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中三种主要成份的含量与比例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审批稿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食用油主要成分化学式

食用油主要成分化学式1.脂肪酸脂肪酸是食用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串碳原子和氢原子以及一个羧酸基构成的。
根据碳链长度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以下是一些常见食用油中的主要脂肪酸的化学式和结构:-油酸(C18:1):化学式为C18H34O2,其结构中含有一个双键,常见于橄榄油、花生油等。
-亚油酸(C18:2):化学式为C18H32O2,其结构中含有两个双键,常见于葵花籽油、大豆油等。
-亚麻酸(C18:3):化学式为C18H30O2,其结构中含有三个双键,主要存在于亚麻籽油等油中。
不同脂肪酸的存在和含量决定了食用油的特点,如油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的油易于氧化,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易于酸败等。
2.甘油甘油也是食用油中的重要成分,它是三酸甘油酯的骨架部分,通过与脂肪酸中的羧酸基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三酸甘油酯。
甘油的化学式为C3H8O3,其结构中含有三个羟基。
甘油的存在可以增加食用油的黏性和甜味。
除了脂肪酸和甘油,食用油还含有一些其他的有机化合物,如磷脂、甾醇和类胡萝卜素等。
磷脂是食用油中的微量成分,其主要成分有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等,它们在食用油中起到了乳化和稳定油水界面的作用。
甾醇的存在使得一些食用油具有抗氧化和抗血栓的作用,如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
类胡萝卜素是食用油中的色素成分,如β-胡萝卜素。
总结起来,食用油主要成分包括脂肪酸和甘油,具体的化学式和结构因油种而异。
了解食用油的成分有助于了解其特点和适宜的用途。
ok食用油基本知识及分类

食用油基本知识食用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的食用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
一、食用油的成分1. 甘油酯它是各种油脂的主要组成部分。
每一种油脂中均含有多种甘油酸酯。
因此,油脂是各种甘油酯的混合物,在天然油脂中,以三酰甘油酯为主。
2. 磷脂油脂中的磷脂可供药用,具有营养价值。
油炸食品时,磷脂会使油冒泡,随后使油色变深变黑,影响食品的外观色泽和口味,故油脂中磷脂的含量越少越好。
一般豆油含磷脂1%~3%,其他食用油脂含量在1%以下。
3. 维生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但能够溶解在油脂中的只有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四种。
植物油脂中以含维生素E为主,其他三种含量极少。
维生素E是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总和。
在植物油中含量很高,以小麦胚芽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其次是玉米油和大豆油。
其它常见的植物油维生素E的含量比以上三种植物油来说要低很多。
动物油脂中均含四种维生素,不过由于类别不同,其含量和种类也有所不同。
玉米胚芽油与米糠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保持皮肤的健康,减少感染,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维持皮肤的柔嫩与光泽,抑制各种色素斑、老年斑的生成。
4. 固醇化合物植物油脂中含有植物固醇,动物油脂中含有动物固醇,其典型代表为胆固醇。
动物胆固醇对心血管患者不利,而植物甾醇进入人体内后,可以与胆固醇竞争,这样就能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所以植物甾醇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5. 游离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脂肪酸的含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决定了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营养不一样。
游离脂肪酸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造成油脂变坏,因此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越少越好。
植物油因含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很少,而含熔点低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因此,植物油的吸收率比动物油高。
食用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甘油三酯(脂肪),维生素E,植物固醇。
各种食用油

食用油主要种类从油脂的来源讲,可分为陆地动物油脂、海洋动物油脂、植物油脂、乳脂和微生物油脂。
草本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小麻油、胡麻油等;木本植物油:油茶籽油(山茶油)、核桃油、椰子油、橄榄油、苹果油等;陆地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鸭油等;海洋动物油:鲸油、深海鱼油等。
1、花生油优点: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适用于各类食物的加工制作。
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
经常食用,可以防止皮肤皴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缺点:脂肪饱和酸含量也非常高(接近20%);基本不含Omega-3成分;花生过敏者要禁食。
配合食用:油炸,因为花生油在煎炸过程中不会令其他食物走味(串味)。
2、菜籽油优点:营养均衡,富含维生素E,Omega-3的含量特别高(两汤匙即可满足人体一日对Omega-3的需求),且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
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的功效。
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人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缺点:缺少油酸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
有一定的刺激气味,不能直接用于凉拌。
配合食用:可用于煎鱼,比起一般的植物油,用菜油更不容易使鱼“粘锅”。
另外,用菜籽油炒菜的时候,在油里加一些盐,略煸一会儿,可以帮助去除“油味”。
3、橄榄油优点:油味芬芳(是唯一一款享有产区原产地保证的油品),产地不同,味道也各异。
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超过75%),有降低有害胆固醇、逐渐提高有益胆固醇的功效。
橄榄油中还含有多酚抗氧化剂,有助于防止细胞老化。
可经常食用。
缺点:维生素E的含量很少,含少量必需脂肪酸(8%),而Omega-3的含量更是微乎其微。
配合食用:凉拌、煎炒蔬菜,或直接蘸面包吃!取决于购买的橄榄油的酸度(选用特级原生冷榨橄榄油为佳),并非所有橄榄油都可生食。
加热的话,温度切忌过高。
如何选购食用油ppt资料

几
危害:受过污染的油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
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另外,易含
个
有害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含有有害重金属;含有 各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
问
辨别:看透明度有无下降、有无杂质;闻或尝有无 酸味、臭味、焦苦味或其他异味;具体可以参照前面所
题
述辨油篇;另外,另忘了看产品标签信息是否有问题; 厂商进货渠道如何。
题
精炼大豆油,天然的抗氧化剂维E在除臭工艺中被除去, 需要另添抗氧化剂来保存稳定;
点
B.生产工艺及生产技术前进与否:例如有的厂家是 添加氮气来替代TBHQ。
对消费者来说,当然少一种化学成分,多一份放心,
如果一桶(瓶)油可以很短时间用完,有无TBHQ无所 谓;如果一桶油需要很长时间用,则用添加了TBHQ的 较合适,毕竟食用油酸败了所带来的害处更多。
转基因产品问题
最近几个月,在各大网站上有关转基因粮的讨论很
多。总的来说,基本上分为两大派,支持派基本上以从
事转基因研究的科研人员为主,认为转基因粮作物已先
几
后开发二十多年,技术已成熟,产量及品质改良方便, 对人体无危害作用;而反对派占大多数,认为转基因粮
个
弊端很多,悍然开发转基因粮作物,本质上就是拿老百 姓做白老鼠,认为转基因核心专利由国外掌握,并直呼
点
事实上,地沟油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 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
油。
现在,市场上有地沟油快速检测试剂盒出售,可以
进行检测。
现榨现卖的油问题:
有些居民,喜欢到小榨油厂买现榨现卖的
食用油(主要是花生油),认为既是纯正的花
如何 查看 食油 油的 标签 信息
食用油的种类

食用油的种类我们日常吃的食用油的种类,主要是植物油(一)棉籽油用法:炒菜,炖菜。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大豆油用法:炒菜,炸食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油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
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
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用法:炒菜,炸食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
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
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椰子油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
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
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
中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我们日常吃的食用油的种类,主要是植物油湾省的南部。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
正确认识食用调和油及营养调配

正确认识⾷⽤调和油及营养调配2019-05-21⾷⽤植物油是⼈体热量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并且提供的⼀些脂溶性维⽣素也是⼈们⽇常⽣活的必需品。
如何正确选择⾷⽤植物油将在⼀定程度上影响到⼈体的营养平衡。
但是,受很多家庭饮⾷习惯的影响,长期⾷⽤同⼀种类的植物油,从⽽导致膳⾷脂肪酸摄取相对单⼀,难以达到膳⾷脂肪酸的平衡。
平衡膳⾷脂肪酸必须由不同种类的植物油组成,丰富多样化才能满⾜⼈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均衡营养、有益健康的⽬的,因⽽提倡⼈们⼴泛⾷⽤多种植物油。
正确认识⾷⽤调和油油脂中具有多种营养功能且有益健康的是⾷⽤调和油。
1998年中华⼈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了的⾏业标准SB/T 10292-1998《⾷⽤调和油》,其宗旨是⾷⽤调和油通过选择不同品种植物油,合理配⽐脂肪酸种类及含量,扬长避短,保持⼈体必须脂肪酸的均衡营养、从⽽有利于健康。
SB/T 10292-1998中将⾷⽤调和油定义为根据⾷⽤油的化学成分,以⼤宗⾼级⾷⽤油为基质油,加⼊另⼀种或⼀种以上具有功能特性的⾷⽤油、经科学调配具有增进营养功效的⾷⽤油,具有功能特性的⾷⽤植物油是指⾼油酸型油脂、⾼亚油酸、含亚⿇酸型油脂、含花⽣四烯酸型油脂、富含VE、⾕维素型油脂。
⾷⽤植物油的营养调配从健康⾓度,营养保健专家指出,油的品种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不同油的脂肪酸含量是不⼀样的,如⼤⾖油、花⽣油、⽟⽶油、葵花籽油等是以亚油酸为主要成分;橄榄油、油茶籽油是以油酸为主要成分;亚⿇籽油、紫苏油是以亚⿇酸为主要成分,多项研究都表明,饱和脂肪酸的过量摄⼊,会使⾎液中的胆固醇增加,⽢油三酯含量增⾼,坏的胆固醇(LDL)⽔平提⾼,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多种⼼脑⾎管疾病;⽽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3系列脂肪酸有明显降低⾎脂,降低⾎液中坏的胆固醇(LDL)⽔平的作⽤,亚⿇酸属ω-3系列脂肪酸,它在⼈体代谢后产⽣DHA(⼆⼗⼆碳六烯酸)和EPA(⼆⼗碳五烯酸),它是鱼油中的主要成分,可以软化⾎管,对⼼脑⾎管疾病有防治作⽤;单不饱和脂肪酸ω-9系列有提⾼⾎液中好胆固醇(HDL)⽔平的功效,抗⾎栓,具有防⽌⽼年痴呆的作⽤。
食用油的营养价值解析

食用油的营养价值人类为了生存、生长,必须要从外界不断的获取营养。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就是获取营养的主要来源。
虽然这些食物看似千差万别,但其实它们的主要成分几乎都可以归纳为七大类,即: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纤维素。
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并维持健康的七大类营养。
食用油就是脂肪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食用油脂很多。
从广义上说,在通常室温环境下呈现液态的叫油、固态的叫脂。
从油脂的来源讲,一般可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两大部分。
草本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
木本植物油:棕桐油、椰子油、核桃油、油茶籽油等。
陆地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鸭油等。
海洋动物油:鲸油、深海鱼油等。
天然油脂中的主要成份为甘油三酯,即中性油,占总量的95%以上。
其余还含有:水分、杂质、游离脂肪酸、蛋白质、糖类、甾醇、色素、烃类、脂肪醇、蜡和磷脂、维生素等,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铜、铁、锰、砷、汞、磷、钠、锌等。
天然油脂在精炼后,去除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得到了纯净的中性油,保留了食用油的营养成分。
食用油是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对人体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提供人体所需脂肪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居民维生素E的首要来源。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一个健康成人体重的14%〜19%是脂肪组织,它保护着我们身体的所有脏器,皮下脂肪组织能维持体温恒定。
脂类还是构成大脑、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并和人类的生育能力有重要关系,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利用也离不开脂肪,人体缺少这些物质将会产生多种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食用油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克油脂可产生约39.62kJ热量,同时还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a亚麻酸——的主要来源。
经食用油烹制的食物不仅由生变熟,改善口味,还能促进食欲和增加饱腹感。
⑴很多人也许一听到脂肪、油,就会产生抵触,认为它会造成带来肥胖、高血脂甚至更多疾病。
其实不然,和其他六大营养一样,人体离不开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