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机系统事故分析及安全设计
“人机料法环”与安全工作的分析报告

“人机料法环”与安全工作的分析报告人机料法环(Man-Machine-Material-Method-Environment)是一个用于系统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概念模型。
它主要用于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以确保生产安全和高效率。
在安全工作中,人机料法环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预防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本报告将对人机料法环和安全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人机料法环模型1. 人(Man):人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程度都会对生产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在安全工作中,必须重视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安全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发现和报告隐患。
2. 机(Machine):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状态对生产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并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此外,设备操作界面必须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3. 料(Material):原材料的质量和处理过程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必须选择合格的原材料,确保其符合标准,并采取相应的储存和处理措施,避免材料变质、受污染或其他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4. 法(Method):操作规程和流程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依据。
必须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要求,避免操作时出现失误。
此外,必须加强对操作规程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执行操作流程。
5. 环(Environment):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状况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必须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消防设施齐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因环境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
二、安全工作分析在安全工作中,人机料法环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人机工程案例分析3篇

人机工程案例分析3篇人机工程案例分析·11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日本称为“人间工学”,或采用欧洲的名称,音译为“Ergonomics”,俄文音译名“Эргнотика”在我国,所用名称也各不相同,有“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工效学”、“机器设备利用学”和“人机工程学”等。
为便于学科发展,统一名称很有必要,现在大部分人称其为“人机工程学”,简称“人机学”。
“人机工程学”的确切定义是,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根据人和机器的条件和特点,合理分配人和机器承担的操作职能,并使之相互适应,从而为人创造出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工效达到最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s)“人机系统”,就是人和一些机器、装置、工具、用具等为完成某项工作或生产任务所组成的系统。
更确切地说,这种系统还应包括环境条件在内。
所以,人机系统实际上是指人机环境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机系统的范围是很广阔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如人用铅笔书写,就是一个简单的人机系统;又如船员驾驶轮船,飞行员驾驶飞机,司机开动汽车,就是一些较复杂的人机系统。
在人机系统中,包括人、机器和环境三个组成部分,而每个组成部分可称为一个分系统或子系统。
机器分系统具有控制器和显示器(显示器的种类很多,有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
人,这一分系统在看到(或听到,触到)显示器的显示时,就要决定如何去控制,如何去操作。
如果有必要调节时,即可通过人体的动作去进行操纵。
整个人机系统是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工作。
而环境条件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个分系统的工作。
可见,在人机系统中,人同机器、环境的关系总是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但人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为了能充分地发挥人和机器的作用,使整个人机系统可靠、安全、高效,以及操作方便和舒适,设计人机系统时就得充分考虑人和机器的特征与功能,使之相互协调配合,构成有机整体,达到生产和工作的最佳效果。
第4章-安全系统工程--事故树定量分析

《安全系统工程》
一般情况下,单元故障率为:
λ=Kλ0
式中:K—综合考虑温度、湿度、振动及其他条件影 响的修正系数,一般K=1~10; λ0—单元故障率的实验值,一般可根据实验或统计求 得,等于元件平均故障间隔期的倒数,即:
1 0 MTBF
式中:MTBF——为平均故障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次 故障间隔期内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
《安全系统工程》
k=a· b· c· d· e;
a—作业时间系数; b—操作频率系数; c—危险状况系数;
d—心理、生理条件系数;
e—环境条件系数。
《安全系统工程》
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1.直接计算法 直接分步算法适于事故树规模不大,而且事故 树中无重复事件时使用。它是从底部的门事件 算起,逐次向上推移,直算到顶上事件为止。 当事故树规模不大,无需布尔代数化简时可直 接计算法求顶上事件发生概率
《安全系统工程》
3.最小割集法
若事故树中各割集中有重复基本事件时将上式展 开,用布尔代数消除每个概率积中的重复事件。 例如:某事故树共有3个最小割集合:试用最 小割集合法计算顶事件的发生的概率。 E1={X1,X2, X3 }, E2={X1,X4 } E3={X3,X5} 已知各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q1=0.01; q2=0.02; q3=0.03; q4=0.04; q5=0.05 求顶上事件发生概率?
事件。
《安全系统工程》
3.最小割集法
最小割集合中有重复事件时,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为:
P(T ) qi
r 1 xi Er k 1 r s k xi Er
qi (1)
k 1 r 1 xi E1
Es
人机

1.论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视觉的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
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3.改变光源或工作面的位置;4.合理的照度2.轨迹交叉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
3.掩蔽效应: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成为隐蔽。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成为掩蔽效应。
4.什么是百分位数?工程上常以正态分布的某个百分位a处的人体尺寸数值Xa作为设计用人体尺度的一个界值,以控制设计的适应范围,该界值称为百分位数。
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其中第5百分位数是代表“小”身材,是指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均大于此值;第50百分位数表示“中”身材,是指大于和小于此人群身材尺寸的各为50%;第95百分位数代表“大”身材,是指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均小于此值,而有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
5.人误:指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人没有完成分配给它的功能。
或人为的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机能不良事件,是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
*6.疲劳发生的机理:疲劳物质累积机理、力源耗竭机理、中枢变化机理与生化变化机理、局部血流阻断机理。
*7.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2)坚持装置的安全可靠原则(3)坚持安全防护装置与机械装备的配套设计原则(4)坚持简单、经济、方便的原则(5)坚持自动组织的设计原则*8.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什么?笨重的、快速的、精细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支付大功率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以及需要检测人不能识别的物理信号的作业,应分配给机器承担;而指令和程序的安排,图形的辨认或多种信息输入时,机器系统的监控、维修、设计、创造、故障处理及应付突然事件等工作,则由人承担。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案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1.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心理与生理特性、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界面设计、人机工程实验等。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和方法。
2.3 实验法:通过人机工程实验,使学生亲自体验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3.1 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述人的心理与生理特性人机系统的基本概念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3.2 第二章:人的心理与生理特性人的感知与认知人的心理与行为人的生理特性3.3 第三章:人机系统设计人机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人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人机系统的评价与优化3.4 第四章:人机界面设计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界面设计的方法与技巧界面设计的评价与优化3.5 第五章:人机工程实验实验设备与方法实验项目与内容四、教学评估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4.2 期中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占总成绩的30%。
4.3 期末考试:包括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人机工程学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
5.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5.3 实验设备:人机工程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教学。
六、教学活动安排6.1 第六章:人机系统的安全与舒适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则人的失误与事故分析人机系统的舒适性设计6.2 第七章:人机系统的故障分析与预防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人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6.3 第八章:人机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考虑产品可用性评估案例研究:人机工程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6.4 第九章:人机工程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工业工程与人机工程的关系生产线设计中的人机工程问题案例研究:人机工程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六、第十章:人机工程学的未来发展新技术在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学生分组讨论:人机工程学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七、教学评估7.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方法

安全人机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安全人机工程学和工效
与安全工程学的关系 与人体生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的关系 与其他工程技术科学的关系
安全人机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安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
与工效人机工程学的关系
与安全心理学的关系
应用学科之一,是安全 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理论 基础之一。
与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安全人机工程学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基本 相同,但是研究的角度和着眼点主要侧重于从适合人的安全特 性特征去研究人机界面。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研究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最佳匹配问题。
因此,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两大基本 手段,缺一不可;调查法、实验法和模拟法是安全人机工程学 的研究方法。
安徽工业大学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二篇 安全人机工程
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方法
五、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研 究 内 容
人的特性的研究 机的特性研究 环境特性的研究 人-机关系的研究 人-环关系的研究 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 事故预防以及事故致因的研究
与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的关系
程技术设计的具体内容 和方法,安全人机工程 学不是研究这些具体内 容和方法,而是如何让 这些设计适合于人的使 用和避免危害。
安徽工业大学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第二篇 安全人机工程
目录
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因失误事故分析与预防 第三章 人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分析
第四章 机的特性与可靠性分析
人机工程安全技术考试题2

人机工程安全技术考试题2单项选择题1. 维修性设计中的简化设计目的是简化()的工作,降低对()的技能要求。
(1.0)A、使用与维修人员,使用与维修人员B、维修人员,使用人员C、使用人员,维修人员D、维修人员,维修人员2.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
(1.0)A、以人类为中心——以机械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系统为中心B、以机械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C、以机械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D、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机械为中心3. 高温作业分为三种类型,下列()不正确。
(1.0)A、高温、强辐射型作业B、高温、高湿型作业C、夏季露天作业D、高湿、强辐射型作业4. 串联系统可靠性()。
(1.0)A、大于同样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的可靠性B、大于组成单元的可靠性C、大于同样单元组成的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D、以上三个说法都不正确5. 保证机械本质安全的机械安全技术是()。
(1.0)A、基础技术B、工程设计技术C、管理技术D、支撑技术6. 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当人们从远处辨认前方的多种不同颜色时,其易于辨认的顺序是()。
(1.0)A、黄、绿、红、白B、红、黄、绿、白C、白、黄、绿、红D、红、绿、黄、白7. 长时间单调、乏味、紧张的作业,持续的精神压力,对工作不感兴趣、工作中心情不愉快等因素,会促使作业()疲劳的发生或加重。
(1.0)A、肌肉B、精神C、神经D、关节8. 机械设备的有效寿命是指()。
(1.0)A、机械设备的早期失效期阶段B、机械设备的偶然失效期阶段C、机械设备的损耗失效期阶段D、机械设备的三个失效期之和的时间9. 机械设计应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要求对预定在有爆炸隐患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应采用全气动或全液压控制系统和操纵机构或本质安全电气装置,并在机械设备的液压装置中使用()液体。
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

03 智能化技术应用
● 05
第5章 人机系统安全与风险管 理
人机系统安全性 的重要性
人机系统安全性是指系统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 避免事故和损害的能力,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 靠。在当今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社会背景下, 人机系统安全性尤为重要,关乎人们的生命财 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人机系统风险管理的方法
图形用户界面
命令行界面
语音界面
人机界面设计的 原则
人机界面设计应该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符合 用户的习惯和心理,遵循一致性、反馈、可控 性等原则。
人机界面设计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成功经验总结
案例三 改进建议提出
案例二 失败教训反思
人机界面设计的未来趋势
用户体验
01 更加注重用户感受
个性化定制
02 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界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 第2章 人类认知特性与人机交互 第3章 人机系统设计 第4章 人机界面设计 第5章 人机系统安全与风险管理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简介
什么是安全人机工程学?
设计和优化人机系统
最大限度地优化人类 体验
个性化设计
根据用户偏好和习惯,定制个性化 的界面和功能。 提供定制化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 满意度。
人性化设计
注重人类心理和行为特征,设计符合 人类习惯的交互方式。 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增加产 品易用性。
社会福祉
通过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为社 会带来更多福祉。 提升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促进社 会发展进步。
减少用户学习成本。
可操作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