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命题说明表
二年级语文命题说明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命题说明一、命题范围:包括拼音、识字、写字、组词、查字典、课文内容填空、积累、阅读、写话。
二、命题的原则:1、课程标准是命题的主要依据。
试题、试卷的编制依据课程标准,其内容、范围、深度没有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2、此时卷保证了试卷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做到试题题型与考试内容一致,试卷容量与覆盖面相当,注重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3、试题体现了教学重点,难易适当,题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命题目标:1、突出试题的基础性,以字词为主。
2、试卷把握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系。
3、从读写说的方面,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共有课文25篇,每个单元里包含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
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个生字。
在平时的检测中,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字形字义的辨析有一定难度,经常把字形混淆,词义混用。
学生的说话能力较差,不能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鉴于此,设制了此试卷,便于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试卷结构与出题意图:1、时间与分值: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值:100分2、题型设制与意图:(1)看拼音写词语(20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的拼读能力和对精读课文要求会写的字词的掌握。
(2)辨析多音字(8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读准字音的能力。
(3)形近字组词(8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精读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掌握情况。
(4)区分同音字(6分)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将读音相同的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情况。
(5)词语分类(3分)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辨析词语意思,并能按要求分类情况。
(6)我会按要求查字典(10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是否会用部首、音序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7)照样子写词语(7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对AABB、ABAC、ABB句式的运用能力。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这道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考试学命题细目表

能 题 力 数 内 容
合 了解 理解 应用 综合 计
① 1 M ② 1 M
21 ○
第一章
总论
4
2 D
第二章
定义属性产生发展
③ 1 M
22 ○
3
2 D
第三章
考试功能
④ 1 M
⑤ 1 M
23 ○
31 ○
10
2 D
6 N
32 ○
第四章
考试与人才
⑥ 1 M
⑦ 1 M
24 ○
10
2 D
6 N
33 ○
N 为简述题 3 ×6’= 18’ L 为论述题 1×18’ =18’ A 为案例分析题 1×24’ =24’ 4、 考试难度分为三级 易:中:难 = 5:3:2
命制人:胡嫚 2010211893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第五章
考试与考生
⑧ 1 M
⑨ 1 M
25 ○
10
2 D
6 N
第六章
考试类别方法原则
⑩ 1 M
11 ○
2
1 M
第七章
流程、设计、实施
12 ○
13 ○
26 ○
4
1 M
1 M
2 D
第八章
数据整理质量分析
14 ○
27 ○
3
1 M
2 D
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15 ○
16 ○
28
1 M
2 D
24 A
34 ○
第十章
考试与教育
17 18 ○○
1
29 ○
22
1 M
M
2 D
18 L
第十一章
命题说明

丰光中学七年级期中试题英语科考试说明一、命题依据本次英语科考试以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结合我校七年级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中“五级目标”的要求和本校的英语教学实际, 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英语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要重视对听力的考查,要降低对语法的要求,不出偏、难的语法试题。
努力做到两个面向, 四个有利, 即: 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中小学课程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主动的学习。
三、适用范围仁爱版七年级下期中考。
四、考试范围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5—Unit6。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在确定具体考试内容和标准时,主要以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中的“五级目标”规定的教学要求为依据。
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同时。
体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技能。
同时注重渗透思想品质教育、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六、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包括两部分内容:听力部分(20%)和笔试部分(80%),试卷采取书面作答,闭卷考试的方式。
听力部分测试基本语句理解,初步交际运用和短文理解等。
笔试部分测试词汇,语法,日常交际用语,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
英语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
注意书写规范、保持试卷整洁.七、试卷难度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易:中:难的比例为8:1:1。
八、试卷结构试卷包括听力部分和笔试两部分。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听力部分测试时间不超过20分钟)。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10
24
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
√
12
9
概率
√
选择题
10
反比例函数运用√选ຫໍສະໝຸດ 题11统计√
填空题
4
12
点的坐标
√
同上
同上
13
代数式的求值
√
14
圆的位置关系
√
15
空间图形
√
√
16
二次函数的符号的确定
√
17
实数运算解方程
√
解答题
8
18
解直角三角形
√
同上
6
19
统计的识图
√
6
20
几何作图
√
√
8
21
圆中角的关系
√
6
22
全等、相似三角形
√
√
8
23
不等式的运用
_阶段性质量检测___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_09_年_3月__9_年级_数学_学科命题人:黄泽航)
题号
目标
内容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探究
题型
分值
1
倒数
√
选择题
3
2
科学计数法
√
选择题
同上
3
运算
√
选择题
4
一元二次方程
√
选择题
5
对称图形
√
选择题
6
一次函数图像
√
选择题
7
三角形的运用
√
选择题
8
垂径定理运用
√
选择题
期中考试命题说明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命题说明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北辛中学语文组一、命题原则试题设计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北师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教育目标,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考试范围、内容因本学期的教学周次与往年相比较长,通过调研,听取一线老师们的建议,现将教学进度做以下调整:七年级: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全部。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1~8课(第四单元其余内容放到期中后教学)。
九年级:九年级语文上册1~5单元全部。
三、试卷结构试卷结构、题型尽量保持与学业考试一致,共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三部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阅读教学,本次试卷,尤其是九年级试卷,将加大阅读理解部分的题量和分值,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命题示例一、积累运用(27分)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时针是从来不会逆转的。
倒行逆.施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社会与历史。
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shuòshuò的流光。
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是无奈而pín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
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逆shuòpín 衰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2)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3)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了。
(4)独特的地貌,奇丽的风光,每每令我,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
A. 变化溟蒙惊骇震撼B.变幻溟濛震撼惊骇C. 溟濛弥漫惊诧惊骇D.溟濛弥漫惊诧震撼3.下列作家作品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日出》的作者刘白羽是当代著名作家,《蚂蚁》的作者南帆是当代学者,《黄果树瀑布》的作者于坚是当代诗人。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制作说明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导处1、什么是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与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与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过于多次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与侧重面)。
3、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列出考查内容)。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列出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此点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没有定式)。
⑶.列出各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与应具备的能力)。
⑷.确定各考查内容(点)的分数值。
⑸.审查各考查内容(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4、制作双向细目表程序:⑴.列出筛选出的课标或教材的相关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检测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①主观性试题各自的比重;②主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③客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百分比,既是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检测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由考试内容所决定,可根据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灵活安排,历史学科的划分特点及风格,不能完全成为其它学科效仿的蓝本)。
⑶.列出考查内容预计达到的认知能力目标的权重(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与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制订命题细目表

制订命题细目表命题细目表是命题中根据考试目的和要求制订的关于考试内容、考查目标、题型、题量等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的形式详细列出各项量化指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向细目表,主要以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为列表要素,双向细目表必须在命题前完成制订工作,作为考试命题和试卷编制的重要依据;一类是多维细目表,除了考试内容和考查要求外,还可能包括题型、题量、难度、分值、比例等,多维细目表可在命题前制订,以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也可在命题过程中和命题结束后逐步填写和完善,以作为试卷质量评价和试卷分析的重要依据。
○1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按考试内容进行纵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1.列要点。
先要认真分析课程标准、考试纲要和教材,把课程标准、考试纲要或教材中要求的全部知识点列出,列出全部知识点的目的是便于把握考查内容的覆盖率。
然后按照考试要求,确定考试重点,考试命题主要是依据考试重点进行试题编制。
2.定分值或题型。
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考查的分值或题型。
按考查目标层次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1.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由低到高逐步列出。
如数学考试的能力目标常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A)、理解(B)、掌握(C)、运用(D)。
2.参照考试关于能力目标分配分数。
如学校组织的教学检测中常要求低年级了解、理解分数比例应高一些,随着年级升高,运用、掌握的分比例逐步提高。
○2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的重要意义1.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期末考试卷,应有一定的内容覆盖面,要检验学生一学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卷所覆盖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应该涉及到一学期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简单地说,说是每章节的内容都应该有所涉及。
参照双向细目表指导命题,可以一目了然,避免在拟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
2.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
但如果不是运用双向细目表,这种失误就有可能发生,参照双向细目表命题,可以反映内容及分值的分布情况,确保不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现象。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