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教案
新苏少版(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2)教案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
在八年级美术教材中,以较大的篇幅、较多的内容涉及了中国花鸟画的教学,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技法日臻完美。
本教材有宋画名作《鸡雏待饲图》《碧桃图》《出水芙蓉》。
近代画家陈之佛的《白鹰》、齐白石的《莲蓬蜻蜓图》等一系列内容,将工笔花鸟的艺术做了较完整的呈现。
通过宋画赏析,使学生看到流传千余年的宋代花鸟画的生命力,看到古人无意天成的艺术天赋,更看到宋人不仅将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还将自然属性与道德品格相联系,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的作品,宋代是工笔花鸟画最为繁荣的时期。
教学路径写生与感悟:体验生活、注重写生。
写生是依照具体的物象来描绘,是解决作品“从生活中来,从实践中来的问题”,是从观察生活中解决如何表现生活的问题,也是学习花鸟画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画是有写生传统的,古人所谓“应物象形”就是面对实物的写生方法。
历来有成就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一个画家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不了解花卉的风、晴、雨、露,禽鸟的飞、鸣、宿、食就很难表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自然界。
通过荷塘写生,初步尝试用白描的方法完成一幅荷花白描小品,也为工笔荷花创作做铺垫。
欣赏与探究:欣赏课本和课外的花鸟画名作。
如宋代的名作《鸡雏待饲图》《双喜图》《出水芙蓉》等,初步感受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和意境美,画家通过作品的意境抒发主观感受,表现一种潜在精神,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喻情。
如画荷花,表达作者“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画竹子,体现高风亮节;画梅花,表现清风傲骨;画菊花,以示淡泊言志;画藤花蜜蜂,会感到春意无限;画油菜花燕子想到春天的田野;画青蛙跳跃,体会其夏日情趣;画游鱼戏水,让人怡然自乐;画蔬菜瓜果,回味农家乡土气息清新扑人;画雄鹰展翅,体味人生理想,等等不一而足。
再有工笔画材料探究,了解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材料,并体验勾线、晕染、积色等技法。
八年级下美术第二课

第二课艺术与科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
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稿。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用具: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手机”视频(多媒体课件展示)2、回顾“手机”的发展史。
(提问:看了上述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引出本课的课题《艺术与科学》缓解学生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
观看课件2、新课一、艺术与科学概念1、艺术: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
(美观、愉悦、舒适)2、科学: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
(实用、合理、便利)二、讲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1、建筑艺术建筑学与力学,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空间结构,光学,几何学,地质学和环境科学都有联系!2、雕塑艺术其所用的材料,摆放的位置与造型都有很大的联系3、绘画艺术有的以科学为题,有的依据科学景象而画,还有的是用科学技术画出来的。
4、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有紧密联系,设计者既要考虑所设计的工业产品是否符合人体运动规律,是否舒适,又要考虑产品给人的美感。
三、分析实例: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1、赵州桥教师实验,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拱形桥设计的科学性。
2、鸟巢利用光学原理和油性原料进行绘画,逼真生动。
(体现在绘画中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3、纽斯迟旺斯汀几何学的运用4、比萨斜塔建筑艺术与地质学、力学。
5、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让人不得不惊叹的古代艺术器具。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苏少版八下美术教案第一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产生的原因,了解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2、过程与方法: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对器物由表及里地进行探究,不求答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审美的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了解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品的功能、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的讨论,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导入(合作探究)一.导入问题一:你们去过博物馆吗?这些是哪里的博物馆?无锡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师:博物馆里的内容很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的博物馆去了解一下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揭题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主要可以分成陶器、漆器、青铜器、瓷器、玉器和丝绸等等,这些工艺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欣赏陶器、漆器、青铜器和瓷器。
二.新授知识第一部分:彩陶(板书)彩陶的意义: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最有代表性的是彩陶,彩陶的发明是人类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迈进的重要标志。
(板书:“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的定义: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以天然矿物为彩料描绘图案,然后入窑烧制而成的一种陶器。
烧成的器皿胎质坚硬,图案清晰美丽,呈红色图案的是用赤铁矿颜料,黑色的是用锰颜料。
赏析作品《双耳瓶》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瓶底做成尖底?为什么瓶口做的那么小?两侧的耳环又有什么作用?(师生共同讨论)师:古人根据生活的需要创造了许多造型不同的陶器。
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展示:钵、瓮、盆、鬹、瓶、杯)A.器形特点:这些器型各有各的特点,腹大便于储物;口小不易外溢;口大便于盛物;三足便于烧煮,等等。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花鸟画第2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一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教学时间:第2课时/共2课时
一、导入
展示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画《出水芙蓉图》,比较
异同。
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荷花。
二、. 探讨交流
师生一起赏析宋代画家吴炳的工笔画《出水芙蓉图》。
1.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
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
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
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
2.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三、教师演示讲解
1.教师复习提问:工笔重彩花的绘画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2..教师演示《出水芙蓉图》步骤,将步骤图一一展示。
绘画步骤:考点:
《出水芙蓉图》①作者:吴炳②时代:宋代③画种:国画
考点:
工笔重彩画。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完整版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六章《生活中的美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术元素,体验美术的魅力。
6.1 走进生活,寻找美术6.2 生活中的美术作品欣赏2. 第七章《民间美术》: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7.1 民间美术的概述7.2 民间剪纸艺术7.3 民间年画艺术3. 第八章《动漫艺术》:了解动漫艺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动漫创作能力。
8.1 动漫艺术简介8.2 中国动漫艺术的发展8.3 动漫创作技巧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美术、民间美术和动漫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欣赏、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动漫创作技巧。
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民间美术的特点、动漫艺术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美术作品、剪纸工具、年画模板、动漫素材等。
2. 学具:绘画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6.16.2: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美术,欣赏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分析其特点。
7.17.3:介绍民间美术的概述、剪纸艺术和年画艺术,进行实践操作,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
8.18.3:讲解动漫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动漫艺术的发展和动漫创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动漫创作。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提高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点、实践操作步骤、动漫创作技巧等。
2.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章节,右侧列出重点知识点,中间部分用于展示实践操作步骤和动漫创作技巧。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花鸟画第1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宋人小品:小品画,通常指表现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鱼虫的扇面、册页等小幅作品,画幅小中见大,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二)分组讨论
1、分组分析讨论 宋代画家李迪的《鸡雏待饲图》、宋代画家的《碧桃图》,
画面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你?观此图你会被怎样的细节触动?这两幅画构图和用色上有什么特点?并谈谈画家在苦心“经营位置”时,背景为什么要留白?
花鸟画的画法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吴炳(宋)《出水芙蓉图》
(2)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事物的形象特征,是传统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
小贴士:宣纸的生疏之别
工笔画的特点:工整细密
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教师结合相应的图介绍)
国画颜料 墨
2.学生观看《出水芙蓉图》绘画视频,。 归纳《出水芙蓉图》绘画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3.教师示范讲解如何白描底稿的绘画步骤。
(1)构图 先用铅笔在白纸上起稿,定好位置,勾勒造型,然后拷贝至熟宣或绢上,
(2)勾线 (讲解示范如何用笔,用墨-描绘花卉的线条淡些,叶、茎深些,有深浅变化)
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反映了中国人与审美客体的联通关系,抓住自然生物与人的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加以强化的表现,所谓缘物寄情、托物言志。
三、临摹体验
如何临摹宋人花鸟画?需要做哪些准备?
1.工具介绍:、绢 、熟宣、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绢 熟宣
染色白云笔勾线用狼验
四、学生作业 :临摹自己喜欢的宋画白描或书上的没骨画。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2课 以形写神教案 湘美版(2021年整理)

《以形写神》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欣赏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水墨人物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的表现感受作者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态的表现和水墨技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和了解。
难点: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教法:通过展示、解说、播放图片、让学生更明确学习目标。
学法:通过教师的解说来学习国画的图片,进行观察和对比。
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欣赏感受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体验一场国画视觉旅行,一边看一边想想,这些图片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们的眼球!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课件出示各种国画的图片)生:我觉得它们的颜色非常漂亮,它们的样子也很有趣!(板书)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图片吗?生答:没有。
师:其实,这些图片上有趣的色彩是我们画家观察到的世界呈现出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美术的视觉去探究神秘而有古老的国画世界。
(揭示课题:板书—-以形写神)2、导入新课观察外形拓展思维。
师(提出观察任务):请同学们观察人物动态、构图、笔墨以及细节的处理、环境、道具的烘托与陪衬的特点?然后和大家说一说!生:我觉得这张色彩好看.生:我觉得这张构图好看。
师:用藏族舞蹈的影片资料烘托气氛;观看叶浅予的《藏族舞蹈》通过动态造型表现热烈的情绪,《戏剧人物》用阔笔泼墨的手法,表现张飞的憨直鲁莽,运用戏剧影片资料帮助学生转换这一感受;同时结合诗词帮助学生感受李白吟诗的神态等等。
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3、合作探究,交流分享(1)、讨论对比分析,掌握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作品。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的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欣赏评述活动,初步了解外国宗教、历史绘画作品的概况,初步了解不同艺术画派的艺术特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与评述,感悟、体验和发现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初步了解他们的,社会、历史价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与评述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讨论、合作、互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文明行为。
【学习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外国宗教与历史画,涉及到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在外国美术发展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占重要地位的国家、画派、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外国历史、宗教绘画作品的概况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评价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2、各画派的造型表现手法。
3、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
【教学安排】1.复习、提问:上学期的外国美术欣赏课中,有哪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代表作?2.欣赏、评述。
(1)媒体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自画像》、《雅典学院》等:a.提问:这些作品是哪个国家、哪个世纪、哪些人的作品?b.评述: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作出点评与补充。
c.讨论:你能看出十二个门徒中谁是犹大吗?为什么?画家采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画面的主要人物耶稣的?(2)欣赏:《荷马史诗》、《伊苏之战》、〈亚历山大的胜利〉教师简介作品,同座同学可议论,各组派一名同学上台评述。
老师点评、补充。
(3)欣赏<马丽美第奇的生平>以及鲁本斯的一些名作,《阿尔卡迪亚牧人》(教学挂某某某、投影仪、幻灯片等)。
a、教师简介巴洛克艺术。
b、教师简介后同学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补充。
3.巩固、拓展。
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纸盒包装的形式、作用、特点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
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
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1. 教学路径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
工笔画的绘画工具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
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
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白描碧桃图碧桃图扇面陈之佛寒雀图北宋崔白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
2. 课时建议本课设计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工笔花P8~9鸟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教师演示工笔花鸟画步骤。
第二课时为临摹、创作及评价。
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临摹练习中鼓励学生体验宋人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瑞鹤图北宋赵佶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技能目标: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
情感目标: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色笔、颜料。
四、教学要点熟宣:中国书画用纸,起初产于安徽的泾县(古属宣州),所以称之为宣纸。
熟宣,是染有胶矾的生宣,具有着水后不渗化的特点,适用于工笔画。
主要品种有:素宣、玉版、蝉翼、冷金等。
勾线笔:多为狼毫勾线笔,用于中国工笔画创作时对作品的勾勒,用于线条造型,表达形象准确、有力量感。
染笔:中国工笔画渲染时的用笔多为羊毫。
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是运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国画颜料,在熟宣纸或矾绢上进行严谨精致的花鸟画创作。
工笔花鸟画不仅是“应物象形”,更是意象性的写实,追求气韵生动的意境和情趣。
没骨法:中国画术语,舍弃了墨笔勾勒,直接用彩色作画的技法称为“没骨法”。
相传由南朝张僧繇创始,真正始于清朝恽寿平。
这种画法打破了以往的“勾花点叶”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毫,从而产生了全新的画风。
兼工带写:中国画技法名。
即一幅画中有笔法工整细致的部分,亦有较放纵写意的部分,用工、写二种笔法,表观出物象的形神。
宋人小品:小品画,通常指表现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鱼虫的扇面、册页等小幅作品,画幅小中见大。
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尺幅不大的画面上,画有山水楼阁、花鸟草虫、人物故事等内容。
宋人小品花鸟画形制多为圆中见方的尺牍小幅,以内敛的结构和开合呼应的构图方式,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
六法论:南齐著名画家谢赫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是最完整、最系统的中国绘画、品画的标准。
陈之佛:号雪翁。
擅长图案设计和书籍装帧,后转入中国画,长于工笔花鸟画,作品无论在构图、线条、设色上都有独到之处,尤其对色彩的运用,艳而不俗、淡而有味,让人百看不厌。
“观、写、摹、读”四字诀,则是陈之佛律己教人的金科玉律。
齐白石: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三百石印富翁等,白石先生以写意蔬果见长,常常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向大众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稍加留意你会发现,他的写意画中有描绘得十分工细的昆虫穿行其间,加强了作品的意趣。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观察探讨通过对比宋人花鸟作品与摄影花鸟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工笔花鸟画如何表现对生命的追寻与动植物的特质的,分析花鸟画如何借助想象、联想的手法表达充满诗意的画面的。
二、赏析体验赏析层层渲染的宋人花鸟代表作品,探讨画家对生命的关注,分析作品的布局、用笔、用色及画面意境的构建,了解工笔画的四种表现方法。
观察教师演示步骤,领悟渲染的技法要求,临摹一幅宋人花鸟,体验描绘技法,感受画面的情意表达。
三、展示评价在班级展示临摹作品,要求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临摹宋人小品的体会、用狼毫笔勾线时的提按变化、羊毫笔渲染色彩时的接染效果、画面构图的留白空间、细致精微的描摹技法、画面蕴含的生机与情意传递……同学互评及教师点评作品。
这节课围绕临摹练习这一手段,培养学生在宋人画册中探究传统花鸟画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借鉴、继承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临摹步骤,紧贴宋画的精髓,体会古人的花鸟画立意与情感表达。
技法的演示不宜太复杂,注意渲染时用水、用笔、过渡自然等技法的传授。
学生根据能力分层完成或局部或完整小品的临摹任务。
教学评价建议一、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注意培养教师的即时性评价意识。
在起稿、勾线、晕染、调整的不同步骤中及时点评学生作业,并邀请学生谈一谈不同步骤中的感受。
二、珍惜学生的作品,以班级形式展示作品,在学校网站开辟版面举办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作品评价可以是评语,可以是等第,让学生在学校讨论版中参与互评,交流对宋人小品临摹的感受。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同伴优点的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的互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交流能力。
参考案例一、课前准备教具: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水盂。
学具:熟宣、勾线笔、染笔、颜料等。
熟绢熟宣勾线笔水盂染色白云笔墨汁国画颜色二、新课导入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
三、新授课程1. 探讨交流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
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
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
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
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2. 分析讨论分组分析《鸡雏待饲图》《碧桃图》,从画面细节处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碧桃图》透露出画家观察的睿智,画面洋溢着春天的生活气息,花朵的用心刻画,与画家观察体验生活并反复笔墨修炼紧密相联。
3. 欣赏感悟《百花图卷》(纵厘米、横厘米)。
观察:画卷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特征。
欣赏:故宫博物院馆藏,宋代佚名,是以白描为主,浓淡墨烘染为辅的巨幅长卷。
图中绘有梅花、山茶、罂粟、牡丹、荷花等五十余种花卉,花间穿插、点缀禽鸟、草虫、蛱蝶、小鱼等,极富自然情趣。
其间在枝杆、花叶正反翻转的形态及纹理、蜻蜓、鸟类、草虫的用笔都有微妙而精致的变化。
配以墨色的烘染,生动传神。
譬如荷叶的用线,是重线勾花头,极精致的淡细勾花脉,鸡冠花用点、蜻蜓翅上勾脉线,都一丝不苟而各有变化,故气韵别致。
出水芙蓉图宋代吴炳感悟:宋代画家力倡画面的“诗境”,使得画家由追求再现自然美升华到把花鸟与人、自然与人联系在一起。
可以这样说,宋人的“写生”再现,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花鸟鱼虫皆被赋予人格,展现人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
宋人册页花鸟画,尽管画幅不大,但表达得气势宏大、意境悠远,在意境上追求自然和生命的气韵,流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 探究分析思考:宋人花鸟作品,画家在苦心“经营位置”时,背景为什么要留白?宋人花鸟小品,无一例外地都没有背景,布白的经营在整个构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到宫庭画院的画家们在构图上强化“独幅画感”,即画面的完整性。
将画面留白处理极尽精妙,“计白当黑”,使画面遐想的空间更大。
空白在画面中不但构建了空间问题,同时还把空白构建的空间关系纳入另一境界之中,也就是说,空白构建的空间不是虚无的空间,是虚与实的相互依存。
5. 教师演示如何临摹宋人花鸟画?需要做哪些准备?工具介绍:熟宣、绢、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临摹经典工笔花卉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教师演示《出水芙蓉图》步骤,将步骤图一一展示。
勾线——先用铅笔在白纸上起稿,勾勒造型后,拷贝至熟宣或绢上,选择勾线笔勾线。
根据画面需要,描绘花卉的线条淡些,叶、茎深些,使线稿有浓淡变化。
渲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
可以用两支毛笔,分多次进行,一支笔蘸墨或色,另一支笔蘸水,将墨色拖染开去,形成墨色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宋人花鸟画都经过层层渲染,色彩透明、厚重,质感和立体感强。
罩色——根据画面平涂一层淡色,使画面统一丰富,可以多次进行,要求用色透明,露出底色。
细分为统染、罩染、提染等。
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地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刻画——勾勒花瓣的花丝,堆出花蕊的厚度,点染花茎的小刺。
细致描绘,丰富画面细节。
6. 学生作业作业内容:临摹一幅宋人花鸟画册页,体会工笔花鸟画技法。
基本要求: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工具、材质,完成一幅花鸟画小品。
个性要求:完成一幅工笔花鸟画小品,并用其美化居室。
7. 展示评价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同学之间交流临摹宋人小品的学习体会,互评及教师点评作品。
评价结果以简练的语言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反馈,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兴趣。
相关链接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区别。
(摘录)在一个宽泛的基础上,就花鸟画与静物画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