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设计

合集下载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本文提出了在给排水管道设计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标签: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0 引言居住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在关注住宅面积、户型、朝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

以“生活在厨房、卫生间”为核心的理念得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

因此,与居住环境卫生有着直接关联的室内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使用。

现结合多年来的工程设计经验谈谈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几个问题。

1 给水供应系统的设计1.1 给水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时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外部给水情况确定供水方式。

对多层住宅、别墅和高层住宅低区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

对高层住宅,当外部管网水压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物上部用水要求时,在建筑物的底层设调节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

高层住宅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是根据规范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35MPa”的标准进行划分的,其供水方式多为下行上给式。

1.2 高层住宅内为上部供水的增压设备,目前常采用调节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这种系统既节省了建筑面积及造价,又节约了电耗,同时还防止了水源的二次污染,加压设备为全自动系统还可减少运行管理费用。

在系统中间采用国产或进口减压阀控制,使整个系统简单、实用,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2 热水系统设计住宅内生活用热水多采用电淋浴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锅炉集中供热等方式供给。

电加热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系统在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设计时仅在给水管上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接口或每户设一独立的热水管道系统由住户自行解决热源。

对于一些较高档次的住宅小区多采用集中供应热水系统,集中供热系统已成为住宅的“卖点”之一,也是住宅档次的标准。

从住户的角度讲,集中热水系统应是在用水点随时取用温度、压力稳定的热水,但从专业角度来讲,供水压力的平衡是设计集中热水系统首选考虑的问题。

浅析建筑给排水的管道系统布置与室内排水设计

浅析建筑给排水的管道系统布置与室内排水设计
决 噪声 问 题应 运 而生 ,其 与 U P V C  ̄水 塑料 管 的 最 大不 同是 在 管 内壁 加 增设
方便、 维修难度小 、 排水噪声小 、 能够减少对下层住户的干扰 、 管道不结露 、 防 止 卫生 异 味或 死角 、 减少 地 面开 洞 、 节 约通 气 立管 等 优点 , 体 现 了 以人 为本 的
之一 , 缺 点是 属 于铸 铁 制 品 , 使 用 寿命 不 长 。
1 2管道 附件
是布 置方 式 不合 理 , 下 排 水方 式容 易造 成 楼 板 以及 卫生 间地 面 的孔 洞 开设过多, 使得楼板的整体性被破坏 , 提高 了建筑楼层 防水施工的工作难度 , 同时在卫生器具 的长期使用时, 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二 是存 水弯 。 设 置存 水 弯 的主要 目的是 避免 下 水管 道 内的 异 味或 其他 有
建筑理 论 与设计
浅析建筑 给排水 的管道系统布置与室 内排水设计
摘要: 建 筑 给排水 的管道 系统布 置 看起 来 不难 , 却和 人们 的 日常生 活、 身 心健康 甚 至 生命 安全 关 系密切 , 因此 相关 的 设计 人 员 必 须对 此 给 予 重视 , 在 设计 时 坚持 以人 为本 和 综合 处 理利 用 的原则 , 并严 格 按 照 当地 城 市 及 建筑 的相 关 排水 制 度 及 设计 规 范 要 求来 进行 。本 文 首先 简 单概 述 了建 筑 给排 水 管道 系统 , 然后 阐述 了建 筑室 内排 水管 道及 排 水 系统 的设 计 , 并 介 绍 了最新 的 单立 管排 水 系
求该 连 接 点和 立 管底 部 下 游 的水 平距 离 必 须超 过 1 . 5 米, 最好 大 于 3 米 。如 果 无法 达 到这 个要 求 , 则 应 该设 置 单独 的排 水 管与 室外 的 检查 井连 接 。 不过 , 关 于排 水 横 支管 的 管径 规 定 , 目前 而 言 相 关文 件 依 然存 有 不 同 , 常 导致 设 计 人 员出现 混 合 。从实 际 的成 功 应用 经验 而言 , 笔 者更 倾 向 于按 立管 工 作高 度 小 于等 于2 m的数 值确[ 2 1 。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难点及解决策略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难点及解决策略

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难点及解决策略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喝水,洗漱需要用水,可见水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在建筑中也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意义是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也将建筑内部所有的生活污水及时排出。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能够正常发挥功能的基础保证。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常见难点我国城市的建筑都具有面积大、用电设备多、供电要求高、人员集中等特点,这些都给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中,建筑给排水系统常会出现一些普遍性问题,需要我们在进行合理分析后,才能提出有效的设计对策。

(一)给水的大压力缩短了管材与卫生器具的寿命多层建筑中的给水需要的压力较小,可以在选择管材与卫生器具时就降低设计标准。

而高层建筑中的差异较大,一些设计人员仅仅利用水泵机组的高压区与低压区开展分组设计,并未综合思考小区内分区给水压力,进而造成水压较高的情况,不但浪费了大量电能,还降低了管材与卫生器具的寿命。

(二)给水管道材质影响了水质管网是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把经水厂净化后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水输送至用户。

传统的给水管道的材质基本都是铸铁,但是铸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氧化而发生水锈,引起的“红水”问题,它降低了输水能力,增加了供水成本,严重影响着供水水质,给用户感官上带来不悦,是用户普遍投诉的问题。

为了提高供水质量,更换了给水管道的材质,使用塑料材质,大大的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虽然塑料材质的管道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但是噪声却比铸铁材质大很多,尤其是将管道设计在客厅或者卧室等位置的建筑中,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三)给水支管布置与敷设给水管道的敷设主要有明装和暗装两种。

明装其实是指管道外露,这种方式安装维修方便,所需的成本较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外部美观性,容易出现表面结露等不足的问题。

给排水系统的工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给排水系统的工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给排水系统的工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简介: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担着排水和供水的重要功能。

本文通过对几个具体工程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关键经验,以供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中参考和借鉴。

1. 案例一:办公楼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在办公楼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在高峰用水期间,楼内多个水龙头同时使用会导致水压不足,甚至无水供应的情况。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给排水系统的管道直径设计不合理,无法承受高峰用水的需求。

解决方法是重新设计管道,增加了管道的直径,提高了供水能力,确保了水压稳定。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用水高峰期的需求,合理选择管道直径,以确保正常供水。

2. 案例二:住宅小区的雨水排放问题在一个住宅小区的给排水系统中,我们发现雨水排放一直存在问题,经过调查发现,雨水排放管道的设计不完善,无法有效排水,导致小区内出现了积水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改造:将雨水排放管道的坡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排水速度;另外,在小区内增设了雨水收集装置,将积水区域的雨水有效收集并排放。

通过这次改造,成功解决了小区的雨水排放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要考虑到不同场地的特点,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坡度,确保排水畅通。

3. 案例三: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系统在一个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我们遇到了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商业中心的日均用水量较大,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膜工艺,通过增大生物膜反应器的容积,提高了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系统稳定运行,成功解决了商业中心的污水处理问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设计污水处理系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确保系统的处理能力。

4. 案例四:医院的供水系统安全问题在一个医院的供水系统中,我们发现供水管道与未经处理的污水管道存在交叉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管线改造,在供水系统和污水系统之间设置了有效的隔离装置,确保了供水的安全性。

市政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市政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市政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一、市政建筑环境特点分析市政建筑环境特点包括城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在给排水设计中,需要根据城市的地理特点,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满足城市建筑的需求。

对于地势较高的城市,排水系统需要设计成能够顺利排水,不易积水的方式;而对于气候湿润的城市,则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防水设计。

1. 安全性设计:市政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材料的选择、管道的设计等,以确保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

2. 经济性设计:在给水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管材、管径等,以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4. 环境保护性设计:给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性,可以采取节水技术、水源保护等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5. 智能化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给水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可以采用智能水表、远程监控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1.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地形地貌、降雨情况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城市排水畅通。

2. 防水设计:在市政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防水设计,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以确保城市建筑的防水性能。

3. 管道设计:排水系统的管道设计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考虑排水的流量、速度等参数,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市政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创新方向在市政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当注重创新,结合现代科技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升设计水平和技术含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1. 绿色环保: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可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采用节水技术、雨水收集、污水处理等绿色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化管理: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实现远程监控、预警处理等功能。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理论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理论

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管道设计理论摘要:根据工程实际设计经验与体会结合国家规范要求,对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一些特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水管材水表设置设计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design experience of the projects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design of some features.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s; water supply pipe; setting the meter; design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人们在购买住宅时,除了关注住宅的楼层、面积、平面布置等因素外,同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宅设备上。

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的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

现结合本人在住宅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谈谈住宅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特点。

1 给水管材选用问题传统的给水管材一般采用镀锌钢管,由于镀锌钢管易锈蚀,使用寿命短,用于输送生活用水不能满足水质卫生标准等缺点,建设部正大力推广塑料给水管的应用。

许多地市已明文规定:禁止设计使用镀锌钢管,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

塑料给水管与金属管道相比,具有重量轻,耐压强度好,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能强,安装方便,省钢节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给水用塑料管道主要有:硬聚氯乙烯(pvc-u)、高密度聚乙烯(hdpe)、交联聚乙烯(pex)、改性聚丙烯(pp-r,pp-c)、聚丁烯(pb)、铝塑复合管(pe-al-pe,pex-al-pex)和钢塑复合管等。

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的规范要求

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的规范要求

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的规范要求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旨在保证室内水系的正常运行和排放。

合格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的规范要求,并提供一些设计上的注意事项。

1. 室内给排水的总体要求在室内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总体要求:A. 正确的管路布局:管道的布局应合理,管线应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相协调,避免穿越梁柱或临近较大负荷的部位。

排污管应避免与供水管相交。

B. 安全性要求:给排水系统设计应保证防水、防烟、防噪等要求。

各种管道应具备相应的防水性能,防止漏水和渗漏。

同时,要考虑到火灾情况下的排烟要求。

为保证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要考虑噪声控制。

C. 维修和清洁要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便于维修和清洗。

各种管道、接头等部件应具备易拆卸、清洗的特性。

D. 环保要求:给排水系统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如合理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污水排放等。

2. 给水系统设计要求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A. 水源合理利用: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水源,避免浪费。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收集雨水或利用地下水来满足一部分供水需求。

B. 总供水量要求: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人员数量,计算合理的总供水量。

同时要考虑到峰值用水需求,确保供水满足需求。

C. 终端设备布置规范:合理布置给水终端设备,如水龙头、洗手池、浴缸等。

设备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以方便使用。

D. 维修和检修要求:给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到设备的维修和检修,合理设置闸阀、排放阀等设备。

3. 排水系统设计要求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A. 排水管径规范: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人员数量,计算合理的排水管径。

不同设备和区域的排水管径可以有所不同。

B. 排水斜度要求:排水管道应保持一定的斜度以保证自流排水。

根据管道的直径和材质,确定合理的斜度。

C. 排水点设置规范:合理设置排水点,如地漏、下水道等。

排水点的位置应考虑到使用便利以及地面水流情况。

住宅给排水设计要点

住宅给排水设计要点

住宅给排水设计要点
住宅给排水设计的要点包括:
1. 确定住宅的水源和污水排放点:确定供水管道的位置和水箱或水井的位置,以及污水排放管道的位置和下水道连接点。

2. 合理安排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布置:根据住宅的结构和需要,合理安排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布置,确保供水充足并且避免污水回流或堵塞。

3. 选用合适的管材和管径:根据住宅的需求和使用情况,选择适合的管材和管径,如塑料管材、铸铁管材等,并确保管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安装合适的阀门和附件:在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中安装合适的阀门和附件,如水表、水阀、排水阀等,以便于控制和维修。

5.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为住宅的卫生间、厨房等区域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以排除异味和湿气,确保室内空气清洁和干燥。

6. 考虑环保和节水: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保和节水,选择节水器具和设备,合理利用雨水和废水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7. 安全考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用水和排水的安全性,如避免供水过高造成水压过大,避免排水管道设计不当造成溢水等。

8. 预防污水倒流和污水回流: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采取适当的
措施预防污水倒流和污水回流,如设置反向流防止器和适当的排气设备。

9. 隐蔽验收和施工监管:在设计完成后,要进行隐蔽验收,确保管道安装质量和施工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进行施工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10. 合理安排清洁和维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日常的清洁
和维护工作,如设立清洁孔、检修孔等,方便清洁和维护人员进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设计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分别阐述了水表的设计方法、管材的选择、管道的敷设等,希望对相关事业有一个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而人民对于住宅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改善住宅条件,不仅仅是从简单的外观上进行改变或大面积扩建,并且需要对它的功能进行必要的转变。

为了更好地实现住宅功能的转变,就应在建筑内的厨房、卫生间等部位的给排水管道设计上下功夫。

众所周知,住宅建筑关系千家万户,住宅建筑工程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等方面息息相关,而作为住宅心脏部分的厨房与卫生间,它们的给水排水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厨房、卫生间的给排水设计中,应该做好管道的暗装,选择的设备应配套、通用且可以互换;本层出了故障就在本层解决;给排水水表应出户或采用智能化计量,确保给排水设计高水平,切实做好“以人为本”。

一、给排水水表的设计
对于建筑室内的给排水的水表而言,宜设置在户外,若设在户内,抄表的工作量就会增大,并且使得住宅内的隐私及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因此,给排水水表或者其数字显示应该设在在户外。

从目
前来看,高层建筑物在给排水水表设计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类:(一)采用普通水表设置在户外
1、设置在楼梯的休息平台
将给水立管设置在平台处,并在每家每户设置一个水表箱。

这样做的优点是:分户所需要的支管很短,节约了材料,而且管道水头的损失不大,极大程度降低了工程造价;而它的缺点是:每家每户都安装了水表箱,使得水表需要分散安装设置,从而增加了抄表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这种方式确实实现了水表的出户设置要求,但是将给水立管与水表设置在了楼梯口,往往会影响楼道的美观。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南方温度暖和地区的厨房、卫生间等布置,并且布置的地点应该靠近楼梯间。

2、水表组集中设置
这种方式一般将水表设置在底层,每层用户的给水支管都应在管道井内进行敷设,也可在建筑物外墙进行敷设。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抄表工作人员操作方便、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工程的造价也很低等;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给水支管的敷设长度增加,并且管道往往要沿着外墙进行敷设,从而影响了住宅的美观。

(二)采用远传水表
将普通的水表换成了远传水表,便使其与计算机技术联系在了一起,操作起来就十分得方便快捷。

在具体的操作中,水表和数据采集机之间主要通过信号线连接,当采集到了数据之后,再传入微机。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大量节省了抄表的麻烦,并且数据也十
分准确,其缺点主要在于造价太高。

(三)采用磁卡式水表
采用磁卡式水表,则需要事先购买自来水公司的电子卡,并且要在电子卡里充费,这相当于预先支付水费。

然后,当需要用水的时候则将电子卡插入水表的相关部件上(存储器内),随着水的流出费用也会自动扣除。

这种方式虽然便捷,但是它的水表价格很高,并且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这样的业务。

对于以上三种方式而言,后两者相对过于昂贵,并且某些技术不完善,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一般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

但也并非全都如此,那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客户的具体需求来确定究竟该选用何种方式来安装给排水的水表。

二、给水管材的选用
传统的给水管材的选择一般采用的是热镀锌钢管,但是这种材料容易锈蚀,无法满足正常生活用水的水质卫生要求,因此建设部已经大力推广了塑料给水管的使用。

同传统的金属管道相比,塑料给水管具有重量轻、耐压性强、输送液体的阻力较小、耐化学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及安装方便等优点。

不过,在具体的使用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业主的要求还有住宅区的档次来确定,以便实现材料的经济与实用。

三、给排水管道的具体施工
(一)给排水立管的敷设
立管的敷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明装在厨房、卫生间
排水立管明装在厨房、卫生间的墙角处,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施工简单方便,其缺点是影响了房屋居室的美观。

立管明装,应以不影响厨房、卫生间的相关设备的使用为前提。

2、明装在建筑物的外墙
排水立管明装在建筑物的外墙,明显的缺点就是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但这种方式适合于南方温度较暖和的地区,因为冬季的最低气温不会低于零摄氏度,能有效防止水管内的水冻结为冰,阻塞或胀裂管道,继而影响住户的给排水使用。

明装在建筑物外墙,应该避免阳光的的曝晒,若是塑料管道则应该有必要的保护措施;还应该将其检查口设置在室内。

3、敷设在管道井内
将给排水立管设置在管道井内,能使房屋居室看起来洁净美观,可是这样也会占据卫生间的一定面积。

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在卫生间设立集中管道井,几乎把所有的管类都设置在了管道井里,这样做确实能提高居室的环境质量与卫生间的使用质量。

(二)给水支管的敷设
对于住宅区的给水支管而言,其管径一般不大于32mm,其中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则呈现弯曲的状态,因此住宅区的给水支管应该采用埋墙暗设的方式。

1、将支管暗埋在砖墙中,在施工的时候就应在砖墙面开一个管槽,其宽度为支管外径+20mm,深度则为支管的外径,管槽完成后
直接将支管嵌入管槽,并用相关的管卡将其固定在管槽内,确保稳固与安全。

2、对于小型给水管而言(管径小于20mm),可以将其直接暗设在楼面的找平层里。

施工的时候,在楼面开管槽,其宽度为给水管外径+10mm,深度则为给水管外径的1/2,即将其半嵌入管槽中,然后用管卡将其固定。

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由相关的结构工程设计师进行验算与检查,以此保障结构的合理与安全。

(三)排水支管的敷设
1、厨房
对于厨房内的洗涤盆而言,其排水横支管一般都是接在本层的楼板配排水立管上。

若其中需要设置地漏,则需要在地漏排水横支管上敷设下层空间,但这会对下层住户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当前的实际运用来看,大部分房屋居室地面都铺设了地板或瓷砖,在清洁地面的时候无需用水处理,因此设置地漏作用其实不大,厨房内可不必设置地漏。

2、卫生间
对于卫生间的排水支管的敷设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卫生间地面楼板下沉,排水支管(污水横管)一般设置在下沉楼板内。

这种方式进行排水支管的敷设,使得施工十分方便,但存在的不足是检修十分困难。

在实际的使用中,经常会遇到下层住户靠近卫生间的楼板或侧墙处有渗漏现象。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很难看出原因究竟出在哪里,这就需要上层住户将整个卫生间
都“捣鼓”一番,将其凿开重新返修,可能才会发现渗漏的具体症结所在。

从目前来看,积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卫生间的地面防水措施没做好;部分给排水管道破裂产生漏水而进入了下沉室。

(2)排水支管采用侧排的方式:卫生间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并且将浴盆或淋浴房垫高,同时各卫生器具的排水横支管应该沿着墙角引至外墙,从而将地漏侧排出去。

采用这种方法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尽量将洁具(尤其是座便器)设置在靠外墙的地方;2)设置应与相关的建筑专业要求相符,并做好相应的密切配合工作。

四、结语
住宅小区的给排水系统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却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仅关系着住户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住宅小区质量的一种体现。

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本着科学、安全、经济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从而满足住户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及生活要求。

参考文献:
[1] 饶英辉.关于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经验谈[j].中华民
居,2011,(9):643-644.
[2] 杨鹏.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3] 方国有.浅谈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j].中国科技信
息,2009,(14):85-86.
[4] 饶英辉.关于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经验谈[j].科技与企业,2012,(5):216-216.
[5] 王秋莲.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25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