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地区的海产大型藻类

合集下载

瓯江大鼋

瓯江大鼋

7月16日晚,永嘉县上塘镇两位渔民,在楠溪江下游捕到了一只重13.5公斤的大甲鱼,经动物专家鉴定为瓯江大鼋。

7月26日,有关部门将这只“水中大熊猫”放归了鼋产地。

时隔25年后,楠溪江再现大鼋,说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其貌不扬癞头鼋鼋,俗称“沙鳖”、“鳖斑”、“白鼋”、“鼋鱼”、“银鱼”、“绿团鱼”、“蓝团鱼”、“玳瑁鱼”等,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海南等省,缅甸、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一带也有,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

体长80至120厘米,体重50至100公斤,最大可达数百公斤。

鼋是肉食性水生动物。

外形与常见的鳖很相似,体椭圆,扁平,背甲不凸起,浑身皮肤柔软;背腹两面由骨板包被,左右两侧连结,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四缘长有宽厚的肉裙。

头宽,前端环形,可缩进甲内;吻短,不突出;鼻孔小,位于吻端;牙齿锋利。

颈粗,基部和背甲前沿较光滑,后部有疣状突起,故称“癞头鼋”。

夏秋两季天气闷热时,鼋常浮出水面呼吸,发出嘶嘶响声。

它栖息于水质澄清、流速缓慢且深的江河及水库、山涧深潭里,善于钻入泥沙,行动迟缓,不常迁移,有结群现象,盛夏夜晚喜上岸纳凉。

白天很少活动,夜里游到浅滩觅食螺、蚬、蚌、蛙、虾、鱼等。

捕食时,潜伏于浅滩边,将头缩入甲壳内,仅露出眼和喙,待猎物靠近时,发出致命攻击。

食量极大,一次能吃进相当于体重5%的食物,新陈代谢低,耐饥能力强,半个月内可不再进食。

气温过高或过低时要休眠,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冬眠,长达半年时间,有“睡神”之称。

被捕后,常常绝食10至20天,并且将已吞食的食物都统统地吐出来。

鼋不会主动袭人,为了自卫会咬人,咬住后宁死不松口。

鼋繁殖后代颇有趣,5公斤时性成熟,5至6月交配,体内受精;6至9月产卵,黄昏或拂晓时,母鼋爬上岸边,在向阳干燥的沙滩上,用后肢扒沙,挖出一个30至40厘米的深穴,产卵十几粒至数十粒,最多100余粒,卵圆,白色钙质,直径40毫米,重约18克。

温州珍惜的动植物及其分布

温州珍惜的动植物及其分布

温州珍惜的动植物及其分布
温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地区,以下是珍惜的动植物及
其分布。

动物:
1. 白鹭:分布在温州市区、龙湾区等地,是宁波湾最常见的鸟类之一,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 蛇颈龟:分布在温州、永嘉等地的平原水道、江河湖泊中,是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

3. 麝香猫:分布在温州北部山区、苍南、文成等地的森林、丘陵地带,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植物:
1. 水杉:分布在苍南、文成、泰顺等地的山区中,是国际红皮书上的
珍稀濒危植物。

2. 溪畔千层:分布在温州市区、平阳等地的山谷、水边,是国家一级
保护植物。

3. 东南椒目:分布在瑞安、乐清等地,是中国独有的植物,产于温带
落叶阔叶林中,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

以上是温州珍惜的动植物及其分布,我们应该积极保护这些动植
物资源,让它们继续繁衍生息,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藻类学

藻类学


真红藻纲:藻体复杂,丝状体,假膜体,膜状体,无性繁殖:四分孢子 顶端生长
一、原红藻纲
红毛菜目, 紫球藻科 紫球藻,细胞壁厚
红毛菜科 紫菜
二、真红藻纲
海索面目
石花菜目 石花菜、鸡毛菜
隐丝藻目 海螺 蜈蚣藻 珊瑚藻 厚膜藻 拟厚膜藻 亮管藻
杉藻目
叉枝藻 江离 麒麟菜
红皮藻目 红皮藻 金膜藻
仙菜目
仙菜 凹顶藻 鸭毛藻(褐红)软骨藻(褐色) 多管藻
2、结合藻纲
鼓藻目
双星藻目
中带藻目
具体实例
A 绿藻纲
一、团藻目:
①扁藻 青岛大扁藻(低温种),亚心形扁藻(高温种)
形态构造:广卵形,4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饵料——青蟹育苗,双壳类的后期
育苗,沙蚕育苗。
②盐藻 梨形,2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生产β-胡萝卜素,生产甘油,蛋白质
③雨生红球藻 绿:动孢子和动细胞;红:不动孢子和不动细胞,外围有厚厚的胶层。
1)无壳缝目(仅有假壳缝)
脆杆藻科、海线藻科
2)有壳缝目(具壳缝或管壳缝)
单壳缝亚目:一壳面有壳缝,另一壳面假壳缝
双壳缝亚目:两个壳面有壳缝
菱形亚目:有管壳缝
双菱亚目:有管壳缝
①无壳缝目脆杆藻科: 斑条藻
楔形藻
条纹藻
拟星杆藻
②无壳缝目海线藻科:
海线藻
海毛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有壳缝目——单壳缝亚目
4)网管藻目:圆柱状分枝或管状,囊状的膜状体 鹅肠菜 小的 橄榄绿,大的 褐色
萱菜 管状,分枝,褐色 无节萱菜/萱菜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囊藻 囊状 里面有水 半球型

常见海洋藻类

常见海洋藻类

常见海洋藻类1、川蔓藻开放分类:单子叶植物纲川蔓藻属泽泻亚纲泽泻目眼子菜科川蔓藻是眼子菜科,川蔓藻属的沉水草本。

主要分部在辽宁、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其沿海岛屿、海南、广西等中文学名:川蔓藻二名法:Ruppia maritima L.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又称百合纲。

亚纲:泽泻亚纲(Alismatidae)目:眼子菜科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被分到茨藻目(Najadales)中。

亚目:在1998年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被分到泽泻目科: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属:川蔓藻属(Ruppia Linn.)种:川蔓藻分布:全球温带、亚热带海域及盐湖均产。

川蔓藻 - 基本资料种中文名:川蔓藻种拉丁名:Ruppia maritima Linn.川蔓藻科中文名:眼子菜科科拉丁名:Potamogetonaceae属中文名:川蔓藻属属拉丁名:Ruppia国内分布:辽宁、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其沿海岛屿、海南、广西等地。

国外分布:全球温带、亚热带海域及盐湖均产。

中国植物志:8:083川蔓藻 - 基本特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的咸水中,我国南北均产之。

纤弱、分枝、沉水草本,生于咸水中;叶纤细,线形,延长,基部阔鞘状;花小,两性,2-6朵生于一短柄上由叶鞘内抽出,花柄在花后增长;花被缺;雄蕊2,花丝短而宽;花粉粒狭长形,稍弯;心皮4-6,有胚珠1颗,结果时有长柄;瘦果卵状,钝头或有喙;种子悬垂,无胚乳。

川蔓藻川蔓藻2、石莼石莼Ulva lactuca L.属于绿藻门,丝藻目,石莼科,石莼属。

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菜、纶布,属常见海藻。

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 厘米,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

缢蛏

缢蛏

缢蛏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

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

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吃法其中温州苍南沿海的蛏子,大小适中、无杂味、肉韧结实、味道极佳,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蛏子,很棒独特,闽南语“汤”,俗称“海里的人参”蛏子的肉很好吃,并且价格也很便宜,所以是一种大众化的海产食品。

在我国沿海,尤其是山东、浙江和福建等省,都用人工方法养殖。

我们会常见到由于吃到不洁的蛏子产品而发生一些食物中毒的现象,那么我们在平时食用蛏子的时候应该如何才能清洗干净蛏子呢?为了蛏子卖相好、保存期长,酒店菜场都喜欢“保鲜”蛏子,一些不法商贩为了保鲜和追求好卖相,用化工产品对蛏子进行“驻颜”:“焦亚”泡出蛏子;甲醛能让变质蛏子“起死回生”,苯甲酸钠可以让蛏子“永葆青春”……怎么才能去除这些有害物质呢?把它们全部放进一个清水盆子里,然后在水里加一点残必消,被残必消覆盖的水与空气隔绝,蛏子在水里就会觉得缺氧,会把身体伸出来呼吸,这样就达到了清洗的效果。

如果想再干净的话就多换几次水,换水后加残必消。

注意:残必消合适就可以了,不要加太多,不然它们在里面无法呼吸了,很容易窒息死掉。

残必消可以杀灭蛏子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残洁清水呈碱性,可促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另外,也不要用洗涤灵等清洁剂浸泡蛏子,这些物质很难清洗干净,容易残留在蛏子中,造成二次污染。

专家表示说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吃蛏子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街边摊去吃,还是应该自己在家食用,一定要注意蛏子的卫生与清洁。

因为是在软泥滩上生活,所以蛏子的两个贝壳很薄也很脆。

南麂岛自助游全攻略

南麂岛自助游全攻略

南麂岛自助游全攻略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部海域,共有大小岛屿52个,似一盘明珠撒落于东海。

区内的贝藻类资源丰富,分别占全国贝藻总数的30%和25%,被誉为"贝藻王国"。

南麂列岛是中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海岛,联合国环境开发署生物多样性示范保护区,还有是旅游、避署、疗养和尝海鲜、玩海水的胜地。

有宽800米、长600米的贝壳沙海滩大沙岙景区,有景点集中多达100余处的三盘尾景区,有海岛水仙花群落和岛鸟的竹屿百屿景区;以金沙碧海、奇礁怪石、异峰雅洞、天然草坪、海岛水仙引人入胜,不愧为"碧海仙山、蓝色牧场"。

一.衣气候特征:南麂列岛地处来热带海域,汽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特征是: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气温2.7℃和34.1℃,日极端最高气温在30℃以上天数不多。

二是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8.6天,年均降水量1063.4毫米,为浙江省海岛中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主要降水期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

无霜期365天,四季比大陆推迟40天。

三是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主要是受台风袭击较频繁,据多年气象统计资料,均每年3.3次,5-11月都有台风影响,主要集中在7-10月份,最大风力12级以上。

最佳上岛时间:浙江近海有一条北宽南窄的混水带,南麂列岛适值其末端外缘,故成为浙江近海少有的清水海区,水色以绿至浅蓝为主,透明度一般大于2米,夏秋季节最大可达7米以上,3月中旬台湾暖流开始影响该海区,透明度逐步增加,到10月份爱浙江沿海岸流影响,透明度逐渐下降,考虑到台风、海水水温和海水透明度的影响,故上岛最佳的时间应选在5-8月份,此段时间台风相对较少,海水的透明度也渐入佳境,水温在逐渐回升,适宜游泳。

应准备的衣物:海岛气候比较潮湿,同时岛上的阳光很毒,再加上岛上有一种花点小蚊子,巨毒,很多没有经验第一次去南麂的朋友饱受了毒蚊之苦,回来以后,大胞小胞,长得跟急性荨麻疹似的,看着非常恐怖。

我国大型经济海藻的主要种类以及应用

我国大型经济海藻的主要种类以及应用

我国大型经济海藻的主要种类以及应用法学1138班李伟成,主楼301摘要:简单介绍我国蓝藻、红藻、褐藻、绿藻的主要种类以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蓝藻红藻褐藻绿藻(一)我国常见的海藻类型就已知发现,我国常见的大型经济海藻的主要类型可以分为“蓝藻、红藻、褐藻、绿藻”四种大的类型。

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或称为蓝菌门。

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念珠藻、颤藻、螺旋藻等。

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蓝藻可以在极端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出现,这些环境条件时其他植物所不能忍受的,这表明蓝藻具有极大的适应性。

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其中螺旋藻在我国广泛得到养殖与应用,其可以通过驯化而得以在海水中养殖。

中国云南丽江的程海湖和鄂尔多斯的哈马太碱湖。

经过多年宣传,知名度很高,但实际仅剩程海湖和哈马太碱湖还在保持生产,另两个湖几乎干涸。

程海湖受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海湖保护已提上日程。

哈马太碱湖无工业污染,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加之地处北纬39度,光热资源充足,这些都为螺旋藻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红藻表现有一自然的、古老的发展路线,其路线很复杂,它的起源不了解。

由于它含有红色和蓝色的藻胆素以及出现有不动孢子,故与蓝藻有疏远的亲缘关系。

红藻主要是海生藻类,海产的红藻生活在所有的海洋的近岸,是底栖的生物,但在极地及寒冷范围里是较少出现的。

红藻门植物绝大多数分布于海水中,仅有10余属,约200余种是淡水种。

淡水种多分布在急流,瀑布和寒冷空气流通的山地水中。

海产种由海滨一直到深海200米都有分布。

海产种的分布受到海水水温的限制,并且绝大多数是固着生活。

紫菜的养殖条件相当苛刻。

水温,水深,水质,风浪等也是很讲究的。

不是所有的沿海地区都生产紫菜,多数的紫菜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养殖的。

特别的浙江南部,福建东部的产量影响全国紫菜的价格。

绿藻门植物在其他原生植物“门”中占有一些特殊的地位,并且与其他的“门”有明显的区别。

南麂列岛:“贝藻王国”

南麂列岛:“贝藻王国”

温州沿海东边,有一串神奇而美丽的小岛,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碧海中,被誉为“贝藻王国”,这就是南麂列岛。

她是我国首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我国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唯一一个海岛类型自然保护区。

南麂列岛:“贝藻王国”文/洪振宁独特神奇的列岛南麂列岛位于我市平阳县东南的海面上,由大大小小52个岛屿、数十个明暗礁以及周围的海域组成。

本岛面积约7.6平方公里,从高空向下俯瞰,恰似一只矫健而清秀的水麂,浮现在列岛的中央。

这里“山秀、石奇、滩美、草绿、海蓝、天远”,是一片洁净而神奇的海上仙山。

南麂列岛海域是东海众多海流的汇聚区,各海流在这里交汇,由此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异常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这里拥有典型的中亚热南麂列岛 林炮 摄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水文独特,水质优良,水色以浅蓝为主,海域水体终年清澈,为浙江近海少有的清水海区。

南麂列岛海岸线总长约75公里,基本上是岩岸。

这里的岛礁星罗棋布,港湾众多,岬角丛生,形成诸多的岙。

主岛有怪石林立的礁石滩,有石英砂为主的沙滩火焜岙,还有沉积层很厚的泥滩国姓岙,其岸滩多样,呈现出“一岛三滩”的奇特景观,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南麂列岛处于我国南北海上交通的要道上,自古以来,凡经过此处的航船无不以南麂山为重要导航地标。

明代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均经过南麂列岛。

《郑和航海图》中就有南麂山(旧称南杞山)的记载。

“南杞山”是郑和船队沿东海岸南下的一座重要导航地标。

据清代《中山传信录》的记载,从琉球返回福州,也以南杞山为重要的地标。

南麂列岛附近海域还是中国沿海避风锚地之一。

近代在南南麂列岛保护核心区——龙船礁麂列岛建有灯塔和灯桩多座。

在南麂列岛最靠东侧的稻挑山上,还设有领海基点石碑一座,是温州市唯一的领海基点。

海洋生物的伊甸园大自然的沧桑变化在南麂列岛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环境。

这里海水中的营养盐类非常丰富,是中国乃至世界海水肥沃度最高的海区之一,因而饵料丰富,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衍和养殖业的发展,亦可称为海洋生物的伊甸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索面科Nemalionaceae20.海索面NemalionvermiculareSurin-gar.藻体褐色,细长,呈面条状,生于中潮带大浪冲击的岩石上。

球果藻科Sphaerococcaceae21.茎刺藻CaulacanthusokamuraiYamada藻体紫色,矮小,丛生,丝状,常纵横交错呈绒毛状,生长在中、高潮带的岩石上。

石花菜科Gelidiaceae22.小石花菜GelidiumdivaricatumMar-tens藻体暗紫红色,线状,软骨质,密集丛生,生长在中潮带岩石或贝壳上。

23.石花菜GelidiumamansiiLamx.藻体紫色,直立丛生,软骨质,生长在外海低潮线附近岩礁上。

24.细毛石花菜Gelidiumcrinale(Turn.)Lamx.藻体暗紫红色,丛生,软骨质,生长在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

25.匍匐石花菜Gelidiumpusillum(Sta-ckh.)LeJol.藻体紫红色,线状,匍匐丛生,生长在中潮带岩石或贝壳上。

26.大石花菜GelidiumpacificumOkam.藻体暗紫红色,软骨质。

呈复羽状分枝,生长在外海岛屿干潮线下的岩礁上。

27.拟鸡毛菜Pterocladillacapillacea(Gmelin)SantelicesetHommersand.藻体深紫红色,丛生,软骨质,主枝扁平,规则地羽状分枝2 ̄3次,对生,生长在低潮带附近的岩石上。

珊瑚藻科Corallinaceae28.冈村石叶藻LithophyllumokamuraiFosl.藻体灰粉红色,半球状,石灰质,生长在低潮线附近至潮下带岩石上。

29.叉节藻AmphiroaephedraeaDecaisne藻体粉红色,含丰富石灰质,双叉状分歧,生长在低潮带附近的岩石上。

30.宽扁叉节藻AmphiroadilatataLamx藻体粉红色,石灰质,丛生,生长在低潮带附近的岩石上。

31.小珊瑚藻CorallinapiluliferaPostelsetRuprecht藻体灰紫色,含丰富石灰质,二回或三回羽状对生分枝,生长在低潮带附近的岩石上。

基金项目:温州市科技局项目(S2003A015)浙江温州地区的海产大型藻类敖成齐,周宗雷,徐福珍,吕益(温州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摘要:经过一年时间对温州乐清湾、南麂列岛、北麂列岛及洞头列岛的海产大型藻类植物资源集中调查,对采集到的藻类进行了初步的鉴定,共鉴定出86种海产大型藻类,分属于4门,34科,54属。

关键词:温州地区;海产大型藻类;分类;分类等级ThemarinemacroalgaeinWenzhoudistrictinZhejiangprovinceAOCheng-qi,ZHOUZong-lei,XUFu-zhen,LüYi(SchoolofLifeandEnvironmentalScience,WenzhouNormalCollege,WenZhou325027,China)Abstract:WespentnearlyoneyearinYueqingGulf,NanjiIslands,BeijiIslandsandDongtouIslandsinWenzhoudistrict,Zhejiangprovincetoinvestigateandidentifythemarinemacroalgae.86specieswerecollectedandidentifiedintotalandtheybelongto54genera,34families,4divisions.Keywords:Wenzhoudistrict;marinemacroalgae;classification;classificationgrade.温州海域广阔,海岸线长达355km,有洞头、北麂、南麂、乐清湾等渔场,海藻资源相当丰富。

关于温州海藻,1940年代的有关文献的仅报道40余种[1 ̄4],到1970年代之后始有大量报道[5 ̄12]。

对该地区分布的海产藻类进行全面的调查对藻类分布及藻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积极的意义。

对温州地区乐清湾、南麂列岛、北麂列岛及洞头列岛进行了海藻调查采集。

采集到的藻类分别属于蓝藻门、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

凭证标本均存放在温州师范学院植物标本陈列室。

名录如下。

蓝藻门Cyanophyta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1.半丰满鞘丝藻Lyngbyasemiplena(C.Ag)J.Ag藻体蓝绿色,粘滑,丝状,丛生,生长在中、高潮带岩石上。

绿藻门Chlorophyta丝藻科Ulothrichaceae2.软丝藻Ulothrixflacca(Dillw.)Thur.藻体深绿色,单列细胞丝状体。

生长在中、高潮带岩石上。

礁膜科Monostromaceae3.礁膜MonostromanitidumWittr.藻体绿至黄绿色,片状,膜质,生于中潮带岩石上。

石莼科Ulvaceae4.扁浒苔Enteromorphacompressa(L.)Grev藻体亮绿色或暗绿色,管状,有许多分枝,生于中、低潮带的岩石、石砾上或石沼中。

5.肠浒苔Enteromorphaintestinalis(L.)Link藻体亮绿色或黄绿色,管状,膜质,生长在浅海内湾石砾上或中潮带石沼中。

6.条浒苔Enteromorphaclathrata(Roth)Grev藻体绿色,管状,膜质,生长在风平浪静的中潮带滩涂上。

7.浒苔Enteromorphaprolifera(Mull)J.Ag藻体草绿色,管状,膜质,丛生,生长在中潮带滩涂、岩石上。

8.蛎菜UlvaconglobataKjellm藻体绿色,片状,膜质,生长在高、中潮带岩石上或小石沼中。

9.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藻体草绿至深绿色,片状,膜质,上有大小不等的孔,生长在中、低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

10.裂片石莼UlvafasciacaDelile藻体草绿至深绿色,条片状,膜质。

生长在中、低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

刚毛藻科Cladophoraceae11.斯氏刚毛藻CladophorastimpsoniiHarv.藻体深绿色,单列细胞分枝丝状体。

分枝较繁茂,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

12.海绿色刚毛藻CladophoraglaucescensHarv.藻体绿色,单列细胞分枝丝状体,分枝较繁茂,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

羽藻科Bryopsidaceae13.假根羽藻BryopsiscorticulansSetch.藻体鲜绿色,外形为直立生长的羽状枝和基部匍匐生长的假根部,生长在中、低潮带岩石上。

14.羽藻Bryopsisplumosa(Huds)C.Ag.配子体直立,状似羽毛,一般在中潮带或低潮带的礁石上或者石沼中生长。

松藻科Codiaceae15.刺松藻Codiumfragile(Sur.)Hari-ot.藻体深绿至黑绿色,海绵质,复叉状分枝,生长在中、低潮带岩石或石沼中。

红藻门Rhodophyta红毛菜科Bangiaceae16.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T,J.ChangetB.F.Zheng.藻体紫红色,片状,膜质,长披针形,生于中高潮带的岩礁上。

17.铁钉紫菜PorphyraishigecolaMiura藻体紫红色,圆形、椭圆形或肾形,生长在中、高潮带铁钉菜藻体上。

18.皱紫菜PorphyracrispataKjellm藻体青紫色,片状,膜质,圆形或椭圆形,生长在高潮带岩礁上。

19.条斑紫菜PorphyrayezoensisUeda藻体紫红色或青紫色,卵形或长卵形,基部圆形或心脏形,边缘光滑无皱褶,多生长在中潮带岩石上。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84・TERRITORY&NATURALRESOURCESSTUDY2006No.3文章编号:1003-7853(2006)03-0084-02中图分类号:P745文献标识码:A在大干潮线下1 ̄3m岩石上。

67.大团扇藻PadinacrassaYamada藻体褐色或常由于不同程度钙化而呈灰白色,扇形;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和石沼中。

铁钉菜科Ishigeaceae68.铁钉菜IshigeokamuraiYendo藻体黑褐色,革质,直立,丛生,复叉状分枝;生长在中潮带岩石上。

马尾藻科Sargassaceae69.羊栖菜Sargassumfusiforme(Harv.)Setch.藻体褐色,肉质;主干圆柱形,互生分枝;生长在风浪较大的低潮带岩石上。

70.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Mert.)O'Kuntze藻体黑褐色,形似鼠尾;主干短粗,上长数条主枝;生长在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

71.半叶马尾藻Sargassumhemiphyllum(Turn.)Ag藻体黄褐至黑褐色;主干短,上生1 ̄2个主枝;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在中潮带较大的石沼中也有一些生长。

72.草叶马尾藻SargassumgraminifoliumTurn藻体褐绿色。

主干圆柱形,顶上有几条主枝;生于风浪较大的近低潮线岩石上。

73.瓦氏马尾藻SargassumvachellianumGrev.藻体黄褐色,树状;生长在潮流通畅的大干潮线附近的岩石上。

74.铜菜Sargassumhorneri(Turn.)C.Ag.藻体树状,黄褐色;生长在低潮带深沼中或风浪较大的干潮线下深4m处的岩石上。

75.黑叶马尾藻SargassumnigrifolioidesTsengetLu藻体深黑色,树状;生长在风浪较大的低潮线附近岩石上。

粘膜藻科Corynophlaeaceae76.粘膜藻Leathesiadifformes(L.)Aresch藻体黄褐色,串球状,粘滑;生长在中、低潮带岩石上或其他藻体上。

索藻科Chordariaceae77.异丝藻Papenfussiellakuromo(Yendo)Inagaki.藻体深绿色,线状,软骨质,粘滑;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

水云科Ectocarpaceae78.水云Ectocarpusconfervoides(Roth)LeJolis植物体小型,为单列细胞构成的分枝丝状体;主要附生在中、低潮带马尾藻等大型海藻上,亦生于潮间带岩石上。

79.印度水云EctocarpusindicusSonder藻体黄绿色至灰褐色,为单列细胞构成的分枝丝状体;生于低潮带岩石或其他海藻上。

萱藻科Scylosiphonaceae80.萱藻Seytosphonlomentarius(Lyngb.)J.Ag.藻体为直立管状体,有节或无节,无分枝;分布于潮间带的岩石上。

81.囊藻Colpomeniasinuosa(MertensexRoth)Derb.etSol.藻体膜质,球状,中空,黄褐色;生于低潮带岩石上或其他藻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