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斜摄影快速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倾斜摄影影像的真三维单体化模型精细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倾斜摄影影像的真三维单体化模型精细建模方法研究随着三维技术的进步和摄影设备的发展,基于倾斜摄影影像的真三维单体化模型的精细建模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影像的真三维单体化模型精细建模方法。
首先,需要对倾斜摄影影像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图像去噪、均衡化和匹配等操作。
去噪可以通过滤波器来实现,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
均衡化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使得图像中的细节更加清晰。
匹配可以通过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算法来实现,以确定不同摄影位置的相应点。
接下来,需要进行相机定位和姿态估计。
相机定位可以通过采集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并利用地面控制点与图像的对应关系进行计算。
姿态估计可以通过图像中的特征点和姿态估计算法来实现。
然后,进行点云数据的生成。
点云数据是通过三维重建算法,将倾斜摄影影像中的特征点或像素点转换为三维坐标点。
常用的算法包括立体匹配算法、多视图几何算法等。
生成的点云数据可以提供给后续的建模操作。
接下来,进行三维模型的精细建模。
精细建模可以基于点云数据进行,也可以基于影像进行。
基于点云数据的建模可以通过点云数据的重采样和平滑来实现,以获得比较精细的模型。
基于影像的建模可以通过影像解算和纹理映射等操作来实现,以获得更加真实的模型。
最后,进行模型的优化和评估。
模型的优化可以基于误差最小化的原则进行,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
模型的评估可以通过与现实场景进行对比,以评估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基于倾斜摄影影像的真三维单体化模型精细建模方法包括预处理、相机定位和姿态估计、点云数据的生成、三维模型的精细建模、模型的优化和评估等步骤。
这种方法可以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精确的真三维模型,如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等。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它通过无人机等航空器搭载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能够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多角度、多视角影像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对现实世界进行实景三维建模。
本文将对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建模技术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将摄影测量技术与航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技术。
通过倾斜摄影测量系统搭载的摄像机,可以在飞行过程中以不同角度和方向进行拍摄,获取多角度、多视角的影像数据。
这种多角度、多视角的数据可以提供丰富的立体信息,从而实现对地物进行精确的三维建模。
相比于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分辨率:由于采用了多角度拍摄的方式,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使得三维建模的精度更高。
2.实景感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多个角度和视角的影像数据,可以准确地再现现实世界中的场景,给人强烈的实景感。
3.高效快速: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快速的航测,大幅缩短数据采集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数据采集:通过无人机等航空器搭载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多角度、多视角的影像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考虑航迹规划、飞行高度和重叠度等因素,以确保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2.影像处理:对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影像畸变、校正影像几何形状等操作。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影像增强、色彩校正等处理,提高影像质量。
3.特征提取:通过影像处理算法,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和特征线,用于后续的三维建模。
4. 三维重建:根据特征点和特征线的位置信息,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进行三维重建,生成精确的三维模型。
其中,常用的算法包括结构从运动(Structure from Motion,简称SFM)和多视角立体匹配(Multi-view Stereo,简称MVS)等。
倾斜摄影建模测图技术方案

倾斜摄影建模测图技术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倾斜摄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手段,逐渐在建筑、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倾斜摄影建模测图技术结合了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地表三维信息和纹理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倾斜摄影技术基础1.倾斜摄影技术原理倾斜摄影技术是通过搭载在飞行器上的多角度相机,同时从垂直和倾斜角度对地面进行拍摄,获取地面物体顶部和侧面的高分辨率影像。
这些影像经过处理后,可以生成具有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和真实的纹理信息。
2.倾斜摄影设备与系统组成倾斜摄影设备主要包括飞行器、多角度相机、定位系统、控制系统等。
其中,飞行器负责搭载相机进行航拍,多角度相机用于获取不同角度的地面影像,定位系统确保飞行器和相机的精确定位,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设备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3.倾斜摄影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倾斜摄影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包括外业数据获取和内业数据处理两个阶段。
外业数据获取阶段主要包括航线规划、像控点布设、飞行拍摄等步骤;内业数据处理阶段则包括影像预处理、空中三角测量、三维模型构建、纹理映射等步骤。
三、倾斜摄影建模技术1.三维建模方法概述三维建模方法主要分为手工建模、半自动建模和自动建模三种。
手工建模精度较高,但效率低下;半自动建模结合了手工建模和自动建模的优点,适用于复杂场景;自动建模则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和处理影像数据,快速生成三维模型。
2.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技术流程基于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技术流程主要包括影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匹配、空中三角测量、三维模型构建和纹理映射等步骤。
首先,对获取的倾斜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等操作;然后,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并进行匹配;接着,利用匹配的特征点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解算出相机的位置和姿态;最后,根据相机的位置和姿态以及影像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并进行纹理映射。
3.三维模型优化与精度控制为了提高三维模型的精度和质量,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措施。
倾斜摄影测量的三维建模技术及运用分析

倾斜摄影测量的三维建模技术及运用分析倾斜摄影测量(oblique photogrammetry)是指通过倾斜摄影设备获取倾斜摄影,再通过计算机对倾斜摄影进行处理、分析和测绘,以获取三维地理信息的技术。
在倾斜摄影测量的技术中,倾斜摄影的采集设备主要包括航空倾斜摄影系统、车载倾斜摄影系统和无人机倾斜摄影系统。
与传统的正射摄影测量相比,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有获取真实感、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在地图制图、城市规划、文物保护、自然资源调查和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三维建模技术1.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是指利用倾斜摄影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的技术。
倾斜摄影的影像数据包含了地面的真实信息和物体的立体形态,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地面地物的三维模型。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主要包括影像处理、点云配准、模型重建和模型优化四个步骤。
2.点云配准技术点云配准是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中的关键步骤,其主要任务是将不同影像采集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以便于后续的模型重建和模型优化。
点云配准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两个步骤,通过这两个步骤可以将不同影像采集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从而获取更加精确和真实的三维模型。
3.模型重建技术模型重建是指基于点云数据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根据点云数据中的立体信息和地面的真实信息进行模型的构建。
模型重建技术主要包括点云拟合、曲面重建和建模编辑三个步骤,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将点云数据转换为真实感强、精确度高的三维模型。
模型优化是指对于已经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修复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真实感和精度。
模型优化技术主要包括模型简化、纹理贴图和模型修复三个步骤,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使模型更加真实、完整和精确。
1.地图制图领域地图制图是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倾斜摄影可以获取地面地物的真实信息和立体形态,因此可以为地图制图提供真实感强、精度高的地理信息。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及其精度分析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及其精度分析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及其精度分析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建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首先,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然后,详细讨论了三维建模的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相片匹配与点云生成等关键步骤。
接着,通过实验验证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建模中的精度,包括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的测量。
最后,总结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建模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精度分析 1. 引言三维建模是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重点,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遥感地图、虚拟现实等方面。
传统的三维建模方法主要通过航空摄影或激光雷达等方式获取地面数据,然后进行处理和分析。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大量的人力,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三维建模方法。
2.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指利用配置在无人机上的相机,通过自动飞行和控制相机拍摄倾斜视角的照片,再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些照片以获取地面上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的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实时性强等特点。
此外,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还具有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强以及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地面信息等优势。
3. 三维建模方法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建模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相片匹配与点云生成等关键步骤。
首先,无人机在规定的飞行高度和路径上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倾斜摄影图像。
然后,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校正畸变等。
接着,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进行相片匹配,确定物体在图像上的位置。
最后,通过点云生成算法,将匹配的点与坐标相结合,生成三维模型。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倾斜摄影仪进行航空或地面摄影测量的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多角度影像数据。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数字城市建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进行详细介绍。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从而可以准确地捕捉城市中的细节信息。
倾斜摄影测量仪可以以不同角度和高度拍摄城市的各个部分,获取的影像数据能够展现建筑物的立面特征、屋顶形态、入口和窗户的位置等细节信息。
这为建筑物的精确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三维城市建模。
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通过自动的图像匹配和特征提取算法进行处理,从而快速生成三维城市模型。
这种自动化的建模方式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的工作量。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实现精确的地理定位和测量。
倾斜摄影测量仪配备了精确的定位系统,可以获得建筑物的准确位置和高程信息。
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地理校正,可以将建模结果与真实世界的地理坐标系统相匹配,从而实现精确的地理定位。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进行高程测量,获取建筑物的高度信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数字城市建模中还可以实现多尺度建模。
通过改变倾斜摄影仪的拍摄角度和高度,可以获取不同尺度的影像数据。
这使得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同时用于建模大范围的城市和建模小区域的细节部分。
通过将不同尺度的建模结果融合起来,可以实现全面和多层次的城市建模。
基于倾斜影像的实景三维建模与修饰方法研究

基于倾斜影像的实景三维建模与修饰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3-05-16T05:29:12.155Z 来源:《科技潮》2023年6期作者:康冰锋韩丹[导读] 随着城市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扩展,城市由“数字化”逐步向“智慧化”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了实景三维模型生产。
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84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倾斜影像进行三维建模和精细化修饰技术,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西安某区的倾斜影像数据进行空三平差,分别使用瞰景Smart3D和大势重建大师软件进行自动三维建模,使用SVSMeshEditor结合倾斜影像对自动生成的三维Mesh模型进行修饰。
关键词:实景三维、自动建模、Mesh修饰随着城市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扩展,城市由“数字化”逐步向“智慧化”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了实景三维模型生产。
为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2022年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其中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要求获取优于5厘米分辨率的倾斜摄影影像、激光点云等数据,完成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制作,覆盖省级行政区域,根据地方实际确定周期进行时序化采集与表达。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西安某区获取的倾斜影像数据进行空三平差后生产实景三维模型并修饰,研究更快更好的三维建模生产与修饰方法。
测区情况介绍测区位于西安某区,面积22.4平方公里。
倾斜影像分辨率为3cm,航线58条,航向重叠度70%,旁向重叠度70%,测区内像控点278个。
实景三维建模与修饰实景三维建模与修饰包括四个主要步骤:数据预处理、倾斜影像空三处理、实景三维Mesh生产、实景三维Mesh修饰。
数据预处理包括影像调色、分区,POS整理,像控整理,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做准备。
倾斜影像空三处理是通过对获取的机载倾斜影像数据进行空三加密处理,使用外业测量的控制点进行精度控制,获取影像真实的外方位元素值。
三维建模生产是使用瞰景Smart3D软件和重建大师,利用倾斜影像和空三成果生产实景Mesh模型。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快速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快速三维建模方法研究发表时间:2019-01-09T15:17:58.64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0期作者:张鑫鑫[导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技术、倾斜摄影技术以及三维建模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张鑫鑫天津市测绘院天津市西青区 300381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技术、倾斜摄影技术以及三维建模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目前,利用航摄影像进行空间变化监测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尤其在监测城市更新方面已经有成熟的技术方法,但是仍无法解决监测建筑物高度变化的问题。
而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支持三维浏览、量测,包含完整的空间信息,是真实世界的直观表达,在城市建设、工程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优势愈加明显。
本文就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快速三维建模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引言三维城市运用描述城市地上景观的三维模型来表达数字城市空间信息,是表达城市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应急响应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三维城市已经展现出其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潜力。
传统的三维城市模型生产制作是结合遥感影像图和地形图,得到精确的、可靠性强的建筑物模型、道路模型及其他景观小品模型,将组成城市要件的各类三维模型集成为三维城市场景。
这种方法适合于普通精度的三维城市建模,但是对于高精度、高仿真、大区域的建模,传统方法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作业人员,其建模速度、效率以及时效难以满足三维城市的应用。
1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发展现状在国外,无人机通常会加载高精POS,后期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但购买费用较高。
在国内,早期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主要用汽油机动力固定翼无人机搭载非专业航测相机进行,例如利用佳能5D等进行航拍,主要用于DEM、DOM以及区域范围DLG的生产。
随着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电动固定翼、多旋翼以及动力三角翼等新型低空飞行器逐渐应用于测绘行业。
倾斜摄影测量系统在国外发展较早,例如天宝公司的AOS系统等,主要基于大飞机采用专业的航空倾斜相机进行航拍,获取地面多视角的影像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倾斜摄影快速建模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8T17:16:21.4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黎惠兰[导读] 摘要: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遥感领域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
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遥感领域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三维场景的快速搭建。
关键词:三维;倾斜摄影;模型精度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由于传统的方式构建三维地形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难以满足现今城市三维场景构建要求。
而倾斜摄影技术凭借其工期短、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势,为城市三维模型的快速获取提供了新的选择。
因此,应重视对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实景三维建模的方法的利用。
1.三维场景搭建新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综合运用倾斜三维自动建模技术、倾斜三维交互式建模技术和三维实景模型编辑技术,快速完成三维场景构建的方法。
其构建过程主要可分为四个步骤:①基于街景工厂、ContextCapture 等倾斜影像自动化处理系统,进行倾斜影像空三加密、影像点云匹配、模型三角网构建优化和模型纹理自动映射,自动化生成三维实景模型成果;②在倾斜影像空三加密成果或倾斜三维模型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透视成像原理,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采集模型轮廓线,通过纹理自动映射技术,实现精细化三维单体模型的快速构建;③对倾斜三维实景模型进行踏平、删悬浮物等编辑操作处理;④在三维应用平台中,将三维实景模型编辑后成果和三维单体模型成果进行叠加套合显示,得到城市区域真三维模型场景。
三维场景搭建技术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三维场景搭建技术流程图
该技术流程在数据处理时存在以下几个难点:(1)多视影像匹配
倾斜摄影技术能够通过一次拍摄获取多个视角的影像,既包含垂直摄影影像,还包括侧视摄影影像,侧视影像因相机镜头与建筑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影像之间的畸变与遮挡严重,传统的空中三角测量系统无法较好地处理多视倾斜影像。
目前,多视影像自动匹配技术是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
前者对匹配点对的精度要求较高,以精确定位影像的位置与姿态;后者侧重影像目标的几何与物理属性,以求对其进行快速、准确搜索。
(2)点云自动构网
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得到的三维影像点云,只包含影像上每个像素对应的地面三维空间坐标信息,而没有这些点的任何拓扑关系。
如何通过对点云数据的自动构网得到能够表现有用地物特征是个难点。
为了能自动实现从影像到三维模型的转换,需要采用适当的算法将点云通过优化实现三维构网,接着对三角网进行优化,减少平坦区域的三角网面数,最大限度地真实还原现实复杂地物的几何结构。
(3)轮廓交互采集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交互式三维建模是在倾斜影像空三加密成果或倾斜影像基础上进行单体化三维建模。
如何设计模型轮廓采集方式和提高建模效率是个问题。
目前,软件厂商通过对加密后影像空间姿态的恢复来还原影像空间位置,通过影像金字塔技术和大数据量影像调度技术来实现对倾斜影像的快速调用,设计灵活实用的多视窗口、立体测图窗口和方便快捷的建模功能,为用户提供简单高效的交互式建模工作环境,作业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通过透视成像原理,在倾斜影像或倾斜模型上构建精细化模型,其精度和效率与传统人工建模技术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4)倾斜模型编辑
倾斜三维实景模型由多级不规则三角网和相应层级的纹理组成,多级不规则三角网与纹理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三维模型输出后对模型进行编辑,则模型结构改变后模型纹理无法重新映射,三维模型编辑变得十分困难。
目前,对三维模型成果编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借助于第三方建模软件,对模型结构进行编辑,导回倾斜影像自动化处理系统进行模型重建;另一种是对模型进行结构删除、踏平等操作,该方式具有不可逆性,只能对模型结构进行减少不能重塑[1]。
2.三维场景快速搭建实现本文以实际生产项目为例,讲解三维场景快速搭建过程。
2.1 测区概况
测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月季变化明显。
摄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势整体呈西高东低趋势,以低矮房屋、规则高层和大面积农田为主,形成新旧城区东西分布的空间格局。
测区具有采用运-5 搭载徕卡RCD-30 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获取的倾斜影像数据,影像地面分辨率0.05m,现势性为2015年9 月,RGB 真彩色模式,TIFF 格式,影像整体效果良好,纹理清晰、反差适中、颜色均匀,坐标系统为WGS-84 坐标系,高程系统为大地高。
此外,通过外业实测采集获取控制点资料,满足测区倾斜影像空三加密、检查与坐标系统转换参数解算需要。
2.2 实景模型构建
三维实景模型构建采用街景工厂按照软件工作流程进行自动化处理。
处理流程主要分为:数据准备、空三加密、三维重建和成果输出等环节。
数据准备主要通过对设计书的学习,明确项目要求的成果格式和精度,通过对原始影像和控制资料的分析,确保数据资料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空三加密采用街景工厂通用空三加密模块,采用“先子区域网,后整体空三”的原则进行处理,对缺少连接点或连接点误差较大的点进行人工编辑。
此项目共分为两个空三加密网,网与网之间通过锁定POS 的方式进行接边,每个加密网分为4 个小的区域网进行子区域网自由网加密,自由网精度满足要求后将4 个子区域网进行合并;联合平差阶段,通过对控制点点位的人工转刺和调整,使得误差满足项目要求。
三维重建由街景工厂软件系统自动化完成,作业人员根据测区高程值范围设定建模的高程范围,一般比最低高程低50m,比最高高程高150m;相对选择按照“角度5,距离120”的参数进行设置[2]。
成果输出按照三维模型要求的格式进行数据输出,街景工厂空三加密时高程系统为大地高,根据项目需要,采用高程坐标拟合的方式计算得到从大地高到正常高的转换参数,利用街景工厂自带的高程转换工具进行高程转换。
三维实景模型输出后,采用外业实测的像控点与检查点对最后的模型成果进行精度检测。
共选取像控点18 个,检查点15 个,三维实景模型在XYZ三个方向上的中误差分别为:0.071、0.06 和0.138m,满足三维建模设计书的技术指标要求。
同时,高精度的三维实景模型成果也为三维单体模型的快速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单体模型构建
本项目三维单体模型构建采用倾斜摄影交互式建模技术进行建模,采用倾斜影像或倾斜模型进行三维模型轮廓线的采集,采用倾斜影像进行纹理自动贴图。
对于临街商铺和重点建筑物采用人工补拍的方式获取外业照片,采用人工贴图的方式进行贴图。
采用此技术流程既保证了三维模型精度,又保证了模型的真实性和模型的美观性。
为了保证三维单体模型在3 dsMax等软件平台中的正常加载和显示,本项目中对三维模型做了去大数操作。
2.4实景模型编辑
本项目共生产三维实景模型779块,与任务区相关的模型块有294块,任务区外的模型块有485块。
为了保证三维模型的正确存储和显示,三维实景模型同样做了去大数处理。
按照三维建模设计书的要求,需要对全部779块三维实景模型进行补水处理操作。
对于任务区内的294块三维实景模型需要进行三维模型踏平、刑悬浮物等处理,对于三维实景模型与三维单体模型之间的空隙,采用补面的方式完成[3]。
图2 三维实景模型效果图
三维实景模型的编辑主要通过街景工厂自带的软件进行编辑,首先通过设置需要删除模型的高程范围,将建筑物顶部结构删除;接着使用三维模型踏平功能,将模型踏平至与建筑物底部相平的高度。
通过以上步骤,减少三维实景模型的数据量和模型闪面,为三维场景搭建提供环境基础。
2.5模型场景构建
三维实景模型和三维单体模型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且具有相同的平移参数,分别以osgb和obj格式存储。
在三维模型数据应用时,将三维实景模型和三维单体模型添加到同一个索引文件中,通过应用软件进行数据的整体加载显示,实现三维场景的快速构建。
三维实景模型效果如图2所示,模型叠加后的三维场景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三维模型场景效果图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构建三维单体模型,并对三维实景模型进行踏平等编辑处理,将三维单体模型与三维实景编辑模型进行数据融合,达到了构建真三维场景的目的。
该技术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是三维场景快速搭建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基于无控倾斜摄影的实景三维建模生产研究[J].马新文,张学之,赵全辉.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05)
[2]基于倾斜摄影的城市三维快速建模技术应用研究[J].高铁,李明.测绘技术装备.2017(04)
[3]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三维建模生产与质量分析[J].王丙涛,王继.城市勘测.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