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生态学概论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环境、环境科学与环境学1、如何理解环境的含义?从哲学上讲: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因中心事物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变化而变化。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类,与人类有关的周围事物,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2、环境要素的含义及其特点?又称环境基质,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中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即环境组成的最小单位特点①最差(小)限制律②等值性③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和④环境诸要素出现有先后,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3、环境的功能特性有哪些?一、整体性二、有限性三、不可逆性四、隐显性五、持续反应性六、灾害放大性七、可塑性4、何谓环境本底值、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1)、环境的本底值环境在未受污染影响时,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的正常值,称为环境的本底值。

(2)、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称为环境容量(3)、环境的自净能力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由于环境对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而逐步被转化为无害物质,此种作用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

5、举例说明环境的隐显性、持续反应性和灾害放大性。

❖隐显性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其危害的后果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显露出来,这便是环境的隐显性。

除了某些重大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事件(森林大火、农药厂事故等)可直观其后果外,其它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对人类的影响,其后果的显现,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例如,日本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需要经过20年的时间才显现出来;又如DDT农药,目前各国均已停止使用,但已进入生物圈和人体中的还要经过几十年,才能从生物中彻底排除。

❖持续反应性环境的持续反应性,表现为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不止危害一次,往往多次危害。

例如:有些污染物、污染因素侵犯人体或其它生物体,不仅危害受害者本身而且会产生遗传变异,造成对一代乃至后世几代的危害。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各种天然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 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草原、野生动物、 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
1.1.2 环境的分类
一般是按照环境要素来分类: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
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可以把环境分为: 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 和星际环境。
4
1.1.3 环境的功能特性
1 整体性和区域性(整体性是环境的最基本特性) 2 变动性和稳定性 3 资源性和价值性
5
1.2 环境问题
1.2.1 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称为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 第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
6
1.2.2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9
1.3.2 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
基 础 环 境 学
环 境 科 学
环 境 学
应 用 环 境 学
环境社会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生态 学
环境数学
环境化学
环境声学、辐射污染及其控制、热污染及其控制
环境毒理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控制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经济学 环境医学 环境法学 环境工效学
环境污染
防治工程技术 及原理
环境污染综合 防治技术环境 规划
环境问题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2)环境问题的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40
年代)。 (3)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年代至80
年代以前)。 (4)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以

第一章生态学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生态学概论PPT课件

.
31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六)
景观(Landscape)和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 景观: 由若干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区域(heterogeneous area), 这些生态系统 构成景观中明显的斑块(patches), 这些斑块称景观要素(landscape elements)。
➢ 景观生态学: 研究景观结构及其过程 (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的科学。
生物圈(biosphere)和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 全球生态学: 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
32
现代生态学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包括生态学)发展特点
生态学(ecology)
研究生物与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自 然、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
4
授课目标
讲授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介绍部分生态学实例 观摩相关影视资料 要求
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 关注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的
?后现代postmodern概念?注意与现代后期区分?全球化?21世纪的生态学本课程涉及的主要学科?生物学相关分支学科?数理科学包括非线性科学及计算科学?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地理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产业?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美学?人文与社会?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生态学研究方法?野外与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生态学研究的总体原则?整体观?综合观?层次观?系统观?进化观?这些原则在21世纪科学发展中呈强势模拟实验?实验室模拟系统?人工气候箱?微宇宙?土壤系统?野外模拟系统?野外试验场土壤渗透系统人工气候箱水生生态箱林冠模拟氮沉降和降雨canwe野外控制实验平台人工湿地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生态信息网络?中国生态信息网石漠化数据的卫星解译中国生态信息网络生态学的任务?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全球变暖?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冰川融化极端气候海平面上升海水升温生物死亡酸雨?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后者则是指在不降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酸雨的由来臭氧层空洞?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臭氧吸收了大部分对生命有破坏作用的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命形成了天然的保护作用臭氧空洞?到2000年10月南极上空臭氧洞的面积大约为2900万平方英里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积?2008年形成的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到9月第二个星期就已达2700万平方公里而2007年的臭氧空洞面积只有2500万平方公里臭氧空洞?强烈的紫外辐射促使皮肤老化增加皮肤癌的患病率?紫外辐射增加使植物的叶片变小因而减少俘获阳光的有效面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 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着环境, 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诸如人口膨胀、能源耗费、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 这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 都有赖于生态学原理的指导, 从而推动了生态学的迅速发展, 使生态学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 迅速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 生态学的基本原则, 不仅是被看作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也被看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不仅引起当代各学科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使生态学形成若干新增长点, 同时, 也被各国政治领袖和社会舆论所称道, 生态学学科正以其旺盛的生机在发展, 并肩负着解决一系列世界性问题的历史使命。

第一章绪论⏹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生态学的定义生态: 指生物的生理习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具体来讲,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博物学家E.Haeckel于1866年在其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首次提出并定义的。

)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进化论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的两项基本原则之上。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书2~6页)1、生态学萌芽时期(十七世纪以前)2、生态学的创立与发展时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①E.Warming 《以植物地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②A.F.W.Schimper 《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3、生态学的巩固及学派分化时期(二十世纪10到30年代)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北欧学派前苏联学派4.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二十世纪40到60年代)☐ 5.人类生态学时期(二十世纪60世纪末到现在)☐生态学的发展趋势1、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主流2.生态学研究由定性向定量研究发展3.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4.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生态学的学科体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6)研究对象: 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整体, 即生态系统, 可以说所有的生命层次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生态学绪论ppt课件

环境生态学绪论ppt课件
第十章 生态监测
2019/12/25
2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生态学(Ecology)?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 什么是环境生态学?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环境生态学前沿
2019/12/25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环 境
环境定义: 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 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019/12/25
11
四、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 了严重威胁。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25亿公顷,占全球耕 地、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的29%。
水土流失包括“三大损失”和“六大危害”: ⑴水分损失、洪涝灾害和旱灾交织 ⑵土壤损失导致土壤薄层化和泥砂淤积,生态灾难加剧。据联合国环境 署(UNEP)的统计,全球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量达600亿吨, 如果以土层平均厚度1米计算,只需809年,全球耕地土壤将侵蚀殆尽 ⑶土壤养分损失导致土壤贫瘠化和河流盐碱化、湖泊富营养化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Clements 和A.G.Transley,以研 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2019/12/前25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2被7
现代生态学时期
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 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
24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 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2019/12/25
25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 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 学的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 地。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 首次明确生态学的定义。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人类发展初期的环境问题是因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 居住区周围的许多物种,破坏人们的食物来源,使其生存受 到威胁。因而这一时期,人类总是在迁徒。
(二) 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
第一次浪潮,即原始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时期。这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使用农具,建立灌 溉系统,过定居的生活等,人们不再频繁迁徒了,解决了 生存的危机,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刀耕火种”,“反 复弃耕”导致土壤破坏,出现水土流失,使沃土变成了不 毛之地。这就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人类第二个环境问题。
拯救地球
环 境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发 展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 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的诞生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 科学。 它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 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环境学概论
主讲教师:李剑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8
农 业 现 代 化
科技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 的提高
工业技术
自 然 资 源
人口过剩、粮食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
人类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破 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垃圾围城
矿山开采,破坏森林
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则更明确地指出,“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的组成

环境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ppt

环境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ppt

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一门新兴的、学科渗透性很强的交叉科学课程。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将来考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门课程对我们将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主题:
2007年 “冰川消融,是个热点话题吗?”
2008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Only one Earth) 。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提交了《我们 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 –提出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 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 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措施的研究 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
古代的环境生态思想: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环境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60 年代初。
1.《寂静的春天》-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反思
Silent Spring :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 ·卡 逊(Rachel Kar-son,1962) 。
意义:环境生态学的启蒙之著和学科诞生的标志。
要生态系统功能
续发展
教材:
[1] 《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主编. 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2(主讲教材)
[2] 《环境生态学》 程胜高等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3 (参考)
[3] 《环境生态学》 金岚主编. 出版社,1992(参考)
北京:高等教育
课程简介:
《环境生态学》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基 本主线,系统、客观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不同社会形态与生态环境相互间的变化。以此为 切入点,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及其发展的原因和 变化过程,论述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相互联系 的主要形式和影响结果,明确了“环境生态学” 的学科的内容与任务。

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产生1.环境(Environment)1.1 什么是环境环境,就词义而言,是指周围的事物,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个主体而言,从这一角度上讲,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会随着―主体‖的变化而改变。

―环境‖一词,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同样会随着学科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对于生态学,由生态学的经典定义:―研究生物之间及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不难看出生态学中的环境是相对于生物这一主体而言的外部世界,它包括光照、水分、土壤,温度、地形地貌等。

什么是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对于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前后―环境问题‖,更确切地说是―环境污染问题‖的第一次高潮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渐扩大其研究内容的环境科学来说,其主体是人类。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的定义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全部。

这里的外部世界包括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周围事物。

它包括非生物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也包括生物环境(Biological environment)。

1.2 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概念(1) 生态(Ecology)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E. Haeckel在《普通生物形态学》》中的最经典的定义:―研究生物之间及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972年现代著名生态学家E.P.Odum在《生态学基础》中的定义:―生态学为研究自然界的构造和功能的科学‖。

当前,生态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一个修饰词而广泛应用,这时它更多地强调的是:生物系统(包括人类)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

生态保护、生态平衡、生态运动、生态经济、生态工业、生态文明等。

如:生态工业强调的是工业这种人类的行为应与环境相协调,而应该不向环境排入过量的污染物。

(2)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自然资源的定义人们引用较多的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me) 给出的定义: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发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