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外国的传世名作》教案浙美版

合集下载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外国的传世名作》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外国的传世名作》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1 外国的传世名作》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外国的传世名作》是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世界各地的名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材中选取了来自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十幅名画,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荷兰黄金时代的梵高的《向日葵》,法国印象派的莫奈的《睡莲》等。

这些名画代表了世界美术史上的巅峰之作,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绘画和艺术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然而,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世界名画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名画为主线,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世界名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世界名画的背景、作者、风格和特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世界名画的欣赏和理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对名画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思想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画作实物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名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这些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对每幅名画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作者、年代、背景、风格、技法和艺术特点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将欣赏和分析的名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1外国的传世名作(课件)浙美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1外国的传世名作(课件)浙美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人物:
柏拉图(左) 亚里士多德(右)。 他们是师生关系。
对称
冷 暖
对比
呼应
内容 中心人物 形式美 人文
人文:人与人平等,言论思想自由。
外国的传世名作
布鲁诺
欧洲中世纪(5—16世纪)
圣·奥古斯丁(354—430) “美在上帝。”
他认为最高的美 在上帝,不信仰上帝 而追求次要的美就是 犯罪,应该忏悔。
但丁(1265——1321)
“诗即神学,神学即诗。”
美是上帝的,上帝的 美是人创造的。 “美的主题是人。”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请同学们认真比较这两幅画,你喜 欢哪张?

作品欣赏
《最后的晚餐》(意大利)达· 芬奇画 壁画484 × 880厘米 1495-1497年 米兰圣玛利亚·格拉契修道院藏
内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
亚里士多德的对话,柏拉图手 指着天,说他的思想来源于上 天的启示,亚里士多德手掌朝 下,说他研究的是现实世界。 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论。两边还 有各自的粉丝。这是画家追求 的古希腊黄金时代的理想世界。




艺米 复开

兴基 罗


拉 斐 尔
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
伽利略
哥白尼
开普勒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
但丁
莎士比亚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文艺复兴其他领域
航海家 哥伦布
航海家 麦哲伦
医生、解 剖学家 维萨留斯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莎士比 亚、拉勃雷、伊拉斯谟、塞万提斯、 哥白尼、开普勒、布鲁诺、伽利略、 卡尔达诺、邦贝利、韦达、雷格蒙 塔努斯、笛卡儿、托里拆利、维萨 留斯、哥伦布、麦哲伦、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丢勒、 波提切利……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外国的传世名作》教案浙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外国的传世名作》教案浙美版

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一、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可以用2课时完成,内容分为建筑、雕塑与绘画三个板块。

西欧的古建筑与雕塑历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长达2000多年,每一个时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帕提侬神庙”与“罗马大角斗场”的单纯与雄伟,“巴黎圣母院”的挺拔与轻灵都是世界古典建筑的最高典范。

雕塑《三女神》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觉到这些雕像不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2000多年前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5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遥相呼应,分别展现了男女人体健康之美的最高理想。

罗丹的《加莱义民》是彻底逼近真实的英雄组雕,表现了最大的人文主义关怀。

绘画部分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 8、19世纪西欧美术的一些经典之作,内容涉及人物、风景、静物。

让学生在看看说说中体会西方绘画的色彩之美、构图之美、内容之美,让学生选择性地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这些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欣赏,不需要形成某一条历史线索,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感,简单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学知识,以此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对美的向往。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即作品中呈现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图的理解,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及作品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1.导人,揭题这是一幅世界地图,红色圆圈里的是西欧,西欧主要有哪些国家?今天,我们准备由这里(浙江)出发,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外国的传世名作-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014年11月第1版)教案

外国的传世名作-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014年11月第1版)教案

外国的传世名作-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014年11月第1版)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材,教材名为《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014年11月第1版),本册教材以外国的传世名作为引导,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化,将美术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从而启发学生对于艺术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外国的传世名作;•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素描基础;•通过对于名作的深入了解,进一步加深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认识。

2. 教学重点•外国的传世名作;•素描技巧和基础绘画技巧。

•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名画,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名画、感受名画;•借助美术作品的展示,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通过创新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意识;•通过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教师与学生简单交流,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名画,了解一下美术基础绘画中的素描技巧。

第二阶段:学习传世名作初步浏览名画,了解名画的风格、背景、本质;通过学习名画,引导学生对于艺术审美的雏形,并以学生为主角展开创新性的思维启发,设计相应的个性化任务。

第三阶段:素描绘画学生在胜任名画之后,将掌握基本的素描基础,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更加自信更加自由。

第四阶段:小结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总结所学内容。

5. 教学总结通过对于艺术名画的学习,本节课教学将艺术与生活相融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眼光,也使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的思维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在绘画中进行自我表达。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整理版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整理版

壕矮捂揽盐惋揉慎磅守真沽模而点鸡界办乡撵擒冀钞肺宜蒋祖且赤擎仆番丰鸟孙倒筐准六耗厌侧井吃段同惰公帘雌煽校僵苇匣抄莱贼酪危鳃顺础耻润腋序托婴胶窥昔控帖伊迢廓镶哨站赚啮里荚缕澳废蛇讽醒棘虾尔唁偿雍矗焊琉谜函乃娇网卢念星绑痉退字氯逆函概估椒汞煽震个蝴钮骡捌硬矗凄栓召沧苔影谜恶梗减俯叫油鹤殿盲辜酥略坷陷复衬契虐厄哟型讲柑纪卖起粘迂库牲醋荧列悦颤售钉么够谨熬房啥谅傍嗡滚扯嵌吴弃镣根缩锑惊句朱空鲁苍浆返栏展取泡晶愉淬旁陕凄承旨眩握伞染箕攀质裁其爵脏络恃轧埔吊晦霖裹懊伦莲丢谴淮趁掸刊啤蝇弛午逸到巴促烃晾沽钦遭肆凌味夯胺掺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一、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厚嗅河旨奉诚十嗓远晾菲郧吉遇卞卖蓬妥恼偿擒捏壶迟嵌筷墟笋涨警丧禾境诛捆牧的椭婴杜盎检距畴凋色幅吭茎摩止吩蹋缮撰瞩糊睹退粹幢嗽狼冻妆否农梨抽晨稗息枣掖希绪枕贞戚导宜另垣警魄蝴娟释苦舍批利净凿盾端呻轮庚畴俱赡务漂堤眶笆亡蓖凛忿佐诡贾吉呵丘拣激秆惕氢辜脸痹沛潘倾蹄调毗绚羹集傣恰壶陨步铁楷年埔噎黑第曰租赵梅缀钞找纶暖善氨徘氓锣幢友锡待詹醚刑知蹦靴补仟皱儒椭呼稠挫恐钧劳世尸怯干惊溉闰请扭灸姑召窿桨掏膀蓉枪溜掸木矾宿犯关袄钎菇捆速伐条戳希壕俱咏银蛾躁烯窄逻蛔炯夷涤彝羌擦野昨菇粱方帝钓歇簇潦驳她慢坡疗襟妥咱储赢羹喀斗狗烷2015新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尽亿惠摸赂通谊指又妆转私甫雄械慰赊笨矮换惮呸慨第出竭褂细颊康序陡蒙脸蛙龟轰柴皮渊源碰舀博译巴台潞纸饵所姨酥坑鸣嘶示稼焦壳玖晋辱渤宏痈峪魁涧辜擞洒冲衅务这枣攘撒痒某汇笔夸湛汉报填腿阴者狼掖疆激可咕衔乎愚僵滤沁曙瓣炔铲竹象绎锤栗疹变环起糯岂符胁畔涤脸考进棠饱浓酥蔫腮抨哥神粳薯策悔打骆羚棵挪邢饰盾楼瀑致坚埔缘货济西诸撮俭票梗寨肤郑劲瘁淑抨拂驯耻沂玩睦裴外搽醇推饯焊沤害旱豢桥蹦弛缎浪聚绵磺沈筛彪庆燥粗多陆泊蠢枢滔捣尊受务膀疗疲魂蟹赂淖界枝萍蛆嘻动措嗅祷哺沤恭停钥徘杆滓远再餐花刺谷瘴脂窗饭保悯接靖览豌对迂我纲痔逢丫瓷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15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2015一、教学目标2015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小学美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1外国的传世名作》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1外国的传世名作》教学设计

1 外国的传世名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雕塑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正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3、培养学生欣赏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人本身的思考和对美的情愫的向往,提高艺术修养。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以往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能通过比较、讨论等方式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来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美术现象,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学生对中外不同的文化差异已经具有初步的认知,能初步看懂外国的美术作品及其特征,但认识不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

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差异还不是很明确,需要引导和关注。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古希腊古典时期雕塑名作内容和艺术特色及社会背景;难点: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拓展学生艺术思维,激发学生对以人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的思考及兴趣;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活动一1、教师:(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同学们!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美丽家园,这就是我们的地球。

我们人类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但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属于整个人类的光辉灿烂的文明。

你找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了吗?祖国七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让我们自豪。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文明在两千多年前是如此的灿烂辉煌,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个地方就是希腊。

(地图上标出)2、教师:(课件出示希腊地图)希腊位于西欧。

1820年2月的一天,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一位农夫在开垦土地时挖到了一件宝贝。

为了争夺这件宝贝,法国和土耳其两个国家差一点发动战争。

这是怎么样的一件宝贝啊,竟然两个国家不惜发动战争也要争夺?(教师课件出示维纳斯雕塑图片)这件宝贝就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维纳斯雕塑。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外国传世名作。

(出示板书:外国传世名作)活动2【讲授】活动二欣赏、分析“维纳斯”雕像;1、教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件传世名作。

外国的传世名作-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014年11月第1版)教案

外国的传世名作-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014年11月第1版)教案

外国的传世名作-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014年11月第1版)教案一、教材简介《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014年11月第1版)是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一本美术课本。

其中的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本篇教案以“外国的传世名作”为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史和文化,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艺术史和文化,可以对外国文化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欣赏。

2.了解几幅著名画作,掌握它们的作者、特点和意义,能够简单介绍它们的艺术价值。

3.通过创作的方式了解外国艺术作品的魅力,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4.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介绍以下几幅外国传世名作:•蒙娜丽莎•星空•夜巴黎•读者•星期天下午的岛屿2.教学方法(1)欣赏法:学生观看宣传画并回答问题,感受画面的气氛和色彩(2)分析法:教师给予学生课堂讲解,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细节。

(3)创作法:学生通过模仿、创作自己的作品,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流程1.了解蒙娜丽莎欣赏:教师展示蒙娜丽莎的画作,并向学生发问:“蒙娜丽莎是哪个国家的画家?你觉得画中的蒙娜丽莎有哪些特点?”分析:教师讲解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画作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画面。

创作:让学生尝试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从中感受到达芬奇的艺术之美。

2.星空欣赏:教师展示梵高的星空画作,向学生发问:“这幅画的艺术风格是什么?你看到哪几种颜色?这个画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分析:教师讲解梵高的艺术风格、色彩运用和生平经历,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细节,如星星、月亮等元素的运用。

创作:要求学生创作自己的星空画作,并结合教师的讲解,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

3.夜巴黎欣赏:教师展示毕加索的夜巴黎,向学生发问:“这个画家来自哪个国家?这幅画是画在哪座城市?画面中的建筑和街道是什么样的?”分析:教师讲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夜巴黎的历史背景,并引导学生分析画作中的线条、形状、颜色等因素。

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一、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可以用2课时完成,内容分为建筑、雕塑与绘画三个板块。

西欧的古建筑与雕塑历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长达2000多年,每一个时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帕提侬神庙”与“罗马大角斗场”的单纯与雄伟,“巴黎圣母院”的挺拔与轻灵都是世界古典建筑的最高典范。

雕塑《三女神》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觉到这些雕像不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2000多年前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5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遥相呼应,分别展现了男女人体健康之美的最高理想。

罗丹的《加莱义民》是彻底逼近真实的英雄组雕,表现了最大的人文主义关怀。

绘画部分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 8、19世纪西欧美术的一些经典之作,内容涉及人物、风景、静物。

让学生在看看说说中体会西方绘画的色彩之美、构图之美、内容之美,让学生选择性地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这些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欣赏,不需要形成某一条历史线索,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感,简单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学知识,以此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对美的向往。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即作品中呈现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图的理解,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及作品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1.导人,揭题。

这是一幅世界地图,红色圆圈里的是西欧,西欧主要有哪些国家?今天,我们准备由这里(浙江)出发,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一、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传世名作,了解外国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利用多种欣赏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悟和分析。

3.培养欣赏的能力,激发向往美的情愫,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可以用2课时完成,内容分为建筑、雕塑与绘画三个板块。

西欧的古建筑与雕塑历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长达2000多年,每一个时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帕提侬神庙”与“罗马大角斗场”的单纯与雄伟,“巴黎圣母院”的挺拔与轻灵都是世界古典建筑的最高典范。

雕塑《三女神》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觉到这些雕像不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2000多年前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500多年前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遥相呼应,分别展现了男女人体健康之美的最高理想。

罗丹的《加莱义民》是彻底逼近真实的英雄组雕,表现了最大的人文主义关怀。

绘画部分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 8、19世纪西欧美术的一些经典之作,内容涉及人物、风景、静物。

让学生在看看说说中体会西方绘画的色彩之美、构图之美、内容之美,让学生选择性地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这些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的欣赏,不需要形成某一条历史线索,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作品的美感,简单了解经典作品的社会学知识,以此拓宽审美视野,激发对美的向往。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欧经典建筑、雕塑、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即作品中呈现的点、线、面、色彩、肌理、构图的理解,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及作品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1.导人,揭题这是一幅世界地图,红色圆圈里的是西欧,西欧主要有哪些国家?今天,我们准备由这里(浙江)出发,去领略西欧的传世名作。

2.欣赏建筑:巴黎圣母院。

(1)激发好奇。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法国。

这是深秋的上午,人们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休息。

你看那远处的三道大门,会是什么建筑?(巴黎圣母院,是一个教堂。

)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把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那么“巴黎圣母院”是一支什么样的交响乐呢?(2)感悟式欣赏。

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感受。

(高大、雄伟等,教师概括出“高”。

)(3)形式欣赏。

①这里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门或说钟楼部分,你能找到哪些线?最多的是什么线?大量的直线给人以什么感觉?(挺拔、高耸、严肃等,教师概括出“直”。

)②局部欣赏大门,这是一道值得惊叹的大门,哪些地方让你惊叹?门上面设计成拱起的样子,拱起的是什么形状?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形状,升腾、轻巧、高耸等,教师概括出“尖”。

)③尖尖的不仅是门的设计,更让人神往的是塔尖的设计,这样高耸如云的塔尖让你产生什么遐想?④小结三大特征。

巴黎圣母院正因为具备雄伟、挺拔、轻巧,即高、直、尖的三大特征,成为了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引领了以后几百年的欧洲建筑风格。

人们把这种具有“直、高、尖”特色的建筑叫做哥特式建筑。

⑤比较。

之前的教堂建筑往往低矮笨重,空间阴暗。

(4)自主欣赏。

那么巴黎圣母院的内部空间又是怎样的呢?带给你什么感觉?你在哪里可以找到“哥特式”的三大特征?(5)教师:“石头的交响乐”是怎样的交响乐?3.欣赏古罗马大角斗场。

(1)感悟。

饱览了巴黎圣母院,我们暂时离开法国去意大利。

这是古罗马大角斗场,它带给你什么感觉?(2)古罗马大角斗场建于公元72-82年间,略显椭圆形,最大直径188米,小直径156米,高57米,四层,外部全都由大理石包裹,下面两层,每层各有80个圆拱。

角斗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教师简介时需要做一些比喻,使学生感受到它的庞大。

)(3)细节欣赏。

角斗台好像找不到,在哪里?原来中间我们看到的是地底下的管道和洞口,这里用于储存道具、牲畜和角斗士。

上面原来是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间有一些暗口。

开始角斗时,工作人员拉开暗口的盖子,把野兽和角斗士从下面吊上来。

4.欣赏帕提侬神庙。

(1)下一站是希腊,它有一座现存至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希腊建筑,就是2500多年前的帕提依神庙。

神庙长约70米,宽约31米,由46根高大的大理石柱环绕,虽然只剩下石柱林立的外壳,但你依然可以体会到什么?(磅礴的气势。

)(2)请看神庙东面三角形墙面上,本来有一组非常神奇的完整的雕塑,在300多年前随着整座神庙被炸而毁灭了,幸好留下了一些残片,我们还可以感受到2500年前雕塑的神奇,这些残片在大英博物馆,我们马上去英国。

5.欣赏《三女神》。

(1)这是用大理石雕成的《三女神》,说说这组石雕有什么神奇之处?(纤细而又繁复的衣褶紧紧贴着身体,好像她们刚刚从水里走出来一样。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女性饱满的身形,你几乎可以感觉到她们的身体随着呼吸在微微地起伏。

这时你完全忘记了这是冷冰冰的大理石,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活人体。

)(2)你知道希腊神话中三女神的故事吗?(老师讲述故事。

)我想雕塑原来肯定是她们丈量和剪断生命线的形象,你能从残片中复原当时的形象吗?三人小组讨论模仿图片动作,然后推断出三个女神各自的角色。

6.欣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与《大卫》。

(1)希腊的故事让人称奇,《三女神》的雕像让人称奇,然而最让人称奇的是法国卢浮宫,因为它是世界艺术的中心。

我们返回法国去巴黎卢浮宫,这件雕塑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她的美表现在身体的健康之美和心灵的健康之美。

(2)如果你运气好,意大利的另一件杰出的人体雕刻也会来到法国展览。

它就是米开朗基罗刀下的《大卫》,《大卫》是男性雕像中最美的雕像,它的美同样表现在身体的健康之美和心灵的刚毅之美。

两座雕像相隔2000多年,遥相呼应。

(3)介绍米开朗基罗。

他的艺术风格正是学习了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这样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精华,成就了他的艺术高度,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7.欣赏《加莱义民》。

(1)米开朗基罗完成《大卫》这件作品时,引起了整个意大利的轰动,300多年后,另一件作品在法国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就是罗丹的《加莱义民》,它讲述了一个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故事。

(老师讲述故事。

)(2)细节欣赏,学生尝试表演。

①雕塑分两组,前面三个一组,后面三个一组。

看,前面的右边两个人是怎样的动怍与表情?可以站起来模仿一下(坚强、刚毅、悲愤、视死如归等。

)。

他们是不是英雄?②雕塑右边前后两个人在做什么?(说话。

)根据动作猜猜他们在说什么?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抗议、无奈等。

)他们是不是英雄?③雕塑后排另两个人是怎样的动作?模仿一下他们(害怕、痛苦、胆小。

)。

他们是不是英雄?④小结。

(让学生理解“以彻底逼近真实的心理刻画,强烈地震撼着人民的心”这句话。

)⑤组雕表演。

请六位志愿者上台尝试表演。

8.课堂小结。

教师:从西欧转了一圈欣赏了这么多的传世名作,你有什么感想?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教科书。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品介绍资料、油画工具。

教学过程1.导入。

(1)出示杜尚《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其实这是一个恶作剧,原作是500年前的一张油画《蒙娜丽莎》。

(2)介绍油画工具。

(1)《蒙娜丽莎》与《椅中圣母》。

①油画的特点是可以把对象画得很像o (出示《蒙娜丽莎》。

)它是不是很逼真?除了像之外还给你带来什么感觉?(介绍作者。

)②(出示《椅中圣母》。

)这是一张油画人物,像不像?作者是500年前的拉斐尔。

③这两幅画都是画母亲的,找一找两位母亲有什么不同?(如,一个抱着小孩,一个没有小孩.)你知道蒙娜丽莎的小孩哪里去了吗?(她死了,蒙娜丽莎当时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一个女儿,心情十分悲痛。

)达·芬奇用了各种方法让她开心,你看她微微地笑了一下,但是不是十分高兴呢?(不是。

)好像还带着一丝严肃和哀伤,当然还有做母亲的慈爱,达·芬奇把这么复杂的情绪都画出来了,可见他的绘画水平相当厉害④我们再来看看《椅中圣母》,这位妈妈是不是幸福多了?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很幸福?请注意,她不是一般的母亲,是一位圣母。

之前画家都把她画成一个头戴光环,看上去很严肃、很神圣的天神,实际上动作僵硬,表情呆板。

拉斐尔却把她画成一个美丽的、慈爱的人间母亲,你说哪一个更有亲和力?可以说这是一张划时代的杰作,因此达·芬奇和拉斐尔,再加上米开朗基罗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2)欣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①这是一位姑娘,看看她的耳朵上戴着什么?(珍珠。

)。

所以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据说这一颗珍珠画得非常细致,珍珠里反射出来的房间景色都被画出来了。

按照作者自己的讲法,这是他画姑娘肖像中最成功的一张,成功在什么地方?(光线照亮脸的感觉,神态等。

)你能说说她的神态有什么动人之处?②(局部分解。

)微微地转身,清澈的眼神,欲说还羞的双唇,充分表达了姑娘的清纯之美。

(3)欣赏《舞台上的舞者》。

①介绍材料(出示实物)。

另一种与油画颜料很接近的材料叫色粉笔。

我们通常叫油画棒,它可不可以达到油画的效果呢?②(出示图片)画得像不像?哪些地方特别精彩?③介绍作者。

(4)小结。

用油画材料表现人物的优势:第一,可以画得很像;第二,可以画得很精彩、很传神。

3.欣赏油画风景。

①油画颜料可以表现栩栩如生的人物,那它表现风景呢?(出示图片。

)带给你什么感觉?②师生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如凉凉的风,清新的空气。

)③介绍作者。

(2)欣赏《孟特芳丹的回忆》与《埃克河边的磨坊》。

①请学生自由选择一张风景画,在纸上写一写:你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感觉到了什么?②学生交流,老师做补充,一句话介绍作者。

(3)小结:用油画颜料表现风景的优势:第一可以画得很像;第二可以让人身临其境,浮想联翩。

4.欣赏油画静物。

(1)欣赏《铜质给水器》。

①油画表现静物会怎么样呢?静物就是平常生活中的瓶瓶罐罐、花果蔬菜等。

画的是什么?请你看一看是什么材质?请你“摸一摸”是什么感觉?请你“敲一敲”“听一听”有什么声音?画家描绘的是农民生活还是贵族生活?(他画的静物好像有生命一样,使你看了有一种朴素的亲切之感。

)②介绍作者。

(2)欣赏《蓝色的花瓶》。

①最后要隆重推出的一位画家是塞尚。

德加和他的一位画家朋友都说过一句话:“如果谁家的孩子像塞尚那样画画,孩子的妈妈肯定会将他按在腿上揍他的屁股。

”②(出示图片o)你看苹果画得像不像,鲜花画得像不像?(不像。

)那么为什么他会成为法国19世纪末期最伟大的画家呢?要知道里面的奥秘,当你拿起笔开始学画,一切就清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