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飞天

合集下载

语文《梦圆飞天》课文原文

语文《梦圆飞天》课文原文

语文《梦圆飞天》课文原文梦圆飞天,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叙述了一只鹰得到了飞翔的自由后,不断追逐更高峰的过程,呈现了夙愿终得达成的喜悦和成长的无限可能。

这篇课文充分利用了比喻、暗示等修辞手法,将一只鹰的成长之路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和描摹。

故事以“飞鹰”为主角,从小雏鸟时期的平凡开始,经过厄运、困境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由翱翔于万里之外的梦想,抒发了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于生命的热烈追求。

“鹰雏从卵孵化出来时,发现自己笨手笨脚,不如其他小动物厉害”。

这是故事伊始的描述,鹰雏的天性不便被人们察觉,同时,也处处受制于外物环境。

由此,作家为读者描绘了这只鹰的一生中的第一个瓶颈。

接下来,作者又揭示了鹰的厄运,假如鹰雏的羽毛被火焰损坏,那么将改变它今后的命运。

事实也正是如此,鹰雏经过治疗后,行动不便,无法飞翔,生命变得越来越艰难。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命运比环境要更重要”的思想体现。

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不要轻视自己,不要总是被外部环境所束缚,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犹如一只飞翔的精灵,不受拘束,不受约束”的鹰是每个人的梦想。

在前往追求自由之路的过程中,鹰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境。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对于自己能力的不自信。

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鹰被一群麻雀缠住了。

在激烈的扑打中,鹰被击打得体无完肤,接连不断的受伤,似乎已经无法振翅高飞了。

当它已经没有任何力气的时候,遇到了翡翠和鹤,翡翠用自己的力量让鹰恢复体力,并鼓励它继续前进,鹤则给他指路,引领它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这时候,鹰已经懂得了要相信自己,要有自己的目标,并不是要安逸地生活,而是要追逐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向前。

也让读者看到了真正拥有自由的力量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今年是一只自由自在的风鹰”中,作者又描绘了鹰飞翔到云端中的欣喜和喜悦。

在这一部分,语言描写简洁,朗丽动人,充满了诗性和美感。

“云间试飞以无定的雄心斗志,拍动自己的心灵,开展自己的武翼”,这是刻画鹰高飞入云的语言,不仅让人触摸到了鹰翱翔的美妙体验,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自己未来更高远的理想和目标。

梦圆飞天课文原文(+电子课本)

梦圆飞天课文原文(+电子课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五下)课文6梦圆飞天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

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liè)。

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zhù)立。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透过防护面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郑重地下达命令,刚劲的话语中蕴含着期待与信任。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qióng)。

“飞行正常!”三分钟后,电波传来了杨利伟的声音。

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到游弋(yì)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当飞船运行到第7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在与家人通话时,杨利伟兴奋地对儿子说。

小语五下第6课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小语五下第6课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小语五下第6课《梦圆飞天》教学反思《梦圆飞天》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课文。

课文依照情形进展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州”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第一次飞行太空的进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妄图的非常喜悦与自豪。

全文共20个自然段,依照送行—发射—问候—梦圆,能够分为四段。

第一课时,我以课题为冲破口,让学生体味“梦圆飞天”那个题目的特点,若是让你写自己写那个题目,一样用那个四个字,你用如何表达。

有的学生说“圆梦飞天”,有的说“飞天圆梦”,也有的说“飞天梦圆”。

那作者什么缘故要把“梦圆”那个词放到前面呢?有何用意?让学生明白词语倒装的作用,明白得作者遣辞造句的用意。

从而把那个题目读得有情感。

因为文本比较长,因此第一课时我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在此基础之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明白课文是依照情形的进展顺序写了四个场景。

第二课时,我重点抓住了第一部份(1—5)的第二末节,体会那时兴奋人心的送行场面。

在教学时,我以让学生自己去悟为主。

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一末节,边读边体会,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心情难以安静,哪些词语让你心动了。

学生通过自读找到了“此刻。

响起来了”,我问学生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你能加上一些吗?有的学生说:“航天员的家人来了。

”我说能够,加进去读一读;还能够加什么?有的学生说:“周围的乡亲们来了。

”我说能够,再加进去读。

如此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此处的省略号省略的为内容的列举部份。

接着,我再让学生读这一节,看看还能读出什么?学生从第一句话(环境描述)中读出环境的恶劣,体会出人们不畏严寒,前来送行的兴奋心情;体会出了航天员工作的艰辛。

现在,再来读“此刻”这句话,学生读得就有情感了。

接着学习第3、4、5节,抓住人物描述的方式(外貌、语言、神态)去体会航天员的意志坚决与必胜信心。

为有情感的朗诵作铺垫。

第二部份的教学,我重点抓住了发射前的紧张、发射中的壮观、发射后的喜悦去引导学生体会整个发射进程人们复杂的心情。

《梦圆飞天》教材解读

《梦圆飞天》教材解读

《梦圆飞天》教材解读
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

“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

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教学预设中将文中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基点是教学设计的制高点。

找准文本中煸情的几处要点是调控课堂的关键。

《梦圆飞天》阅读答案

《梦圆飞天》阅读答案

《梦圆飞天》阅读答案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

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梦圆飞天》的阅读题的`答案应该怎么做?梦圆飞天(节选)“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

弦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

尉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辩。

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

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

阅读题1、用修改符号改正第一自然段中的三个错别字。

2、找出文中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

近义词__________反义词____________3、请简要说说要读好这段话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

”句子中“这”指的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段。

5、读完这段文字,你的心情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

6、找出能概括这段话意思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弦(舷)尉(蔚)辩(辨)2、美丽,美妙黑,白3、包含自豪之情感,语速适中,注意重音与停顿。

4、画线部分为双引号中的内容。

6、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

梦圆飞天说课稿

梦圆飞天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梦圆飞天》是本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科技为主题的文章,从编者的意图可以看出本单元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学的。

《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这篇通讯报道激情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

因此,本文不仅传达了一种科技讯息,而且也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

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3)初步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

(4)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进一步感受祖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1)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

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说学情我们班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但部分学生课上发言踊跃,也能起到带头作用。

朗读的水平还可以。

但我们农村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可能有些困难,尤其是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还需跟教信息的老师沟通一下。

三、说教法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落实教学目标1)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了解“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感受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

同时也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

(落实教学目标2、3)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发射的有关视频、我国航天事业重大纪事的演示文稿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

五年级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五年级语文《梦圆飞天》教案

五年级语文《梦圆飞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飞船升空的过程,以及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2)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提取信息、理解文章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找资料、咨询等方式,深入了解飞船升空的科学原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飞船升空的过程及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

2. 教学难点:(1)飞船升空的科学原理。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太空景象,激发学生兴趣。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模拟飞船升空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太空图片、视频资料、飞船模型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

3.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太空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太空的美丽和神秘。

(2)提问:你们对太空有什么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3)简介课文《梦圆飞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飞船升空的科学原理,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讲解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宇航员的艰辛和勇敢。

(3)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你们对飞船升空有什么疑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为宇航员,谈谈在太空生活的感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课件PPT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梦圆飞天》课件PPT
教学示例设计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 着家 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 出 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美丽的夜景,生活中的用电,用来
激发同学们的情绪。(幻灯片 1,2,3) 让学生明确现代家庭 生活离不开电,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安全用电呢?还是让我们一 起 来学习一下安全用电吧 2.进行新课 师提问:家庭电路的组成? 生回答: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熔断器 师答:很好,那么假如现在你是一个电工, 进户线到了 你家以后 ,你在室内布线上,安装插座、用电器等方面都应本 着什么样的 原则 ?
什么叫能量?
教学内容和步骤 学生活动内容与 时间 预期效果 方式
筋,拉伸
能!
〔问〕被拉伸的橡皮筋
有 没有能量?如果有,
它又 具有什么能?
学生(回答):电
〔演示 3〕闭合教室日光 能 转换成电灯的
灯开关,日光灯发光 光
〔问〕我们知道,电流 能和热能。 流
经电灯,电灯发光,那 么
电流流经的过程中,能
学生思考、回答。
量 又是如何转换?
( 教师可适当引
〔问〕请大家回顾一下, 导)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分别是什么。 3、希望同学们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课堂知识内 化为 学生的素质。
课外探究 回家认真观察自己家的电路,思考一下哪些地方与我们课上所讲的 地方不相符,并提出改进意见。例如:有没有安装保险装置?家用 电器 金属外壳是否接地?辨别开关是否控制火线的通断等等。利用 图书馆、 互联网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总结。
八、安全用电原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1.电器设备安装 要符 合技术要求 2.不接触高于 36V 的带电体3.不靠近高压带 电体4. 不弄湿用电器5.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 九、十、课堂训练 十一、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梦圆飞天
一、教案背景:
千年的飞天梦今朝终于圆满。

飞天梦,其实是一个强国梦,是一个民族的梦。

尤其是对于一个曾经辉煌过,也遭受过苦难的民族,尤其来得强烈。

读着文章,我们会一样的热血沸腾,心心相印。

等着这一天,我们都已经期待已久了。

为祖国的腾飞喝彩!
二、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文章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三、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

本课的教法是: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

这样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四、教学过程
(一)“飞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敦煌飞天组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
(飞天)她叫“飞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都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今朝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
(1)出示词语:
寒风凛冽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无限的自豪
直指苍穹亮如白昼肃然伫立
(2)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深入研读
1、请同学们再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写“神舟”5号飞船发射,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写在相应的段落旁,做上批注。

(送行发射问候)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送行”的场面,哪几个自然段写“发射”的场面,又有哪几个自然段写“问候”的场面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描写送行场面的2——5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分别从哪里感受到的?
出示句子: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想想还会有谁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呢?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来说说呢?
出示: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是啊,那么多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心系神5,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飞船和杨利伟送行,谁能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4、现在,让我们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五马上就要发射了,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逼近,听(播放滴答的钟声),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紧张到什么程度?能具体说说吗?谁来读一读,把你刚才体会到的紧张心情表达出来。

5、这一伟大时刻终于来到了,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十、九、八、七、
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
【百度视频】
【/show/b5-DVHoTXV_FvzGe.html?loc=youce_tuijian】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6、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神舟5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了!
出示: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读读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激动、喜悦、自豪)是呀!此时此刻,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中国人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情?中国人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让我们一起来表达激动、喜悦、自豪的心情。

7、神州五号已经发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了吗?杨利伟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画面
【百度视频】
【/show/45StF6f4V-1AJiSm.html】
看了这样一个画面,想说什么吗?
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学生说:“今天我能看见这么美丽的画面,十分感谢杨利伟叔叔。


让我们一起感谢杨利伟叔叔
学生说: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杨利伟叔叔。

8、引读2——15小节。

神舟5号发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千年的飞天梦想,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一伟大时刻,老师跟大家合作,一起来读读课文的2——15小节。

9、是啊,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吧——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
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了!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2、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我们——梦圆飞天。

3、同学们,在继神5发射成功后,2005年10月12,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

2008年9月25日,中国又成功实施了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行。

课后同学们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

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辉煌!
五、教学反思
适当使用互联网搜索辅助教学,借助视频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到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如:1、当学生找到印象深的场面是第12自然段描写火箭升空的段落。

我及时地利用互联网搜索神舟五号发射瞬间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看完之后再让学生读读这段话,体会人们的心情。

这样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是一个由理解到直观理解然后再回到理性上的感知。

2、当学生找到杨立伟眼中的太空和地球这一段,谈感受时,我利用互联网搜播放杨立伟在太空中拍摄的太空和地球的画面。

并让学生说说看到画面想说什么?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我在这时又通过多媒体课件使用了从直观到理性的理解方式。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