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方案智慧景区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景区建设与智能科技有机结合,实现景区内部信息高度互联互通、自动化运行以及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智慧景区的建设旨在提升景区的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加强景区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下是一份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方案,以提供一个参考:一、信息网络建设1.建设高速、稳定的智慧景区信息网络,覆盖整个景区范围。
2.配置无线网络设备,实现游客在景区内的无缝漫游。
3.部署多个信息服务站点,方便游客查询信息、导览导航等。
二、智慧交通管理1.安装智能交通系统,包括车辆实时监控、导航系统、停车场管理等。
2.引入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高道路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
3.配置无人驾驶电动车等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游览交通方式。
三、智慧安全管理1.建设智慧摄像头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景区内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情况。
2.配备智能安全警报系统,能及时响应突发安全事件。
3.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实时识别和调取游客信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智慧信息互动1. 开发手机App、官方网站等平台,提供景区资讯、导览、在线购票等服务。
2.引入增强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虚拟导览、实时景点信息展示等体验。
3.智能语音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多语种的导览服务。
五、大数据应用1.收集景区的游客数据和运营数据,分析游客行为、偏好并做出相应调整。
2.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人流预测,提前调配景区资源,避免拥堵和资源浪费。
3.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景区的运营管理,提高景区的盈利能力。
六、智慧生态环境管理1.建设智慧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景区的环境保护水平。
2.引入智慧灌溉系统,合理用水并保护景区植被资源。
3.建设智能绿化系统,实现自动浇水、修剪,提升景区绿化质量。
七、智慧服务创新1.开展智慧导游服务,通过语音导游、机器人导游等方式,提供全天候的导游服务。
2.引入无人机巡游景区,提供全景拍摄、导览等服务。
3.创新购物体验,建设智能购物系统,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快捷支付功能。
智慧景区的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智慧景区的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智慧景区系统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区游玩,但是传统的景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所以智慧景区系统的规划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规划旨在通过引入智能技术,提升景区管理效率,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
二、系统架构设计1. 前端应用: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提供给游客和工作人员使用,用于景区导览、门票购买、线上预约等功能。
2. 后台管理系统:用于景区管理者的数据管理、计划安排、资源调配等工作。
3. 数据库:用于存储景区相关数据和游客信息。
三、主要功能模块设计1. 景区导览功能: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游客可以实时获取景点介绍、导览路线、地图导航等信息,提供更便捷的旅游体验。
2. 门票购买功能:游客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在线购买门票,避免排队等待,提高游客入园效率。
3. 线上预约功能:游客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预约游玩时间、参加特定的活动,避免人流拥堵,并提前享受相关服务。
4. 实时监控功能:通过安装智能监控设备,景区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控景区内各个区域的人流量、车流量等数据,及时调整资源分配。
5. 人脸识别入园功能: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游客可以无需排队刷卡,直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入园,提高入园效率。
6. 景区安全预警功能:通过智能监控设备和传感器,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地震等安全事件,并及时启动预警机制,保障游客人身安全。
7. 数据分析功能:通过收集游客的行为数据和反馈信息,系统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为景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四、系统实施计划1. 需求分析:收集相关方面的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3. 系统开发:根据功能模块设计,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设备安装:根据实施计划和部署方案,安装智能设备和传感器。
景区智慧系统方案设计方案

景区智慧系统方案设计方案景区智慧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系统,可以实现景区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下面是一个景区智慧系统的设计方案。
1. 系统架构设计:景区智慧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
感知层主要用于采集景区各类数据,包括游客数量、气象信息、设备运行状态等。
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挖掘,运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提取有用的信息。
应用层则根据数据处理层提供的信息,实现相关应用功能,例如游客导航、资源调度等。
2. 游客导航:景区智慧系统可以通过定位技术为游客提供导航功能,帮助游客快速准确地找到感兴趣的景点或服务设施。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导览机获取导航信息,系统可以根据游客的位置和目的地提供最佳的导航路线,并及时提供实时的路况和建议。
3. 资源调度:景区智慧系统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和景区的实际情况,智能化地调度景区的资源。
系统可以根据游客的偏好和流量预测,合理安排不同景点的参观顺序,避免拥堵和疲劳。
同时,系统可以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游客需求,及时调度人力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4. 景区安防:景区智慧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升景区安全防护能力。
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景区的安全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
同时,系统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游客的行为,预测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5. 智能服务:景区智慧系统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游客的历史数据和行为偏好,推荐适合其的景点、活动、美食等。
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智能问答功能,回答游客的问题并提供相关信息。
系统还可以实现在线购票、预约导游等功能,提高游客服务满意度。
6. 数据分析和优化:景区智慧系统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
系统可以根据游客数量、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流量预测和资源优化,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
智慧景区建设设计方案

智慧景区建设设计方案智慧景区建设设计方案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的发展,智慧景区建设已成为景区发展的新趋势和方向。
因此,景区建设方案需要根据智慧景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设计方案:一、信息化平台建设1.1 建设智慧信息化平台,包括景区信息化,票务信息化,餐饮信息化,旅游咨询信息化等方面。
1.2 开发景区手机APP,实现在线预订门票、餐饮、住宿、导游等服务,实现在线支付。
1.3 建立和完善景区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来了解游客需求和旅游趋势,同时为景区提供决策支持。
二、智慧导览建设2.1 首先需要建设智能导览系统,游客通过终端设备下载导览APP可以自主导览,APP将提供多语言、多媒体、互动导览等多种便利化服务。
2.2 然后需要建设AR导览系统,游客可以通过数字化视觉体验方式,感受景区的历史、文化、生态等特点,栩栩如生。
2.3 开发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和系统,真实感受景区的场景和历史文化。
三、智慧安全建设3.1 建设智慧监控设备,通过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来保障景区的安全,防止游客迷路、走失、混乱等事件。
3.2 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建立灾害和紧急事件预警系统,提高景区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智慧服务建设4.1 开放“云服务”共享平台,吸引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整合资源,丰富景区服务,增加游客游览满意度。
4.2 建立智慧WiFi全覆盖,全面提升景区公共服务质量,提供更多的便利化服务。
4.3 建设智慧指引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体验。
五、智慧营销建设5.1 建设大数据营销分析系统,为景区提供深度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将营销成果与现实情况形成反馈,使景区的营销策略更加精准。
5.2 开发“游客互动”平台,通过第三方社交媒体平台,实现游客与景区之间的互动,提高游客留存率和增加景区的知名度。
5.3 创新营销方式,建立各种互动体验营销活动,吸引新客户,开发新客户,提高景区的盈利能力。
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方案
一、智慧景区综合建设概述
智慧景区是一个实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有序综合利用的景区管理体系,旨在构建具有设施完善、服务完善、安全可靠、管理规范、开放便利、环境清洁的综合性智慧景区。
它着眼于推动景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发展,实现景区资源优化整合、服务升级智能化、安全防范加固以及景区
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目标,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为游客带来舒适方便的游览
体验。
1.硬件改造
智慧景区硬件改造要结合景区发展情况以及游客需求开展,可将景区
改造成拥有宽带供应和其他信息通讯网络的“智慧城市”。
可以根据景区
特色,建立各种绿色健康的移动支付系统,让游客用最便捷的方式来支付
门票、购买景点服务、购物等,并提供景区实时信息查询的49个智能手
机APP,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另外,安装视频监控和智能家居等设施,
实现室内外环境的高效管理,安保服务的自动化,景区服务质量的提升,
景区运营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2.软件改造
智慧景区软件改造要求构建景区的基础软件体系,使用全新的软件技术。
美景园一期弱电全系统智能化规划方案(全)【完整版】

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目录第一章方案说明 (7)1.1设计内容 (7)1.2设计思想 (8)1.3设计原则 (9)1.4相关技术标准和依据 (10)1.4.1技术标准 (10)1.4.2设计依据----招标文件系统设计技术总体要求 (11)第二章子系统方案设计 (13)2.1、综合布线系统 (13)2.1.1、家居多媒体布线箱系统 (13)2.1.1.1、应用分析 (13)2.1.1.2、系统设计 (14)2.1.1.3、系统结构示意图 (16)2.1.1.4、系统功能特点 (16)2.1.2、住宅主干综合布线系统 (16)2.1.2.1、设计原则 (16)2.1.2.2、系统规划 (17)2.1.2.3、系统描述及安装规范 (18)2.1.3、智能化EPON专网布线系统 (25)2.1.3.1、系统组网方案 (25)2.1.3.2、EPON网络管理 (25)2.1.3.3、光功率预算 (26)2.1.3.4、业务提供扩展方案 (27)2.1.3.5、户内解决方案 (29)2.1.3.6、户外解决方案 (29)2.1.3.7、软件和硬件设备介绍 (29)C8000产品图 (29)2.2、信息发布系统 (36)2.2.1、系统概述 (36)2.2.2、应用分析 (36)2.2.3、系统设计 (37)2.2.4、系统播放软件 (39)2.2.5、系统结构示意图 (41)2.2.6、系统功能特点 (41)2.3、背景音乐系统 (43)2.3.1、系统概述 (43)2.3.4、系统组成 (46)2.3.4、系统配臵 (47)2.3.4.1、放音部分 (49)2.3.4.2、功率放大部分 (50)2.3.4.3、传输线缆部分 (51)2.3.5、系统功能特点 (51)2.3.6、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51)2.4、数字可视对讲系统 (53)2.4.1、系统概述 (53)2.4.2、数字对讲系统分析 (54)2.4.3、智能家居系统整合分析 (55)2.4.4、系统设计 (55)2.4.5、系统功能特点 (59)2.4.6、系统主要参数 (62)2.5、闭路监控系统 (65)2.5.1、系统概述 (65)2.5.2、系统分析 (65)2.5.3、系统设计 (68)2.5.3.1、前端摄像系统 (69)2.5.3.2、传输系统 (70)2.5.3.3、管理控制系统 (72)2.5.3.4、系统供电体系 (74)2.5.4、系统功能特点 (75)2.5.5、设备技术参数 (80)2.6周界防范系统 (85)2.6.1、系统概述 (85)2.6.2、应用分析 (86)2.6.3、设计原则 (88)2.6.4、周界技术分析 (89)2.6.5、系统设计 (89)2.6.5.1、前端探测部分 (90)2.6.5.2、现场报警联动设计 (90)2.6.5.3、系统传输网络 (91)2.6.5.4、报警中心控制部分 (92)2.6.5.5、中心联动部分 (93)2.6.5.6、系统电源供体系 (94)2.6.5.7、系统功能特点 (95)2.7.3、系统设计 (97)2.7.3.1、前端部分 (97)2.7.3.2、传输部分 (98)2.7.3.3、管理中心部分 (99)2.7.3.4、系统供电 (99)2.7.3.5、与消防的联动 (100)2.7.4系统功能 (100)2.7.4.1门禁管理部分 (100)2.7.4.2门禁控制部分 (102)2.7.4.3其它扩展部分 (102)2.7.5门禁控制器设备介绍 (102)2.8、智能信报箱系统 (103)2.8.1、系统组成 (103)2.8.2、系统应用分析 (104)2.8.3、系统设计 (104)2.8.3.1、前端部分 (104)2.8.3.2、传输部分 (105)2.8.3.3、管理中心部分 (105)2.8.4、系统功能特点 (105)2.8.5、以下为样品图 (105)2.9、智能家居系统 (107)2.9.1、系统概述 (107)2.9.2、智能家居技术分析 (108)2.9.3、项目需求分析 (111)2.9.4、系统设计 (112)2.9.5、系统主要功能 (113)2.10、停车场管理系统 (117)2.10.1、系统概述 (117)2.10.2、系统分析 (118)2.10.3、系统设计 (120)2.10.4、系统功能特点 (123)2.10.5、系统设备参数 (124)2.10.6、车位引导系统介绍 (126)2.11、电子巡更系统 (128)2.11.1、系统概述 (128)2.11.2、应用分析 (129)2.11.3系统设计 (132)2.11.3.4中心管理设备 (135)2.11.4系统结构示意图 (137)2.11.5系统功能特点 (137)2.11.6系统设备介绍 (138)2.12、楼宇自控系统 (138)2.12.1、系统概述 (138)2.12.2、应用分析 (139)2.12.3、需求分析 (141)2.12.4、系统设计 (142)2.12.4、系统组成 (143)2.12.5、系统配臵 (144)2.12.6、系统功能特点 (147)2.12.7、系统设备介绍 (148)2.13地热、空气能热循环系统 (149)2.13.1、系统概述 (149)2.13.2、地热系统介绍 (150)2.13.3、地面辐射供暖的优点 (151)2.13.4、空气能热泵简介 (152)2.13.5、空气能热泵特点 (152)2.14、机房工程 (154)2.14.1、系统整体设计 (154)2.14.2、系统实现功能 (157)2.14.3、系统配臵 (157)2.15、防雷系统 (160)2.15.1、系统配臵及功能 (160)2.15.2系统结构 (163)2.16、EMC建筑节能系统 (165)2.17、LEED认证与环保 (166)2.18、金钥匙物管服务系统 (169)2.18.1、系统概述 (169)2.18.2、金钥匙物管与传统物管分析 (170)2.18.3、高档小区金钥匙服务对象特征分析 (171)2.18.4、金钥匙物业服务内容 (172)2.18.5、金钥匙物业服务过程 (174)2.19、智能化系统集成 (178)2.19.1、系统概述 (178)2.19.2、IBMS主要集成内容 (178)2.20.1、项目计划组织及其保证体系 (179)2.20.2、设计质量控制及其保证措施 (181)2.20.3、设计进度控制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183)2.20.4、工程投资控制 (185)2.20.5、拟提供的设计成果 (185)2.20.6、设计服务承诺 (186)2.21、主要项目业绩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弱电系统的智能景区方案

弱电系统的智能景区方案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各个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其中景区行业也不例外。
弱电系统的智能景区方案应运而生,为景区管理、安全监控和游客体验提供了更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
一、智能景区管理系统智能景区管理系统通过集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景区运营的全面管理。
系统控制中心集中管理景区各个子系统,包括安防监控、门禁管理、环境监测等,通过集中控制,提高了景区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同时,管理系统还能通过预警和报警功能,及时响应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景区的安全和顺畅运营。
二、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是弱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高清摄像头、红外感应器和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景区内的各个区域,识别异常行为并及时报警。
此外,联动门禁系统也可以通过识别人脸、身份证等信息,实现精准的安全防护,避免非法进入和偷盗行为的发生。
三、智能导览系统智能导览系统主要通过移动应用和扫码设备向游客提供导游服务。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扫码设备获取景区的地图、景点介绍、交通信息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游览路线和参观时间。
同时,导览系统还可以根据游客的位置和需求,提供实时的推荐和导航,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四、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对于人流量大的景区来说,停车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通过车牌识别技术和实时监控,实现了自动化的停车管理。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提前预约停车位,系统会根据预约信息进行车位分配和导航,避免了停车难的问题。
同时,系统还能通过实时监测车位状态,提供精准的停车指引,提高停车效率和游客满意度。
五、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景区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系统可以监测空气质量、温湿度、噪音等指标,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报警功能。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景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通过展示在景区内提醒游客注意环境保护和健康出游。
智慧景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方案

智慧景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 录1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总体设计思想 ...............................................................5第三章设计依据 ...................................................................第四章设计原则 ...................................................................1013第五章各子系统规划方案 ...........................................................135.1 信息设施 ....................................................................5.1.1 综合布线网络系统 .......................................................13175.1.2 电话交换机系统 .........................................................195.1.3 无线网络覆盖 ...........................................................5.1.4 无线对讲 ...............................................................20225.2 安全防范 ....................................................................225.2.1 视频监控系统 ...........................................................255.2.2 防盗报警系统 ...........................................................265.2.3 出入口控制系统 .........................................................305.2.4 电子巡更系统 ...........................................................5.2.5 停车场管理系统 .........................................................31345.2.6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375.2.7 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建设 ...................................................445.2.8 GPS定位与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465.3 音视频 ......................................................................465.3.1 视频显示及信息发布系统 .................................................475.3.2 公共广播系统 ...........................................................485.3.3 多媒体会议系统 .........................................................505.4 机房工程 ....................................................................第一章 工程概况某某旅游景区坐落于某某,位于某某,占地面积某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景区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总体设计思想 (2)第三章设计依据 (5)第四章设计原则 (10)第五章各子系统规划方案 (13)5.1 信息设施 (13)5.1.1 综合布线网络系统 (13)5.1.2 电话交换机系统 (17)5.1.3 无线网络覆盖 (19)5.1.4 无线对讲 (20)5.2 安全防范 (22)5.2.1 视频监控系统 (22)5.2.2 防盗报警系统 (25)5.2.3 出入口控制系统 (26)5.2.4 电子巡更系统 (30)5.2.5 停车场管理系统 (31)5.2.6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34)5.2.7 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建设 (37)5.2.8 GPS定位与调度管理系统建设 (44)5.3 音视频 (46)5.3.1 视频显示及信息发布系统 (46)5.3.2 公共广播系统 (47)5.3.3 多媒体会议系统 (48)5.4 机房工程 (50)第一章工程概况某某旅游景区坐落于某某,位于某某,占地面积某某。
某某旅游景区以发展现代特色旅游为目的,具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第 1页 /共 55页第二章总体设计思想某某风景区智慧景区建设认真按照建设部《智慧化建设指南》和国家旅游局建设“金旅工程”的要求,以提高景区整体管理水平、运行效率,改进业务流程为重点;以“方便游人,服务于游人”为宗旨,充分运用“智慧化”对传统管理手段和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加强资源保护、拓展市场网络营销、推动景区的管理服务迈上新的台阶。
“智慧化某某”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国家信息产业部、建设部、旅游总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某某风景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数字智能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将某某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协同、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实现“资源保护智慧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实现管理和营销新的突破,树立先进的管理和科技旅游品牌。
“智慧化某某”建设的具体思路如下:➢以建设部、国家信息产业部、旅游总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特别需要遵循建设部关于“风景区智慧化第 2页 /共 55页建设”的相关指导规定,听取建设部相关专家对风景区智慧化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规定、意见和建议融合到“智慧化某某”的总体规划中。
➢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
“智慧化某某”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所采用的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理念上。
在深入了解某某风景区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智慧化某某”总体规划。
➢以某某风景区的具体实际为基础。
“智慧化某某”最终是为某某风景区经营管理服务的。
总体规划必须从某某风景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对管理服务、生态保护、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智慧化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反复讨论,总体规划方案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以国内相关景区/城区的智慧化建设经验为参考。
“智慧化某某”的总体规划需要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景区、城区已有的智慧化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某某风景区的实际,为某某所用。
➢以运营智能化为核心,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智慧化、产业整合网络化为目标,建立符合某某的管理的智慧景区。
第 3页 /共 55页第 4页 /共 55页第三章设计依据遵循如下的设计标准和原则(不仅限于以下):《某某项目招标图纸》《某某项目招标文件》《某某项目答疑回复文件及补充文件》《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J 13-32-2000《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19-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第 5页 /共 55页—200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GA/T 669—200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监控中心场地通用规范》GB 2887—2000《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制指南》GB 9385—88《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2011《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l8 D 1-95《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第 6页 /共 55页8898-2011《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要求》GB2 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管理、应用规范性文件汇编》《警用专题地理信息属性结构》《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9《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93《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5-2009)《安全检查防范系统通作图形符号》GA/74-94《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T第 7页 /共 55页9003-1988《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传声器测量方法》GB 9401-1988《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 9396-199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第 8页 /共 55页50057-2010《建筑防雷》IEC1024-1∶1990《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GB/T 19271.1-2003《通信电源防雷设计规范》YD 5078-98《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201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2002《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ITU-T K.20-1996《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07)D501《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 7450-87《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第 9页 /共 55页64-83第四章设计原则本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能节约成本的原则。
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其具有以下原则:1)先进性与适用性采用科学的、主流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系统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
设计合理,架构简洁,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效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动态监控和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
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
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经济性与实用性在先进、可靠和充分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体现高性价比。
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设计、建设、升级和维护。
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第 10页 /共 55页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3)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采用成熟的、稳定的、完善技术设备,系统具有一致性、升级能力,能够保证全天候长期稳定运行。
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4)开放性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与消防、防盗、聚光系统实现联动,具有RJ-45网络通讯口,可实现远程控制。
5)可扩充性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
同时,本方案在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方案中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自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6)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第 11页 /共 55页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7)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本项目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
本系统能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时时动态撑握监视及报警情况。
网络视频监控的使用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第 12页 /共 55页第五章各子系统规划方案5.1 信息设施5.1.1 综合布线网络系统5.1.1.1系统功能整个布线系统应按用途分为数据内网、安防专网和智能化专网三个信息网络部分以及语音网络部分,为保证各网络系统间的稳定运行及互不干扰,各网络采用物理隔离,整个布线系统结构采用星形的结构。
选择主控中心网络机房为主控中心设备间,建立一套1000M到桌面,核心万兆的信息网络传输平台。
系统必须采用全系列进口产品。
5.1.1.2 各子系统要求:①工作区子系统要求:➢数据、语音均采用六类非屏蔽8芯模块化信息端口。
➢信息模块支持T568A,T568B端接方式。
②水平子系统要求:➢数据、语音均采用六类非屏蔽带十字骨架,护套为低烟无卤的双绞线。
第 13页 /共 55页➢水平布线距离需根据建筑平面图做出合理估算,且满足不大于90米的标准要求。
③垂直干线子系统要求:➢垂直主干采用单模万兆光纤,低烟无卤护套。
➢光纤的端接方式需采用尾纤熔接和现场物理端接相结合的灵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