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高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

高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

高应变法检测技术规范18.1 适用范围18.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

18.1.1【条文说明】高应变法的主要功能是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这里所说的承载力是指在桩身强度满足桩身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得到的桩周岩土对桩的抗力(静阻力)。

所以要得到极限承载力,应使桩侧和桩端岩土阻力充分发挥,否则不能得到承载力的极限值,只能得到承载力检测值。

与低应变法检测的快捷、廉价相比,高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虽然是附带性的。

但由于其激励能量和检测有效深度大的优点,特别在判定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预制桩接头等缺陷时,能够在查明这些“缺陷”是否影响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判定缺陷程度。

当然,带有普查性的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更为恰当。

高应变检测技术是从打入式预制桩发展起来的,试打桩和打桩监控属于其特有的功能,是静载试验无法做到的。

18.1.2进行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

18.1.2【条文说明】灌注桩的截面尺寸和材质的非均匀性、施工的隐蔽性(干作业成孔桩除外)及由此引起的承载力变异性普遍高于打入式预制桩,导致灌注桩检测采集的波形质量低于预制桩,波形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又明显高于预制桩。

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灌注桩高应变检测判定的承载力误差也如此。

因此,积累灌注桩现场测试、分析经验和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对确保检测质量尤其重要。

18.1.3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和预估Q-s曲线具有缓变型特征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18.1.3【条文说明】除嵌入基岩的大直径桩和纯摩擦型大直径桩外,大直径灌注桩、扩底桩(墩)由于尺寸效应,通常其静载Q-s曲线表现为缓变型,端阻力发挥所需的位移很大。

另外,在土阻力相同条件下,桩身直径的增加使桩身截面阻抗(或桩的惯性)与直径成平方的关系增加,锤与桩的匹配能力下降。

建筑工程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

建筑工程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

建筑工程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1.引言基桩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状况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应变法是一种常用的基桩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基桩顶部的应变变化来评估基桩的质量状况。

本报告旨在对工程中的基桩进行高应变法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2.检测方法和仪器本次检测采用了高应变法,并使用了专业的高应变仪器。

具体的检测步骤包括:确定检测点位,安装应变片,连接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检测仪器精度高、操作简便,能够实时显示应变变化曲线,并能够自动生成数据报告。

3.检测点位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在工程现场选择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桩作为检测点位。

选择的基桩包括不同类型、直径和深度的基桩,能够全面反映工程中的基桩质量状况。

4.检测结果分析对于每个检测点位,我们进行了多次的高应变法检测,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基桩1及基桩2应变变化较小,质量较好。

基桩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应变曲线稳定。

4.2基桩3的应变变化较大,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进一步检测发现,该基桩的直径大于设计要求,可能导致基桩质量不稳定。

4.3基桩4的应变曲线存在剧烈波动,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震动等外部因素导致。

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评估。

4.4基桩5和基桩6的应变变化较小,质量较好。

但进一步检测发现基桩5的直径略有超过设计要求,需要进一步评估。

4.5基桩7的应变变化较大,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进一步检测发现该基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偏移,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4.6基桩8的应变曲线比较平缓,但存在一个突然的应变峰值。

经过检查,该峰值是由于传感器故障导致的,建议更换传感器并重新进行检测。

4.7基桩9和基桩10的应变变化较小,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5.结论综上所述,通过高应变法检测,我们对工程中的基桩质量进行了评估。

其中,基桩1、基桩2、基桩5、基桩6、基桩9和基桩10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基桩高应变检测.

基桩高应变检测.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主要功能 (1)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简称单桩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所 具有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其最大的承载能力称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高应变法判定单桩承载力是桩身结构强度满足轴向荷载的前提下判定地基 土对桩的支承能力。 (2)判定桩身完整性。高应变作用在桩顶的能量大,检测桩的有效深度大。 对预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接头是否焊缝开裂等缺陷判断优于低应变法;对 等截面桩可以由截面完整系数β定量判定缺陷程度,从而判定缺陷是否影 响桩身结构的承载力。 (3)打入式预制桩的打桩应力监控;桩锤效率、锤击能量的传递检测,为沉 桩工艺、选择锤击设备提供依据。 (4)对桩身侧阻力和端阻力进行估算。
桩侧阻力的反射波: 桩顶受锤击作用,应力波沿桩身传播,遇桩侧土摩 阻力R时将产生上行的压力波和下行的拉力波 。
打桩土阻力的大小显然与桩的竖向承载力高低 有关,桩承载力愈高、打桩土阻力愈强。尽管土 阻力是直接测量的,但土阻力中所包含的静阻力 的具体量值是未知的。因此,通过实测力与实测 速度曲线之差反映的土阻力大小只是桩的竖向承 载力高低的定性表达。
由于x是完全任意的,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桩顶力和速 度时程曲线的2x/c(x<L)时刻,力曲线与速度曲线之间 的差值代表了应力波从桩顶下行至x深度的过程中所受到 的所有土阻力之和,即:
上行为R/2的压力波,经2L/c 时刻到达测点。它对 测点波形影响是,使力值增加,速度值减小,也就是 力和速度波形分开,分开距离在数值上正好是桩侧摩 阻力值。 数值-R/2的下行拉力波将和下行的锤击波F(t)叠加, 传播至桩底后产生反射。
尽管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高应变法均采用一维应力波理论 分析计算桩—土系统响应,但前者由于桩—土体系变形很小, 一般不考虑土弹簧和土阻尼的非线性问题;而后者除与低应 变反射波法的计算原理、方法一致外,还要着重考虑上弹簧、 甚至是土阻尼的非线性。 因此,利用波动理论计算桩土互作用的土阻力问题显得很 重要。

高应变检测报告

高应变检测报告

委托编号:2019-模拟-051计量认证:160302340774资质证号:(冀)建检字第11147号检测报告(高应变检测)工程名称:---*******************2019年9月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批准签字无效;4、报告涂改和无骑缝章无效;5、对检测签订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6、一般情况,委托检测鉴定,仅对委托项目负责。

高应变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审核人:主检人:绘图人:目录一、工程概况 (5)二、检测内容 (5)三、检测依据 (5)四、检测数量表 (5)五、工程地质概况 (5)六、检测方法简介 (5)七、检测结果分析 (8)八、附图 (10)一、工程概况地基参数:本工程桩桩径800m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400kN,混凝土强度C30。

检测方法:高应变法检测设备:基桩动测仪一台,重锤。

检测日期:2019年9月22日二、检测内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三、检测依据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2、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四、检测数量表五、工程地质概况详见勘察报告六、检测方法简介本次检测采用高应变曲线拟合法,严格依据执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被检测桩均被凿去浮浆及破损部分,露出新鲜密实的混凝土;每根桩两侧经打磨平整处理后各对称布置2传感器。

测试仪器为基桩动测仪,现场检测设备安装祥见所附示意图1。

实测曲线拟合法是利用重锤锤击下测量的桩顶力和速度波形来计算桩侧和桩端阻力分布的一种高应变动测方法。

其计算方法是从一条实测曲线[如V(t)曲线─对加速度曲线积分而求得]出发,通过对桩身各段土阻力和其它动力参数进行设定,然后通过波动理论计算程序,应用行波理论构造迭代格式,将计算的桩顶力波Fc(t)曲线同实测的力波曲线Fm(t)进行反复比较、迭代 (迭代过程中可对人为假定参数进行调整),使得计算Fc(t)曲线与实测Fm(t)曲线的拟合趋于完善(即拟合因子MQ 达到设置的标准要求)。

桩基高应变检测技术

桩基高应变检测技术

桩基高应变检测技术1高应变检测的适用范围(1)打入式预制桩,打试桩时的打桩过程监测。

(2)施1前已开展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的工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的检测。

(3)不复杂的二级建筑桩基、一级建筑桩基的工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的检测。

(4)一、二级建筑桩基静载试验校测的辅助检测。

另外,高成变杪测丰委用于耐工程没计'开展校验和为工程验收而开展的现场试聆,对多支盘灌注桩、大直径扩底桩、以及具有缓变形Q-S曲线的大直径灌注桩均不宜采用高应变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对灌注桩及超长钢桩开展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可靠比照验证资料。

2检测桩数由于工程桩是不允许不合格桩存在的,因此在开展检测时,不应简单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而应根据打桩记录,经过综合分析,抽检那些估计质量可能较差的桩。

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度,减少工程隐患。

基桩的高应变动力检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开展的例行检测,其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虬并不得少于5根;另一种是发现桩基工程有质量问题,必须对桩基施工质量、承载能力作出总体评价时,应由有关方面协商,适当增加抽检桩数,一般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虬并不应少于10根,必要时还应开展低应变动力检测普查基桩桩身构造的完整性。

3检测截面的选择传感器直接测到的信号是检测面上的应变和加速度的信号,要根据其他参数设定值计算后才能得到力和速度信号。

检测截面选择不当,如传感器过分靠近桩顶或在变截面附近,实测的应变不具代表性;传感器安装处局部社质量差,不利于传感器的固定,在锤击力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严重的非弹性变形,同时截面的阻抗也估算不准等,都会影响承载力的计算结果。

4锤击设备的选取高应变动力检测基桩时,为了使桩土间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需要在桩上作用有较大的能量,因此必须用重锤锤击桩顶。

对于预制桩(包括管桩),可以利用打桩机作为锤击装置开展试验;对于灌注桩,则需要选择专门的自由落锤锤击设备,包括锤体、导向架脱钩器等,调整锤重和锤的落距是关系到能否采集到合格有用信号(也就是试验成败)的关键。

桩基础检测报告

桩基础检测报告

桩基础检测报告桩基础检测报告成桩质量检测采⽤基桩应⼒波反射法、⾼应变动⼒试验、钻孔抽芯法、超声波透射法。

应根据地质条件、施⼯⼯艺、建筑桩基类别,合理选择⼀种或多种检测⽅法,确保建设⼯程质量。

成桩质量检测数量规定如下:a 、每根桩下承台的灌注桩,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 根;b、⼀类建筑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或有争议的桩基⼯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c、⼯程地质条件相近、成桩⼯艺相同、同⼀单位施⼯的其它桩基⼯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静载试验:确定竖向抗压、抗拔、⽔平承载⼒的极限值作为设计依据,或抽样评价⼯程桩的承载⼒是否满⾜设计要求。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检测数量不应⼩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经⼯程建设各⽅共同确认,因试验设备或场地条件限制,⽆法进⾏承载⼒检测的桩基⼯程,必须采⽤钻孔抽芯法和超声波透射法两种⽅法进⾏成桩质量检测。

⾼应变动⼒试验:判定基桩的竖向承载⼒和评价桩⾝结构完整性。

⾼应变能⼒试验的检测数量不⼩于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

对⾼应变动⼒试验提的单桩承载⼒有怀疑或争议时,应采⽤静载试验验证,并应以静载试验的结果为准。

基桩反射波法:普查桩⾝结构完整性,判定桩⾝结构完整性质量等级。

为静载试验、⾼应变动⼒试验、钻孔抽芯试验等确定桩位提供依据。

对基桩反射波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采⽤钻孔抽芯法、⾼应变动⼒试验或直接开挖进⾏验证。

基桩反射波法抽检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每承台下不应少于1根。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混凝⼟的均匀性,桩⾝缺陷及位置,判定桩⾝结构完整性。

超声波透射法的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10根。

对超波透射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重新组织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或在同⼀基桩加钻孔取芯验证。

检验灌注桩桩⾝混凝⼟质量、桩⾝混凝⼟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桩底沉渣是否符合设计及施⼯验收规范要求;桩端持⼒层的强度和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记录桩长是否属实等。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原件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原件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原件)
高应变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桩身结构完整性。

本试验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 检测技术规程》(JGJ 106-2003)。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高应变法检测报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内容:
一、工程概况表
二、引言
委托单位、试验日期、委托方的相关要求及试验目的、检测桩数量等。

三、检测所用仪器设备、方法原理和执行的标准依据
1. 仪器设备
2. 基本原理方法
3. 检测标准依据
本试验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 106-2003)或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
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四、成桩情况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给出各类检测桩的有关设计和成桩参数和桩位平面图(附图)。

五、工程地质概况
给出工程地质情况的基本描述,或检测点附近的地质资料见附图等。

六、检测数据分析与判断
试验参数及动测结果表,实测力和速度波形、计算曲线图表附图。

七、检测结论
1. 各检测桩桩身结构完整评价;
2. 检测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评价。

八、附图表
1. 实测曲线张;
2. 计算曲线张;
3. 计算图表张;
4. 检测桩位平面图张;
5. 地质资料附图张。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
1、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旨在评估基桩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能力以及桩身的变形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检测方法
采用基桩高应变法进行检测,即利用应变计对基桩桩身进行应变测量,通过分析应变值的大小和分布来评估基桩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

3、检测步骤
(1)选择测试桩进行检测,并在桩身上布置应变计。

(2)接通应变计测量系统,记录基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

(3)根据应变值的变化情况,评估基桩在不同荷载下的承载能力以
及桩身的变形情况。

4、检测结果
经过实际检测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基桩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剩余承载能力较大,满足工程
使用要求。

(2)基桩的应变分布均匀,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情况,表明桩身无明
显的变形和破坏。

(3)基桩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变响应符合预期,验证了设计参数和施
工质量的可靠性。

5、问题与建议
根据实际检测情况,对该工程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在后续施工中保持施工质量,确保桩身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建议定期进行基桩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建议根据实测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6、总结
基桩高应变法是一种有效的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对基桩进行应变测量可以评估其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

本次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荷载下,基桩的承载能力和应变响应均符合设计要求,验证了设计和施工的可靠性。

最后,建议在后续工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监测工作,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检测所用仪器设备、方法原理和执行的标准依据
1、仪器设备
2、基本原理
3、检测标准
四、成桩情况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给出各检测桩的有关成桩参数表和桩位平面图
(附图)。
五、工程地质概况
给出工程地质情况的基本描述。或检测点附近的地质资料见附图等。
六、检测结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验参数及动测结果表,实测力和速度波形、计算曲线图表附图。
七、检测结论
1、各检测桩桩身结构完整评价;
2、检测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评价。
八、附图表
1、实测曲线 2、计算曲线 3、计算图表 4、检测桩位平面图
张 ;张 ;张 ;张 ;
5、地质资料附图
张 。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无表式)
GD2107012
高应变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桩身结构完整性。本试验依据国家行业
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 107-2003)。
高应变法检测报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内容:
一、工程概况表
二、引言
委托单位、试验日期、委托方的相关要求及试验目的、检测桩数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