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含答案)(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生吞活剥。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惜情去留。
家贫壁立,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核舟记》)B. 好读书,生吞活剥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D.因以为号焉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宠辱偕忘(《岳阳搂记》)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3.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答:4.请结合本身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生吞活剥。
”答:参考答案:1.B、E 2.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
(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翻山越岭钻营。
(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3.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泰,恬淡自足。
(意思对即可)4.结合本身读书习惯;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本色。
不赞成:按照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生吞活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惜情去留。
家贫壁立,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存争议[1] )。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好读书( ) 嗜酒( ) 造饮辄尽( )短褐( )自娱( )2.说出下列加粗字古今词义的区别。
(1)造饮古义:今义:(2)赞曰古义; 今义: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
(以之)(1) 因以为号焉( ) (2)葛天氏之民欤( )以此自终 ( ) 或置酒而招之( )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二、课内阅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 本文选自《》,作者____ _,_____(朝代)人,谥号_____ 。
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的看法。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五柳先生传》参考答案:一、1、hao4 shi4 zhe2 he4 yu22、(1)古:往、到;今:制造(2)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赞扬3、(1)把用(2)的他4、注意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相联系,其读书自娱,是一种求知的满足,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功利的追求5、率真放达。
二、1.《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靖节先生2.(1)“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一个在读书中探得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传-课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五柳先生传-课文同步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 ②不慕.荣利___________③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__________ 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___________⑤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_ ⑥造.饮辄尽___________⑦期.在必醉___________ ⑧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⑨环堵..穿结_____________..萧然___________ ⑩短褐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3.“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活的情况如何?(用原文回答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环堵萧.然(②短褐穿.结(③晏如..也(④造饮辄.尽(⑤兹.若人之俦乎(5.翻译下列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7.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表现在哪六个方面?概括出来。
8.“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二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①者也。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②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③。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五柳先生传习题(附答案)

五柳先生传习题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CA.丫杈(chà)长吁(xū)短叹应和(hè)猝(cuì)然长逝B.羁绊(pàn )中流砥(dǐ)柱蛮横(hénɡ)戛(jiá)然而止C.媲(pì)美引颈受戮(lù)拗(ào)口根深蒂(dì)固D.绮(qǐ)丽莫衷(chōnɡ)一是炮制(páo)怏怏(yānɡ)不乐(A:“猝”应为cù;B:“绊”应为:bàn,“横”应为:hènɡ;D:“衷”应为zhōnɡ,“怏”应为yànɡ)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诘责更胜一筹禁锢恪尽职守B.亵渎龙吟凤秽清洌通宵达旦C.阑语相得益彰混淆翻来覆去D.惬意神秘莫测沉缅断壁残园(B:“秽”应为“哕”;C:“阑”应为“谰”;D:“缅”应为“湎”,“园”应为“垣”)谰语:lán yǔ1.妄语。
2.没有根据的话龙吟凤哕:lóng yín fèng huì解释:形容声音如同龙吟,凤啼一般,抑扬顿挫,十分悦耳。
哕,鸟鸣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着一种热情。
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对所干的事情。
③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A.澎湃文明/野蛮既然/就B.泛滥野蛮/文明既然/就C.澎湃野蛮/文明虽然/但D.泛滥文明/野蛮虽然/但D(①:“泛滥”贬义褒用,比“澎湃”更能表现激愤狂放的心情;②:“文明、野蛮”反语,与前者相呼应;③:“既然/就”表因果,“虽然/但”表转折,这里表转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五柳先生传》阅读原文: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
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常写*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
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分)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分)《五柳先生传》阅读参考答案:9、C10、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五柳先生传》选自,这是一篇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作者,名,字,时期著名诗人。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文章《》。
二、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嗜.()辄.()吝.()褐.()箪.()汲.()俦.()觞.()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6. 亦不详..其姓字四、翻译下列句子。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好读书,不求甚解。
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中考真题演练:(2007孝感市、烟台卷)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C、期.在必醉(期望)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3.请把文中的空缺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句子翻译。
(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小题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
【小题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翻译】
答案
【小题1】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小题2】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
解析试题分析:“每”是“常常”的意思,“会意”是“领会意思”的意思,“便”是“就”的意思,“欣”是“高兴”的意思,“然”是“----的样子”;“萧然”是“简陋、空荡”的意思,“蔽”是“遮蔽”的意思;翻译这两句话时,除了这几个关键字以外,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与流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五柳先生传》的习题附答案

《五柳先生传》的习题附答案《五柳先生传》的习题附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_______⑶ 箪瓢屡空,晏如也宴如:__________________⑷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⑴ 曾不吝情去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____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⑴ 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⑵ 往,到;希望、愿望。
⑶ 安然自若的样子。
⑷ 冷冷清清的样子。
2、陶渊明东晋桃花源记不为五斗米折腰3、⑴ 态度率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自主练习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贫( ④短褐穿结( ) )②造饮辄尽()③曾不吝情去留( ) ⑤箪瓢屡空,晏如也( 己志( ) )( )()( )⑥颇示 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氏之民欤(2•解释词语。
) ⑧衔觞赋诗(⑨无怀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②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③不汲汲于富贵汲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⑨颇示己志。
颇: ________________ 萧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 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 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 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4•选出 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5•填空。
① 陶潜, 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 ______ ,号 ____________ ,世 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
② 黔娄之妻有言: “ , _________________ 。
”其言 ____ ___________ 乎?—。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五柳先生传⑤衔觞赋诗 衔觞: _______________ 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 ______________ ⑧或置酒而招之。
或: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5.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②生活:③志趣:二、阅读延伸(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6•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②衔觞赋诗(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
9.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10•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字词注释(1)选自《陶渊明集》(2)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3)不详:不知道。
详:清楚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所以,就。
以,用。
为,作为。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唉” ,号,别号。
(5)不慕荣利:不爱慕功名利禄(慕,羡慕;荣利,功名利禄)(6)不求甚解:古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指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
求,追求。
甚,过分。
解,了解。
(7)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意:书中的旨意。
(8)性:生性,生来就。
(9)嗜:特别喜欢,酷爱。
(10)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11)如此:这样。
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
(12)或:有时。
(13)置酒:置办酒席。
(14)招之:招待他。
(15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造,往,到。
辄,就;尽,指喝完。
(16)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希望。
(17)既:.. 之后。
(18 )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9)环堵(d U)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的样子。
(20)短(du on)褐(h e)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短同竖、裋。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穿、洞。
结、补丁。
(无二音)(21 )箪(d 6)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
屡空:时常是空的。
屡:经常。
箪和瓢时常是空的。
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22)晏(y c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平静,安逸。
如,……的样子。
(23)自娱:自娱自乐娱:使…欢娱。
(使动用法)(24)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25)以:凭借。
(26)自终: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终,终了,结束。
(27)颇:很,相当地。
(28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29)黔娄(qi cn l cu):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30)戚戚:忧愁的样子。
(31)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2)其:大概,表推测。
(33)兹:代词,这、此人。
(34)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5)俦(chcu):辈,同类。
(36)衔觞(sh eng):喝酒喝得很愉快,陶醉其中。
酣,指饮酒而乐,觞,酒杯。
一说作“衔觞”,一说作“酣觞自得,赋诗乐志”。
赋,创作。
(37)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对…感到快乐。
志,心意,志向。
(38)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39)欤:表疑问,相当于“吗”文言现象一词多义以:(1)因以为号焉以:把。
以为,以之为。
(2 )以此自终以:凭借。
之:(1)或置酒而招之之:代词,他(2)葛天氏之民欤之:助词,的(3)黔娄之妻有言之:助词,的言:(1 )闲静少言言:说,说话(动词)(2)黔娄之妻有言言:言语,话(名词)如:(1)晏如也女口:……的样子(2)亲旧知其如此女口:像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其:句首语气词,表推测(2)亲旧知其如此其:代词,指五柳先生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2. 亲旧知其如:古:<名>旧交,旧友。
今:<形>过去的,过时的。
3•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 或置酒而招之:古:有时。
今:或者。
5. 赞曰: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今:称赞,赞美。
[1]6.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古:处所。
今:允许,许可。
7. 造饮辄尽:古:往,至I」。
今:制造。
8. 颇示己志:古:稍微。
今:很;相当地。
词类活用1. 详: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2. 亲旧: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1]3. 乐:以乐其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4. 酒: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颇显示自己的志趣。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参考答案:一、自主练习1•略2•①处,地方②忧愁的样子③心情急切的样子④朋友,伴侣⑤口触酒杯,指饮酒①详细地知道②旧交,旧友。
③备办,置办④很⑤冷清3. 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 4. B 5•①东晋诗人渊明五柳先生陶渊明集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兹若人之俦衔觞赋诗以乐其志6 •见译文7•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②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阅读延伸(一) 6.①往,到②酒杯7•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8•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安贫乐道9•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10•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二)11.①朱:追求功名利禄。
陶:务求领会内涵。
②朱:不甘心贫困。
陶:态度安然。
③朱:为荣华富贵而奋斗。
陶:安心于淡泊宁静的隐居生活。
12•①他的;他们;她②这件事;他们;的③粮食、食物;同饲”,让…… 吃13•①买臣更增大了歌唱的声音,妻子为此感到羞耻,请求离开他。
②你(跟我)吃了这么长时间的苦,等我富贵时报答你的功劳。
(十四)细柳营答案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营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
朝廷于是让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让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让河内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这样来防备匈奴。
皇帝亲自慰问军队。
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领们都下马迎接和送别。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天子先行的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先行的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
”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皇帝发布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