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任务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任务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更深入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学习内容,加深对“人-机-环境”的理解。

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要求是通过对现有产品的介绍,说明其不足之处,然后根据人机工程的基本原则进行改进设计。

同时本课程设计更鼓励对某产品或设备的全新设计,不过要注意把握时间,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1.工作台、椅设计类1.1工作台和椅设计:如何与作业人员和工具、作业环境配合好1.1.1儿童桌椅:突出可调节性,以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1.1.2绘图桌椅:结合现有绘图桌椅,着力改进其不足1.1.3可折叠桌椅:结合已有产品进行改进,要求更轻便12电脑操作台设计:结合已有产品改进,重点在选择材料,配色方案,功能分配2.展示台和文具设计类2.1展览台设计:强调照明设计,防震设计,提供语音服务功能,增加显示控制装置2.2文具设计:可变色的笔、可变粗细的笔3.电脑周边设备设计类3.1特殊键盘设计:可折叠的键盘4.2专用鼠标设计:有键盘的鼠标4.新型手机键盘、电视遥控器设计类4.1新型手机键盘设计:结合已有机型,重点突出材料选择,配色方案,键盘排列顺序,功能分配5.2家电遥控器设计:结合已有产品,重点改进材料选择,配色方案,按钮排列顺序,功能分配5.手推车设计类5.1婴儿车设计:安全,舒适,易操纵,可调节性强6.2轮椅设计:安全,舒适,易操纵,可调节性强7.其他设计类上述未列入的各种设计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1.确定设计任务,提出基本原则和要求;2•查阅文献资料,标准法规,开展调研;3.提出设计方案(至少两种方案);4.修改或确定设计方案(确定方案设计书);5.功能定义与分配;6.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核算,颜色搭配,键盘按钮或操纵器的排列布置等);7.作业环境因素分析;8.作业辅助设计(作业基本要求,人员素质要求,说明书,帮助等);9.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10.设计结论、总结和自我评价。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

3. 培养学生分析、评估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安全人机工程知识对生产环境、设备进行安全评估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事故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提高安全意识。

2. 增强学生遵守安全规定、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安全人机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激发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但对安全人机工程的概念和实际应用相对陌生,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介绍人、机、环境及其相互关系,阐述安全人机工程的核心思想。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概述2. 安全人机工程应用领域:分析生产、生活等领域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人机工程应用3. 安全标准和法规:讲解我国安全人机工程相关法规、标准,提高学生的法规意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标准和法规4. 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事故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5. 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教授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能力。

安全人机系统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系统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安全人机系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人机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和评估安全人机系统的能力。

1.掌握人机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2.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3.学习安全人机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了解当前安全人机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估实际项目中的人机系统安全性。

6.具备设计简单安全人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7.掌握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安全人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安全人机系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安全人机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人机系统的概念和分类:介绍人机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使学生了解人机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人机交互原理:讲解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方式,包括物理交互、认知交互和语言交互等。

3.安全人机系统设计原则:学习安全人机系统的设计原则,如可见性、反馈、容错性等。

4.安全人机系统设计方法:介绍安全人机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危险分析、安全控制等。

5.安全人机系统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6.安全人机系统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安全人机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大数据等在安全人机系统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安全人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加深对安全人机系统设计方法和技巧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工程中的人机交互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安全工程中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掌握界面布局、信息传递和操作方式等相关知识。

3.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工程中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人机系统的安全分析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人机交互知识,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易于操作的人机界面。

2. 学生能够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人机系统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工程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对安全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爱,激发继续探究的热情。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协作、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人机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安全工程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工程人机交互基本概念:包括人机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人机交互在安全工程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1章 安全工程概述,第2章 人机交互基础2. 人机界面设计:讲解界面布局、色彩、图标、文字等设计要素,以及信息传递和操作方式。

教材章节:第3章 人机界面设计3.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4章 安全风险评估4.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人机界面设计和风险评估的实践操作。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课题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课题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课题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人机交互中的基本安全概念,掌握信息安全、物理安全等安全知识。

2. 学生能了解常见的人机交互安全隐患及其影响,如隐私泄露、网络安全威胁等。

3. 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复杂密码、使用安全软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防护能力,能够为自己的设备和个人信息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机交互系统安全评估,发现潜在风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在人机交互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解决安全问题时与他人沟通协作。

3. 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人机交互安全有好奇心,但安全意识较弱,需要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基础知识- 信息安全概念与分类- 物理安全与网络安全- 常见的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2. 人机交互安全- 人机交互安全隐患分析- 隐私保护与数据加密- 用户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3. 安全防护技能- 复杂密码设置与保管- 安全软件的使用与更新-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实践操作4. 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 简单人机交互系统安全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 应急处置与安全事故报告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安全基础知识学习,侧重信息安全概念与分类,介绍物理安全与网络安全。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课题:学生用床设计学院:姓名:目录摘要前言 (4)1.人机工程学概述 (5)1.1人机工程学概述.............................................. .51.2人机工程学简史............................................. 51.3人机工程学的目的.......................................... .62. 数据建立 (6)3. 现有组合式床铺人机系统分析 (8)3.1床.......................................................... .83.1.1床面距离天花板高度 (9)3.1.2床的长度分析........................................... .9 3.1.3床的宽度 (9)3.2 桌面作业面积的问题分析 (9)3.2.1 桌面水平作业区........................................ .9 3.2.2 桌面高度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0)3.2.3桌面光环境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0 3.3椅子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1)3.4扶梯的问题分析及改进....................................... 123.5 容膝空间的问题分析........................................134 结束语........................................................14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概述以及简短历史,通过对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的了解,从而提高在对于产品的开发、使用时候能够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次以安徽工业大学宿舍的组合床铺为例,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对于床铺的高度、长度、宽度,书桌的高度,书架高度、宽度,以及衣橱设计做了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考虑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型式及居住的空间能适合人的生活方式,根据宿舍具体情况和同学们对于现在床铺设计的意见,对于现有床铺提出合理的改造意见,在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工作学习效率。

安全人机工程学教学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教学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教学设计概述安全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优化人机界面、提高人机交互效率、保障人机系统安全的一门重要学科。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解和掌握。

主要内容如下:•课程目标和学习者需求分析•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内容•课程评估和反思课程目标和学习者需求分析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能够分析和设计人机界面,提高交互效率;3.具备人机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学习者需求分析学习者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他们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理论知识。

然而,他们在人机交互和安全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进一步的学习。

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方法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阅读资料、讨论案例、设计实践、模拟情景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安全人机工程基础1.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历史和概念;2.人机界面设计原则和方法;3.人机交互的心理和生理特征;4.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人机界面设计1.人机交互模型和设计流程;2.交互设计原则和规范;3.响应时间和反馈设计;4.可用性评估和测试。

第三部分:人机系统安全1.安全威胁和攻击类型;2.安全防范措施和策略;3.安全模型和评估方法。

课程评估和反思课程评估为了评估本课程的效果,我们将进行定期的测验、实践考核和综合评估。

此外,我们还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课程反思教师应当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实施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应当认真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结本课程将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优化人机界面、提高交互效率、保障人机系统安全的能力。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安全人机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交互中的安全原则。

2. 学生了解常见的人机交互设备及其安全特性。

3. 学生掌握分析人机交互过程中潜在安全风险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安全原则评估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优劣。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学会设计符合安全标准的人机交互界面。

3. 学生掌握使用基本的安全测试工具,对交互设备进行初步的安全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人机交互中安全问题的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自觉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项目实践中学会互相尊重和沟通。

3. 培养学生面对安全风险时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关注人机交互安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但同时,他们可能对人机交互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需要通过实践和案例学习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学基本概念:介绍人机交互、安全性原则、人机界面设计等基本知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人机交互概述- 安全性原则- 人机界面设计基本要素2. 常见人机交互设备安全特性:分析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设备的安全特性,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

- 鼠标与键盘的安全性- 触摸屏与手势操作的安全性-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备的安全问题3. 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人机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 安全风险识别-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安全防范措施4. 安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探讨如何设计符合安全标准的人机交互界面,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安全工程姓名学号课程名称安全人机工程指导教师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2014年12月22日目录任务说明书-------------------------------------------------------------1 正文(摘要及中英文译)-------------------------------------------5 1.前言--------------------------------------------------------------------6 1.1简介----------------------------------------------------------------6 1.2研究背景----------------------------------------------------------71.3研究意义----------------------------------------------------------82.调查分析--------------------------------------------------------------92.1实测数据---------------------------------------------------------103.床的分析与改进----------------------------------------------------11 3.1床------------------------------------------------------------------11 3.1.1床的宽度-------------------------------------------------------11 3.1.2床的长度-------------------------------------------------------12 3.1.3床的高度-------------------------------------------------------13 3.1.4爬梯的改进设计----------------------------------------------13 3.1.5爬梯的宽度确定----------------------------------------------143.1.6防护栏的改进-------------------------------------------------144.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5 附件---------------------------------------------------------------------16任务说明书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0234121 专业:安全工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更加系统的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方法和内容,通过对某一具体的人机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改进设计,提高人机工程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人机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形成较为系统和科学的思维体系,为以后专业工作和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课程设计的内容:1)调查课题的现状、呈现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评价过程与结论(运用人机工程有关理论,结合安全系统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就现状分析的结果作出评价,并得出结论等)。

3)对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计和设计(包括改进设计的依据、原理、思路、实施方案(内容)和步骤)。

4)本次设计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总结。

2、课程设计内容的具体方针:1)课程设计的意义:即完成此课题有何意义和实用价值;2)课程设计资料:必须来源于现场的实际,不得假设推断;3) 课程设计的分析: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统计分析,并列表说明等;4) 课程设计的设计:即对原来系统或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人机匹配的原理进行改造和设计,使之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5)课程设计的结论:在对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结论。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1、原则上每位同学单独完成一个课题,课题可从下面的参考题中选择(但是同一课题最多5人同时选择),鼓励同学们自己做自选课题(自选课题要与本课程设计紧密相连,源自实际应用,且须经指导老师审核和确认方可生效);2、课程原始资料必须来自实际,要经过现场测绘,准确和可靠。

同学们可以通过现场实测、调查、问卷和查阅有关资料记录等形式来手机;3、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理论有理有据是,评价分析合理和透彻,结论可靠正确,设计大胆合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机学原理;4、课程设计格式及其他要求:1)课程设计内容和论文字数不得少于5000.0字(不包括标点和图表等。

)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合理,尽量多使用专业语言。

用A4纸打印出来,包括课程设计的封面(采用统一格式)、目录、任务说明书、正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件(按上述顺序装订成册)。

2)论文的正文内容文字用小四宋体,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以下各级标题每级字号减少一号,其他不变,大标题与内容必须分开(内容要另起行)且要顶格,大标题采用数字级别,大标题只需要标到第三级,以下按正文标识,如1,1.1,1.1.1,段落之间要另起,章节之间要分页,正文的内容分级都用数字分级标出,数字用完就用英文字母,不允许使用中文数字分级标识,如:一、(一)等。

3)图必须标注清楚并符合标注要求,图的序号用“图1”的形式标明,用5号宋体,位于该图的下方,图和字均要居中;表格应标注表的名称和序号,形式和字体与图一样,所有的图表原则上不允许跨页(要分页必须重新制作表头)。

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图(表)题上方。

图稿需用绘图纸绘制,图中文字(用5号书宋标注)需打印,贴于标注处,如插图尺寸过大,则图中文字也相应增大。

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

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表格要求左右两边无线条,表格开始和结束均须用反线,中间用细线。

4)设计(包括调查报告等)必须有中英文对译的摘要(不少于150字)和关键词(3-5个),位于正文的开始,字用五号宋体。

5)参考文献不参与论文结构排序,附在论文结尾。

参考文献须列于文末。

6)课程设计的封面、任务书采用统一格式,最后必须加装一张空白页;7)页面设计采用A4纵排的版本,左:2.5,右:2.0,上:2.5,下:2.0,行间距选用“固定间距为24”,页码标在右下端,单页打印;8)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设计,遵守纪律,不得无故缺勤,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

四、课程设计具体安排:1、课程设计的时间:第17周;2、课程设计的地点:教室9教B405;3、课程设计指导时间安排:每天在指定的教室由指导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答疑4、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选定好各自的课题;2)实测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3) 整理、分析资料并进行设计;4)交课程设计论文和图纸。

学生用床及相关器物人机工程学改进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大,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投入,用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在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相关的校园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但是对于学生在宿舍休息的硬件设施上却不尽人意,同时这也是造成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并且容易睡觉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生休息的地方应该尽量合理化和人性化并且尽量能够满足学生心理上的要求。

“以人为本”,即是任何人性化的产品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

同理,在学生用床及相关器物上的设计上也应该以使用者的需要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本篇文章就是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对学生用床等进行符合人性化的改进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学生用床、人性化设计ERGONOMICS IN STUDENTS’BEDINGS AND RELATED OBJECTS DESIGN AND IMPROVED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ety,the invest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Every ear government spent a lotof money,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Our colleges also put amount of money on building library, multimedia instruction and so on ,but the subsidiary facilities of student sleeping are not satisfactory.Meanwhile,that is one of reasons why students can’t focus on and sleep easily in class .The place where students have a rest should be as far as possible rationalization and human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ments of students’Psychology.Care for people is any humanizing product should satisfy the need of people, so the student apartment furniture design also based on it. Ergonomics in students’bedings and related objects design also should start with students’ physiologic,psychical needs.This article i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rgonomics of bed to students who meet the improvement design based on humanity,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leep quality and better.KEY WORDS: ergonomics,students’ bedings , humanizing design1.前言1.1简介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