;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核问题具有民族的特殊性,所以不能期待以西方的理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第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势的特殊性,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研究社会矛盾应当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发展,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人民内部的矛盾学说。
三、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一)矛盾与问题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就是来自于矛盾,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
没有矛盾,也就没有问题,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研究,也就没有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是“矛盾”,社会科学研究的是“问题”。
问题是与矛盾的理性把握,理论是对问题的理性解答。
但不是所有的社会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术价值的“真问题”。
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部奥秘正在于以“问题”为中心。
波普顿曾说:社会科学研究“只能从问题开始”,社会科学研究“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矛盾与和谐不是比肩并立的概念,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矛盾体系总体稳定协调运行的状态,是指社会各重要矛盾的双方总体上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是人为设计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多变性和反复性,由此构成了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的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类型和性质,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及特点,正确选择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矛盾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矛盾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于行政管理学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中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比如说山西省政府大楼被炸,蓄意报复社会,这就说明我们社会中存在着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运用矛盾分析法可以有效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因此,可以通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来分析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着力解决好主要矛盾,把人民的问题看作主要的矛盾,切实做到从人民群众这个实践基础出发,致力于改革为人民中。
在学术研究中矛盾分析法更是意义重大,在我们研究问题时可以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用批判的眼光与态度去学习,更全面的掌握信息。
四、结束语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岁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良好的方法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科学中的创造性才华可能因方法拙劣被消弱,或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使这种才华。
无论以后我们获得如何成就,无论以后我们达到怎样高度,一个好的方法都会使我们更加进步,我们也在无时无刻享受着科学方法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安逸。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发现我们认识事物是不全面的,每一次了解的方面都各不相同,每个人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还有很多熟悉的东西需要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