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职业危害与防护正式版

合集下载

焊工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焊工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焊工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1焊工职业危害焊接工人是执行金属熔接、焊接作业的人员,在焊接操作过程中,会存在许多职业危害,其中最常见的危害类型有以下几种:一、热高温伤害。

焊接过程中,工作电流高达1000多安培,生产的电弧可产生高达3000摄氏度的高温热量,热量反射和空气带走的热量可使工作台上的物体的温度升高至800摄氏度,容易烫伤、灼伤、烧伤甚至发生烧死。

二、烫伤。

焊接时,有可能将多余的电流沿着焊接工具传播到用户身体上,这些电流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对皮肤产生烫伤或灼伤。

三、扩散粉尘。

焊接过程中会释放金属性悬浮物,但金属熔接也有可能释放粉尘,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容易产生气体扩散和颗粒扩散效应,可引起肺部、眼睛和鼻腔等粉尘性疾病。

四、物理危害。

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会产生电磁脉冲波,容易诱发头晕、失眠、疲劳等身体不适症状,会给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损害。

五、化学危害。

焊接过程中,电弧熔接中会产生各种有毒气体和蒸汽,比如二氧化碳气体、氯气等,这些有毒气体有毒性很大,可以给作业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2焊工防护措施把职业危害变成职业健康,必须要尽量减少焊工工作时的危害因素,正确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下为焊工防护措施:一、服用个人防护用品。

如近距离接触到热量的危险情况下,应该佩戴牢固的牛皮及尼龙手套;由于焊接过程中能量难以控制,应当穿紧,长袖工作服及安全帽;且应佩戴护目镜,以防视力受损;对有毒气体的释放,应佩戴防毒口罩。

二、维护良好的通风条件。

焊接过程中,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雾霾,粉尘等一切有害物质的排放,并在必要时采取辅助通风,杜绝有害气体的积聚。

三、监护机制。

正确的安全头脑,经过精心的操作预防,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让安全和质量的监护一起行动,为场地提供安全环境;并制订安全使用规定,及时更新设备,做好安全记录。

四、限制焊接人员年龄。

要求焊工职业工龄不宜超过25年。

每25年可以限制焊接人员每天使用焊接设备的时间,以免因时间过长,对身体造成长期刺激,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预防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电焊工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

主要职业危害包括电击危害、光辐射危害、烟尘危害、噪声危害和机械伤害等。

为了保护电焊工的健康,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职业危害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电击危害电焊作业过程中,电流会通过电焊工的身体,造成电击危害。

严重的电击事故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

电击危害主要存在于电焊工接触不良或使用破损的焊接设备时。

预防措施:1. 使用合格的焊接设备,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 确保电焊工穿戴适合的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等。

3. 在操作之前,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并且有效地隔离电源。

4. 坚持安全操作规程,不擅自改变焊接设备的电路。

5. 加强对电焊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光辐射危害电弧焊作业会产生强光和热辐射,对眼睛和皮肤造成损伤。

长时间暴露在光辐射下,可能引起眼疾、皮肤炎症等疾病。

预防措施:1. 确保焊接区域的通风良好,减少热辐射的影响。

2. 使用防护面具和防护眼镜,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眼睛。

选择适合的滤镜,能够有效地降低光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3. 避免暴露在热辐射下的时间过长,必要时使用防护服和防护膏保护皮肤免受损伤。

三、烟尘危害焊接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其中含有有害物质,例如焊接产生的铅、铬、镍、锰等金属粉尘和气溶胶。

长期暴露在烟尘环境下,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肺部损伤。

预防措施:1. 在焊接区域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

确保烟尘及时排出。

2. 确保焊接区域的卫生,保持清洁。

定期清理烟尘和粉尘积聚。

3. 电焊工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呼吸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4.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四、噪声危害焊接作业会产生噪音,超过安全标准的噪声会对电焊工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可能引起耳聋和其他听力问题。

职业危害告知与防护书

职业危害告知与防护书

电焊工得职业危害告知与防护书您在项目部从事得电焊工作岗位,本岗位可能存在:粉尘、高温、灼烫、辐射、有毒气体、火灾、高处作业等职业危害因素。

现在告知如下:一、电焊作业中得主要危害:1、金属烟尘得危害。

电焊焊条由焊芯与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得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与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与焊件得同时,产生了大量得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与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2、有毒气体得危害。

在焊接电弧所产生得高温与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得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中毒、中暑等危害。

3、电弧光辐射得危害,焊接产生得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与紫外线。

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得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与皮肤胆红斑症。

二、电焊作业职业危害得防护:1、提高焊接技术与焊接工艺,改善作业场所得通风状况,从根本上改进除尘、排毒效果,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得危害。

2、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正确佩戴、使用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防止职业危害身体健康。

3、您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与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等待遇得权利。

如果在工作中有危害职业健康得情况请及时告诉我单位管理人员或立即与安全环境部门联系,以便维护您得合法权益。

三、经由本人签字确认,已充分了解到职业危害得风险与做好个人正确防护要求得重要性。

劳动者(签名):用人单位(签章)年月日模板架子工得职业危害告知与防护书您在项目部从事得登高架设工工作岗位,本岗位可能存在:高处作业、坍塌、机具伤害,长期露天作业等职业危害因素。

现在告知如下:一、登高架设工作业中得主要危害:1、吊运拆装、就位过程中产生得碰撞事故。

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范文(3篇)

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范文(3篇)

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范文电焊烟尘是一种由电焊作业产生的有害物质,其对职业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探讨电焊烟尘的职业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电焊烟尘对职业工人的呼吸系统产生危害。

电焊产生的烟尘中含有大量的铁氧化物,这些细小的颗粒物会进入职业工人的呼吸系统,引起一系列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部炎症等。

长期暴露在电焊烟尘下,职业工人还有可能患上严重的职业性肺病,如肺结核、矽肺等。

其次,电焊烟尘对职业工人的眼睛也造成危害。

电焊过程中产生的强烈光线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和不适感,甚至导致角膜炎等严重眼部疾病。

同时,电焊烟尘中的有害物质也会沉积在眼球表面,引发眼睛炎症和感染。

此外,电焊烟尘还对职业工人的皮肤产生危害。

电焊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和电弧辐射能导致皮肤晒伤和光化性皮炎。

同时,烟尘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和炎症。

长期暴露在电焊烟尘下,职业工人还可能患上职业性皮肤病,如工业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为了保护职业工人的健康,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十分重要。

首先,必须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或呼吸面具,有效过滤烟尘中的微小颗粒物,避免其进入呼吸系统。

此外,应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保持作业环境的空气流通,减少电焊烟尘的积聚。

其次,保护眼睛也是关键。

职业工人在电焊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或面罩,确保眼部免受辐射和光线的伤害。

同时,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避免烟尘沉积在工作台面和周围环境上。

此外,保护皮肤同样重要。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和鞋子,从而降低皮肤暴露在电弧辐射和有害物质中的风险。

同时,定期洗手和清洁暴露在烟尘中的皮肤,以避免有害物质导致的皮肤问题。

总之,电焊烟尘对职业工人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的危害较大。

为了防止这些危害发生,职业工人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上适当的呼吸防护设备、眼部保护装置和防护服等,同时保持作业环境的通风良好,定期清洁暴露部位的皮肤。

焊接电弧辐射的危害与防护范文(二篇)

焊接电弧辐射的危害与防护范文(二篇)

焊接电弧辐射的危害与防护范文焊接电弧辐射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它对从事焊接工作的工人健康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探讨焊接电弧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危害1. UV辐射:焊接电弧产生的强烈紫外线辐射是最主要的危害之一。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皮肤灼伤、日晒斑、皮肤癌等问题。

2. 热辐射:焊接电弧产生的高温会产生热辐射,这种辐射能够对周围的物体和人体造成灼伤和烫伤。

3. 紫外线可见光辐射:焊接电弧还会产生可见光辐射,对眼睛造成伤害,引起眼疲劳、结膜炎、白内障等问题。

4. 焊渣飞溅:焊接过程中,熔融金属会产生飞溅的焊渣,这些焊渣可以飞向操作人员的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和灼伤。

二、防护措施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从事焊接作业的工人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帽、焊衣、焊手套、防护面罩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阻挡电弧辐射和焊渣的伤害。

2. 控制辐射源:通过合理安装屏蔽装置和隔离设备,可以有效减少电弧辐射的暴露。

工作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电弧辐射的存在。

3. 使用防护面具:焊接操作人员应戴上合适的防护面具,以防止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4. 避免裸露皮肤:工人应尽量避免暴露裸露的皮肤。

穿戴长袖衣服和长裤,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对于已暴露于电弧辐射的皮肤,及时清洁和处理。

5. 定期体检:从事焊接工作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及时发现和治疗与焊接相关的健康问题。

6. 培训与宣教:对从事焊接工作的工人进行相关培训与宣教,提高他们对焊接电弧辐射危害的认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操作。

7. 环境监测:对焊接作业现场进行定期环境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

三、结语焊接电弧辐射对从事焊接工作的工人构成了潜在的健康和安全威胁。

通过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控制辐射源、使用防护面具、避免裸露皮肤、定期体检、培训与宣教以及环境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这一危害的发生。

电弧焊接作业污染的职业病危害及安全防护范文

电弧焊接作业污染的职业病危害及安全防护范文

电弧焊接作业污染的职业病危害及安全防护范文电弧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电弧焊接作业也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如电离辐射、金属烟雾、噪音和化学物品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1. 电离辐射电弧焊接时会产生强烈的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

长期暴露在电离辐射下会引发一系列的职业病,如皮肤癌、白内障等。

为了减少电离辐射对工人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具有辐射保护功能的面罩和防护眼镜来保护眼睛;- 穿戴防护服和手套,减少对皮肤的直接暴露;- 在工作区域安装防护屏障,减少辐射的扩散范围;- 为工人提供定期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辐射引起的健康问题。

2. 金属烟雾电弧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烟雾,其中包含有害的金属颗粒和气体。

吸入金属烟雾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病变。

为了减少金属烟雾对工人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呼吸器,有效过滤金属颗粒和气体;- 定期清洁和更换呼吸器的滤芯,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焊接区域内设置局部排风设备,有效清除烟雾;- 鼓励工人定期进行肺部功能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系统问题。

3. 噪音电弧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很大,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引发听力损伤和精神问题。

为了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戴上防噪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耳朵的直接伤害;- 在焊接区域内设置隔音设备,减少噪音的传播;- 控制焊接设备的噪音水平,选用低噪音的设备;- 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听力问题。

4. 化学物品电弧焊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品,如溶剂、酸碱等,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一定危害。

为了减少化学物品对工人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减少化学物品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使用安全的化学品和溶剂,减少有害成分的含量;- 在工作区域内设置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让工人了解化学物品的危害和正确使用方法。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范本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范本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范本电焊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工人可能面临众多的职业危害。

本文将介绍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以帮助电焊工们提高安全意识,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有效保护自己的健康。

1.噪音危害电焊作业时,电焊机所产生的噪音可能超过85分贝,长时间的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害。

为了保护听力健康,电焊工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确保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影响。

- 尽量减少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时间,在空闲时远离噪声源,给耳朵充分的休息时间。

-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听力问题。

2.光辐射危害电焊作业中所产生的强光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对眼睛造成伤害。

为了保护眼睛的健康,电焊工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必须佩戴适合的防护眼镜或护目镜,有效阻挡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

-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使用防护面罩或面屏,遮挡住面部,保护脸部皮肤和眼睛免受强光伤害。

- 定期检查眼睛,及早发现和处理眼部问题。

3.电击危害电焊作业常常涉及高压电流,一不小心触碰到导电部位就会发生电击。

为了避免电击危害,电焊工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衣服和鞋子,确保不与裸露的电极和工件直接接触。

- 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在操作电焊机时保持安全距离,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焊机和电气系统,确保其安全可靠。

4.有害气体危害电焊作业中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臭氧,对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防止吸入有害气体,电焊工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确保良好的通风环境,如使用排风装置或在室内工作时开启通风系统。

- 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装备,如口罩或呼吸器,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处理与有害气体相关的健康问题。

5.火灾和爆炸危害电焊作业中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如电焊火花引发可燃物的燃烧。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

行业资料:________ 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及防护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1.金属烟尘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2.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1)臭氧,为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第 2 页共 9 页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2)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颂遄橹蛉毖醵邓馈?/P(3)氮氧化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焊接职业危害与防护正式版焊接职业危害与防护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在安全技术中,将影响生产安全(如触电、易燃易爆等)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将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焊接过程中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可分为物理有害因素和化学有害因素两大类:物理有害因素有电焊弧光、电磁波、热辐射及放射线等;化学有害因素有电焊烟尘和有害气体等。

本文论述这些有害因素造成的焊接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

一、贯彻《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推动焊接安全卫生防护工作走上法制化的道路我国从20xx年5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从20xx年11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现已形成以此两法为主体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体系。

1.严格执行两法,推动焊接职业防护工作走上法制化道路《安全生产法》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规定从业人员享有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享有工伤保险和获得伤亡赔偿的权利。

《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规定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规定职业病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20xx年由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公布的我国法定职业病目录中,正式列入了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等焊接职业病,还列入了对焊接职业可能产生危害的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电光性皮炎及金属烟热等职业病。

因此,应明确“焊接职业”是存在产生职业病的职业,为此焊接用人单位必须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对有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规定:“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按此规定,应依法在电弧焊接的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说明长期吸入电焊烟尘可能产生焊工尘肺职业病,公告采取的通风除尘措施和规章制度,公告在工作场所检测的电焊烟尘浓度。

但据调查,目前不少焊接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做到上述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目前不少单位在与电焊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也没有依法执行这个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针对工作场所卫生要求、防护措施与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报告与救治等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

应该强调,焊接过程中存在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是客观事实,不能回避和隐瞒,也不必紧张和害怕,只要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切实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就可以保障焊接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

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都应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推动焊接职业防护工作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二、电焊烟尘的危害与电焊工尘肺的防护1.电焊烟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电焊烟尘是电弧焊时,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使液态金属和熔渣过热而蒸发,这种高温蒸气一脱离电弧高温区,即被迅速氧化与冷凝成细小的固态分散性粒子或细小的固态凝集性粒子,在空气中悬浮,成为电焊烟尘。

有关各类焊接材料电焊烟尘的性质、成分、形态和化学结构等,在焊接学会8委编著的《焊接卫生与安全》一书中有全面和深入的说明,本文不再赘述。

过去对电焊烟尘的危害程度,曾经存在争议。

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一些单位的电焊工发病率上升,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大连造船厂、江南造船厂、甘肃省卫生防疫站、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及齐齐哈尔车辆厂等单位合作,通过对发病情况的调查、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特别是通过对因患电焊工尘肺而死亡的电焊工尸检分析,确认长期吸入结422和结507焊条等的电焊烟尘后,影响人体的呼吸机能,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损伤电焊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

因此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联合发出的《关于修订颁发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将“电焊工尘肺”正式定为职业病。

电焊工尘肺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咳嗽、咳黑色痰、胸闷、气短为多,肺活量降低,I期电焊尘肺患者的X线胸片出现不规则小阴影或类圆形小阴影。

电焊工尘肺发病工龄多在15~20年左右。

由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进厂的电焊工较多,因此在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是电焊工尘肺的一次高发病时期,1975~1977年原六机部检查了3 000多名电焊工,确认患电焊工尘肺占3.69%;1983年大连造船厂经20年动态观察,在743名电焊工中,确认患电焊工尘肺的占10.63%;1987年对齐齐哈尔车辆厂货车车间660名工人作检查,确认患电焊工尘肺的占13.18%。

在20世纪80年代对电焊工尘肺发病情况的调查中,还明显呈现北方寒冷地区发病率较高,南方地区发病率较低的倾向。

这是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时,车间关闭门窗时间长,自然通风换气条件差,因此北方地区的焊接作业场所,应该更重视防护工作。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电焊工的新老交替和一些大企业电焊作业场所通风除尘条件的改善,电焊工尘肺的发病率有所降低。

但由于80年代后期进厂的电焊工较多,如果不注意防护工作,很担心在20xx年前后,可能再次出现电焊工尘肺的高发病时期。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控制所尹萸20xx年10月发表的《20xx年全国尘肺报告发病情况分析》,20xx年各地确认报告的“电焊工尘肺”患者人数为198人。

而且此为不完全统计,实际患者肯定大于此数。

这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2.对电焊烟尘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消除电焊烟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为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加强焊接工作场所的通风除尘工作。

包括车间整体通风、狭窄工作区间的通风换气和焊接工位的抽烟排尘等。

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等单位经大量调查和试验研究后,按照在卫生标准规定的“电焊烟尘浓度”环境中工作30年,电焊工尘肺的发病率不大于千分之五的要求,制定的国家标准《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GB16194—1996)》,规定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最高容许浓度为6mg/m3。

也就是说,焊接车间经采取通风排尘措施后,车间内每立方米空气内,焊接烟尘的含量不得>6mg。

这是检查车间内通风排尘是否合格的惟一标准。

据调查目前不少焊接车间都达不到这一要求,应该努力达标。

至于研制使用“低尘、低毒焊条”和“低尘药芯焊丝”的问题,我认为只能作为次要辅助措施,国内外都没有这方面的实用效果(有关研制低尘、低毒焊材的观点,已在本刊组织的“焊接环境与建康安全”论坛中,详述了笔者的见解)。

三、气体保护焊有害气体的危害与防护气体保护焊除产生焊接烟尘外,CO2气体保护焊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会产生臭氧等有害气体。

1.气体保护焊有害气体的危害CO2气体保护焊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二氧化碳在电弧高温下的分解。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具有极大的亲和力,所以一氧化碳经肺泡进入血液后,便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正常的携氧功能,造成人体组织缺氧而引起中毒。

目前我国CO2气体保护焊占全部焊接工作量的比例,就全国而言已超过20%,集装箱行业已超过90%,部分骨干造船厂已超过60%。

因此必须关注CO2气体保护焊的职业危害与防护问题。

在不通风的条件下,不但电焊烟尘浓度超标,而且一氧化碳浓度达到64.20mg/m3,已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30mg/m3一倍以上。

而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一氧化碳浓度可能上升到100mg/m3以上,检查电焊工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已接近一氧化碳轻度中毒的范围。

而采取0.5m/s风速的通风措施后,电焊烟尘和一氧化碳浓度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容许浓度范围。

所以在CO2气体保护焊时,必须采取通风防护措施。

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时,由于弧区温度高和紫外线辐射强烈,空气中的氧气经高温光化学反应而产生臭氧(O3)。

臭氧被吸入人体后,主要是刺激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胸闷、咳嗽、头晕、全身无力和不想吃饭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与支气管炎。

因此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车间空气中臭氧的最高容许浓度仅为0.3mg/m3。

2.气体保护焊有害气体的防护对策实测国内五个工厂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焊铝和铝镁合金时,工作地点空气中臭氧浓度为1.48~12.42 mg/m3,实测等离子弧堆焊和等离子弧喷焊时,工作地点臭氧浓度为7.5~65 mg/m3,均大大高于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

其防护对策是,采取有效的通风换气措施,使焊工呼吸带附近的空气中臭氧浓度1300μm的红外线38%,波长780 ~1300μm的近红外线31%,波长400~780μm的可见光线26%,波长200~400μm的紫外线5%。

氩弧焊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是一般焊条电弧焊的十几倍到30倍,等离子弧焊的紫外线强度可比焊条电弧焊大30~50倍。

焊接电弧的可见光线的光度,比人眼能正常承受的光线光度可大一万倍。

这样强烈的可见光,将对视网膜产生烧灼,造成眩辉性视网膜炎。

此时将感觉眼睛疼痛,视觉膜糊,有中心暗点,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

如长期反复作用,将逐渐使视力减退。

焊接电弧中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是一个慢性过程。

眼睛晶状体长期吸收过量的红外线后,将使其弹性变差,调节困难,使视力减退。

严重者还将使晶体状混浊,损害视力。

焊工一天工作后,如自觉双眼发热,大多是吸收了过量红外线所致。

焊接电弧中紫外线照射人眼后,导致角膜和结膜发炎,产生“电光性眼炎”。

属急性病症,使两眼刺痛、眼睑红肿痉挛、流泪、怕见亮光,症状可持续1~2天,休息和治疗后,将逐渐好转。

应强调指出,一些论述电焊弧光对眼睛损伤的文章,多偏重于谈电光性眼炎,而对可见光,特别是对红外线慢性损伤视力关注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