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离奇的对联:无情对
无 情 对

无情对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
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
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
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
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欲解牢愁唯纵酒兴观群怨不如诗有酒不妨邀明月无钱哪得食云吞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莫妙小柴胡五风十雨梅黄节二水三山李白诗春眠未觉花心动夏礼能言杞足征木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怕热最宜穿短裤论功还欲请长缨白日放歌须纵酒黑灯跳舞好揩油双关联风落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月穿鸡屋,四五声金膀啼鸣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摇破彩舟一片帆,皆因浪荡烧残银烛两行泪,只为风流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格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黄莺儿扑不着粉蝶儿,虚张翼尾白鹤子遇得了红娘子,毕亢室房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行来步步娇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鸡卵与鸭卵同窠,鸡卵先生、鸭卵先生马儿谐驴儿并走,马儿蹄举、驴儿蹄举稻梁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诗书易礼春秋,皆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顶针联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鱼钓钓鱼鱼骇钓马鞭鞭马马惊鞭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无情对

对对联的一种格式,对联一般要求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 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 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 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 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 对”。
无情对要求很严格,要求必须 是完全工整的工对,每个字都 要对上那天文、时令,地理、 帝后、职官、政治等三十几个 小类才行。并且上下联含义要 完全不相关,越相隔“十万八 千里”越“无情”越好。
著名的无情对: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上联: 公门桃李争荣日
下联: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上联: 秦
下联: 宋
岭
江
上联: 文
下联: 武
竹
松
上联: 众口相声
下联: 千手观音
上联:汉子 上联脸 上联:唐三彩
汉子 —— 放肆 —— 马甲 —— 花心 —— 中午 —— 富士 —— 苹果脸 —— 唐三彩 ——
唐寅 收拾 鸡丁 李耳 小丑 贫僧 葡萄牙 清一色
趣联拾萃12:无情对

趣联拾萃12:无情对这里是“趣联拾萃”小专题的最后一期,来看看无情对。
无情对,是指上、下联的联意各行其是,互不相干,可谓“无情”之极,可细品起来,却又字字相对,十分工巧。
这种对联,在“无情”中生发幽默,使人哑然失笑,并领略汉字回味不尽的妙趣。
如:上联:三星白兰地下联:五月黄梅天一、解缙无情巧对明成祖解缙,有明一代三大才子之一,曾官至内阁首辅,自幼颖悟绝人。
话说有一天,明成祖朱棣对这位首辅说:“朕今有一联,苦思良久,不得下联。
”说完,便吟道:色难“色难”一说,出自《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孔子回说“色难”,意思是要和颜悦色地对父母尽孝道,其实是件挺难的事。
色,脸色之意。
别看只有简单二字,但因有典出,其二字也就有了特定含义。
成祖满以为要对出这个并非那么容易,没想到,解缙本非常人,听到成祖的上联之后,即应声答道:容易成祖微笑着,盯着解缙。
好一会儿,成祖催道:“爱卿既说容易,快快对出来呀!”解缙回道:“臣不是对出来了吗?”成祖愣了半晌,方才恍然大悟。
原来,“容易”二字就是用来回对成祖的下联。
只是,用来对“色难”的不是平常跟困难相对的那个意思。
“容”,借相貌之意对“色”;“易”,借改变之意对“难”。
两者都是工整之对,而让人听起来的第一感却是平常跟困难相对的那个意思,与成祖说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简直就是古代版的经典脑筋急转弯!一问一答之间,字数极简而妙趣顿出,堪为无情对中的上乘佳作。
二、张之洞无情妙对宾客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代表人物。
相传有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宴客。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张大人提议联句助兴。
大家喝得正酣,纷纷附和,表示正好。
席间,一客人率先给出一句上联:树已千寻难纵斧联意倒是稀松平常,没什么出奇之处。
张大人听后问道:“诸位,有谁对得来?”联虽不难,或许是因为张大人为东道主和朝廷重臣之故,大家不想争这个风头,故而纷纷摇头表示“对不来”,要张大人亲自露一手。
见此,张大人心里自然是喜滋滋的了,说“那我就献丑了,抛砖引玉吧”,客套之后随即对道:果然一点不相干此联一出,群座愕然。
妙趣横生“无情对”

爱。”
良辨别,褚遂良仔细观察后告诉李世
2013.2.悦读 ·6 4 ·
民,这卷墨宝是模仿王羲之的赝品。 李世民好奇地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褚遂良便把这卷书法作品拿起来,对 着阳光指点道:“陛下您看,‘小’ 这个字的点和‘波’这个字的捺,有 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书 法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败笔呢!”李 世民仔细一看,果然如此,对褚遂良 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 一对 书法 上的 师生 朝夕 相 处,褚遂良当然要像小鸟一样依在皇 帝身边,尽管褚遂良还比李世民大上 两岁,这就是等级制度造成的视觉效 果。今的女孩子都想找身材高大的 男朋友,因此“小鸟依人”不再是等 级制度制造的视觉效果,而变成了性 别和身高制造的视觉效果了。
实乃精巧之无情对。 清初有一位姓李的私塾先生,
在一次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以“庭 前花正放”为题让学生对下联,结 果一个学生的答案竟是“足下李先 生”,字字相对且极其工整,却又暗 含对老师的嘲讽之意,弄得这位先生 哭笑不得,一时竟不知该给零分还是 满分。
有的无情对还曾拿王室成员开 涮:“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清 光绪帝一朝的珍妃长得比较丰腴,所以 光绪帝说她长着一张苹果脸,“珍”和 “瑞”同是祥称,“妃”和“士”是人 称,“苹果”和“葡萄”皆是水果, “脸”和“牙”都是人体部位。
“小鸟依人”今天专用于形容
那些娇小可爱的女孩子。不过,这个
俗语最早却是用在男人身上的。
《说文解字》:“雀,依人小
鸟也。”这是“小鸟依人”一语的最
早出处。麻雀之所以“依人”,当
然是因为凡人所居之处都能找到吃
的,因此,麻雀还有一个别称叫“嘉
文/一 名
“ 小 鸟 依 人 ” 宾”,形容它们栖宿在凡人家里,状
悦点·旧事见
流水联:虽有无情对,亦存妙趣心

流水联:虽有无情对,亦存妙趣心无情对,又名羊角对,也被称为“流水联”。
无情对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用《清稗类钞·流水联》中的话来说,就是“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绝不相同”。
在浩如瀚海的“对联一族”中,“无情对”大多为信手拈来,偶然得之,但绝非“拉郎配”、“乱点鸳鸯”所能成功,对句也必须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方能妙趣横生,却又回味无穷。
白头翁苍耳子早在唐代,无情对就已经产生了。
《全唐诗话》中记载温庭筠曾以“苍耳子”对“白头翁”。
“白头翁”和“苍耳子”都是中药,除此之外各不相干,但正好字字相对,构成一个三字联。
一匹天青缎六味地黄丸除上述例子外,与中药名有关的无情对还有许多,据清代梁章钜的《巧对录》中记载,有一位医士自夸擅长对对子,正好在一位官员家做客。
官员用大缎裁衣,就指着缎对医士说:“一匹天青缎。
”医士立马对曰:“六味地黄丸。
”官员大喜,便请医士到院中游赏,又出上联“避暑最宜深竹院”,医士也是马上对上“伤寒莫妙小柴胡”。
突然一阵花香飘过,官员适时出上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士又立刻反应过来对曰“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这位医士皆以中医中药对上联,虽意思相去甚远,但工整非常,可谓妙矣,在场之人均抚掌大笑。
而与唐代温庭筠的三字联相比,也更多了趣味性和妙意。
鸡冠花未放狗尾叶先生宋代龚明之的《中吴纪闻》中记载了这样一副对联——鸡冠花未放,狗尾叶先生。
自注说这是嘲叶广文,即是对叶广文的一个玩笑。
据此可见,“叶先生”指的是叶广文,但在这副对联中,“叶”是对“花”,“先”是对“未”,“生”是对“放”,“先生”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先生,而是先一步生长之意。
这就是借用了“先生”的另一个意义,来对上联,而意义谐谑。
同样的还有“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无情对的特点,即以借对取胜的。
什么是借对?就是在用一个词语的一种意义时,又借用了它的另一个意义来相对。
奇妙的“无情对”

看来很多人好戴高帽 , 使得大家也想着办法给
人戴 高 帽 。不过 在 某些 场 合 , 用 给人 “ 戴高 帽” 的 言 辞 能很 好 地 劝 慰 别 人 , l : l  ̄l l , ' h 孩摔倒了 , 父母 会 给
他“ 戴高帽” : “ 最勇敢了, 摔倒也不哭 , 自 己就能 起
对, 大多信手拈来 , 偶然得之 。如果能有一定的情
的命 , 吃得 不 好 , 干 的活 却 十 分 累 , 长得 像 干柴 一 般。 驴也 有 福 星高照 的时 候 , 能 忙里 偷 闲陪少 主人
戴高帽 。 说: “ 中 期 真是 蛮 横 不讲 理 , 幸 好 他 有 大 王
这样贤明的君王 , 如果遇到桀 、 纣那样的暴君 , 恐怕
早就 被砍 头 了 。 ” 秦王 听 了 , 还 真 打消 了惩罚 中期 的
节 相连 , 更 是难 得 。我 们在 这里 共 同欣 赏一 副奇妙 的“ 无情对 ” 。
据传 古 时在 淮 海 地 区有 一 个 落 魄 的 秀 才 , 家
境 十分 贫寒 , 进京赶考, 家 里实 在没 有 什 么可 以资
来。 ” 小 孩 听到赞 扬 , 还 真能 变得 勇敢 。 小孩 如 此 , 大
欢戴高帽的人 , 能有几位呢?” 恩师得意地点点头 :
“ 你说 的倒 也 是 。 ” 从 恩 师 家 出来 , 官吏 对朋 友 说 :
“ 我 准 备 的一 百 顶 高 帽 ,现 在 已经 剩 下 九 十 九 顶
了 !”
两个 人 放 在一起 , 却 是风 马 牛不 相 及 。仔 细 咀 嚼 , 却 又 回味无 穷 。 无 情对 , 联 句越 长 , 对 起 来难 度 就越 大 , 因此 , 较 长 的联 句 ,很难 求 得佳 妙 的对句 。优 秀 的无 情
楹联酬唱无情对(原创)

楹联酬唱·无情对(原创)*************************************************** ***************************************什么是无情对呢?无情对,就是上下句要一庄一谐,词性、结构、节奏等等可颠覆,须字字相对,意意相离。
无情对作为一种独特的对子形式而独树一帜,大量采用借对法(借义,从逻辑上讲是偷换概念),讲究上下联逐字相对,对仗上面要求工稳,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上下联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
————无情对————1.垂手(风清扬出句)领头(伊人对句)2.烤羊排(草木扶桑出句)扎马步(伊人对句)3.伤心(扶桑出句)劈腿(伊人对句)4.步摇(百合出句)掌握(伊人对句)5.河粉(风清扬出句)潮红(伊人对句)6.齐秦(草木扶桑出句)吴楚(伊人对句)7.花落(草木扶桑出句)木雕(伊人对句)8.龙井(草木扶桑出句)狗窝(伊人对句)9.丢人(风清扬出句)骗子(伊人对句)10.汉口(草木扶桑出句)童心(伊人对句)11.照肺(清扬出句)放心(伊人对句)12.勾陈(风清扬出句)破旧(伊人对句)13.细腰(清扬出句)老手(伊人对句)14.马扁(飞天出句)鱼圆(伊人对句)15.学生(草木扶桑出句)作死(伊人对句)16.草包(风清扬出句)17.放肆(草木扶桑出句)禁坊(伊人对句)18.三叉戟(风清扬出句)九把刀(伊人对句)台湾网络作家19.腐乳(清扬出句)磨牙(伊人对句)20.放粮(清扬出句)见面(伊人对句)21.扶风(风清扬出句)触电(伊人对句)22.报复(草木扶桑出句)23.白开心(风清扬出句)干瞪眼(伊人对句)24.饭碗(冰愫绕指柔出句)油盘(伊人对句)25.黑头(清扬出句)赤胆(伊人对句)26.火腿(清扬出句)木头(伊人对句)27.涂鸦(风清扬出句)跑马(伊人对句)抽象(伊人对句)28.罗汉果(风清扬出句)霸王花(伊人对句)29.发落(风清扬出句)30.冲浪(海月飞梦出句)拉风(伊人对句)31.色相(风清扬出句)粉侯(伊人对句)32.断肠(风清扬出句)扒手(伊人对句)33.打针(小辣椒出句)占线(伊人对句)34.巴火(风清扬出句)包金(伊人对句)35.回良玉(飞天出句)良~头、首千足金(伊人对句)千~姓氏36.布谷(风清扬出句)麻山(伊人对句)37.苦水(风清扬出句)香山(伊人对句)38.水龙头(奔小康出句)斗鸡眼(伊人对句)斗~姓39.老娘舅(风中流云出句)小儿郎(伊人对句)40.荒唐(飞天出句)懒汉(伊人对句)41.雄起(风清扬出句)阴沉(伊人对句)42.挖坑(斯文一刀出句)霸道(伊人对句)43.舍利子(风清扬出句)亏本人(伊人对句)44.大头兵(斯文一刀出句)长舌妇(伊人对句)45.跑江湖(小辣椒出句)拜天地(伊人对句)46.刻骨铭心(小辣椒出句)勾肩搭背(伊人对句)47.海口(故乡云出句)冰心(伊人对句)月牙(伊人对句)48.防伪(草木扶桑出句)较真(伊人对句)49.乳晕(风清扬出句)发昏(伊人对句)50.住宅(风中流云出句)纳室(伊人对句)填房(伊人对句)51.耕地(伊人对句)聊天(风中流云出句)52.东道主(流云出句)西门神(伊人对句)53.画扇面(草木扶桑出句)耍花头(伊人对句)54.拘禁(伊人对句)叩关(风清扬出句)55.飘零(风清扬出句)老二(伊人对句)休整(伊人对句)56.逃走(伊人对句)迷离(孤傲的百合出句)57.谈谈心(风中流云出句)卷卷发(伊人对句)58.牛女(草木扶桑出句)狐仙(伊人对句)59.七夕(孤傲的百合出句)半夜(伊人对句)三更(伊人对句)60.离婚(孤傲的百合出句)回族(伊人对句)古61.鸡窝头(孤傲的百合出句)龙爪手(伊人对句)62.龙卷风(一剑箫然出句)牛得草(伊人对句)63.老上海(一剑箫然出句)孙中山(伊人对句)64.串门(一剑箫然对句)转椅(伊人对句)呆板(伊人对句)65.卡通(孤傲的百合出句)围堵(伊人对句)66.女博士(风清扬出句)鬼大巴(伊人对句)书名67.动手术(孤傲的百合出句)传心学(伊人对句)68.海市蜃楼(木木出句)家庭影院(伊人对句)69.借东风(木木出句)游北海(伊人对句)70.项庄(风清扬出句)田舍(伊人对句)80.网缘(故乡云出句)省份(伊人对句)81.立秋(故乡云出句)破夏(伊人对句)注:佛教语82.蛇麻子(风清扬出句)犀利哥(伊人对句)83.尚书(塞北华子出句)成本(伊人对句)84.画眉(草木扶桑出句)字眼(伊人对句)85.回马枪(风清扬出句)斩龙剑(伊人对句)中药名86.冯唐(风清扬出句)吕宋(伊人对句)87.对联(流云出句)单列(伊人对句)88.路虎(百合出句)山鸡(伊人对句)89.绝句(草木扶桑出句)印章(伊人对句)90.闹鹅(风清扬出句)隐鼠(伊人对句)91.网恋(小辣椒出句)索求(伊人对句)92.征兵(木木出句)护士(伊人对句)93.元帅(塞北华子出句)胡军(伊人对句)94.舍人(天游出句)顾客(伊人对句)95.捕快(风清扬出句)救急(伊人对句)96.刀鱼(风清扬出句)马虎(伊人对句)97.底牌(天游出句)后盾(伊人对句)98.全聚德(故乡云出句)半成品(伊人对句)99.食言(风清扬出句)粮道(伊人对句)100.巴闭(清扬出句)挪开(伊人对句)。
无情对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无情对?

无情对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无情对?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在众多对联中,有一种对联被称作“无情对”。
无情对这三个字听起来非常怪,对联是文字,怎么会无情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谓的无情对,其实是指一个对联上联和下联之间的语意没有什么联系,单纯只是对仗工整,词性相对,平仄符合。
换句话说,无情对保持着对联的形式,但是内容绝不相干。
我们先来举一个著名的无情对:“张之洞;陶然亭。
”上联的张之洞是清代大臣,是一个人名。
而下联的陶然亭是北京的景物,是一个物名。
张之洞和陶然亭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词性上,张对陶,之对然,洞对亭,可以说十分贴切了。
那么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无情对呢?首先是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的一个无情对。
有一天,李东阳给朋友们起了一个上联:“庭前花始放。
”这个上联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亭子面前的花刚刚开了。
想要对这个下联,也比较容易。
所以那些朋友纷纷对出下联,倒也颇为工整。
但是李东阳却笑了笑,对大家说:“我倒是有一个下联,诸君听听看。
阁下李先生,如何?”“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
”阁下,既为一种尊称,又指楼阁之下。
李,既指李姓,又指李树。
先生,既指一种尊称,又指首先长出。
下联巧用一语双关,将上联对得十分工巧。
如果是从李树的角度而言,这个对联不算无情对。
但是李东阳这么说,显然是把自己代入其中,也就是说这个李先生,是指人。
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就是一个无情对,也因此流传深远,成为无情对的著名例子。
然后是张之洞的一个无情对:“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上联是说树木有一半枯萎了,不要去采伐了。
而下联则直接说一点都不相干。
而在事实上也的确不相干,纯粹是从字词来对仗的。
这样的对联,读起来十分幽默,让人拍案叫绝。
当然了,树已半枯休纵斧,还有一个无情的下联:“萧何三策定安刘。
”据说这个下联是清代人李慈铭对出来的。
虽然也算是无情对,但是知名度显然还是“果然一点不相干”大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已半残休纵斧 萧何三策定安刘 这也是一副无情佳对。上下句意义毫不相干,上联为一古诗句,是说要爱护树 木,不要乱伐残树。下联却以萧何献策定汉业的历史故事相对,相差十万八千里, 却在字性上结成缘份,有天造地设之妙。 上联尾字“斧”是工具,下联尾字“刘”指兵器,在本句中则指汉高祖刘邦;“树”对 “萧”,萧,植物名即艾蒿,乃植物相对;“已”对“何”,为虚词相对;“半残”对“三策” 为数量词相对;“休纵”对“定安”都为虚词相对。联中惟“残”与“策”乍看不似工对,但 二字在这里均可视为动词,“残”为伤害之意,“策”有拄、扶之意,仍然对仗工整。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民国初年的一个黄梅季节,汪精卫在一次宴会上为助酒兴,出联句给众人对 ——“五月黄梅天”。大家正思索间,传来侍者上酒的吆喝声:“三星白兰地。”
2
这时席中才思敏捷者忽拍手称妙:“这不正对得天衣无缝吗?”大家细品,果然是 一副浑然天成的下联。“三”对“五”,“星”对“月”,“白兰”对“黄梅”,“地”对“天”。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这个无情对十分好奇,别急,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色难 容易
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对联。 明成祖朱棣曾对文臣解缙说:“我有一上联‘色难’,但就是想不出下联。” 解缙应声答道:“容易。” 朱棣说:“既说容易,你就对出下联吧。” 解缙说:“我不是对出来了吗?” 朱棣愣了半天,方恍然大悟。 “色难”一语,出自《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子女侍奉 父母,要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很难的事。 解缙所对“容易”,见于西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於戏!可乎哉?可乎哉? 谈何容易!……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身,蒙不幸 之名,戮及先人,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 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陈得失,不可轻易从事。 解缙巧借“容”为容貌之意,与“色”(脸色)恰成对,“易”与“难”则是一对反义词, 极为工巧。
皓月一盘耳,红星二锅头。 水发千支终入诲,风流万种尽归天。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五品青天缎,六味地黄丸。 雄黄酒,牡丹姻。
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为古工艺,下联为麻将番目。“唐”对“清”朝代名相对。 上联:乔国老 下联:石家庄 此联中上联为三国人物,下联为一地名;老对庄是以老子对庄子。
上联:资治通鉴 下联:物理透镜 此联上联为古籍名,下联为科学用具。第一字合为“物资”,二字合为“治理”。鉴 是镜的古称。
3
上联:那天有诺重千斤 下联:此地无银三百两 上下联皆为俗语。 上联: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 下联:祖宗无德,遗诸位似蠢猪 此联为一日有人集《老子》出联,无情故无情对之。 大家这么开心是吧? 那就再来几个对子:
1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上联写景,庭前百花正在盛开;下联却是个人物的称呼,意义无法相对,但细 读之,却能发现下联三用借对(“阁下”既指一种尊称,又指楼阁之下;“李”既指姓氏, 又指李树;“先生”既指尊称,又指最先长出)巧与上联字字工对:“庭”与“阁”小类工 对,“前”与“下”方位名词对,“花”与“李”植物名词对,“始”与“先”副词作状语对,“放” 和“生”动词对。
世界上最离奇的对联:无情对
在对联家族中,有一种“无情对”。这对联十分别致,上下联可谓风牛马不相及, 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但细读起来,则又字字相对,十分工整、巧妙。
这“无情对”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1、首先做到基本要求,即字字相对,意意相离。 2、上下句的词性、结构、节奏等等要颠覆。 3、上下句不能有可能的解释相关。 4、上下句都不可以出现为了迁就对应句而牵强的字眼——雕琢,但要不露痕迹。 5、上下句要一庄一谐。 品赏这类对联,最能使人领略汉字的无穷妙趣。
何其工整,何其美妙!真是天衣无缝的一副“无情对”。
是不是觉得意犹未尽?再送大家几副“无情对”,大家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上联:青稞 下联:丹麦 上联为一植物名,下联为一国名。 上联:汉子 下联:唐寅 下联为明才子唐伯虎之名。
上联:推拿 下联:拖把 “推”与“拖”,“拿”与“把”均动词相对。 上联:回信 下联:汉书 “回”对“汉”民族名相对,“信”对“书”,上联为常用词,下联为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