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共51页

合集下载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件(51张PPT)(1)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件(51张PPT)(1)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 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 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县长官的行政权 A.①② B.②③ ) ③削弱郡 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C.③④ D.①④
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7
8
4.《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原因: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3.归纳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传承制度
官吏权力 与中央 关系
血缘关系 诸侯王位世袭
按地域划分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 世袭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 立性 中央
答案
3.图示构史——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论从史出
(1)中央官制的最大特点是以皇权为核心,专制独裁,行政运
行中,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部分官职专为皇家设臵,体现了
“家天下”的特点。
(2)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百官由皇帝任
免,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主题二
基层行政机构。
答案
特点 1.海内为郡县
①是中央 垂直管理 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 _____ 政治 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微点拨
答案
皇帝 ①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制度 ②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①三公:丞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挟书律”虽有利于从思想上巩固秦朝的统一, 但这对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保存是一种劫难,同时 开了思想专制之先例。
注意:汉承秦制! 但又略有损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 :
由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决定 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 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政治上,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其统治。 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 从地理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 辽阔疆域精耕细作型经济。中国农业的发展使大型的水 利工程等公共事业的建设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步入近代由于无法适应时代需要而遭抛弃。
考能特训:主题:获取和解读信息
历史学科是信息资源丰富的学科,它贯通古今, 门类 繁多,综合性很强,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成为测 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的考查目标。
从信息的表现形式来看,试题的信息包括试题指导语、题 干和备选项以及陈述题目的设问和作答要求等,信息的形 式包括文字、图、表、画、数据、符号等。获取信息,是 指考生通过阅读试题,从试题的文字图表材料和设问中发 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 考纲对该项能力的要求是: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
课程治标准
考试说明
指导意见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
2.知道“始皇 2.秦中央 秦的统一;皇帝制度
帝”的来历和郡 集权制度的 创立和郡县制建立、
县制建立的史实 形成
“三公九卿”制;
,了解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 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 ,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件—2024届 高三历史人民版必修1一轮复习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件—2024届 高三历史人民版必修1一轮复习

丞相:百官之长//行政中枢
2、中央行政:三公九卿制 太尉: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掌文书、最高监察官
3、地方行政:
+乡里基层管理
特点:①主要官吏中央任命 ②不得世袭 ③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 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从秦惠文王始设相到秦朝灭亡的 百余年间,担任秦相要职的共24人, 其中国籍可考者17人中,16人是以 “客”的身份任相的。
--陈怀健《秦用客与客奔秦述论》
唯有能解燃眉之急的法家才能受到秦王所重视,成为其 一统天下的思想武器。--张少斌,许亚刚《秦统一中的文化因素》
3、地方行政:
特点:①主要官吏中央任命 ②不得世袭 ③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影响:①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②有利于大一统的国家治理
二、秦朝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一)政治上:1、皇帝制 2、中央行政:三公九卿制
3、地方行政:郡县制
4、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国故地与关中之根本相距遥远, 如不封王治理,中央政府鞭长莫

及,无法镇抚,主张分封。

廷尉李斯认为:西周分封以
线
至天下分崩离析,今重归一统, 理当推行郡县,对皇室诸子和功 臣厚加赏赐,使他们富足尊贵, 便于国家驾驭控制,才是安定天图
二、秦朝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一)政治上:1、皇帝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最新版:大一统秦汉政治(人民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最新版:大一统秦汉政治(人民版)

考点1、皇帝制度:
1、建立: 2、特点:
①皇帝独尊 ②皇位世袭 ③皇权至上
3、本质:君主丏制
(1)皇帝制度的确立
有什么特点? 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 穷。”──《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它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下列建筑 能够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 国家最高权力,幵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 的政体。 丏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斱式,就是皇帝的个人丏断独 裁(体现的是君臣关系) 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斱完全由 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体现的是中权 与地斱的关系)
(2)主观:
①思想基础:法家关亍建立丏制主义中央集权封
建国家的理论。 ②实力基础:商鞅变法后,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③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a:重用李斯、尉缭、王翦父子 b:兼幵策略:离间与军事进攻相结合、远交近攻
二、巩固大一统的措斲
1、政治上: 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4、军事上: 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收河套、 修筑长城和直道;南征越族、开渠设郡) 5、交通上: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3)统一岭南 : ①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平定岭南 ②在岭南置郡,实斲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③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4)开发西南 ①措斲:开辟了“五尺道”,幵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②“西南夷”(于贵地区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 政权版图。 2、意义: (1)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历史发 展进趋势。 (2)有利亍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 成(有利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第3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1史)(通根史版据) 史料主干1点,你真题链可接 以综合提得升 出什么历史结论?— 12 — 皇帝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核心,也是 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 (2)根据史料2,归纳秦朝政权的特点,并简 析三公九卿制度在处理国家政务上有何特点。 特点:“家天下”,家国同治。 特点:分工严密,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 分别向皇帝负责。
历史(通秦史版汉)是中国历主史干点上第一真个题封链接建“综大合提一升统”时代,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集4 —权 政治
制度,官僚制度取代世卿世禄制,汉承秦制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秦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均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 经济 货币,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 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 思想 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华文化开始走 文化 向世界并与世界交流
揽大权,这保证了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
职都是为皇室所专设,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加
强了中央集权。
历史(4()通秦史朝版建)立的这一主干套点从中央真到题链地接方综的合官提升僚机构,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31袭—, 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构历图史(解通史史版)专制主主义干点和中央真题集链权接 综合提升
— 22 —
历史(通史版)
建立基础
主干点
分真题封链制接 综合提升 血缘关系
郡县制
— 23 —

20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PPT课件

20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PPT课件
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 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讨论: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 专制?统治与思想自由是不可克服的矛盾。专制统
最高长官为郡守。负责对上承受中央命 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县令。负
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 兵役。
•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8
郡县制
皇帝
郡 县 乡、里 道
秦 朝 政










分掌行政、兵事
方 组
和监察职责



修筑长城和“直道”; ——加强了北部边防。 (2)南方: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
——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3)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免官吏,
2010年高考: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有何意义
?措施:设郡、开五尺道
意义: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
8
北至长城
西


陇 西
人口达2000万
到 大

南到南海
9
秦为什么能够统一?
秦统一的条件
经济基础: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各地的联系加强 政治基础: 从春秋到战国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
定了基础
民心所向: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秦国实力: 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
最强的一个
个人因素: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10
3、秦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秦朝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说明()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D.贵族政治已取代官僚政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讨论’仅仅是个过场,即使没有这场讨论,郡县制也必然会取代分封制,即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故A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秦朝的朝议制度,故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推行郡县制是秦李斯提出的,故排除;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标志,故排除D项。

2.(2019·长沙模拟)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材料中出现的“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至上,故答案为B项。

3.(2018·黑龙江牡丹江期末)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反映了()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了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决定性作用”表述不准确;D项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表述不正确。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复习课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复习课件

北至长城
西 到 陇 西
人口达2000万
东 到 大 海
南到南海
北方
北方:派蒙恬北击 匈奴,夺河套,修 长城,筑直道 陇 西
长城
河套
直 道
大 海
西南夷
五尺道
西南:开辟“五尺 道”,在其中部分 地区任命官吏
岭南
南方:派屠睢南征 岭南,修灵渠,置 南海 郡县
秦的统一影响:
(1)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 符合人民共同愿望。 (2)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 成。 (3)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前提
8、结束于辛亥革命(1912)
5、基本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6、发展总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7、影响:(或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积极作用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 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 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 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 整和统一。 ⑤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以消极作用为 主 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和资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 的长期落后。; 政治: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 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皇权过度 专制,易成暴政 思想: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 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郡县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 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 的统一 (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轮复习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