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下的应试技巧word版本
历史开卷考试技巧

历史开卷考试技巧
1、仔细阅读考题,明确考查内容的要求,确定自己考试的重点。
2、根据知识点梳理自己的答题脉络,把握大致解题思路。
3、把握正确的习题顺序和时间安排,让自己的步伐和时间保持有序
稳定。
4、抓住考点,把握重点难点,不要追求做完所有题,遇到看不懂的
题目就及时跳过。
5、复习比较困难的部分,考试结束后可以把时间投入到复习、归纳、总结。
6、尽量用精练的语言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把语言、叙事、比较等
手法运用到文章中。
7、多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增强自己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对于实现历史知识的应用有很大的帮助。
8、学会防御性的答题方法,有时候考题只是考验一些记忆的基础知识,所以尽可能记住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和框架。
9、严格遵守考试规定,认真作答,不要掉以轻心。
10、勤加练习,多运用问题解决的方法,熟练并灵活运用知识,为考
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政史开卷考试技巧

初中政史开卷考试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熟悉课本:开卷考试主要考察的是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对课本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只有熟悉课本,才能够快速找到答案,提高答题效率。
理解题目:在考试时,需要先快速浏览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考察点,然后针对性地去寻找答案。
合理利用时间:在考试时,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因此,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题目。
掌握重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需要重点掌握。
在考试时,这些知识点和考点往往是答题的关键。
注意细节:在答题时,需要注意细节,如答案的格式、语言表述等。
这些细节问题可能会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
多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试题或者历年真题来锻炼自己的答题能力。
总之,初中政史开卷考试需要考生对课本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掌握答题技巧,合理利用时间,注意细节问题,多进行练习。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一、看好“家门”最关键所谓看好“家门”,就是依纲据本,夯实基础。
“纲”即《历史课程标准》,“本”就是手中的课本。
综观各地的中考历史试卷,无论开卷还是闭卷,其立足点依然是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乃至历史常识。
所以要迎接开卷考试,最重要的一步仍然是夯实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书抄,简单。
其实,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
因此,我们应该对照课本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逐个板块、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进行复习。
该识记的识记,该理解的理解,该运用的运用,千万不要遗漏知识点。
切记: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
“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健。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二、适当“串门”最重要所谓适当“串门”,指既要注意把握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把握好不同时代相关历史问题的纵向分析与比较,又要注意对相关学科的能力渗透和能力迁移,注意加强历史与语文、政治、地理等科目知识的结合,形成纵向、横向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
所谓“横串门”就是要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复习,比如把发生在1861年的历史事件串联复习,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开始等,所谓“纵串门”就是要把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它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复习,比如对中国人民抗争史的复习就可以把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知识点连起来复习。
对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题要以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素材,比如关注生态环境、人口、资源、海峡两岸关系、西部开发、朝鲜问题、中东问题、美日韩关系等问题,使政史地知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起来,以提高理解、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等综合能力。
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攻略三、寻找“热门”很必要所谓“热门”,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中考历史开卷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开卷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开卷答题技巧 中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测试,更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测试。考场如同战场,打仗只有“”而无“谋略”是不行的,打仗要有策略,考试也是如此。要想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考出好,获得较好的分数,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灵活运用固然很重要,但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如何在考试中应用非智力因素获得高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中考历史开卷答题技巧,欢迎阅读。 一、把握好“六先”和“六后” 1. 拿到试卷后先写姓名、考号;后看试卷的页数和题数。以免忘写姓名、考号,否则监考老师可能会打断你的思考,监督你填写姓名、考号。 2. 先浏览全卷;后看题。浏览全卷要做到心中有数:观察哪些试题有熟悉感;四个非选择题与课本中哪几个知识点有关,在做其它题翻书时,若碰到就把该页折叠起来,能大大节省翻书时间。 3. 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熟后生。做题时尽量避免由前往后推着做,试想我们如果在前面的题目花费了很长时间,而当看到后面的题目很简单但考试时间却已不足时,那么我们的实力就不能得以充分展示而感到惋惜。 正确的做法:考试铃响,快速地在答题卡中填写已经看到的选择题答案;不翻书继续做其它选择题,在自己认为的选项字母上划√,能肯定地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中,有疑问地暂时不填写答题卡,继续做下一题。选择题做完后可以翻书做四个非选择题了,注意:你做的第一个非选择题,一定是你比较熟悉的题目,等自己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完后,再来“啃骨头”,这样容易使思路顺畅,赢得时间。 4. 审题时先看问题;后阅读题目。先看问题知道在问,审题具有目的性,迅速抓住关键字、词,舍去无关信息,提高阅题速度和准确性。审题时注意估算分数值,揣测命题人的意图。 5. 先使用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知识;后翻书核对、查找不熟悉或遗忘的知识。中考历史题量相对较大、时间较紧,命题时首先考查地是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熟练程度,若每一题都翻书,时间根本不够。开卷考试的策略是:容易题不翻书,中难题少翻书,难题要有目标的翻书。 6. 最后时间段先选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在最后剩余时间,还有几道你认为比较难的题没声做,这时应先选择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你也许会得高分。越是时间紧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某道题目的解答被“卡壳”时,不要紧张,要马上变换思维方式,换个角度、换个方位去思考,不要自己判定为“死刑”而将时间轻易放弃。 二、把握好五个关系 1. “快”和“慢”的关系。行文要快,复查要慢。有了解题思路,书写文字既要认真,更要快,以赢得时间。复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是不要全面检查,因时间不允许;二是浏览全卷,对全卷做个粗略的检查,特别是选择题,答题卡是否还在空白,答案是否填错(核对与各题选项上的√);三是不要重复原来的思路,不仅要检查答案,而且还要检查审题的准确性,但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要轻易涂改原有答案。 2. “会”与“对”的关系。会做不一定能得分,关键是看你能否将你的解答转化为得分点,这主要靠准确的学科语言和文学语言的表述,没有废话,判卷老师一目了然。 3. “快”与“准”的关系。由于题量大、时间紧,“准”字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能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考场上不能一昧求快,那样只会落得错误百出,无功而返。 4. “开卷”与“翻书”的关系。开卷不等于就要翻书,允许翻书、查资料,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主要还是靠你平时的知识积累;如果对课本知识点不熟悉,在考试时临时去查找,会浪费很多时间,也会影响对题目的理解,出现答非所问。谨慎使用各种资料,做非选择题时若记得某处有一个类似题,可以试着翻一翻,但不要超过1分钟,既是找到了也要注意题目的变化,不要盲目照抄,命题人往往在你不注意的地方稍稍改动了,在你欢天喜地的抄写中却不知不觉地流失了应该得到的几分,事后再花几个冤枉钱去查分,等来加分的消息实在是渺茫;若是做选择题即使有一样的题目,也不要轻易去找,你花费时间找到的一分,如果用同样时间做其它题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数。 5. “容易题”和“难题”的关系。容易题就是要让大家都能得分,在这里是无法分出高低的,一定不要恋战,不要为了“求稳”而逐题翻书核对,时间不允许。“难题”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高分,它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思考,而往往“求稳”的考生却没有做难题必须的时间了,只有“叹惜”地份了。其实“难题”并不难,中考题目与我们平时训练地考题最大的`区别是“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命题人只是把我们常见的题目换了一个“包装”,新增了一个“路障”,或者打乱了原有题目重新组合了一个新题而已。找一找题中一定有你熟悉的内容,如果是插图注意观察图中、图下的文字,往往命题人在你不注意的地方已经给你提供了信息,需要你静下心来去提取;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要去过分的“追究”,题目中有许多信息同时指向一个问题,只要抓住一个你熟悉地信息,看起来很难的题就变的很简单了,只要时间允许,在难的题也有下手的地方。 三、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 1. 充分利用正式答题前的5分钟。历史考试规定的时量,是指允许书写的时间,中考规定提前5分钟分发试卷,考生填写姓名、考号后,在正式考试铃响前不准答题,此时你一定不要再动笔(可以翻书),否则监考老师会阻止你的违纪行为,使你白白地浪费了这宝贵的几分钟,也给带来影响。你应该抓紧时间“先浏览全卷,后看题”。主要看四个非选择题,先与它们“见个面”,做到心中有数,再“见面”解答时就顺畅多了。如果你恰好翻到一个非选择题的答案时考试铃声响起,你可以首先书写该题答案,然后再做选择题。 2. 答题格式做到“一齐四化”,签字笔书写。“一齐四化”指书写对齐,要点化、层次化、提示化、序号化;签字笔书写使答案醒目。 3. 考试结束铃响,监考老师会喊:全体起立,结束答题……,还有可能提示你把试卷正面向上放好,切记你需要做的最后一件事:瞄一眼答题卡是否还有空格,若有快速根据该题选项上的√提示填写答案。 常言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想达到上述要求取得理想的分数,需要我们在平时训练时,每次考试后均进行认真总结,找出得失并不断修正,经过一段时间会找到“考试的感觉”,轻松完成所有答案。 总之,中考并不神秘,它总是青睐有充分准备的学子。只要你有健康的体魄,合理的膳食,良好的睡眠,轻松、积极而稳健的心态,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取得满意的中考成绩。 【中考历史开卷答题技巧】
中考道法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

中考道法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中考道法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说起中考道法历史开卷考试的技巧,我有一些心得想分享。
想当年我中考的时候,也是经历了不少摸索才总结出这些经验的呢。
先说道法这门课吧。
大家可别以为开卷考试就特别轻松,随便翻翻书就能找到答案。
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似的,如果没个方法,虽然有书在手,但时间会过得飞快,还抓不住重点。
我当时就吃过这个亏。
考试的时候,看到问题就慌慌张张地翻书,结果翻了半天也没找到准确的地方。
后来才明白,平时的笔记那是相当重要的。
咱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把知识点在书上进行标画,重点内容还要做详细的笔记,最好能做一个简单的索引,就像给书里装上导航一样。
这样到考场上,就能迅速定位。
对于道法考试的答题,可不能光从书本上抄答案。
这就好比做菜,不能光把食材一股脑地放进锅,得根据题目这个“菜谱”,把知识点进行加工组合。
例如一道关于“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的题,你不能直接把书上关于环保的内容全抄下来,得结合青少年这个主体,有逻辑性地列出几点,像提高自身环保意识、从生活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节约水电这些。
啊,对了,还有个事儿要说。
说到道法题的材料分析,一定要先看问题,再读材料。
有一次我没这么做,读完材料再看问题,结果又重新去读材料找信息,浪费了好多时间,就像走回头路一样。
按照这个顺序,看问题的时候心里有个底,再读材料就能很快把有用的信息找出来。
再讲讲历史吧。
历史问题有时候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宝藏,线索就隐藏在书中各个角落。
平时咱们得把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人物关系、时间脉络在心里梳理清楚。
拿学习中国古代史来说,我就把那几个大一统王朝像穿珠子一样串起来,每个朝代对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都印记在脑海里。
那考试的时候遇到关于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分析,就能很快想到宋朝的政治状态、经济发展等相关因素。
有趣的是,我刚接触历史开卷考试的时候,以为建个资料集很管用。
就是把重点内容都抄在一个本子上,结果考试的时候发现根本翻不过来。
大连中考历史开卷答题技巧

大连中考历史开卷答题技巧一、熟悉课本结构在开卷考试中,熟悉课本结构至关重要。
考生需要清楚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掌握历史人物和事件之间的联系。
只有对课本结构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在考试时快速找到相关内容,提高答题效率。
二、把握历史时间线历史学科的时间线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需要将各个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时间线。
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根据时间线来回忆相关内容,以便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
三、理解历史事件因果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考生需要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根据因果关系来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四、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考生需要深入了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根据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了解来寻找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解答题目。
五、运用答题技巧在答题时,考生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如排除法、推理法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加准确地找到答案,提高答题效率。
六、善于利用资料在考试时,考生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料,如课本、笔记、地图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考生更加全面地理解问题,寻找更多相关信息,提高答题质量。
七、规范答题语言在答题时,考生需要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避免使用口语或网络语言。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答案更加清晰易懂。
八、注意审题和检查在答题之前,考生需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考察知识点。
在答题之后,考生还需要对答案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核对,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前一些省份在中考的文综(或历史)考试中实现了“开卷",开卷考试给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现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但如何正确对待开卷考试、考试期间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如何进行检查,不少学生并不清楚。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一个粗浅的分析,供考生参考.现象一:题题都翻书。
一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只要在考试时从书上找答案就可以了,于是考试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一道题一道题从书上找答案,有的甚至忙中出错。
在翻书找答案的过程中,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流失。
以这种方式对待文综(或历史)考试。
结果肯定是失败的。
对策:首先,应转变“开卷考试就是从书上找答案”的观念.在平时学习中,应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拿到试卷后.应先浏览一遍,对哪些试题比较简单、哪些试题比较难有一个大概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再次,在答题过程中.要凭平常的知识积累进行分析和理解,尽可能少翻书。
对一些有一定难度或迷惑性较大的试题,再从书上找相关内容。
现象二:答案照抄课本.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近两年许多省份的文综(或历史)试卷多以“近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为背景”来命题,突出对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考查。
因此,一些学生在平时复习时将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答案抄在课本上,考试时则不加思索地“复制”、“粘贴”,而对具体问题一概不管。
以这种方法对待中考,结果必然也是失败的。
对策:在中考时如果出现了与在平常复习中相似或相近的试题,考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要审题,看看二者的设问、材料等是否一致或意思相近;其次,考生可以参考平时复习时所摘抄的答案,看看具体内容,切忌原文照搬;最后,认真分析试题,结合教材和平时所抄答案重新整理答案.现象三:做完题后不认真检查.在考试中,一些考生做完全部试题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于是不停地看手表、摆弄手里的钢笔和橡皮、环顾四周,或在草稿纸上写些与考试无关的字等.那么应该怎样妥善处理剩下的时间呢?对策:检查是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小技巧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小技巧王会娟现在中考历史科命题一是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纠正学生“开卷考试就是抄书”的误解,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二是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查。
开卷考试,课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但有的同学在使用课本答题时存在一些错误做法:1、考试时从教辅材料中找题。
考试时,凭着自己的模糊印象在教辅材料中一题题地找,或照搬照抄,最后的答案与试题的要求相距甚远,难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每道题都翻书。
像选择客观性试题,一来题量大,难度较低;二来每题所占的分值较小,有关的知识应尽量消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考试时应做到不翻书就能解答,如果实在不能确定,再翻书查找。
3、不仔细审题,盲目抄书。
这主要表现在解答主观性试题上,有的同学在答题时,不是先审题,而是先忙于抄书,由于审题不清,缺乏对题目的整体理解,也就难以形成一个完整思路,往往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不得要领,最后很容易出现偏离试题要求、答案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4、只注重教材,不关心时事政治、社会热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出现,许多试题都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思想和行为的实际来回答问题,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
一般说来,在书中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如果考试时只翻阅教材,是无法满足这类试题要求的,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关注社会生活,加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
以下是历史开卷的答题技巧整理:1、选择题根据试题所给材料呈现形式的不同,历史选择题可分为文字材料型、图像型等几种类型。
文字材料型是材料型历史选择题最常见的类型,该题型以文字陈述为主,所考查的主要是学生阅读文字并从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下的应试技巧
晋江市平山中学 杨通评
文章摘要:
开卷形势下的考试更加注重探究性,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培养,注重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与社会。
如何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绩,这不仅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灵
活运用,还要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应用非智力因素考出好成绩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文:
从初中历史考试命题精神和发展趋势看,开卷形势下的考试更加注重探究性,注重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与社会。随着课
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2005年我省试验区九年级学生中招考试,历史学科首次采用开卷
考试的形式。在此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考生认为只要翻开书本就可以轻松过关,因而在复
习时只是简单的翻翻书、背背书,就走上考场。其实这是错误的。
中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测试,更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测试。要想在考试中发
挥出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绩,这不仅需要我们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还要在
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应用非智力因素获得高分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解题技巧和策略等方面来阐述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下的解答方法。
一、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单项选择题是用来考查基础知识的最佳题型,特点是设计灵活、知识覆盖面广、答案
惟一。解答的关键是要注意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及相关的限定因素,排除干扰项。答题时,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翻书,第一遍要自我闭卷,会做的一次性做过,不会做的用做上符号,
等第一大题全部做完后,反过来马上翻书查找没有做的。如果通过翻阅资料任然不会做,
就只有猜一个答案,或者用排除法,选择字数多的那个答案
(2)辨析题的解答技巧
辨析题是比较有特色的一道大题,它和传统的判断题与改错题有一定的联系,但答题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方法和答题技巧大相径庭,且分值特别大。这就要求对基础知识一定要落实。答题时要注
意错误项一般不是时间,应该在地点、人物、事件、作用等范围内。
在这道题上,既考基础知识,又考能力要求,还考辨别说理,经常能够拉开学生的分
数距离。此题18分,学生要考满分,难度大,是一道拉开分数距离的题,但又是一道送
给所有考生6分的题目。因为错误部分可以照抄原句。这题的方法是,先找关键词,并在
错误下面用线画下来,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整句抄下来。理由部分要求双向说理,
先说为什么错,再说正确的是什么。
(3)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技巧
材料解析题包括文字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开放型材料题(如新闻时事、名人名
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
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
文字表达能力。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技巧:
①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二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
的内容。先说阅读的顺序。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
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
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从后往前读,
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
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
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
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再说阅读的内容。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
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
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
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②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
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
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二是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
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
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课内容相
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三是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
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
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③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
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一是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
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二是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
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三是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认识一点: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
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纲。所考问题必
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4)综合题的解答技巧
综合题是测试考生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归纳、综合等能力的常见题型。此题虽
然是大题,但它的的难度与材料题相似,问法与步骤也相同,只不过比较专题罢了。一般
来说,此题有三到四问,前面几问较简单,只要基础知识扎实,考生不用翻书就能够快速
得出答案,最后一问是提升,通常是拉开个等级的关键,往往考理论或者联系现实谈谈考
生的看法之类。经常可以用政治的思维来答题,甚至直接用政治答案都可以(用政治来回
答历史,这在平时训练和中考都有出现)。
如果掌握了材料解析题的做法,综合题的解答就不成问题了。解题时,一要审好题,
抓好关键词;二是答案多角度、多层次。
二、考试技巧
1、控制答题时间
答题必须先易后难——先答那些“一眼就能看穿”的题目,果断跳过那些暂时想不出
答案的题目,把应该得到的分数都拿到手,再回过头来“啃硬骨头”。 2、认真审题
考生在审题时一要心细,看清楚几个问、问什么。二要写准。为什么要这样问(或者
命题者想考我什么考点)遇到没有把握的考点,千万不要轻易下笔,而要在教材上找准了
答案再下笔。
3、据分答题
根据分值巧妙分解题目,一般来讲,答题针对性很强。例如有的题目是5分,实际上
刚好有5个得分点。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总之,教师只有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做到认真研读、探究题例,让学生得到做够训
练,并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一些答题方法的技巧。学生在考试时就能轻松驾驭考题,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答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