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釉料

合集下载

釉料知识

釉料知识

釉是指覆盖在陶瓷坯体上的玻璃态薄层,但它的组成较玻璃复杂,其性质和显微结构也和玻璃有较大的差异,如它的高温粘度远大于玻璃;其组成和制备工艺与坯料相接近而不同于玻璃。

釉的作用在于:改善陶瓷制品的表面性能,使制品表面光滑,对液体和气体具有不透过性,不易沾污。

其次可以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电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釉还对坯起装饰作用,它可以覆盖坯体的不良颜色和粗糙表面。

许多釉如颜色釉、无光釉、砂金釉、析晶釉等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第一节釉的分类釉的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较多,常用的有:1按与其结合的坯体的种类分可分为瓷釉、陶釉。

2.按制备方法分:生料釉——所有制釉的原料均不预先熔制,而是直接加入球磨机混合,制成釉浆。

熔快釉——先将部分易熔、有毒的原料以及辅助原料熔化成熔快,再与粘土等其它原料混合、研磨成釉浆。

盐釉——当坯体煅烧到高温时,向窑内投入挥发性盐(常用NaCl),使之气化后直接与坯体作用形成薄的釉层。

3.按釉的外观特征分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半无光釉、结晶釉、金属光泽釉、裂纹釉等。

4.按釉的成熟温度分可分为高温釉(>釉250℃)、中温釉(釉釉00~釉250℃)、低温釉(<釉釉00℃)。

5.按釉的主要熔剂矿物分类可分为长石釉、石灰釉铅釉、锂釉、镁釉、锌釉等。

长石釉——以长市为主要熔剂,釉式中K2O+Na2O的分子数等于或稍大于RO的分子数,长石釉的高温粘度大、烧成范围宽、硬度较大、热膨胀系数也较大。

石灰釉——主要熔剂为CaO,釉式中CaO的摩尔数≥,石灰釉的光泽很强、硬度大、透明度高,但烧成范围较窄,气氛控制不好易产生“烟熏”。

如果用一部分长石代替石灰石,使CaO含量<8%则称为石灰碱釉,以部分MgO(分子数>)代替部分CaO则称为镁釉,以ZnO代替CaO(分子数>)则称为锌釉. 铅釉——以PbO为助熔剂的易熔釉。

它的特点是成熟温度较低,烧熔范围较宽,釉面光泽强,表面平整光滑,弹性好。

陶瓷釉料配方600例

陶瓷釉料配方600例

陶瓷釉料配方600例陶瓷釉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陶瓷材料,其配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进行调整。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600例陶瓷釉料配方的相关参考内容,以供参考。

1. 透明釉料配方:- 20% 镁长石- 40% 黄长石- 20% 石英- 20% 重铬酸铅2. 白釉料配方:- 50% 金星瓷土- 30% 镁长石- 20% 石英3. 红釉料配方:- 30% 金星红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红铁矿4. 黄釉料配方:- 40% 金星黄瓷土- 30% 镁长石- 20% 石英- 10% 黄铁矿5. 蓝釉料配方:- 40% 金星蓝瓷土- 40% 石英- 10% 无定形玻璃- 10% 金属氧化物颜料6. 绿釉料配方:- 30% 绿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铬氧化物颜料7. 黑釉料配方:- 40% 黑陶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10% 锰氧化物颜料8. 粉釉料配方:- 30% 粉红瓷土- 40% 石英- 20% 镁长石- 10% 无定形玻璃9. 橙釉料配方:- 30% 金星橙瓷土- 30% 石英- 30% 镁长石- 10% 铁氧化物颜料10. 灰釉料配方:- 50% 灰陶瓷土- 20% 石英- 20% 镁长石- 10% 硅石11. 青釉料配方:- 30% 玉石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铜氧化物颜料12. 咖啡色釉料配方: - 30% 咖啡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锰氧化物颜料13. 紫色釉料配方: - 30% 金星紫瓷土 - 30% 石英- 20% 镁长石- 20% 锰氧化物颜料14. 金色釉料配方:- 40% 金星金瓷土- 30% 镁长石- 20% 石英- 10% 金属颜料15. 银色釉料配方:- 40% 银瓷土- 30% 石英- 20% 镁长石- 10% 金属颜料这里列举了15种常见的陶瓷釉料配方,包括透明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绿釉、黑釉、粉釉、橙釉、灰釉、青釉、咖啡色釉、紫色釉、金色釉和银色釉。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分析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分析

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分析釉料是一种覆盖在陶瓷表面的物质,用于增强陶瓷的装饰效果、提高陶瓷的密度和耐磨性等。

釉料的性质和制备工艺直接影响陶瓷制品的质量和外观效果。

下面将对釉料的性质及制备工艺进行分析。

一、釉料的性质:1.物理性质:釉料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度、透明度、硬度、熔融温度等。

一般釉料的颜色取决于釉料中的金属氧化物,如铁氧化物可以使釉料呈现棕色或黑色,钴氧化物可以使釉料呈现蓝色。

光泽度和透明度可以通过控制釉料中的熔融温度和成分实现。

硬度则直接影响釉料的耐磨性,硬度越高则越不容易磨损。

2.化学性质:釉料的化学性质对陶瓷制品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釉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氟化物、硅酸盐、硼酸盐等。

氟化物可以提高釉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在制备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

3.烧结性:釉料的烧结性是指釉料在高温下熔融、涂覆在陶瓷制品上并形成致密均匀的釉面层的能力。

烧结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釉面的质地和外观效果。

釉料的烧结性一般通过控制熔融温度、釉料中的熔融剂和助熔剂的含量等方面来实现。

二、釉料的制备工艺:1.釉料配方的确定:釉料的成分配比是制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根据所需效果,可以选择不同的原料,如石英、长石、黏土等。

一般情况下,制备釉料需要考虑原料的破碎度、粒度、颗粒分布等因素。

2.原料的研磨:将釉料的原料进行研磨,可以使原料颗粒更加均匀、细腻,并增加原料与其他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磨过程中可以添加一定的磨料和润滑剂,以提高研磨效果。

3.釉料的混合与过筛:将研磨好的原料进行混合,保持釉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然后进行过筛,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

4.釉料的熔炼和熔融:将混合好的釉料投入窑炉进行熔炼,使其达到一定的熔融程度。

在熔融过程中,可以添加助熔剂来提高釉料的熔融性。

5.冷却和粉碎:将熔融好的釉料进行冷却,使其形成坚固的块状。

然后将块状釉料进行粉碎,得到所需的细碎釉料。

陶瓷颜色与釉料知识测试考核试卷

陶瓷颜色与釉料知识测试考核试卷
3.釉料光泽度与成分中玻璃质含量、烧成温度、釉料厚度有关,玻璃质含量越高,烧成温度适宜,釉料越薄,光泽度越好。
4.釉料附着能力受陶瓷坯体表面状态、釉料成分、烧成温度等影响,提高附着能力需确保坯体清洁、釉料与坯体匹配、烧成温度适宜。
1.陶瓷的颜色只取决于所添加的色料,与釉料成分无关。()
2.釉料中的气泡可以通过提高烧成温度来减少。(√)
3.陶瓷的烧成温度越高,其硬度越大。(√)
4.釉料的流动性能可以通过调整釉料的粘度来控制。(√)
5.陶瓷釉料在烧成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
6.在陶瓷制作中,所有的色料都可以在同一个烧成温度下达到最佳效果。(×)
A.色料的种类
B.釉料成分
C.烧成温度
D.陶瓷的形状
2.以下哪些属于常见的陶瓷釉料类型?()
A.透明釉
B.乳白釉
C.铜绿釉
D.钴蓝釉
3.陶瓷烧成过程中,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釉料出现缺陷?()
A.烧成温度不均匀
B.釉料涂覆不均匀
C.烧成时间过长
D.釉料成分不合适
4.以下哪些材料可以用作陶瓷的色料?()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色料的选择和配比直接影响陶瓷颜色,不同色料有不同的熔点和发色特性,需根据烧成温度和所需颜色进行选择,配比不当可能导致颜色偏移。
2.釉料问题包括流淌、起泡、开片等,多由釉料成分、烧成温度、涂覆厚度等造成,可通过调整成分、控制温度和厚度、优化烧成工艺解决。
7.陶瓷釉料的附着能力与陶瓷的干燥程度无关。(×)
8.釉料中的杂质越多,其熔点越低。(×)
9.陶瓷釉料的光泽度与釉料的厚度成正比关系。(×)
10.陶瓷釉料的收缩率可以通过改变釉料成分来调整。(√)

釉料的生产工艺

釉料的生产工艺

釉料的生产工艺
釉料是一种用于陶瓷和瓷器表面涂层的材料,具有增强陶瓷的光泽和美观度的特点。

釉料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原料选择、配料、研磨、制备等过程。

首先,釉料的生产工艺开始于原料选择。

通常,釉料生产所选用的原料包括石英、长石、黏土、石灰石、石灰等。

这些原料通过挖掘或开采,并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筛选、分级、清洗等工序,以保证所选用的原料质量优良。

其次,釉料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

根据不同的釉料种类和用途,所用原料的比例和配方也有所不同。

配料的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釉料的成分比例,以达到所需的色彩、质感等效果。

配料过程中需要注意原料的粒度和湿度的控制,以保证配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然后,釉料的生产工艺需要进行研磨。

原料经过配料后,需要进行研磨以获得细腻的颗粒。

研磨过程中一般采用硅石球或石英砂作为磨料,将原料和磨料一起放入研磨机中进行高速旋转的研磨,使原料逐渐细化和均匀混合。

最后,釉料的生产工艺需要进行制备。

研磨后的原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制备过程,如过滤、搅拌、加热等,以获得所需的釉料液。

过滤的目的是去除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保证釉料的纯净度。

搅拌的目的是保证釉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加热则是为了使釉料达到适当的粘度和流动性,方便施釉操作。

总结起来,釉料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选择、配料、研磨和制备四个主要过程。

这些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配料的比例和配方,研磨过程中的时间和速度,以及制备过程中的过滤、搅拌和加热等参数,以保证釉料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陶瓷釉料配方优化考核试卷

陶瓷釉料配方优化考核试卷
A.氧化硅
B.氧化铝
C.氧化钠
D.氧化钾
9.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陶瓷釉料的烧成效果?()
A.烧成温度
B.烧成时间
C.釉料配方
D.季节变化
10.陶瓷釉料配方中,哪种原料可以增加釉料的耐磨性?()
A.氧化锆
B.氧化硅
C.氧化钠
D.氧化铝
11.以下哪种陶瓷釉料类型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
A.长石釉
B.高温釉
13. AB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ABC
18. ABCD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硅酸、铝土矿、长石
2.长石
3.硬度
4.氧化铝
5.耐化学腐蚀性
6.氧化钴
7.膨胀系数
8.氧化锆
9.光泽度
10.氧化锆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6. B
7. C
8. C
9. D
10. A
11. A
12. B
13. D
14. A
15. C
16. B
17. C
18. B
19. D
20. A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
4. ABC
5. ABCD
6. ABCD
7. AB
8. ABC
9. ABC
10. ABCD
11. ABC
12. ABCD
A.釉料颜色
B.釉料透明度
C.釉料表面纹理
Hale Waihona Puke D.烧成工艺条件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卫生陶瓷釉料色彩调配考核试卷

卫生陶瓷釉料色彩调配考核试卷
()
6.陶瓷釉料中,______是常用的助熔剂,有助于降低釉料的熔点。
()
7.在卫生陶瓷釉料中,为了提高釉面的抗污性能,可以添加适量的______。
()
8.陶瓷釉料的烧结过程中,如果出现______,则说明釉料未能完全熔融。
()
9.陶瓷釉料中,______的加入可以提高釉面的透明度。
()
10.卫生陶瓷釉料的制备过程中,______是确保釉料均匀混合的重要步骤。
A.氧化硅
B.氧化铝
C.氧化钠
D.氧化钙
()
13.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陶瓷釉料在烧成过程中的流动性?
A.釉料配方
B.釉料颜色
C.窑炉温度
D.陶瓷坯体
()
14.陶瓷釉料中,哪种原料可以增加釉面的抗污性能?
A.氧化硅
B.氧化铝
C.氧化锆
D.氧化钠
()
15.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卫生陶瓷釉料的制备过程?
A.原料加工
卫生陶瓷釉料色彩调配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陶瓷釉料中哪种原料对釉色影响最大?
C.开裂
D.烧结不足
()
13.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卫生陶瓷釉料在烧成过程中的变形?
A.优化釉料配方
B.控制烧成温度
C.改善坯体结构
D.提高窑炉设备精度
()
14.以下哪些原料可以用于提高陶瓷釉料的透明度?
A.氧化钠
B.氧化钙
C.氧化锌

陶瓷制品上釉与烧制考核试卷

陶瓷制品上釉与烧制考核试卷
A.长石釉
B.高岭釉
C. �石灰釉
D.乳白釉
6.陶瓷烧制中,最高温度阶段被称为?()
A.窑温
B.熔融
C.窑火
D.烧成
7.下列哪种烧制方法适用于颜色釉陶瓷?()
A.慢烧
B.快烧
C.满烧
D.闪烧
8.陶瓷上釉前必须进行的工序是?()
A.干燥
B.磨光
C.打坯
D.窑烧
9.下列哪种原料不适合用于制作陶瓷釉料?()
9.陶瓷烧制过程中,__________是控制温度曲线的重要参数之一。
10.陶瓷釉料中的__________成分有助于提高釉面的耐磨性。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陶瓷上釉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产品的美观和实用性。()
2.在陶瓷烧制过程中,烧成温度越高,陶瓷的密度越大。()
3.陶瓷釉料中添加的色剂可以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颜色。()
4.陶瓷坯体在烧制前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5.窑炉的预热对陶瓷烧制过程中的成功至关重要。()
6.所有的陶瓷釉料都可以在高温下烧制。()
7.陶瓷烧制过程中,冷却速度过快不会导致产品开裂。()
8.陶瓷釉料中的铅成分可以提高釉面的光滑度,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釉面变脆。()
(以下为答题纸,请考生在此处继续答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陶瓷上釉的基本原料中,属于网络形成剂的是__________。
2.在陶瓷烧制过程中,__________温度阶段是釉料熔融的关键时期。
3.陶瓷釉料中的__________成分可以增加釉面的光泽度。
2.气氛控制在陶瓷烧制中至关重要,它影响釉面的颜色和质感。常用的气氛控制方法包括氧化气氛、还原气氛和惰性气氛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天:温度降低,粘度增大,比重应调小。
夏天:温度升高,粘度降低,比重可调大。
流动性及悬浮度
直接影响施釉工艺的顺利进行及烧后的釉面质量。 影响因素:细度、含水量。 细度增加,悬浮度升高,稠度增加,流动性下降。
含水量增加,流动性上升,比重下降,粘附性下降。
添加剂、减水剂等可增加流动性。 陈腐处理:改变釉的屈服值、流动度及吸附性。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和原料中吸附水、结晶水的排出。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2)、化合与固相反应
温度升高时,易熔氧化物同Al2O3 和SiO2等发生反 应,形成了新的共熔物,碱土金属碳酸盐与石英形成 硅酸盐:
Na2CO3与SiO2在700℃以下生成Na2SiO3
CaCO3与SiO2形成CaSiO3 CaCO3与高岭土<800℃生成CaO•Al2O3,>800℃生成
CaSiO3
PbO与SiO2在600℃~700℃ ZnO与SiO2 2ZnO•SiO2 PbSiO3
液相出现会促进上述反应进行。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3)(R2O/RO)<1,按比例制成熔块,可难溶或不溶 于水。
(4)(SiO2/B2O3) >2,因硼盐的溶解度较大,提高氧化 硅含量可降低其溶解度。 (5)所有的溶于水的化合物都加入熔块。 熔块配料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与生料釉的计算方法相同)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4 熔块釉配方的计算
按釉的组成(主要着色剂 ):铜红釉、镉硒红釉、 铁红釉等
按釉面特征:透明、乳浊、颜色、无光、结晶、裂纹、 花釉、变色釉……。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2 制釉原料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熔块釉=生料
粘土、ZnO 石灰石等
95% 左右
全熔块釉
+
熔块
30%~85% 半熔块釉
例已知:熔块的实验式和欲制熔块釉的釉式。
求:熔块釉的配方。
解:此时应该把熔块看成一种原料,其它与前
面相同 。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第三节
釉层的形成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坯釉适应性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一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为:原料的分解、化合、
熔化及凝固(包括析晶) 交叉或重复出现。
1、釉料加热时的变化 2、釉层冷却时的变化 3、釉层中气泡的产生
先求出各氧化物的摩尔分数,以碱性、中性、酸性 氧化物的顺序列出(釉式以碱性氧化物(R2O+RO)的mol 数为1 )。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2 生料釉配方的计算(步骤)
知釉式矿物原料(按理论组成计算)逐项平衡法
(1)用长石平衡 K2O、Na2O 的含量,同时平衡部分 Al2O3 和 SiO2 ; (2)用粘土(高岭土)平衡剩余的Al2O3 ,同时再平 衡部分 SiO2 ;
(3)用滑石平衡MgO ,同时再平衡部分 SiO2 ;
(4)用石英平衡剩余的 SiO2 ; (5)用化工原料平衡剩余的氧化物。 计算方法同坯料配方计算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5 合理选择原料
既要保正生产工艺性能和釉面质量,又要经济合理。
釉料对釉下彩或釉中彩不致溶解或使其变色。 选择配釉的原料时,应全面考虑其对制釉过程、釉浆 性能、釉层性能的作用和影响。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四 釉料配方计算
1 釉料组成表示法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适用于圆盘、单面上釉的扁平砖及坯体强度差 的产品。 喷釉:压缩空气将釉浆通过喷枪或喷釉机喷成雾状。 釉层厚度与坯与喷口的距离、喷釉压力、喷浆 比重有关。 适用于大型、薄壁、形状复杂的生坯。可用于 自动化生产。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熔块釉的制备 熔块 生料 助剂 除铁 过筛 试烧样品
配料
球磨
检查细度
贮存备用(陈腐)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二 基本施釉方法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浸釉(蘸釉):坯的吸水性或热坯的附着作用使釉 浆吸附。釉层厚度与坯的吸水性、釉浆浓度、浸釉 时间有关。适用于大中小各类产品。 浇釉(淋釉) :釉浆浇于坯体上。
2 釉料制备
(一)生料釉
原料选择 煅烧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配料
釉料研磨
(二)熔块釉料配制
熔块釉包括熔块与生料两部分。
熔块的配制 原料准备 水淬成粒 配料 贮存备用 熔制
坩锅炉 池炉 回转炉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三 确定釉配方的依据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1 满足制品对釉面的性能要求 日用瓷、墙地砖、卫生洁具、电瓷等。
2 釉的成熟温度在坯的烧成范围之内
一次烧成釉,始熔温度应高,成熟范围应宽。避免
干釉和起泡。二次烧成釉,生釉的粘附性要强。
3 坯釉的热膨胀系数及弹性模量相适应 要求:釉 < 坯 (略小于 微正釉 受压应力)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第二节 釉料制备与施釉
一 釉料的质量要求与制备
1 、釉浆的质量要求及控制
细度:影响稠度、悬浮性、与坯粘附能力、熔化温度、
釉面质量 细:稠度增加、悬浮性升高、与坯黏附能力增强、 熔化温度降低、釉面质量上升。
过细:稠度增加、釉层厚、高温下反应急、气体难
E釉 <
E坯
(釉有较大的弹性对机械应力、
热应力的适应能力强)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4 坯釉的化学组成相适应
坯釉的化学组成一般应有一定的差别,酸性坯配碱性 釉--碱性坯配酸性釉,常用C.A(酸度系数CA反映坯釉 的酸性程度)控制: 瓷坯C.A=1 ~ 2 < 瓷釉C.A=1.8 ~ 2.5 陶坯C.A=1.2 ~ 1.3 < 陶釉C.A=1.5 ~ 2.5
(2)、产生应力
在粘稠状态的温度范围内釉熔体尚可移动,使呈现 的应力消除,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坯与釉的体积都在
变化,而且变化的速率不相同,则会形成应力。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釉烧时间和温度:釉烧时间长,温度高,熔化和 均化充分。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2、釉料冷却时的变化
(1)、凝固
熔融的釉料冷却时经历的变化和玻璃一样,首先由低 粘度的高温流动状态转变到粘稠状态,粘度随温度的 降低而增加,再继续冷却则釉熔体变成凝固状态,呈 脆性。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1 、釉料加热时的变化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1)原料的分解;(2)化合与固相反应;(3)氧化 物挥发;(4)烧结;(5)熔融; (1)、原料的分解
釉用原料如粘土脱水,有机物挥发,碳酸盐、 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硼砂、硼酸、石灰石、 方解石等分解。 包括碳酸盐、硝酸盐、硫酸盐及氧化物的分解
3 熔块配方的计算
配制熔块的原则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1)( RO2+R2O3) / (R2O+RO)=1:1~3:1 融化温度;
保证适当的
(2)Al2O3 < 0.2mol 否则高温粘度大,熔化困难不易 均匀,且熔化温度较高,会导致碱性物的挥发损失大。
以排除、铅熔块铅熔出量大、Na、B等离子溶解度上升 ,PH值升高,浆体易凝聚。
《材料制备技术》-典型制备工艺技术
比重:与施釉时间、釉层厚度有关
比重下降:需多次长时间上釉。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比重上升:厚度不均、易开裂、溶釉、但可节省施釉时间。
实际配料比表示 根据实际原料的种类和比例来表示。
原料 石英 长石 粘土 石灰石 滑石 湖南建湘(长石釉) 30 55 5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