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车维护保养及管理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标题:教练车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教练车管理制度是指针对驾校教练车辆的管理规定和措施,旨在确保教练车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驾驶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建立健全的教练车管理制度对于驾校和学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练车购置标准1.1 确保教练车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包括车辆性能、安全配置等。
1.2 要求教练车辆具备良好的驾驶品质和舒适性,确保学员在车内学习时的舒适度。
1.3 鼓励驾校选择绿色环保的教练车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练车定期维护保养2.1 制定教练车辆的定期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2.2 定期对教练车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安全隐患。
2.3 建立教练车维修档案,记录维修保养情况,保证车辆的良好状态。
三、教练车驾驶员培训3.1 对教练车驾驶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3.2 建立教练车驾驶员考核制度,确保驾驶员具备合格的驾驶能力。
3.3 定期对教练车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保持其驾驶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教练车使用管理4.1 制定教练车使用规定,包括使用范围、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规定。
4.2 确保教练车辆的使用合理高效,提高驾驶培训的效率。
4.3 建立教练车使用记录,追踪和评估教练车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五、教练车安全监管5.1 建立教练车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教练车辆的监督和管理。
5.2 定期组织教练车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安全性符合要求。
5.3 鼓励学员和教练员提出教练车安全改进建议,不断完善教练车管理制度。
结语:教练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
驾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教练车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教练车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学员提供更好的驾驶培训服务。
教练车辆维护方案

教练车辆维护方案教练车是驾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教练车进行维护保养。
本文将从教练车的维护周期、维护项目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教练车辆的维护方案,帮助驾校教练和车辆管理员更好地管理教练车辆。
维护周期教练车辆的维护周期是指每个阶段需要进行维护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教练车的维护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指教练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包括每日和每周的保养项目。
日常保养应该由驾校教练和车辆管理员共同完成。
日常保养主要包括以下项目:•定期检查轮胎气压和磨损情况;•定期检查雨刮器的工作情况;•定期检查车灯和指示灯的工作情况;•定期检查车辆的油量、冷却液和刹车油等液位;•定期检查车辆的安全带是否正常。
日常保养时间周期一般为每日和每周。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指教练车辆按照一定的时间和公里数进行的保养,一般时间周期为半年或一年,公里数周期为每5000公里。
定期保养主要包括以下项目:•更换机油和机滤;•更换空气滤清器;•更换燃油滤清器;•更换变速器油和转向助力油;•检查刹车管路和制动器的工作情况;•检查电瓶电量和电路系统。
定期保养时间周期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公里数周期为每5000公里。
大保养大保养是指教练车辆按照一定的时间和公里数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保养,一般时间周期为2年或3年,公里数周期为每1万公里。
大保养主要包括以下项目:•更换正时皮带;•更换火花塞;•更换水泵;•更换离合器;•更换传动皮带;•更换后桥油封及其他零部件。
大保养时间周期一般为2年或3年,公里数周期为每1万公里。
维护项目教练车辆的维护项目是指各个阶段需要进行的具体维护工作。
教练车辆的维护项目包括多个方面,具体如下:发动机和变速器•更换机油和机滤;•更换空气滤清器;•更换燃油滤清器;•更换变速器油和转向助力油;•更换正时皮带;•更换火花塞;•更换水泵;•更换离合器;•更换传动皮带。
刹车系统•检查刹车管路和制动器的工作情况;•更换制动器片和制动鼓。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教练车管理制度是指针对教练车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教练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使用,提高驾校教学质量,保障学员的安全和权益。
一、教练车的购置与配置1. 教练车的购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车辆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教练车的配置应满足教学需要,包括但不限于双操控装置、学员坐位、教练坐位、教学设备等。
二、教练车的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和维护教练车,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 按照制定的保养计划,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刹车片等易损件。
3. 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确保胎面深度符合相关标准。
4. 定期检查和维修车辆的制动系统、灯光系统、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
5. 教练车的维修和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维修内容、维修时间和费用等。
三、教练车的使用与管理1. 教练车的使用应符合交通法规和驾校的相关规定,严禁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2. 教练车的使用应遵守驾校的排班计划,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3. 教练车的使用期限应根据车辆的状况和安全性能进行评估,达到报废标准时应及时淘汰。
4. 教练车的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时间、里程数、教学内容等。
5. 教练车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6. 教练车的驾驶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资格和教学能力,且持有有效的驾驶证和教练证。
四、教练车事故的处理与报告1. 发生教练车事故后,应即将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
2. 教练车事故的处理应按照像关法律法规和驾校规定进行,包括事故责任认定、赔偿等。
3. 教练车事故的报告应及时上报驾校和相关部门,包括事故原因、损失情况等。
五、教练车的安全教育与培训1. 对教练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对学员进行教练车的安全使用培训,包括车内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应急状况下的处理等。
六、教练车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 驾校应建立教练车管理制度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教练车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教练车辆管理制度

教练车辆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教练车辆的使用管理,提高教练车辆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教练车辆管理的基本原则1. 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法律法规;2. 强调安全第一,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3. 提倡文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4. 公平公正的管理,对所有使用者一视同仁;5. 提高教练车的使用效率,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
三、教练车辆管理及使用范围1. 管理对象:所有驾校注册的教练车辆;2. 使用范围:教学、考试、维修等。
四、教练车辆管理制度的内容1. 教练车辆的选用(1)考虑教学需求和教练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练车车型;(2)确保车辆的性能良好,保证学员安全。
2. 教练车辆的配备(1)教练车应配备安全带、防护罩等安全设备;(2)车辆内部应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如驾驶员座椅、副驾驶座椅、行车记录仪等;(3)教练车应保持车身整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车辆正常使用。
3. 教练车辆的日常使用(1)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使用教练车辆;(2)保证教练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3)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保护学员和行人安全;(4)定期进行教练车辆检查,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
4. 教练车辆的维护养护(1)定期进行车辆保养,如更换机油、轮胎等;(2)有异常的声音或故障立即停车检修;(3)教练车辆的洗车工作,保持车身整洁;(4)定期检查车辆各项部件,确保车辆性能良好。
5. 教练车辆的事故处理(1)发生交通事故时,第一时间保障学员及现场安全;(2)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3)配合有关部门调查,积极协助处理事故。
六、教练车辆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1. 监督部门:(1)驾校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教练车辆的管理使用情况;(2)公安交警部门对教练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监督。
2. 检查工作:(1)定期检查教练车辆的各项设备是否完好;(2)抽查教练车辆使用记录,确保教练车辆的正常使用。
七、教练车辆管理制度的责任追究1. 对不按照规定管理使用教练车辆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相应的警示和惩戒;2. 对发生交通事故的教练车辆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必要时对不良驾驶行为进行处理。
教练车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教练车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教练车及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教练车管理1.每辆教练车必须有专职驾驶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并配备专用停放车位。
2.每辆教练车必须办理车辆保险,并定期检查保险有效期,以保障师生的安全。
3.每辆教练车必须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机油、清洗空调滤清器、检查制动系统等。
4.每辆教练车必须配备应急工具,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5.教练车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确保师生的安全。
三、设施设备管理1.教练场必须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工作,确保学员的健康安全。
2.教练场必须配备充足的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白板、投影仪、驾驶模拟器等,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3.设施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禁止滥用和损坏。
4.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及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安全。
5.设施设备的购置和更换必须经过审批,严禁擅自购买和更换。
四、管理措施1.负责教练车及设施设备管理的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2.负责教练车及设施设备管理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
3.定期对教练车和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4.教练车和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建立相应的维修记录和档案。
5.对于严重损坏或无法继续使用的教练车和设施设备,必须及时报废和更换。
五、违纪处理1.对于违反教练车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的人员,将依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分。
2.对于因故意破坏教练车和设施设备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附则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和补充。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教练车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驾校教练车的正常运营和安全使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教练车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教练车的利用率、减少事故风险,保障学员和教练员的安全,推动驾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教练车管理制度。
一、教练车购置与更新1.1 确定购置标准:根据驾校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计划,制定教练车的购置标准。
考虑车辆品牌、型号、配置等因素,确保教练车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教学要求。
1.2 定期更新教练车:根据车辆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况,制定教练车的定期更新计划。
及时淘汰老旧车辆,引进新款教练车,提升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1.3 购车流程管理:建立完善的教练车购车流程,包括招标采购、验收、登记等环节。
确保购车程序的透明化和规范化,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教练车维护和保养2.1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教练车的使用频率和车辆状况,制定教练车的定期维护计划。
包括保养、检修、更换零部件等内容,确保教练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建立维修档案:对每辆教练车建立详细的维修档案,记录维修和保养的时间、内容和费用等信息。
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车辆维护的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3 加强维护人员培训:组织维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升其维修和保养技能。
确保维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教练车的故障和问题。
三、教练车安全管理3.1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制定教练车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包括车辆的外观、内饰、仪表盘、灯光、制动系统等方面的检查内容。
确保教练车的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3.2 加强驾驶员培训:对驾驶教练车的教练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培养教练员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驾驶安全的好习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3 安全事故处理:建立教练车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处理。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和教育。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
引言概述
教练车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驾校教练车辆的安全运行,规范教练车的使用和维护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驾校教学质量、确保学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教练车的购置和配置、使用规范、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教练车管理制度。
一、教练车的购置和配置
1.1 确保教练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工具
1.3 确保教练车的保险和年检手续齐全
二、教练车的使用规范
2.1 严格按照规定的教学路线和时间进行教学
2.2 保持车内整洁,遵守交通规则
2.3 禁止私自改装车辆,确保驾驶员资质合法
三、教练车的维护保养
3.1 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油、刹车油等润滑油品
3.2 定期检查车辆的轮胎、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
3.3 定期进行车辆的保养和维修,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四、教练车的安全管理
4.1 建立教练车辆的安全管理台账,定期检查和更新
4.2 配备车载摄像头和GPS定位系统,监控教练车的行驶情况
4.3 加强教练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教练车事故处理
5.1 发生教练车事故后,第一时间保障学员和教练员的安全
5.2 即将报警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5.3 事故处理完成后,及时进行事故报告和记录,调查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教练车管理制度是驾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惟独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执行,才干确保教练车的安全运行,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员的安全。
希翼各驾校能够重视教练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为驾驶员培训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练车管理制度

教练车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教练车是驾校培训学员驾驶技能的重要工具,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教练车的安全、有效地运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练车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教练车选购与配备1. 教练车选购驾校应根据培训需求和财务状况,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的教练车型号。
选购时应考虑车辆品牌、性能、耐用性、维修保养成本等因素,并与相关厂家进行充分沟通和商议。
2. 教练车配备驾校应根据学员数量和培训计划,合理配置教练车数量。
配备时应充分考虑教练车的使用率、维修保养周期和车辆更新周期等因素,确保教练车的数量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三、教练车日常管理1. 教练车保养驾校应建立教练车保养制度,确保教练车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
保养内容包括车辆洗涤、机油更换、轮胎检查等,维修内容包括车辆故障修复、零部件更换等。
保养和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并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2. 教练车安全检查驾校应定期对教练车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制动系统、灯光系统、安全带、轮胎磨损程度等。
检查结果应及时整理和处理,并在车内显眼位置张贴安全检查合格标志。
3. 教练车维修管理驾校应建立教练车维修管理制度,确保教练车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维修管理包括故障报修、维修流程、维修费用核算等。
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并保存,维修费用应合理核算和管理。
四、教练车使用管理1. 教练车使用计划驾校应根据学员数量和培训计划,制定教练车使用计划。
计划应包括教练车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人员等信息,并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和部门。
2. 教练车使用记录驾校应建立教练车使用记录制度,记录教练车的使用情况。
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日期、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地点等。
使用记录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3. 教练车事故管理驾校应建立教练车事故管理制度,确保教练车事故的及时处理和善后工作。
事故管理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责任认定、事故处理等。
事故报告应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损失情况,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 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季节性和走 合维护。日常维护属于预防维护作业,是各级维护的基础, 由教练员负责执行,且应在出车前和车辆停歇时间内进行, 不得占用行车时间。一、二级维护由专业维修工负责进行, 教练员必须协助和监督维护全过程。
前言
? 日常维护作业内容主要以车辆“三检”工作为主(即出车前、 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紧固 情况,回场后加注润滑油和燃料,运行中随时注意车辆各部 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或报修,不带病行驶),保持 车辆“四清”(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 防止车辆“四漏”(漏油、水、电、气),做到车容车貌的 整洁。
按下皮带,其挠度应为10-15毫米。 ? (9)、检查转向横直拉杆、转向臂及传动系统的各联
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 (10)、检查悬挂系统钢板弹簧,不得有断裂。 ? (11)、检视离合器的自由行程。 ? (12)、检查车厢内座椅、扶手、天窗、灭火器及服务
标牌等。 ? (13)、检查全部灯光、电脑报站器、后门监视器。 ? (14)、检查报修部位是否已修复。 ? (15)、填写好日常维护项目检查登记表。
教练车折寿的原因分析
? 教练车实际使用寿命与理论报废年限相差较大,其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 1.责权利不明是主因 从以上2种情况来分析,因驾校管理制度上的缺陷,责权利 不明确,奖惩制度不分明,导致教练没有责任心,主人翁意 识缺失,做多做少一个样,车况好坏事不关已,反正车不是 教练的,坏了就去修,修理费也是驾校的,对教练没有压力, 没有损失。
? (5)、检查燃油箱中的油量。摇动手油泵排出燃油 系统内的空气,为起动发动机作好准备。
? (6)、检查发动机润滑油的油面高度,油面高度应 在油尺记号的2/4—4/4之间。
出车前日常维护
(7)、检查发动机空气进气管道密封情况,检查滤 清器。 ? (8)、检查风扇、发电机皮带的张紧力,以3-5公斤力
教练车折寿的原因分析
3.不当操作是催化剂
? 教练车主要是给学员学习驾驶的,因学员动作生疏,操作失 误,加上有些教练不负责任,不仅不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 任由学员操作,甚至为了应付考试,教学员违反驾驶技术操 作规程。比如半坡起步,按理是要做好油离配合,等离合器 抬到半联动点后停顿,燃后慢慢松手制动,同时轻加油门起 步。但有些教练为了半坡起步不熄火,教学员先猛踩油门, 再抬离合,待车辆克服制动阻力起步几米后,再松手制动。 这样无形当中就加速了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磨损,同时造成发 动机超负荷工作,当然造成车辆折寿。
烈日下洗车! 画圈打磨!
滥用保养剂 洗车像洗澡!
维护常见误区
有车一族们:对待自己的爱车,你是否走入了区 ? 1.太阳下洗车─ 伤车漆! 2.洗车像洗澡─ 害空调! 3.圆圈方式打蜡─ 效果差! 4.机油太多─ 出故障! 5.螺栓过紧─ 永久变形! 6.风扇皮带太紧─ 轴承负荷大! 7.进口轮胎─ 不适用! 8.新蓄电池不充电─ 缩短寿命! 9.冷却水温度太低─ 磨损发动机! 10.水箱“开锅”速加水─ 气缸开裂!
出车前日常维护
2、在发动机起动后进行的维护项目
? (1)、细听发动机的声音,经怠速升温后试验怠速及加速动 转情况,不得有异响。
? (2)、观察仪表板上的机油表、水温表、电流表、气压表是 否正常工作。
? (3)、检查雨刮器、大灯、雾灯、转向灯、制动灯、牌照灯、 后视镜、报站器、车载机的工作情况。
? (4)、检查各部有无漏水、漏气、漏油(包括燃油、机油、 齿轮油、刹车油、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
出车前日常维护
1、在发动机起动前进行的维护项目
? (1)、检查车身外部(包括车门、前后玻璃、窗玻、 灯玻等)。
? (2)、检视轮胎外表及气压,轮胎螺丝及半轴螺丝 的紧固情况。
? (3)、检查电瓶(包括电解液、接线柱、通气孔、 外部卫生等)。
? (4)、检查水箱的存水量,不足时添加,然后扭紧 加水口的盖。
教练车折寿的原因分析
2.非正常使用是祸首 ? 因教练车长期处于非正常行驶状态,混合气过浓使燃烧室容
易引起积碳,燃烧不良,同时导致三元催化转化器中毒以及 排气管放炮,造成排气管容易早期炸裂;离合器长时处于半 联动状态,离合器片磨损过快,传动效率低下;又因长期低 速行车,变速器等传动部件磨损较大;制动器频繁使用,容 易使制动液损耗异常,制动器用橡皮材料容易早期磨损,制 动器过早损坏。总之,由于非正常使用,使车辆机械过度疲 劳而缩短使用寿命。
教练车的日常保养方法和 管理浅议
前言
? 我校教练车维护保养制度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定期检测, 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不论什么类型的车辆,在行驶中,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部机件必然会逐渐产生不同程度 的自然松动、磨损和机械损伤。为了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确保运行安全,保护环境,降低运行消耗,提高运输质量, 必须按期执行车辆维护。
前言
? 培训达成目标: ? 1、了解车辆日常维护的作业内容及工艺规范 ? 2、加强教练员对车辆基本构造的认识程度 ? 3、做到实时掌控车况,确保安全教学 ? 如何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这对教练员这种特殊工种
来说,极为重要,是安全教学的前提。
学习内容
教练车折寿原因浅析 维护常见误区 出车前日常维护 行车中日常维护 收车后日常维护(轮胎的日常维护) 车辆规范管理
? (5)、检验驻车、行车制动器控制机构的固定和连接情 况。
? (6)、检查电涡测离合器和驻车、行车制动器以 及转向器的作用和有关自由行程、工作行程、自由转动量,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一般为10-15mm,方向盘自由行程为1015°。 2、听察发动机及底盘有无异声,并观察各仪表是否正常,如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检修或排除: (1)、发动机或底盘有特殊响声或异味。 (2)、机油压力表读数显著降低或失效。 (3)、制动失常或咬伤, 转向操纵异常。 (4)、轮胎有严重漏气或爆破。 (5)、发动机“开锅”或水温表读数上升至95℃以上; (6)、电流表充放电不正常或指示灯突然亮,有异响异味; (7)、各种报警指示灯亮或报警蜂鸣器鸣响; (8)、各类灯光、指示灯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