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管理

合集下载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一、引言特殊药品是指那些具有特殊用途或治疗特殊疾病的药品,其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在医药行业中,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不仅涉及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也关乎到医疗机构的规范运作和药品合理使用。

二、特殊药品管理的重要性特殊药品因具有较高的药理作用或较高的治疗效果,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

因此,特殊药品的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支持,还需要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以确保安全使用。

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内容1. 特殊药品的采购医疗机构在采购特殊药品时应该遵循规范的采购程序,按照医疗机构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采购,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合理价格。

2. 特殊药品的存储特殊药品在存储过程中需要遵循特殊的条件,如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防止药品受损或变质。

3. 特殊药品的配送和使用医疗机构在特殊药品的配送和使用环节应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包括确认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严格控制药品的配送和使用流程等。

4. 特殊药品的监测和追踪医疗机构应建立特殊药品的监测和追踪制度,对药品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特殊药品管理人员的要求特殊药品管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和药学知识,熟悉特殊药品的使用特点和副作用,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执行力,能够有效地进行特殊药品管理工作。

五、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落实与监督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特殊药品管理机构和监督体系,确保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六、结语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医疗机构和特殊药品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管理责任,确保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特殊药品的管理水平和疗效,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以上为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简要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和机构有所帮助。

医院特殊用药管理制度

医院特殊用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特殊用药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使用特殊药品的医务人员和药品管理人员。

三、特殊药品的定义特殊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较强依赖性、滥用可能性较大的药品,包括:1. 麻醉药品:如吗啡、芬太尼等;2. 第一类精神药品:如大麻、可卡因等;3. 毒性药品:如氰化钾、硫酸等;4. 放射性药品:如放射性同位素等;5. 药物依赖性药品:如阿片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等。

四、组织管理1. 成立特殊药品管理小组,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保卫科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全院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

2. 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由主管院长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协助实施。

3. 特殊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调配、回收等环节均需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五、采购与验收1. 特殊药品的采购必须经过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2. 采购的特殊药品应具备合法的生产许可证、药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

3. 药剂科对采购的特殊药品进行验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六、储存与保管1. 特殊药品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柜中,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2. 储存柜应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条件,确保药品安全。

3. 特殊药品的储存环境应满足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温度、湿度等要求。

七、使用与调配1. 使用特殊药品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经过专门培训。

2. 使用特殊药品时,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疗程、禁忌等进行用药。

3. 药剂科对特殊药品的调配实行实名制,并详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途等信息。

4. 使用特殊药品的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药品的副作用、禁忌症等信息。

八、回收与销毁1. 使用后的特殊药品空瓶、空安瓿等应按规定回收,并由专人负责销毁。

2. 回收的特殊药品空瓶、空安瓿应核对批号、数量,并做好记录。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3篇)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3篇)

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殊药品的储存、管理、使用,确保特殊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储存、管理、使用特殊药品的环节,包括选购、验收、储存、调拨、销售、使用和报废等。

第三条特殊药品:指有毒、剧毒、放射性、易制爆、腐蚀性等特殊性质的药品,以及对人体危害较大、使用量控制复杂或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特殊药品储存、管理、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合理、准确、便捷。

第五条特殊药品管理由医院药事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由医院董事会或行政领导负责人指定的药事管理员负责。

第二章储存第六条特殊药品储存应符合以下要求:专用储藏室、独立储物间、防潮、防漏、防火。

第七条根据特殊药品的不同性质,储藏室内应设有专门的货架,分类存放特殊药品,不同类别的特殊药品应分区存放,禁止混存。

第八条储藏室应设置门禁系统,并设有合格的警报装置,确保安全。

第九条特殊药品储存室应定期进行温湿度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并保留有关资料。

第十条药品储存室应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

第三章管理第十一条特殊药品应根据其性质和使用量进行登记,建立特殊药品档案。

第十二条特殊药品档案应包括特殊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批准文号、生产厂家、购进日期、有效期限、储存要求、使用范围、使用人员等信息。

第十三条特殊药品的选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药品的来源可靠、质量合格。

第十四条特殊药品的验收应有专人进行,对药品的包装、标签、有效期限等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特殊药品的调拨应记录产生的原因、日期、药品名称、数量、接收人员等信息,并由相关人员进行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特殊药品的销售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销售的药品符合规定,销售记录应完整、准确,并留存相关资料。

第四章使用第十七条使用特殊药品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证明,确保正确使用特殊药品。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引言特殊药品是指具有特殊性质和用途的药品,在药品管理中需要进行特殊管理。

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减少滥用和误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

本文将从特殊药品的定义、分类和管理要求等方面,探讨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的定义特殊药品是指具有一定特殊性质和治疗特定疾病的药品。

与普通药品相比,特殊药品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特殊药品包括但不限于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放射性药物等。

特殊药品的分类特殊药品根据其专门用途和特殊性质,可分为几类:1.抗生素: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2.免疫调节剂: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

3.生物制剂: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如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细胞疗法等。

4.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药物,用于诊断或治疗肿瘤等疾病。

特殊药品的管理要求特殊药品的管理要求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 采购管理特殊药品的采购应按照合法途径进行,确保药品的来源可靠。

采购时应核实药品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保存相关采购记录。

2. 存储与配送管理特殊药品的存储要求严格,需要保持恒温、防潮、防光等条件。

特殊药品的配送应符合相应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药品的品质。

3. 使用管理特殊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嘱、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

使用特殊药品的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药物治疗管理团队,负责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监测工作。

4. 质量控制特殊药品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对于特殊药品,应严格执行药品质量标准,配备相应的质量控制设施和人员。

5. 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特殊药品使用期间,需要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报告。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报告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语特殊药品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减少滥用和误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5篇)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5篇)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1、为强化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特殊管理药品的进、存、使用行为,确保合法,根据《药品管理法》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特殊管理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村卫生室(所)、个体医疗机构严禁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

3、特殊管理药品必须从指定的有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凭印签卡购进。

4、应审核特殊管理药品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并索取相关证明资料,建立档案。

5、特殊管理药品应由双人验收至最小包装,验收合格后,做好验收记录。

药品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验收时必须检查其特定标识。

6、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用保险柜或专库储存,专库应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保险柜和专库双人双锁管理。

第二类精神药品应存放于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

7、特殊管理药品实行专人专帐管理。

做到帐、货、票相符,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____年。

8、特殊管理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符合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由具有资格的执业医师给确需使用的患者开具。

9、对特殊管理药品处方,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审核,签署姓名,并登记;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拒绝发药。

处方至少保存____年。

10、对过期、破损的特殊管理药品要登记造册,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在其监督下销毁,做好记录。

11、发生特殊管理药品被盗、抢、丢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情形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同时报告公安、药监及卫生主管部门。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2)特殊药品是指那些在临床应用中用于治疗重大疾病,药物效果好、安全性欠佳、副作用较大、应用要求特殊的药品。

由于其特殊性质,需要加强管理以确保其合理应用和安全使用。

因此,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非常重要。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范本(5篇)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范本(5篇)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范本1.特殊管理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管理办法,实行特殊管理。

2.购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必须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

除放射性药品可由医技科按有关规定进行采购管理外,其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由药剂科负责。

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并做好记录。

3.特殊药品的采购应做好年度计划,按规定逐级申报,经批准后,到指定医药公司采购。

入库应按最小包装逐支逐瓶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4.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存放在安装有防盗门窗的专门仓库的保险柜内,严防丢失。

存放在保险柜内,交接班时当面交接清楚,注射用麻醉药品除有专用处方外,应及时交回麻醉药品空安瓿,并建立剩余注射用麻醉药品销毁记录。

医疗用毒性药品要划定仓库或仓位,专柜加锁并专人保管,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

5.特殊药品仅限本院医疗和科研使用,不得转让、借出或移作它用。

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

对不合理处方,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医生不得为自己开方使用特殊管理药品。

6.麻醉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处方保存三年备查;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保存两年备查,并做好逐日消耗记录和旧空安瓿等容器回收记录。

7.未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不得擅自配制和使用含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制剂。

8.建立完善的特殊药品报废销毁制度。

原则上失效、过期、破损的特殊药品及旧安瓿等容器每年报废一次,由药剂科统计,医院领导批准,报药品监督部门监督销毁,并详细记录处理过程,现场人员签字。

放射性药品使用后的废物,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管理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范本(2)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殊药品的管理,确保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权益。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特殊药品管理工作。

二、特殊药品的定义特殊药品是指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或者临床应用要求的药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1.危险药品:具有较高毒性、副作用大或者易造成药物依赖性的药品;2.限制药品:按疾病诊断、治疗、使用途径、用量、疗程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药品;3.进口药品:由国外生产、进口的药品;4.自制药品: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备的药品;5.特殊用途药品:用于特殊疾病或者特殊患者群体的药品。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范本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范本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确保特殊管理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用药权益。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特殊管理药品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1. 特殊管理药品: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属于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国家重点监控的药品、基本药物、烈性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等。

2. 医疗机构: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3. 相关人员:指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临床医生、药师、护士等直接从事特殊管理药品管理的人员。

三、管理要求1. 特殊管理药品采购a)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具备合法资质的药品供应商采购特殊管理药品。

b) 特殊管理药品的采购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保证采购的药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c) 采购特殊管理药品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采购档案,包括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药品质量合格证明等相关材料,以备查验和审计。

2. 特殊管理药品配送和储存a)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特殊管理药品的配送和储存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交叉污染。

b) 特殊管理药品应当单独存放,标示明确,与普通药品相隔离。

c) 特殊管理药品的储存环境应当符合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严禁超过药品规定的储存温度和湿度范围。

d) 特殊管理药品的配送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3. 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和使用a) 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科学地使用特殊管理药品,遵循相关的药品使用指南和规范。

b) 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应当符合规定的要求,包括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等信息的完整、准确。

c)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记录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和使用情况,以备查验和监管。

4. 特殊管理药品的库存和报告a)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特殊管理药品的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库存,及时更新药品的进销存记录。

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1972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对《1961年
麻醉品单一公约》进行了修订。
22
公约及协定 •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 1971年联合国在维也纳签订了《1971年精神药物 公约》。 – 针对国际上精神药物滥用严重的情况,建议各国 对精神药物实行管制。
23
公约及协定 •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 》
• 需开展国际合作,以便协调有关行动
国际管制公约的宗旨:保证医疗需求,防止非法滥用
25
公约的基本要求
• 限制这类药品的可获得性 • 需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拿到药 • 对其包装和广告宣传应加以控制 • 建立监督和颁发许可证制度 • 对它们的合理医疗和科研应用应该建立估量和统计制度
• 限制它们的贸易
• 各国应向联合国的药品管制机构报送有关资料 • 要求加强国家管理,向非法贩卖毒品斗争,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药物滥用
麻醉药品—— 实行特殊管理 的麻醉药品是指麻 醉性镇痛药,它具 有药物依赖性,所 以我们说要实行特 殊管理的麻醉药品 都是有依赖性的药 物。
9
麻醉药(或说麻醉剂) 是指具有麻醉作用 的麻醉剂,包括全身 麻醉和局部麻醉药, 虽有麻醉作用但不成 瘾,不产生依赖性。
如:利多卡因
基本概念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双重性质
40
弱阿片类药物:
– – – – – – 可待因; 曲马多普通和缓释剂型; 氨酚羟考酮复方制剂;
氨芬待因复方制剂(路盖克、博那痛、安度芬);
双克因(酒石酸二氢可待因控释片); …….
41
目前国内临床用药日渐与发达国家接轨
• 控缓释片剂--- 美施康定、美菲康、奥施康定 • 镇痛泵技术--- 吗啡注射液、芬太尼系列、曲马多 • 透皮控释技术--- 多瑞吉(进口)、芬太克(国产 ) • 口腔、粘膜等新剂型---丁丙诺啡舌下片、吗啡栓 剂、吗啡口服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2005年8月3日 国务院令第442号 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 《处方管理办法》第53号卫生部令;2007.5.1施行 •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7]38号 •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
卡管理规定》卫医发〔2005〕421号 •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100mg 30mg×100s
10mg:2ml 2.5mg×24s
1mg:1ml 0.5mg×100s
2mg×100s 0.4mg×24s 0.4mg×100s
第二类精神药品 2
• 艾司唑仑片剂
1mg×20s
• 咪达唑仑(力月西)注射剂 5mg:1ml
• 咪达唑仑(力月西)注射剂 10mg:2ml
• 《处方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53号
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
定》
国务院令第23号
1988年12月27日起施行
• 《执业医师法》
主席令 1999年5月1 日起施行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 1994.2.26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麻醉药品
• 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 能成瘾癖的药品;
• 列入麻醉药品目录; • 国家实行管制;
(种植;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
• 与麻醉药(麻醉剂)的区别。
精神药品
• 指直接作用于CNS,使之兴奋或抑制,连 续使用易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 列入精神药品目录; • 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 国家实行管制。
药物滥用(drug abuse)
• 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采用自我 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 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松弛和愉 快感,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依 赖,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 产生一些异常行为,经常会导致严重后 果。
• 药物滥用≠滥用药物
我国目前滥用的 主要毒品
硫酸吗啡缓释片 美施康定 CONTIN® 技术示意图
缓释片
Hale Waihona Puke 薄膜包衣外层包衣溶解蜡质颗粒
压制成片
羟乙基纤维素 颗粒
纤维颗粒 水合作用
药物活性物质(硫酸吗啡)
蜡质颗粒 溶蚀
活性成分释放
CONTIN®技术
--保证血药浓度相对平稳
奥施康定
双向释放技术
羟考酮 + AcroContin
Oxycodon
38%即释部分 e
WHO关于国家麻醉药品管制政策的 平衡原则16项要求指出
(2000年)
• 阿片类药物对于缓解疼痛和痛苦是必不 可少的, 癌痛姑息治疗成为卫生保健优 先项目;
• “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与药物依赖性的 区别”——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身体表现出的戒断症状不是药物依赖 性。
避免由于对处方的要求,不恰当的 限制了疼痛治疗。
0.1mg:2ml 0.5mg:10ml 4.2mg ;8.4mg
1mg 2mg 50mg:1ml 100mg:2ml 30mg×20s
常用麻醉药品3
• 盐酸布桂嗪注射剂
100mg:2ml
• 盐酸布桂嗪片剂
30mg×20s
• 复方樟脑酊溶液剂
500ml
• 阿桔片、吗啡阿托品注射液
• 罂粟壳
饮片
第一类精神药品
卫生部令第35号
1994年8月29日起施行
有关特殊药品的法律法规4
• 《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
知》
SFDA、公安部、卫生部 2007年10月11日
• 《关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验研究管理规定的
通知》
SFDA
2005年11月1日
• 《关于戒毒治疗中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
规定的通知》 SFDA、公安部、卫生部 2006年5月31日
《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品种目录的通知》
国食药监安[2007]633号
品名
公布数
麻 醉 药 品 123
一类精神药品
53
二类精神药品
79
国内使用数
25 7 33
常用麻醉药品
• 盐酸吗啡注射剂
10mg:1ml
• 盐酸吗啡片剂
5mg ×20s
• 硫酸吗啡(美施康定)控释片 10mg×10s
• 硫酸吗啡(美施康定)控释片 30mg×10s
• 度冷丁镇痛作用强度仅为吗啡的1/10~ 1/8。
度冷丁用于慢性癌痛会产生较严重不良反应
癌痛治疗核心药物
吗啡
WHO认为吗啡用量是 衡量各国癌痛治疗改善状况的重要指标
“对癌症病人镇痛使用吗啡应由医师 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 (即不受药典中关于吗啡极量的限制)
硫酸吗啡缓释片
▪ 美施康定 CONTIN® 缓释技术原理 ——“全分散渗透溶解型”缓释技术 ▪ 采用亲水性天然高分子载体 ▪ 疏水性物质调节 ▪ 全分散溶解 ▪ 控制渗透溶解药物释放
医疗机构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长连
WCL@ Tel. 0591-87982077
内容提要
●麻醉药品的概念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
☆有关法律法规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 其他在管理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 ●三明麻药采购现状
我国现行药事管理法律体系
• 法律 • 法规 • 部门规章 • 规范性文件
有关特殊管理药品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通过 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主席令(九届第45号)
•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 行特殊管理。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有关特殊药品的法律法规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主席令第45号 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360号 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42号 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23号 1988年12月27日起施行
• 盐酸羟考酮(奥施康定)控释片 5mg×10s
• 盐酸羟考酮(奥施康定)控释片 10mg×10s
• 盐酸羟考酮(奥施康定)控释片 20mg×10s
• 盐酸羟考酮(奥施康定)控释片 40mg×10s
常用麻醉药品2
•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剂 •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剂 • 枸橼酸芬太尼透皮贴剂 • 瑞芬太尼(瑞吉)注射剂 • 瑞芬太尼(瑞吉)注射剂 • 盐酸哌替啶注射剂 • 盐酸哌替啶注射剂 • 磷酸可待因片剂
2006
28
2002-2006年中国/美国吗啡消耗量
18000公 斤 15000 12000
9000
12985
13594
14196
16134
17355 中国 美国
6000
3000 0
253 2002
281
415
458
2003
2004
2005
数据来自INCB(国际麻醉品管制局)2007年报告
29
548 年 2006
主要为两大类毒品 • 阿片类
罂粟、阿片膏、海洛因(白粉) • 中枢兴奋剂
冰毒(甲基苯丙胺;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素) 摇头丸(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
我国目前滥用的主要药品
• 镇静催眠药 安定、三唑仑(蓝精灵)
• 镇痛药类 二氢埃托啡、度冷丁、
• 中枢兴奋药 咖啡因、麻黄素、安非拉酮
国际禁毒公约
• 联合国管制药物滥用基金(UNFDAC)
我国管理机构
种植 实验研究、生产
经营 使用 储存 运输
药监部门 卫生部门 公安部门 农业部门 铁路部门 邮政部门
《国家麻醉品管制政策的平衡原则》
——WHO制定
要求 • 各国政府审核其药品管制政策, • 保证麻醉药品的供应, •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镇痛药的需求。
•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25号 1989年1月13日起施行
•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106号 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有关特殊药品的法律法规3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2年1月21日起施行
•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360号 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 盐酸丁丙诺啡口含片
0.4mg×10s
• 盐酸丁丙诺啡口含片
0.4mg×20s
• 盐酸氯胺酮注射剂
100mg:2ml
• 盐酸哌醋甲酯注射剂
20mg
• 盐酸哌醋甲酯片剂
10mg×20s
• 三唑仑片剂
0.25mg×50s
• 麻黄碱(原料、针)
• γ-羟丁酸(包括其盐和单方制剂)
第二类精神药品1
• 苯巴比妥钠注射剂 • 苯巴比妥片剂 • 地西泮注射剂 • 地西泮片剂 • 氯硝西泮注射剂 • 氯硝西泮片剂 • 氯硝西泮片剂 • 阿普唑仑片剂 • 阿普唑仑片剂
管理规定》卫医发〔2005〕438号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麻醉药品、第
• IASP发起年度性“世界镇痛日”活 动,目的是使“免除疼痛”的理念深入人 心,进一步加深对“免除疼痛是基本人 权”的认识。
中国吗啡医疗消耗量
600
548
500
458
400
415
300
281
253
200
211
140 161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