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同步练习册八年级上册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是一本重要的教材,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研究历史知识,我准备了一套同步练题及答案。
以下是该套练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
第一单元:图画题问题1:根据以下三张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1.1:根据图片1,描述两种古代中国的交通工具。
答案1.1:图片1中展示了古代中国的马车和船只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问题1.2:根据图片2,说明两种不同的古代中国服饰。
答案1.2:图片2展示了古代中国男性的官服和女性的汉服。
问题1.3:根据图片3,描述画面中的建筑物。
答案1.3:图片3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城墙和宫殿建筑。
第二单元:选择题问题2: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选择题。
问题2.1: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封建帝国?- A. 商朝- B. 宋朝- C. 秦朝- D. 汉朝答案2.1:C问题2.2:下列哪位皇帝曾经统一中国,开创了汉朝?- A. 唐高宗- B. 朱元璋- C. 刘邦- D. 陈望道答案2.2:C问题2.3: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结束和封建主义制度的崩溃?- A. 明朝的建立- B. 远征朝鲜- C. 文化大革命- D. 辛亥革命答案2.3:D第三单元:解答题问题3:回答以下问题:问题3.1:简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案3.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包括注重实用主义、重视农业和工艺技术、重视机械发明和传播等。
问题3.2:描述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进行的重要制度和措施。
答案3.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和措施,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等。
问题3.3:简要介绍一下唐朝的开放政策和对外交往。
答案3.3:唐朝实行了开放政策,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以上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能演练提升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地点是()A.北京B.上海C.南京D.武汉3.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B.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准备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出路4.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右图杂志上发表文章。
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A.孔子之道是立国之本B.君主立宪是时代潮流C.当以科学与民主并重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5.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历史时期。
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历史时期”是指()A.君主立宪时期B.民主共和时期C.民主科学时期D.尊孔复古时期6.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主要阵地B.旗帜C.代表人物D.影响7.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这一主张()A.开启了新文化运动B.使中华传统文明逐渐消失C.发展了三民主义D.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8.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磨难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10.高跃同学在一宣传栏里看到下列四位历史人物的画像,他想拟一主题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这一主题可以是()A.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B.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导者C.新文化运动的干将D.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11.面对时代的号召,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历史练习册8年级上册答案

历史练习册8年级上册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以下哪项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举人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物D. 宗教朝圣答案:B5. 清朝末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以下哪一项不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事件?()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甲午战争答案:D(甲午战争是中日战争,不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事件)二、填空题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火药、印刷术。
答案:指南针2.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______在国家政治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答案:儒家思想3. 唐朝时期,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______的中心。
答案:经济和文化4.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但郑和的下西洋却展示了中国的______。
答案:海上实力5. 清朝末期,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______条约,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
答案:南京条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稳定而著称。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整顿官吏、选拔贤能等,使得唐朝社会迅速发展,成为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2. 请简述清朝末期的“戊戌变法”。
答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1898年清朝末期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为首,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清朝的危机。
改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改革最终失败,维新派人士遭到追捕。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七、八单元综合训练

第七、八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四个字‘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
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
……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A.广州B.重庆C.西安D.北平2.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对前一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B.我们争取的是光明前途C.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D.我们有人民的大力支持3.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全国性的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A.发动辽沈战役B.发动渡江战役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D.解放南京4.右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它虽然只有一米多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的路线图。
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A.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B.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C.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D.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5.某同学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
其中表述错误的是()B.作战部队C.胜利因素D.战役结果6.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7.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A.发生背景B.发展历程C.胜利原因D.历史意义8.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①中华民国的建立②五四运动的爆发③日军大屠杀④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9.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课 鸦片战争

第1课鸦片战争知能演练提升1.19世纪前期,一举改变了英国对华贸易长期逆差局面的是英国向中国走私()A.呢绒、布匹等工业制品B.棉花等农产品C.瓷器、茶叶和丝织品等D.鸦片2.“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
……自十四年至今,漏至三千余万两之多。
”材料反映出鸦片输入的危害是()A.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B.使白银外流,严重威胁清政府财政安全C.致使清王朝统治更加腐败D.严重削弱了清王朝军队的战斗力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A.郑成功B.林则徐C.康熙帝D.戚继光4.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A.厦门B.虎门C.上海D.江门5.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
鸦片战争爆发于()A.1839年B.1840年C.1842年D.1856年6.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犯吴淞,身为江南提督的他,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他”是()A.林则徐B.戚继光C.关天培D.陈化成7.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内容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8.《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B.司法主权C.关税自主权D.内河航运权9.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败下阵来B.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所遭受的屈辱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此发生了重大转折1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62737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历史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9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5分)1. 观察如图,洋务企业未涉及的地区( )A.上海B.广州C.汉阳D.安庆2. 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A.湖北织布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京师同文馆3.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④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4.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李鸿章的反省理解正确的是()A.李鸿章检讨自己对甲午战败应负重大责任B.李鸿章认识到仅仅强兵还不能使清朝摆脱困境C.李鸿章斥责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腐朽D.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不能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5. 1875年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海军,到 1894年分别建成福建、南洋和北洋三支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
这表明近代中国()A.海防建设已经初具规模B.举办洋务已经取得一致共识C.军事实力已经匹敌欧美D.海军建设旨在保护海外贸易6. 曾国藩、李鸿章等是当时中国的第一流政治家,他们的大阵方针分两层:以外交治标,以自强治本。
其中为“治本”而创办的企业是()A.汉阳铁厂B.轮船招商局C.安庆内军械所D.湖北织布局7.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下列属于他创办的企业且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汉阳铁厂B.江南制造总局C.大生纱厂D.轮船招商局8.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2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能演练提升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爆发的时间为()A.1856年B.1857年C.1858年D.1860年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借口是()A.“亚罗号事件”B.“马神甫事件”C.虎门销烟D.闭关锁国3.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赔款太少B.通商口岸太少C.清政府不听话D.鸦片输入受阻4.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下列哪一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并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5.1860年,在北京的居民有可能看到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A.乾隆帝B.康熙帝C.道光帝D.咸丰帝6.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
材料中的“”处应该填写()A.德意B.俄奥C.英法D.美日7.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8.电影《傲蕾·一兰》歌颂了达斡尔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A.巴勒喀什池东南地区B.库页岛C.辽东半岛D.伊犁地区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B.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0.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历史部编版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八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考试总分:48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1.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京师同文馆B.马尾水师学堂C.京师大学堂D.金陵大学2.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文学家、思想家,于2017年被网友做成各种表情包流行于网络,鲁迅如此受人喜爱,是因为我们上学时基本上都学过他的文章,比较典型的有A.《愚公移山》B.《孔乙己》C.《海国图志》D.《天演论》3.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受西方的影响,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下列娱乐方式不属于中国近代娱乐新时尚的是( )A.吃西餐B.看电影C.跳交际舞D.看皮影戏4. 国家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黄埔军校D.时务学堂5.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和《申报》刊登的香烟广告。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民用工业举步维艰B.营销方式实现了现代化C.开始抵制洋货救国保民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6. 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
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习俗的变迁7. 下列对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898年戊戌变法留下的成果B.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C.新文化运动的产物D.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8. 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该机构是()A.三联书社B.商务印书馆C.国文出版社D.外文出版社9.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歌名是( )A.《英雄交响曲》B.《义勇军进行曲》C.《黄河大合唱》D.《国际歌》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
〔中国历史同步练习册八年级上册答案〕
二.综合题(50分) 26.(1)广州;《南京条约》;(2)
辽东半岛;《马关条约》;(3)《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
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南京条约》的签
订使中国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辛丑条约》
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中国
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每点2分,共20分)27.(1)圆明园;英国;法国;(2)火烧圆明园;1860年
(3)1900;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联军的暴行应受到谴
责(每点2分,共18分)
28.(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
“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为“《辛丑条约》”。
(找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