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材料性能标准

合集下载

建筑隔音材料种类及使用规范

建筑隔音材料种类及使用规范

建筑隔音材料种类及使用规范一、前言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隔音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隔音材料的种类、使用规范等方面都需要得到科学合理的规范化解决。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隔音材料的种类及使用规范,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择建筑隔音材料。

二、建筑隔音材料种类1. 隔音板材隔音板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隔音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隔音、隔热、隔火和隔湿。

隔音板材有多种种类,如矿棉板、玻璃棉板、聚氨酯板、EPS板等。

其中,矿棉板是一种环保型、防火性能好的隔音板材,玻璃棉板具有优良的隔音性能和防火性能,聚氨酯板和EPS板则主要用于隔热。

2. 隔音地毯隔音地毯是一种专门用于隔音的地面材料,其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和减震效果。

隔音地毯多采用丝绒面料和海绵底材,具有柔软细腻的手感和良好的耐磨性。

隔音地毯的种类繁多,如复合隔音地毯、橡胶隔音地毯、麻质隔音地毯等。

3. 隔音窗帘隔音窗帘是一种常见的室内隔音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吸音和隔音。

隔音窗帘通常由两层面料和一层隔音层组成,其中隔音层多采用人造纤维材料,如聚酯纤维、腈纶纤维等。

隔音窗帘的种类繁多,如布质隔音窗帘、竹质隔音窗帘、塑料隔音窗帘等。

4. 隔音墙纸隔音墙纸是一种室内隔音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吸音和隔音。

隔音墙纸多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如天然草纸、亚麻纸、竹纤维等,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和装饰效果。

隔音墙纸的种类也很多,如亚麻墙纸、竹纤维墙纸、天然草纸墙纸等。

三、建筑隔音材料使用规范1. 确定隔音墙体的设计要求隔音墙体的设计要求包括隔声量、隔声频率响应、隔声时间响应等。

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隔音墙体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

2. 确定隔音材料的性能参数隔音材料的性能参数包括声学性能、物理性能、环保性能等。

应根据隔音墙体的设计要求,选择具有合适性能参数的隔音材料。

3. 确定隔音材料的施工方法隔音材料的施工方法应符合国家建筑隔音材料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

4. 定期检查和维护隔音墙体隔音墙体的隔音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隔音墙体,保障其隔音效果。

隔音材料性能标准

隔音材料性能标准

1.1.红外线分光光度测定法和/或热分析对供应的材料/部件进行红外和/或热分析。

在首次检验中建立的红外光谱和温谱图须视为参考标准,须将其制成档案存放在指定材料实验室内。

当在相同环境下进行检测时,所有样品须产生与参考标准相符的红外光谱和温谱图。

1.2.调节和试验条件本规范涉及的所有检验值都是在人工受控环境下的检验结果,首先,将待测材料置于相对湿度为23±2°C和50±5%的受控环境下至少24小时。

然后将其置于相同环境下进行检验,除非另有说明。

1.3.成品部件要求除以下最低要求外,产品组合必须在运输、安装、使用和服务中能够经受正常处理磨损,不得出现损毁、破裂或永久变形。

对特定取样区域的要求,会在工程图纸中重点说明。

1.4.外观所有外露材料的外观特性必须符合相关系统工程部门的要求。

1.5.环境检测该组合部件在检测后,不得出现可视、明显的外观损坏,如:-褶皱-变形-浮泡-分层-将影响正常功能或导致负面视觉效果的扩展、萎缩或翘曲。

此外,在检测中出现的任何外观损坏须立即上报。

检测方法:采用NVH或安装在一个实际或模拟支持底座上的、核准的替代组件,使用核准的保存方法。

该组件须符合规定的环境循环要求。

以最低环境标准为基础的自动程序检测循环。

须符合材料工程部门的事先协定。

斜坡速度1至5C每分钟(数据表实际记录的斜坡速度)。

1.5.1.适用于内部部件-5小时-35±2C环境-30分钟23±2C,50%R.H环境-5小时80±2C环境-30分钟23±2C,50%R.H环境-2小时50±2°C,95±5%R.H环境-30分钟23±2C,50%R.H环境-5小时-35±2C环境-30分钟23±2C,50%R.H环境-5小时80±2C环境1.5.2.适用于发动机/车身底板部件-5小时-35±2C环境-48小时38±2C,95%R.H环境-48小时150±2C环境-5小时-35±2C环境-48小时38±2C,95%R.H环境-48小时150±2C环境1.5.3.长期受热对事先未受热组件进行检测1.5.3.1.适用于内部部件7天80±2C环境1.5.3.2.适用于发动机/车身底板部件7天150±2C环境1.6.物理特性1.6.1.抗张强度从成品部件平坦区域取下样品。

隔音材料对比

隔音材料对比

隔音材料对比隔音材料对比隔音材料对比标准理论上说来,任何一种材料(物质)都不同程度的具有减震、隔音、吸音的能力,哪怕是一张纸、一块布。

汽车隔音降噪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常见隔音材料给大家做分析和对比,从而帮助汽车隔音爱好者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进行隔音施工。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阻隔噪音传播的有效途径主要是:密封、止震、隔音、吸音。

在减震基础上再进行隔音、吸音以及密封处理,就可以达到安静舒适的效果。

在全车进行隔音降噪的过程中,使用的隔音产品本身具有的吸音性能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降噪的效果。

车用降噪产品分成四类:A、减震材料B、吸音材料C、隔音材料 D、密封材料,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隔音品牌,但多数品牌并没有生产和研发能力,只是将不同工业用料拿来变相使用,甚至冒充国外品牌牟取暴利。

从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来讲,理想的汽车隔音材料绝对不是减震、隔音、吸音产品的分别粘贴,而应该是一种产品对这几种隔音原理的综合运用。

汽车隔音降噪网探寻的是在这多个方面综合性能最佳的材料,而不是多种材料。

汽车隔音降噪网认为,在汽车上使用的隔音降噪材料应该尽可能满足以下标准:材料要轻,轻量化是整个汽车制造领域发展的大趋势,轻量化材料施工后不会使车身自重增加太多,增加油耗。

在宽频带范围内隔音性能和吸音性能好,隔音吸音性能长期稳定可靠。

有一定强度,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易破损,不易老化,耐候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外观整洁,没有污染。

防潮防水,耐腐防蛀,不易发霉。

不易燃烧,最好能防火阻燃。

环保材料,不含石棉、玻璃纤维、重金属铅等有害物质。

材料本身便于施工,如:便于裁剪,粘贴牢固等。

常见隔音吸音材料对比分析隔音材料对比建筑上原先使用的沥青板具有较好的防水、减震、隔音效果。

只是不能阻燃,自重较大且有污染。

两年前天堂鸟先生推荐不少车友使用。

后来发现山东生产一种改性沥青板,阻燃且环保,出厂时一 8_15 沥青板面还可以附着一层铝箔,较美观。

尽管施工时需要对材料加热处理,元/ 效果还是不错。

隔音毡防火等级

隔音毡防火等级

隔音毡防火等级隔音毡是一种常见的隔音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和防火性能。

根据防火等级的不同,隔音毡可以分为多个等级,本文将从不同的防火等级来介绍隔音毡的特点和应用。

一、B1级隔音毡B1级隔音毡是一种具有很高防火等级的材料,它能有效地阻止火焰的蔓延,起到防火保护的作用。

B1级隔音毡通常由无机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它在建筑物内部的隔墙、隔板等位置常常被使用,可以有效地阻隔声音的传播,提高室内的隔音效果。

二、B2级隔音毡B2级隔音毡是一种中等防火等级的材料,它在防火性能上稍逊于B1级隔音毡,但仍然具有较好的防火效果。

B2级隔音毡通常由有机纤维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

它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办公楼等场所的隔音装修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传播,提供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三、C级隔音毡C级隔音毡是一种低防火等级的材料,它在防火性能上较B1级和B2级隔音毡有所差距。

C级隔音毡通常由聚酯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它适用于一些对防火等级要求不高的场所,如民用住宅的隔音装修,可以有效地隔绝噪音的传播,提供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隔音毡的防火等级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选择隔音毡时,我们应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所和防火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防火等级。

同时,在使用隔音毡时,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施工,确保隔音毡的防火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隔音毡的防火等级是评估其防火性能的重要指标。

不同防火等级的隔音毡在防火性能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能有效地隔绝声音的传播,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在选择和使用隔音毡时,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来进行选择,并注意保持其防火性能的有效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隔音毡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

隔音涂料检测标准

隔音涂料检测标准

隔音涂料检测标准
隔音涂料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吸声性能检测:通过测试隔音涂料对声波的吸收效果来评估其隔音性能。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声学吸收系数(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SAC)测试、吸声等效表面积(Equivalent Absorption Area,EAA)测试等。

2. 隔声性能检测:通过测试隔音涂料对噪声传递的阻隔效果来评估其隔声性能。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隔声量(Sound Transmission Class,STC)测试、隔声量(Impact Insulation Class,IIC)测试等。

3. 耐久性检测:评估隔音涂料在长期使用条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耐候性测试、耐化学品测试、耐磨损性测试等。

4. 安全性检测:评估隔音涂料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排放测试等。

5. 使用性能检测:评估隔音涂料的使用方便性和施工性能。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涂料粘度测试、施工效果评估、涂层硬度测试等。

这些检测标准可以通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相关技术规范来指导和执行。

同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可能还会有一些特定的检测项目和标准。

因此,在选择隔音涂料时,建议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并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

装修的隔音设计方法

装修的隔音设计方法
健身房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需要考虑隔音设计以避免 影响其他顾客的锻炼和谈话。
在健身房装修时,可以采用隔音墙、隔音吊顶等措施,以 降低器械声、谈话声等噪音的传播。同时,在墙面上铺设 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室内噪音的传播。
专业录音室的隔音设计案例
音乐录音室需要极高的隔音效果,以确保音乐的录制 质量不受外界噪音的影响。
合理布局房间
避免将产生噪音的区域与需要 安静的区域相邻。
控制门窗缝隙
确保门窗紧密关闭,减少噪音 通过缝隙传播。
安装隔音设备
如隔音窗、隔音门等,进一步 提高隔音效果。
05
案例分析
家庭装修隔音案例
家庭隔音案例一:卧室隔音
卧室是休息的地方,需要重点考虑隔音设计,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在卧室装修时,可以采用双层玻璃、隔音门、隔音窗等措施,以降低外 界噪音的传入。同时,在墙面上铺设隔音材料,如隔音毡、泡沫隔音材 料等,可以有效减少室内噪音的传播。
家庭装修隔音案例
家庭隔音案例二:客厅隔音
客厅是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需要考虑隔音设计以避免影响家庭成员的休息和工作。
在客厅装修时,可以采用隔音吊顶、隔音地毯等措施,以降低脚步声、谈话声等噪音的传播。 同时,在墙面上铺设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室内噪音的传播。
商业场所装修隔音案例
01
商业场所隔音案例一:咖啡馆隔音
后期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隔音材料的完好性,如 有损坏及时修补。
清洁保养
定期清洁隔音材料表面,保持干净 整洁。
更换维修
如隔音材料出现严重老化或损坏, 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04
隔音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检测方法与工具
声级计
用于测量不同频率的噪音水平,提供准确的 噪音数据。

混凝土隔音性能评定标准

混凝土隔音性能评定标准

混凝土隔音性能评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隔墙、地面、屋顶等部位。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噪声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对建筑物隔音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立混凝土隔音性能评定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物隔音性能、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隔音性能的评定指标1.隔声量隔声量指的是材料在声波作用下对声能的吸收和反射能力,通常用声传递损失量R来表示。

混凝土隔声量的评定需以R值为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声环境标准》GB/T 12534-2011的要求,混凝土隔声量需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2.空气声隙空气声隙指的是混凝土内部存在的孔隙或空气层,对声波的传播起到一定的影响。

评定混凝土空气声隙需采用声学测量法,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要求,混凝土空气声隙需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3.密度混凝土的密度是影响其隔音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密度越大,隔音性能越好。

因此,评定混凝土的密度需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三、混凝土隔音性能评定标准1.材料性能要求混凝土隔音性能评定需满足以下要求:(1)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应为不低于C30的普通水泥。

(2)混凝土的密度应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3)混凝土的空气声隙应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4)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2.评定方法混凝土隔音性能的评定需采用声学测量法,具体评定方法如下:(1)在实验室中制备混凝土试样,试样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将试样放置在隔音室中,通过声学测量仪器对其隔声量进行测试。

(3)根据测试结果,评定混凝土的隔声等级。

3.评定标准混凝土隔音性能的评定标准需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声环境标准》GB/T 12534-2011的要求,分为以下等级:(1)一级:R≥50dB,适用于需要高隔声等级的场所,如音乐厅、剧院等。

(2)二级:R≥45dB,适用于一般隔声要求的场所,如办公室、酒店等。

建筑材料的声学性能与隔音效果评估

建筑材料的声学性能与隔音效果评估

建筑材料的声学性能与隔音效果评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舒适环境需求的提高,隔音效果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而建筑材料在声学性能和隔音效果方面的评估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建筑材料的声学性能与隔音效果的评估方法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声学性能的评估声学性能评估旨在衡量建筑材料在声波传播中的性能和特性。

以下是常用的声学性能评估指标:1. 吸声性能(Sound Absorption)吸声性能是建筑材料吸收声波能量的能力。

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反射,提高室内声音的明确度。

吸声性能的评估常采用声学吸声系数(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来衡量,数值越接近1表示吸声性能越好。

2. 传声性能(Sound Transmission)传声性能评估建筑材料对声波传播的阻碍程度。

低传声材料可有效隔离声音的传递,降低室内外噪音的干扰。

传声性能一般以隔声指数(Sound Transmission Class)和声透射损失(Sound Transmission Loss)来评估。

隔声指数越高表示隔音性能越好,声透射损失越大表示能量传递越少。

3. 抗震性能(Anti-vibration)抗震性能评估建筑材料对震动的吸能能力。

抗震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地震或其他震动对建筑物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抗震性能的评估通常以共振频率、减震系数等参数来衡量。

共振频率越低和减震系数越高表示抗震性能越好。

二、隔音效果的评估隔音效果评估旨在衡量建筑材料隔离环境噪音的能力。

以下是常见的隔音效果评估方法:1. 实测法实测法是通过在实际建筑环境中对材料的隔音性能进行测量。

可以使用声级仪等设备来检测材料对外界噪音的隔离效果,实时记录声音传递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地评估材料的隔音性能,但需要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测量,且耗时耗力。

2. 模拟法模拟法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或数学公式推导,预测建筑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隔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红外线分光光度测定法和/或热分析
对供应的材料/部件进行红外和/或热分析。

在首次检验中建立的红外光谱和温谱图须视为参考标准,须将其制成档案存放在指定材料实验室内。

当在相同环境下进行检测时,所有样品须产生与参考标准相符的红外光谱和温谱图。

1.2.调节和试验条件
本规范涉及的所有检验值都是在人工受控环境下的检验结果,首先,将待测材料置于相对湿度为23±2℃和50±5%的受控环境下至少24小时。

然后将其置于相同环境下进行检验,除非另有说明。

1.3.成品部件要求
除以下最低要求外,产品组合必须在运输、安装、使用和服务中能够经受正常处理磨损,不得出现损毁、破裂或永久变形。

对特定取样区域的要求,会在工程图纸中重点说明。

1.4.外观
所有外露材料的外观特性必须符合相关系统工程部门的要求。

1.5.环境检测
该组合部件在检测后,不得出现可视、明显的外观损坏,如:
- 褶皱
- 变形
- 浮泡
- 分层
-将影响正常功能或导致负面视觉效果的扩展、萎缩或翘曲。

此外,在检测中出现的任何外观损坏须立即上报。

检测方法:采用NVH或安装在一个实际或模拟支持底座上的、核准的替代组件,使用核准的保存方法。

该组件须符合规定的环境循环要求。

以最低环境标准为基础的自动程序检测循环。

须符合材料工程部门的事先协定。

斜坡速度1至5℃每分钟(数据表实际记录的斜坡速度)。

1.5.1.适用于内部部件
-5小时-35±2℃环境
-30分钟23±2℃,50%R.H环境
-5小时80±2℃环境
-30分钟23±2℃,50%R.H环境
-2小时50±2℃,95±5%R.H环境
-30分钟23±2℃,50%R.H环境
-5小时-35±2℃环境
-30分钟23±2℃,50%R.H环境
-5小时80±2℃环境
1.5.
2.适用于发动机/车身底板部件
-5小时-35±2℃环境
-48小时38±2℃,95%R.H环境
-48小时150±2℃环境
-5小时-35±2℃环境
-48小时38±2℃,95%R.H环境
-48小时150±2℃环境
1.5.3.长期受热
对事先未受热组件进行检测
1.5.3.1.适用于内部部件
7天80±2℃环境
1.5.3.
2.适用于发动机/车身底板部件
7天150±2℃环境
1.6.物理特性
1.6.1.抗张强度
从成品部件平坦区域取下样品。

在测试初始阶段,检测皮带间距25毫米/分钟的测试速度为100mm。

1.6.1.1.原始值(N/cm2)10 -150
从工程图纸中引用特定数值。

1.6.1.
2.湿度老化后的变化–30%,最大值
(48小时38±2℃,95±2%R.H.环境;1小时室温环境下)
1.6.1.3.湿度老化后的变化–15%,最大值
(14天38±2℃环境;1小时室温环境下)
1.6.1.4.浸水后的变化,-30%,最大值
(在室温下浸泡在蒸馏水内48小时)
1.6.
2.挤压与恢复
(仅适用于填密材料)
(SAE J1352 或类似)
在加载15kg后,原始厚度的70%不该出现挤压变形。

在移开负载后,至少65%的挤压距离应该恢复原样。

1.6.3.压缩变形最大值12%
(仅适用于泡沫材料)
(ISO 1856, 方法A/ASTM D 3574,检测D)
1.6.4.撕裂强度(N/cm, 分钟)50
(ASTM D 3574,检测F,适用于泡沫材料)
将从产品部件平坦区域取出标本。

1.6.5.拉伸强度(仅适用于碾压板)
(FLTM BN 151-05,30分钟浸泡)
割取长250mm的样品几份。

每一受检样品都需浸泡在第3.8节列出的一种液体当中。

样品必须能够达到下列要求之一:
-拉伸强度值达到9N/50mm,分钟
-覆盖材料的附着力须超过织物的粘结强度
1.7.绝缘体对各检验试剂的反应性能
(ASTM D 8960)
成品部件或代替物浸泡在下列各检验试剂4个阶段过程中,不该溶解,出现胶粘性,或出现分层。

检验试剂:
(1)脱离子水
(2)3%盐溶液
(3)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D 471, 1号油
(4)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运输部制动液,或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运输部5.1
(5)硫酸(蒸馏水稀释,按重量计算10%)
(6)耐贮藏冷却剂WSS-M97B44-D(蒸馏水稀释,按重量计算50%)
(7)传动液WSA-M2C295-A
(8)风挡玻璃清洗器溶媒50%甲醇或乙醇
(9)动力方向盘流体WSA-M2C295-A
或最新投放市场的类似液体
1.8.隔潮材料% 最大值30
(1)从待测部件截取一块200x200mm样品,并将切割边密封,如利用涂腊密封。

(2)测量样品(200x200mm)的重量,应接近0.1g。

(3)将样品悬挂于38±2℃和95±2℃R.H环境下24小时。

(4)置于室温环境下1小时。

然后测量样品重量是否仍然接近0.1g,确定增加的重量占原重量的百分比。

1.9.低温韧性
(铝箔/仅适用布基层压板)
将套管置于-35℃环境下5小时,箔片不出现破裂或分层,然后将其包裹在直径是套管最小直径的两倍的心轴上,或使用直径为12.7mm的心轴(对于扁平箔片)。

受测样品的长度应为300mm。

1.10.隔音性能
本规范并没有对隔音性能进行规定,但是,各部件的隔音性能须进行规定,并在工程图纸中明确性能要求。

1.10.1.机载降噪(仅适用于隔音板)
(SAE J1400)
降噪性能须符合工程图纸的要求。

1.10.
2.吸音(仅适用于吸音系统)
(美国材料实验协会C 384/美国材料实验协会E 1050)
吸音性能须符合工程图纸的要求。

1.10.3.减振(仅适用于减振器)
(美国材料实验协会E 756/SAE J1637)
减振性能须符合工程图纸的要求.
1.11.隔热性能
当在最高机车使用温度环境下对被保护部件/材料检测时,被测表面不得达到最高使用温度。

1.11.1.导热性,最大(W/M/度K)
(美国材料实验协会C 518,C177)
导热性能须符合工程图纸的要求
1.11.
2.隔热性
(仅适用于隔热器)
当在最高机车使用温度环境下对被隔热材料检测时,隔热材料不得出现褶皱、弯曲、灼痕、发光、冒烟、棱削、分层、发出刺鼻气味或出现放热反应。

1.11.3.底板隔热性能,最大值底板系统表面60℃
(内部隔音和隔热系统)
(SAE J1361,2小时)
根据福特隔热研究小组进行的底板隔热制图研究,在最高底板温度下进行检测(不得插入其他材料)。

对其他材料的隔热性能检测均符合工程图纸的要求。

1.11.4.热套管隔热性能
(SAE J2302)
1.1
2.气味,最大值(仅适用于内部部件)最大值等级2
(FLTM RO 131-01)
1.13.成雾
(仅适用于内部部件)
(SAE J1756, 3小时,100℃环境,21℃冷却板,测后环境调节1和16小时)
雾号,分钟
形成透明薄膜,产生液滴或晶体,引起退货。

1.14.防霉性能
在98±2%相对湿度和38±2℃环境的人工高湿度试验室下放置7天,受测材料不得出现可视发霉现象和/或发出刺鼻气味。

1.15.可燃性
(SAE J369/ISO 3795)
1.15.1.燃烧速率,最大值100毫米/分钟
适用于发动机/车身底板部件
1.15.
2.燃烧速率SE 10秒种
1.15.3.燃烧速率(受测样品温度150℃)SE 20秒种
在燃烧后,火焰在规定的时间内扑灭,并不得再次出现火光或阴燃现象。

1.16.可燃性不可燃
(VDE 8471, 部件2/ICE 695 部件2.1,热金属线:750℃)
仅适用于发动机/车身底板部件。

1.17.耐腐蚀性分钟等级4
(SAE J1389)
1.18.附加要求
工程图纸、工程部件规范和/或性能规范中须对材料和/或制造部件进行明确规定。

工程图纸须对所有重要部件的上述性质进行明确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