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课件分析

合集下载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通用版)全集精品模板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通用版)全集精品模板
生动形象
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老班长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 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
结构艺术特色分析
情节紧凑
文章情节紧凑,环环相扣,通过描绘老班长的言行举止,逐渐展现出他的高尚品 质和崇高精神。
过渡自然
文章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使得整个故事情节连贯、流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分析
战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指导员
指导员在故事中起到了引导和鼓 励的作用,他的形象展现了红军 指挥官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其他战士
故事中还有其他战士的形象,他 们共同经历了长征的艰难困苦, 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团结和坚韧不
拔的精神。
04
故事情节分析
故事情节梳理
红军长征途中,老班长接受任务 ,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金色的鱼钩》ppt课 件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故事背景 • 人物形象分析 • 故事情节分析 • 主题思想分析 • 艺术特色分析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名称
《金色的鱼钩》
主题来源
小学语文课本
主题内容
讲述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 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的感人故事
得以体现。
生与死的矛盾
03
老班长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自己,展现了生与死的矛盾冲
突。
故事情节的转折点
1 2
老班长发现病重的小战士
老班长在照顾小战士的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小 战士病得很重,这使得故事情节发生了转折。
老班长牺牲自己
为了让小战士们顺利过草地,老班长最终牺牲了 自己,这是故事情节的另一个转折点。

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提出希望和要求
回顾本节课内容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
提出希望和要求
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践行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求同学们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金色的鱼 钩》、《红岩》等,这些作品 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革命斗 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杨洪基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色,通过讲述革命故事,传 递了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革命 精神。
创作背景:金色鱼钩故事来源
《金色的鱼钩》一文的故事来源于真实 的历史事件,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 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 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他牺
05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小组讨论: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体现革命精神?
坚定信仰
始终保持对共产主义的 信仰,积极学习党的理 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政
治觉悟。
勇于担当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敢于承担责任,勇往直 前,不计较个人得失。
团结协作
注重团队合作,尊重他 人,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共同解决问题。
艰苦奋斗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勤奋工作,努力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
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CONTENCT

• 课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长征途中的艰苦岁月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期 间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旨在避开国民党军队的 包围追击,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金色的鱼钩》ppt课文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文课件

创新性地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创意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课文为 基础进行创意写作,如续写故事 、改编情节等,提高学生的写作
能力和创新思维。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 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让他 们在实践中体会和应用课文中的
精神和方法。
跨学科项目设计
引导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设 计跨学科项目,如制作历史题材 的手抄报、策划红色旅游路线等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跨
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环境、人物外貌和心 理活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简洁明快的语言
文章语言简练、质朴,既符合人物身份和时代背景 ,又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
80%
老班长
忠诚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无 私奉献,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牺 牲精神。
100%
小梁
年轻有活力,对革命事业充满热 情,但在艰苦环境下显得经验不 足,通过老班长的帮助逐渐成长 。
奉献精神与自我牺牲
老班长为了战友的生存和革命 事业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 生命,体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 和自我牺牲精神。
03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重要词汇和短语解析
熠熠生辉
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在文中指鱼钩被阳光照
得闪闪发亮。
饥寒交迫
饥饿和寒冷同时袭来。 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 样子。
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片段欣赏
观看电影《金色的鱼钩》片段
选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影片中的情感表达和 人物形象塑造,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欣赏其他相关影视作品
除了电影《金色的鱼钩》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作 品,如纪录片、动画片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知。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识字学词
自由朗读课文,请大家注意 每个字的准确发音,读准发音, 遇到不会读的字圈起来,读通 句子。
我会读
稞(kē) 胁(xié) 搪(táng) 敛(liǎn)
搀(chān) 奄(yǎn) 噎(yē) 锈(xiù)
瞻(zhān) 炊(chuī) 瘩(da)
词语解释
颧骨(quán gǔ):位于面部眼下腮上突出的一块骨,形成哺乳动物的 颧弓的一部分。
精读课文
侧面反映出长征环境的恶劣
“1935 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 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炊事班长快四 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说明可食用的东西非常少 直接点明了粮食的短缺
从侧面反映出饥饿对战士们 身体的严重影响
感受长征的艰苦环境
可以看出鱼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食物资源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 跑回来报告这个好消息。我们就用一根缝衣针做成了个鱼钩。这以后,老班长尽可能 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 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是比起光吃草根野 菜来毕竟好多了。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这种忠诚精神源于红军战士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仰。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 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是为了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新中国。因此,在长征途中无 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能坚守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这种忠诚精神成为推动长征胜利的 强大动力。
对长征历史的铭记与缅怀

《金色的鱼钩》课件PPT(完美版)-2024鲜版

《金色的鱼钩》课件PPT(完美版)-2024鲜版

5
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讲述老班长在艰苦环境下,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故事,表达了作者 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在困难时期人们互相帮助、团 结友爱的精神风貌,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自豪感。
2024/3/27
观看红色影片
组织学生观看反映革命历史的优秀 影片,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 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参观革命遗址
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 当地的革命遗址或纪念馆,让他们 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20
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
1
举行升旗仪式
每周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国旗的庄严 和神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作者通过对草地环境的细致描绘,营造了一种艰苦卓绝的氛围,使读者
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战士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02
人物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抉择,使读
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2024/3/27
03
意境营造
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意境,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感人的抒情等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文章中使用了多种句型,如简单句、 并列句、复合句等,使得语言表达更 加丰富多样。
2024/3/27
12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链接
长征背景
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 1936年期间进行的长征,以及长
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

PPT课件成品金色的鱼钩

PPT课件成品金色的鱼钩

情节发展
老班长用金色的鱼钩帮助 小战士们渡过草地,自己 却牺牲了。
结局
小战士们安全到达目的地 ,发现了老班长留下的金 色鱼钩,深受感动。
人物形象
老班长
忠诚、勇敢、无私奉献,为了完成任 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小战士们
勇敢、坚强、团结互助,克服困难, 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主题思想
忠诚与奉献
老班长为了完成任务,不 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展现 了忠诚与奉献的精神。
金色的鱼钩的故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 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激 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国家和民族 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被改编成多种文艺 作品,如小说、电影、戏剧等。
03
金色的鱼钩的内容分析
故事情节
01
02
03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 ,讲述了一个老班长和三 个小战士在过草地时发生 的故事。
心理描写
作品中对老班长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描写,展现了老班长内心的 矛盾和挣扎,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语言风格
朴实自然
作品的语言风格朴实自然,没有 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但 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和深刻的内涵。
生动形象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 喻,将老班长的形象刻画得淋漓 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情 境之中。
团结与互助
小战士们在困难中相互支 持、团结互助,体现了团 结的力量。
英勇与坚强
小战士们在艰难的环境中 不屈不挠,展现了英勇与 坚强的品质。
04
金色的鱼钩的艺术特色
文学手法
象征手法
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的崇高精神和品质,通过象征手法深化了 主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

《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

01 Chapter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课文背景介绍文章主旨与情感主旨情感学习目标与期待1. 期待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体会红军指战员的02 Chapter主要角色情节发展角色与情节分析象征手法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渔夫的智慧与经验,也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通过这一象征,文章主题得到深化和拓展。

生动描绘文章运用生动的词汇和细腻的描绘,如“金色的大鱼”、“波光粼粼的水面”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朴实易懂文章语言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更贴近现实生活,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语言艺术与修辞手法主题思想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01智慧与经验的传承02生活的美好与艰辛0303 Chapter传统文化元素文章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鱼钩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深入挖掘,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传承该文章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跨时代的文化价值,能够通过教学和传承,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连续性。

文化内涵与传承历史背景与影响时代背景文章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增进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影响文章在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引发了对人性、生活等的思考,这些影响反映了文章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思考人性思考文章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面对困境时不放弃,坚持追求美好生活,这种态度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生活态度社会价值观04 Chapter相关文章的拓展阅读推荐文章1推荐文章2野外钓鱼体验——组织学生前往自然水域进行钓鱼活动,亲身感受钓鱼的乐趣与不易,加深对《金色的鱼钩》中人物情感的理解。

活动2环保志愿服务——参与当地环保组织的志愿服务,如清理水域垃圾等,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性的认识。

活动1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VS学习成果展示与交流分享成果展示1成果展示2THANKS。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从小梁的表情、语言、心理和老班长吃鱼骨时的神情的描写, 我们既感受到老班长吃这些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的困难和痛苦, 又表明小梁看到这种情景时内心的难受程度。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小结: 这部分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 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 儿鱼。
1-2

护送病号——设法钓鱼 自己不吃 (焦急)

3-22
的 壮烈牺牲——安定情绪 昏迷不醒 (鼓励)
鱼 钩
23-33
接受任务——保存鱼钩 子孙瞻仰 (教育)
34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一、选词填空
闪耀 闪烁 闪动 1.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 )着灿烂的光芒! 2.太阳升起来了, ( 闪耀 )着夺目的光辉。。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 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 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 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 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 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 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主旨归纳
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 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 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 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_优秀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ē kuài cí mí
稞筷瓷弥
qiū yǐn cāo zhān
蚯 蚓 糙瞻
词语积累
颧骨 两鬓 搪瓷 收敛 疙瘩 粗糙 抽噎 红锈 宿营地 青稞面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严峻:严厉;严肃。 瞻仰:恭敬地仰慕。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涯:水边。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回味:回想食物吃过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只剩最后一口气。
整体感知
认真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 文主要讲了什么?
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 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 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 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 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 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 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 自己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进一步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 作、神态等体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4.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陆定一:(1906-1996)江苏省无锡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 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 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 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 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 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 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 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 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当“我”知道老班长鱼给三个伤员吃,自己却硬咽草根、鱼 骨时,“我”的内心极为沉重。“我” 不忍喝下这少之又少 的鱼汤,不愿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更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 身体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所以觉得手中的搪瓷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老班长和蔼可亲 、饱经风霜,是个无 私奉献、舍己为人的 人。
接近草地边缘时,小病员是怎样的情 形?老班长呢?老班长怎么对小病员 说?大家的心情怎样?
和第二十五军陆续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 甘地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1932年6月,国民党军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 “围剿”,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 根据地,12月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建立 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至1934年,先后粉 碎国民党两次大规模的围攻。1935年3月,红四 方面军开始长征。
草地 山峰 老班长 菜汤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照顾病号过草地

钓鱼改善伙食


壮烈牺牲
忠于革命、忠于 党、舍己为人
保存鱼钩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一个一行。 2.搜集长征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和同学分享。 3. 复述课文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是按照什
么顺序写的?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第一段(1-2):1935年秋天,“我”和 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 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段(3-22):青稞面吃完了,老班 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 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段(23-32):讲走到草地边缘,老 班长牺牲了。 第四段(第33段):讲“我”把老班长 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在前边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长征》一诗,了 解了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 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今天,我们学 习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有关长 征故事的课文。
3.2金色的鱼钩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长征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
“皱紧”、“硬咽”表现老班长硬咽鱼骨的痛苦 ,可老班长却自己吃鱼骨头充饥突出了老班长让战 友吃鱼的这种舍己为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 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表明“我”看到老班 长吃草根和鱼骨时内心的难受程度。
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发现老班长昏到时大家是怎么抢救的 ? 老班长为什么还坚持不肯喝鱼汤?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说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 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个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让他们维 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 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我”把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 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我”自己 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同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想想这部分交 代了哪些内容?画出描写炊事班长外貌 的语句,想想说明了什么?
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 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 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体会下列句子含义,思考:老 班长是个怎样的人?具有什么 样的品质?画出描写老班长的 语句。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合 不拢眼”,老班长为什么整夜整夜 何不龙眼?
课堂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老班长一心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值 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今天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 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 精神是多么可歌可泣呀!
课堂练习
搭配词语
方方的 粗糙的 金色的 斑白的
鱼钩 脸 两鬓 手
热气腾腾的 无边无涯的 重重叠叠的 昏迷不醒的
第四自然段中写老班长喜出望外的 跑回来,他为什么喜出望外?
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从来没有吃鱼时老班 长是怎样像小梁解释的?老班长为什么 坚持自己不吃鱼?
为什么老班长看到大家不吃鱼汤,时收敛 了笑容?看到吃鱼汤,脸上的皱纹舒展开 了,嘴角露了笑容?他的感情变化说明了 什么?
1.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 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 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