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两读和平声异韵字”表

合集下载

平声字和仄声字表

平声字和仄声字表

平声字和仄声字表平声字是指发音时舌头处于舌面中央,发出的声音平稳平缓,没有起伏。

仄声字则是发音时舌头向上或向下移动,声音有起伏变化。

在古诗词中,平声字与仄声字的运用非常讲究,平仄对仗是古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

以下是平声字和仄声字的表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声字:一、东,中,冲,同,东,雄,公,工,朦,红,宫,共,供,龙,穹,农,桐,垄,拢,聋,冬,弄,懂,蓬,宠,翁,望,军,纷,衷,宋,颂,踪,纵,聪,翡,风,封,丰,蜂,峰,凤,烽,奉,俸,缝,逢,冯,缝,宏,洪,虹,鸿,泓,弘,红,鸿,蕻,哄,烘,虹,虹,薨,讧,轰,哄,哄,鸿,烘,泓,讧,瘕,蒋,将,浆,江,降,酱,僵,姜,匠,讲,奖,桨,将,浆,酱,疆,蒋,僵,姜,匠,讲,奖,桨。

二、焕,缓,宽,满,黄,磨,魔,麻,抹,蟆,吗,蚂,马,骂,妈,玛,码,麻,蚂,暗,庵,谙,岸,胺,案,按,暗,闇,鞍,氨,安。

仄声字:一、策,册,测,恻,层,曾,乘,程,秤,惩,橙,裎,撑,称,承,诚,城,成,呈,逞,骋,丞,瞠,秤,成,撑,程,乘,惩,呈,秤,诚,城,橙,裎,承,逞,瞠,丞。

二、打,答,大,耷,搭,哒,达,怛,妲,瘩,鞑,笪,靼,哒,达,瘩,妲,笪,笪,靼,怛,打,哒,鞑,瘩,哒,怛,靼,大。

三、烟,言,炎,岩,厌,艳,砚,眼,阎,验,焰,颜,檐,嫣,餍,燕,奄,咽,俨,扇,掩,宴,腌,殃,央,鸯,秧,扬,阳,疡,佯,杨,徉,烊,羊,漾,鞅,恙,央,殃,鸯,秧,扬,阳,杨,羊,漾,烊,恙,央,殃,鸯,阳,羊,漾,烊,靥,谒,夜,业,烨,曳,叶,晔,烨,液,谒,叶,业,烨,靥,夜,晔,曳,液。

四、差,插,茶,查,叉,察,杈,碴,岔,诧,搽,嚓,锸,楂,槎,汊,猹,衩,镲,茬,查,插,叉,岔,诧,搽,嚓,杈,楂,槎,汊,猹,衩,镲。

五、借,介,家,解,价,戒,卸,脱,诫,芥,结,劫,杰,洁,睫,捷,截,竭,诘,颉,秸,界,借,藉,解,介,价,戒,结,劫,杰,竭,颉,借,界,截,竭,诘,睫,捷,藉,桔,节,杰,颉,结,诘,劫,洁,藉,诫,竭,睫,杰,解,介,家,价,秸,颉,界,藉。

今平古仄常用字表

今平古仄常用字表

今平古仄常用字表一、平声字1. 单字母平声字:啊、把、他、她、它、你、我、阿、呵、哈、嘿、咳、啦、啰、嚄、嗄、嘹、嘘、嘎、嘈、嗷、嗡、嗄、呒、呓、呔、呖、呗、咚、咛、咋、咂、咴、咷、咩、咿、哐、哑、哚、哆、哇、咯、哄、哆、哇、咱、啪、啃、啲、啶、啐、啕、啖、啗、啵、啷、啸、啻、啰、啴、啬、啮、啤、啥、啨、啾、喀、喂、喈、喎、喎、喀、喁、喆、喎、喘、喝、喟、喽、喔、喙、喊、喇、喋、喃、喱、喹、喑、喽、喔。

2. 多音节平声字:啪啪、啪嗒、啪嚓、啊哈、啊呀、啊哟、啊啊、啊唷、啊喽、阿弥、阿修、阿罗、阿罗汉、阿衰、阿飞、阿飞正传、阿基里斯、阿契米德、阿拉伯、阿拉伯数字、阿拉丁、阿拉丁神灯、阿斯顿马丁、阿斯匹灵、阿诺德、阿甲、阿甘正传、阿迪达斯、阿斯特拉、阿斯特丽克斯、阿尔卑斯山、阿尔法、阿福、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朗、阿拉斯加、阿拉斯加雪橇犬、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阿曼、阿联酋、阿联酋航空、阿根廷、阿富汗、阿富汗战争、阿片、阿片类药物、阿司匹林、阿胶、阿拉贡、阿拉贡国王、阿斯顿维拉、阿森纳、阿贾克斯、阿雅克肖、阿富汗人。

二、上声字1. 单字母上声字:乃、八、巴、拔、把、芭、杷、灞、玻、波、剥、伯、卟、逋、钹、饱、渤、泊、勃、铂、捭、饼、拨、亳、博、驳、卜、卣、不、佈、补、财、才、材、裁、睬、踩、采、彩、菜、蚕、餐、参、蚱、残、惭、惨、掺、忏、黲、黹、产、铲、颤、冁、谄、谶、馇、缞、产、阷、阽、阽、冁、伥、仓、仺、苍、舱、沧、厴、骋、侃、堪、垡、砘、莶、莿、草。

2. 多音节上声字:拔苗助长、八仙过海、八宝粥、八字还钱、巴不得、巴啦啦、巴拿马、巴拿马运河、巴黎、巴黎圣母院、巴尔干半岛、巴塞罗那、巴斯夫、巴黎人、芭蕾舞、波尔图、波尔多、波士顿、波音、波罗蜜、波斯人、波斯湾、玻璃钢、玻璃纤维、玻璃体、玻璃杯、玻璃门、伯乐相马、伯明翰、伯爵、钹锤、饱和、饱和蒸汽、饱经沧桑、渤海、渤海湾、渤海之滨、渤海之战、泊车费、勃起、勃起功能障碍、铂金、捭阖、饼干、饼干机、饼铛、驳斥、驳回、驳船、驳杆、驳壳、卜卦、卜筮、佈局、佈置、佈防、补品、补给、补钙、补钙片、补肾、补锌、补锌片、补锌锭、补习、补习班、补习费、财大气粗、财迷心窍、才高八斗、才德兼备、才艺双馨、材料、材木、材质、裁缝、裁判、裁判员、裁判记录员、裁军、裁军会议、睬人、踩雷、采石场、采矿、采矿权、采矿业、采购、采光、采暖、彩电、彩旗、彩虹、彩票、蚕豆、蚕茧、蚕蛹、餐饮、餐食、餐具、参鸡汤、参与、参与者、蚱蜢、残酷、残疾人、惭愧、惨案、惨剧、惨烈、惨重、惨败、惨胜、惨胜、掺假、掺杂、掺水、掺和、忏悔、忏悔录、黲黑、黹淡、产业、产权、产品、铲车、颤抖、颤栗、颤声、颤音、谄媚、谄笑、谄佞、谶语、谶纬、馇饷、阷殒、阷阱、阷于、阽危、伥伥、仓储、仓库、仓皇、仺佬、苍凉、苍老、苍茫、苍白、舱位、舱室、舱门、沧桑、沧浪、沧海、厴薪啖胎、骋怀纵马、骋目、骋望、侃侃而谈、侃侃而言、堪比、堪忍、堪称、堪舆、垡垌、砘码。

平仄两音字与今平古仄字表

平仄两音字与今平古仄字表

《平仄两音字与今平古仄字表》疏仄-名词平-形容词难仄-名词平-形容词扇仄-名词平-动词烧仄-名词平-动词行仄-名词平-动词吹仄-名词平-动词思仄-名词平-动词乘仄-名词平-动词从仄-名词平-动词传仄-名词平-动词闻仄-名词平-动词调仄-名词平-动词论仄-名词平-动词骑仄-名词平-动词观仄-名词平-动词兴仄-名词平-动词形容词令仄-名词平-动词使教仄-名词平-动词让分仄-名词名份平-动词王仄-动词平-名词衣仄-动词平-名词冠仄-动词平-名词荷仄-动词平-名词间仄-动词平-名词中间污仄-动词染平-名词中仄-动词平-其它长仄-动词及长幼平-长短漫仄-动词漫出平-形容词漫漫相仄-宰相平-互相燕仄-燕子平-国名翰仄-翰墨平-鸟羽便仄-方便平-安静胜仄-名胜平-经得起胜过为仄-因为平-作为雍仄-州名平-和也占仄-占据平-占卜扁仄-形容词平-名词扁舟治仄-形容词平-动词正仄-形容词副词平-正月判仄-判别平-拼着不仄-否定平-是否助词[不在去声之前读平声]不仄-否定平-是否助词[不在去声之前读平声] 这个“不”我是有深刻教训的,曾经被老师骂过傍仄-依平-同旁浪仄-波平-沧浪强仄-勉强平-强有力施仄-施舍平-施行当仄-相称平-应当正值称仄-相称合适平-称谓要仄-要不要平-约也旋仄-副词俄顷平-动词和仄-唱和平-合好与颇仄-略有平-形容词偏颇供仄-陈设平-供给那仄-无奈平-何也华仄-华山平-华美禁仄-禁止禁令平-经得起殷仄-雷声平-富大重仄-轻重副词平-重叠任仄-听任任务平-动词【二】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者醒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听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看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过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望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忘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平仄不同,意也不同:【便】平声,便便(辨);去声,方便。

【苍】平声,青苍;上声,莽苍。

【禅】平声,禅宗;去声,封禅。

【长】平声,形容词;上声,长幼,长成【称】平声,名称;去声,对称。

《平水韵部》中平仄两读的常见字

《平水韵部》中平仄两读的常见字

(二)古代平仄两读,现在只读仄声的字: 纵、撞、 治、誉、篦、叹、过、亢、忘、望、醒、否、探、 嵌、不、要、胜 这一类字中有些字,在古代读平和 读仄时意义不同,如“纵”,做方位词解,与“横” 相对时读平,做副词“纵然”解时,读仄,现在一 律读仄声。 也有一些字,古代读平和读仄时意义相 同,如“醒”。 但还有一些字,如“过”、“望”、 “不”等,不知古代做何解时读平。
《平水韵部》中平仄两读的常、 长、调、中、重、间、难、强、冠、荷、和、缝、论、燕、 任、咽、便、骑、分、华、兴、攒、予、看、奔、教 这 些字中的大部分字,读平和读仄时意义不同。如“燕”, 做动物名解时读仄,如“春燕”;读国名、地名解时读平, 如“燕国”、“燕山”。 有的字读平和读仄,意义相同, 如“看”。但在《新韵》中,“看”读平和读仄时,其意 义并不完全相同:在表示眼睛的动作时读仄,如“看见”, 如果动作不只是由眼睛完成时,读平,如“看守”、“看 护”。
(三)古代平仄两读,现在只读平声的字: 思、闻、 行、从、吹、王、衣、疏、莹、听旧有平仄两读而意 义不变者:一、忘譬如:“饮茶粤海未能忘”(毛泽 东《和柳亚子先生》)——仄平仄仄仄平平,就是首 句入韵式七律。二、看:譬如:“相看泪眼”(虫 儿)——平平仄仄 虫儿的《柳条青•送友人》在这 里就用了“看”的旧读法。

今古音平仄互异韵字举例(入声韵除外)

今古音平仄互异韵字举例(入声韵除外)

今古音平仄互异韵字举例(入声韵除外)由于“入派三声”,所以部分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变成了平声字。

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入声,在今古的读音上,平仄也恰好相反。

本文特意列举今古平仄相反常见汉字41个,并一一举例,以助大家快速掌握此类情况,避免在日后创作中出错。

今仄古平今平古仄以下各字,普通话读仄声,平水韵读平声。

俱今音:jù平水韵:虞例诗:读晋史(宋·黄庭坚)五言绝句押虞韵题注:熙宁元年叶县作。

天下放玄虚,谁知与道俱。

唯馀范武子,乃是晋诸儒①。

按:① 山谷集注:范宁。

驯今音:xùn平水韵:真例诗:南邻(唐·杜甫)七言律诗押真韵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①不全贫。

惯看宾客②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③四五尺,野航④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⑥暮⑤,相对⑧柴门⑦月色新。

按:① 一作栗② 一作门户③ 一作添④ 一作艇⑤ 一作路⑥ 一作山⑦ 一作篱南⑧ 一作送筒今音:tǒng平水韵:东例诗:醉封诗筒寄微之(唐·白居易)七言律诗押东韵一生休戚与穷通,处处相随事事同。

未死又怜沧海郡,无儿俱作白头翁。

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凭五字中。

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储今音:chǔ平水韵:鱼例诗:和张器先十绝其五(宋·杨万里)七言绝句押鱼韵散尽千金买尽书,短檠雨夜趁三馀。

相如自倚多文富,不问家无担石储。

闽今音:mǐn平水韵:真例诗:送琉书记还长乐其一(宋·释崇岳)七言绝句押真韵相见相从道自亲,妙高峰顶谩因循。

业风忽起波涛恶,一锡飘然到七闽。

篦今音:bì平水韵:齐例诗:谢监丞子长雪中四绝其四(宋·喻良能)七言绝句押齐韵万玉妃来遣目迷,缟裙练帨颤鸾篦。

令人却忆桐川路,粉蕊垂垂照玉溪。

禧今音:xǐ平水韵:支例诗:雨花台其二(宋·唐仲友)七言律诗押支韵促膝红炉拥肉围,浅斟竹叶介繁禧。

明年雪里人应健,醉客诗成语益奇。

戏掬巧争肌玉瑩,快餐不省鬓丝垂。

诗词常用字韵表

诗词常用字韵表

诗词常用字韵表1,平声韵:爹跌迭垤绖耋谍蝶喋牃碟叠节结疖阶皆喈湝秸接揭嗟街孑劫杰诘拮洁颉捷睫偈碣竭截些楔歇蝎协胁邪挟斜偕谐撷携鞋削靴穴学噱耶椰掖噎爷揶憋鳖别蹩捏聂嗫镊蹑啮孽撇瞥切茄缺阙瘸帖贴曰约矱哕撅决诀抉角觉绝掘崛厥蕨獗谲爵嚼攫咧乜咩2,仄声韵:姐解介界疥戒诫届借唶藉褯写血泄泻渫卸屑械亵谢榭懈蟹瀣燮雪血谑也冶野业叶页曳夜液腋咽烨谒靥馌瘪撇且切窃妾怯锲惬却确雀阕阙榷鹊帖铁月乐钥岳说阅悦越跃粤樾玥蹶倔咧列冽烈裂劣猎埒捩鬣略掠灭蔑篾虐疟四开韵:1,平声韵:开揩唉哀埃挨哎嗳皑癌掰擘白拆钗差侪柴豺揣搋呆呔待该陔荄赅乖掴腮鳃塞筛衰摔台苔胎抬骀炱跆薹歪喎灾哉栽斋摘宅择拽拍排俳徘牌簰才偲猜材财裁咳嗨还孩骸怀徊淮槐踝来莱崃徕埋霾2,仄声韵:凯慨恺楷忾欬矮欸嗳蔼霭艾唉爱嫒暧隘嗌碍百佰伯柏摆捭呗败拜稗茝瘥揣踹歹逮代岱贷袋黛迨绐殆怠带待埭戴改丐盖概漑拐怪夬蒯会快侩郐哙狯浍脍块筷塞赛色晒甩帅率蟀太汰态泰外崴仔载宰崽再在窄债寨瘵拽跩迫排派湃采彩睬踩菜蔡海亥骇害嗐坏赖赉睐濑癞籁买劢迈麦唛卖脉霡乃奶奈耐五微韵:1,平声韵:微危巍威偎隈煨微溦薇违围帷闱为圩桅硙唯帏惟维嵬陂杯卑碑背悲谁催衰摧吹炊垂陲捶棰锤椎槌堆飞妃非菲啡绯扉蜚霏肥腓归圭闺硅龟规皈瑰黑嘿嗨亏岿盔窥奎魁揆葵睽逵灰诙恢挥晖辉麾徽回茴洄蛔勒累雷擂檑礌羸罍耒诔呸胚陪培赔尿虽绥隋随遂推颓追骓椎锥没玫枚眉嵋湄楣鹛莓梅酶霉媒煤蕤贼鰂2,仄声韵:伟苇纬炜韪伪尾娓委诿萎痿痏猥卫为未味位畏胃谓猬渭尉蔚慰魏北贝狈孛悖背禙备惫倍焙蓓被辈呗水税睡说璀脆萃啐淬悴瘁粹翠毳队对兑憝敦匪诽菲斐翡肺吠沸费废痱轨诡鬼癸晷簋柜刽贵桂跪傀跬匮馈溃愧聩篑喟悔毁卉汇会荟绘烩讳诲晦贿彗慧秽惠喙蕙垒累磊蕾儡肋泪类酹擂嘞沛霈帔佩配辔髓岁碎谇祟遂隧燧邃穗腿退褪蜕坠缀醊惴赘每美妹浼昧寐魅袂媚蕊芮汭锐睿瑞给咀嘴最晬醉罪哪馁内六豪韵:1,平声韵:凹熬遨嗷廒獒螯謷鳌翱鏖包苞孢胞龅剥煲褒雹薄标彪骠膘镖飙瀌镳操糙曹嘈漕槽抄吵钞怊超绰焯巢朝嘲潮交郊姣胶蛟跤鲛浇娇骄教椒焦蕉礁矫嚼刀叨忉捯刁叼凋碉雕貂皋高膏篙羔糕睾捞劳痨牢醪撩辽疗聊僚嘹獠潦缭燎寥猫毛牦髦矛茅锚冇喵苗描瞄孬呶挠抛泡脬刨咆狍庖炮袍剽漂缥飘嫖瓢悄跷硗锹敲橇乔侨峤桥翘憔樵瞧搔骚缫臊捎梢稍艄鞘烧勺芍韶叨涛绦掏滔韬逃桃陶萄啕淘醄鼗削逍消宵绡硝销霄枭骁虓猇萧潇箫嚣淆幺吆夭妖约要腰邀爻肴尧侥姚窑谣摇徭遥瑶遭糟凿钊招昭着朝蒿薅号蚝毫嗥豪壕嚎濠佻挑祧条迢笤龆髫调蜩蓨尻饶荛娆2,仄声韵:袄媪坳拗傲骜奥澳懊墺饱宝保葆堡褓鸨报刨抱鲍豹爆暴曝表婊裱摽鳔草吵炒角侥佼狡饺绞铰皎矫脚搅湫缴剿叫轿觉校较教酵窖醮嚼导岛捣倒祷蹈到焘道盗悼稻吊钓调掉杲搞缟槁镐稿告诰膏老佬姥潦烙落酪唠涝了蓼燎尥料撂瞭镣卯峁泖昴铆眊耄茂冒帽瑁贸袤瞀懋貌杪眇秒渺缈藐邈妙庙恼脑瑙闹淖跑奅泡炮疱殍莩漂瞟票漂骠巧悄雀愀壳俏诮峭鞘窍翘撬扫嫂埽瘙臊少劭绍哨潲讨套小晓孝哮肖笑校效啸杳咬舀窅窈药要钥鹞耀曜早枣蚤澡藻皂唣灶造噪燥躁爪找沼召诏照兆赵棹罩肇好郝号昊淏耗浩皓皞颢灏挑窕眺跳粜考拷烤铐靠犒鸟袅嬲尿扰绕七尤韵:1,平声韵:抽瘳仇俦帱畴筹踌惆绸稠酬愁丢都兜篼唗勾沟钩句佝篝齁候喉猴瘊纠赳鸠究阄揪啾鬏抠眍芤溜熘蹓刘浏留馏骝榴瘤流硫镏鎏搂娄楼耧蝼髅眸哞牟侔谋缪鍪妞牛讴沤瓯欧殴鸥丘秋楸鳅囚泅求逑球赇裘虬酋遒璆收熟搜嗖馊廋飕艘偷头投骰休咻庥修蓨羞馐优忧攸悠呦幽尤犹疣鱿由邮油柚铀莜游蝣猷舟州洲诌周粥轴邹驺诹陬剖抔柔揉煣糅蹂2,仄声韵:丑瞅臭斗抖蚪陡豆逗痘读窦苟狗笱勾构购诟垢够遘媾彀吼后逅厚候鲎九久玖灸韭酒旧臼舅咎疚柩救厩就鹫口叩扣寇蔻柳绺六陆遛馏溜镏搂篓陋镂漏露喽某扭忸纽拗呕偶藕怄沤糗手守首寿受授绶狩售兽瘦叟擞薮嗽透朽宿秀绣锈琇岫袖臭嗅友有酉卣莠牖黝又右佑祐幼侑囿宥柚釉鼬诱肘帚纣酎绉皱咒宙轴胄昼繇骤籀走奏揍掊肉否缶八寒韵:1,平声韵:安桉氨鞍庵谙扳颁班斑癍般搬参餐残蚕惭觇搀婵禅蝉馋谗巉孱潺缠躔蟾川穿传船椽汆撺蹿攒丹担单殚箪眈耽聃端帆番幡藩翻凡矾烦墦蕃璠膰燔蹯樊繁干玕杆肝竿甘泔柑尴关观纶官倌棺冠鳏瘝邗鼾酣憨汗含晗焓函涵韩寒欢獾还环桓萑锾寰缳鹮鬟刊看勘堪戡龛宽潘攀爿胖盘槃磐蟠蹒三叁毵山舢芟杉衫删姗珊栅跚苫扇煽潸膻闩栓拴酸坍贪摊滩瘫坛昙谈锬痰弹覃潭檀弯塆湾剜蜿丸纨完玩顽烷宛占沾毡粘谵瞻专砖钻躜边砭编煸蝙鞭掂滇颠巅癫戋笺尖奸歼坚间肩艰监兼鹣菅渐煎缄捐涓娟鹃圈镌蠲朘年拈蔫黏片扁偏篇翩便骈蹁谝千仟阡芊迁钎佥签牵铅悭谦愆骞搴钤黔前虔钱钳掮乾潜悛圈权全诠荃铨痊筌醛泉拳蜷鬈颧天添田佃畋钿恬甜湉填阗仙籼先纤跹忺掀锨鲜闲娴痫贤弦舷咸涎衔嫌轩宣萱喧暄谖儇翾玄悬旋漩璇咽胭烟恹殷焉嫣阉淹腌湮燕延蜒筵严言妍研岩炎沿盐阎颜檐鸢鸳冤渊元园鼋员圆垣援湲媛袁猿辕原源缘兰拦栏岚婪阑谰澜斓蓝褴篮峦孪娈挛鸾谩蛮蔓馒瞒囡男南喃楠难然蚺髯燃湍团抟簪咱连奁莲涟怜帘联廉镰眠绵棉2,仄声韵:俺埯唵揞岸按案暗黯阪坂板版钣舨办半伴拌绊扮瓣惨灿粲璨产铲谄阐。

“古音平仄两读字表”,敬请古诗词爱好者收藏

“古音平仄两读字表”,敬请古诗词爱好者收藏

“古音平仄两读字表”,敬请古诗词爱好者收藏几年来,我在《今日头条》发表了3000多首格律诗词(请翻看我的头条主页),由于诗作格律严谨,有一定意境,受到众多粉丝及古诗词爱好者的喜爱。

不过,时不时有诗友质疑我的作品平仄出律,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平水韵有许多平仄两读的字,造成了误解。

所以现在把“古音平仄两读字表”发在这里,敬请诗友们收藏!它一定会对你的欣赏、创作格律诗词有帮助!古音平仄多读字表【醒】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听】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看】平仄两读意义不变【望】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忘】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凭】平仄两读意义不变【莹】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狰】平仄两读意义不变【渐】平仄两读意义不变【颔】平仄两读意义不变【髁】平仄两读意义不变【敲】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刨】平仄两读意义不变【钞】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缭】平仄两读意义不变【挠】平仄两读意义不变【钿】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叹】平仄两读意义不变【喷】平仄两读意义不变【菌】平仄两读意义不变【疏】仄——名词平——形容词【扇】仄——名词平——动词【烧】仄——名词平——动词【行】仄——名词平——动词【乘】仄——名词平——动词【从】仄——名词平——动词【传】仄——名词传记平——动词【闻】仄——名词名誉平——动词【调】仄——名词曲调平——动词调和【论】仄——名词平——动词【骑】仄——名词平——动词【观】仄——名词平——动词【兴】仄——名词平——动词形容词【令】仄——名词平——动词使【教】仄——名词平——动词让【分】仄——名词名份平——动词分别【王】仄——动词平——名词【衣】仄——动词平——名词【冠】仄——动词冠军平——名词【荷】仄——动词平——名词【间】仄——动词平——名词中间【污】仄——动词染平——名词【中】仄——动词中风、中兴平——其它【长】仄——动词及长幼平——长短【漫】仄——动词漫出平——形容词漫漫【相】仄——宰相平——互相【燕】仄——燕子平——国名、地名【翰】仄——翰墨平——鸟羽【便】仄——便利平——安静【胜】仄——名胜平——经得起胜过【雍】仄——州名平——和也【占】仄——占据平——占卜【扁】仄——形容词平——名词扁舟【治】仄——形容词平——动词【正】仄——形容词副词平——正月【判】仄——判别平——拼著【傍】仄——依平——同旁【浪】仄——波平——沧浪【施】仄——施舍平——施行【当】仄——相称适当平——应当正值【称】仄——相称合适平——称讚【要】仄——重要平——要求【旋】仄——副词俄顷平——动词【和】仄——唱和平——合好与【颇】仄——略有平——形容词偏颇【供】仄——陈设平——供给【那】仄——无奈平——何也【华】仄——华山姓平——华美【禁】仄——禁止禁令平——经得起力所胜任【殷】仄——雷声平——富大【重】仄——轻重副词平——重叠【任】仄——信任平——表示负荷姓【妻】仄——以女妻人平——夫妻【丧】仄——丧失平——丧葬【抢】仄——动词平——突也【将】仄——持也送也平——将帅【予】仄——赐予平——我也【誉】仄——名词平——动词【铺】仄——店铺平——铺盖【禅】仄——动词封禅平——名词【夭】仄——夭折平——夭夭【号】仄——号令平——号呼【操】仄——操行平——操持【炮】仄——枪炮平——炮製【磨】仄——磨磐平——琢磨销磨【些】仄——楚些平——些微少也【更】仄——更加平——三更【横】仄——蛮横平——纵横【盛】仄——茂盛平——盛受。

平仄两音字与今平古仄字表

平仄两音字与今平古仄字表

平仄两音字与今平古仄字表疏仄-名词平-形容词难仄-名词平-形容词扇仄-名词平-动词烧仄-名词平-动词行仄-名词平-动词吹仄-名词平-动词思仄-名词平-动词乘仄-名词平-动词从仄-名词平-动词传仄-名词平-动词闻仄-名词平-动词调仄-名词平-动词论仄-名词平-动词骑仄-名词平-动词观仄-名词平-动词兴仄-名词平-动词形容词令仄-名词平-动词使教仄-名词平-动词让分仄-名词名份平-动词王仄-动词平-名词衣仄-动词平-名词冠仄-动词平-名词荷仄-动词平-名词间仄-动词平-名词中间污仄-动词染平-名词中仄-动词平-其它长仄-动词及长幼平-长短漫仄-动词漫出平-形容词漫漫相仄-宰相平-互相燕仄-燕子平-国名翰仄-翰墨平-鸟羽便仄-方便平-安静胜仄-名胜平-经得起胜过为仄-因为平-作为雍仄-州名平-和也占仄-占据平-占卜扁仄-形容词平-名词扁舟治仄-形容词平-动词正仄-形容词副词平-正月判仄-判别平-拼着不仄-否定平-是否助词[不在去声之前读平声]不仄-否定平-是否助词[不在去声之前读平声] 这个“不”我是有深刻教训的,曾经被老师骂过傍仄-依平-同旁浪仄-波平-沧浪强仄-勉强平-强有力施仄-施舍平-施行当仄-相称平-应当正值称仄-相称合适平-称谓要仄-要不要平-约也旋仄-副词俄顷平-动词和仄-唱和平-合好与颇仄-略有平-形容词偏颇供仄-陈设平-供给那仄-无奈平-何也华仄-华山平-华美禁仄-禁止禁令平-经得起殷仄-雷声平-富大重仄-轻重副词平-重叠任仄-听任任务平-动词【二】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者醒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听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看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过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望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忘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平仄不同,意也不同:【便】平声,便便(辨);去声,方便。

【苍】平声,青苍;上声,莽苍。

【禅】平声,禅宗;去声,封禅。

【长】平声,形容词;上声,长幼,长成【称】平声,名称;去声,对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仄两读和平声异韵字”表(初编之一)A、欸:(1)五部平声十灰。

鸟开切,叹也。

(2)五部上仄十贿。

于改切,应答声。

B、扁:(1)七部平声一先。

方连切,小舟也。

(2)七部上仄十六铣。

不免切,扁形不圆也。

榜:(1)十一部平声八庚。

薄庚切,笞打也。

通“搒”(2)二部上仄二十二养。

薄扛切,木片也。

通“牓”。

(3)十一部去仄二十四敬。

北孟切,船桨也。

般:(1)七部平声十四寒。

北安切,一般也。

(2)七部平声十五删。

北关切,还师也。

亦作“班”。

C、虫:(1)一部平声一东。

尺龙切,虫子也。

(2)三部上仄五尾。

许伟切,毒蛇也。

通“虺”。

重:(1)一部平声二冬。

茶工切,重复也。

(2)一部上仄二肿。

直垅切,轻重之重。

(3)一部去仄二宋。

柱用切,再也、更为也。

从:(1)一部平声二冬。

此龙切,服从也。

(2)一部去仄二宋。

疾用切,随行也。

坻:(1)三部平声四支。

斥衣切,水中高地,渚也。

(2)三部上仄四纸。

诸氏切,陇阪也。

槌:(1)三部平声四支。

初灰切,捶击器具也。

(2)三部去仄四寘。

迟堆切,悬挂蚕箔的木柱。

C荠:(1)三部平声四支。

蒺藜也。

(2)三部上仄八荠。

甘菜也。

吹:(1)三部平声四支。

吹风也,动词。

(2)三部去仄四寘。

尺伪切,鼓吹也、吹奏也,名词。

除:(1)四部平声六鱼。

除夕、阶除也。

(2)四部去仄六御。

迟倨切,除去也。

禅:(1)七部平声一先。

佛禅也。

(2)七部去仄十七霰。

顺汗切,封禅、登禅也。

穿:(1)七部平声一先。

孔洞也。

(2)七部去仄十七霰。

尺绢切,贯穿也。

传:(1)七部平声一先。

传授也。

(2)七部去仄十七霰。

直恋切,传记也;知恋切,驿车也。

操:(1)八部平声四豪。

持执也。

(2)八部去仄二十号。

节操也。

无名学诗笔记简编(三)-------近体诗的用韵一、基本原则1、正例押平水韵,变例押仄韵。

(仄韵律诗,亦可视为入律古风)2、正例偶句押韵,变例奇偶异韵(双用韵)。

3、一韵到底,不得通韵(旧称独韵式)。

忌出韵、落韵。

二、用韵标准------平水韵(见附表)1、宽韵:东、支、虞、真、先、阳、庚、尤次宽:冬、鱼、元、寒、萧、豪、歌、麻中韵:微、齐、文、删、灰、侵窄韵:青、蒸、覃、盐险韵:江、佳、肴、咸2、一字两韵(见附表)3、用韵禁忌(1)出韵:又称“落韵”、“窜韵”、“走韵”,大忌。

无论诗意如何,也算不及格。

是否出韵,要视写作年代和韵字归部而定。

(2)单韵: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用偶不用单,乃见正格”。

强调了韵数崇双忌单的规矩。

(3)凑韵:又称“趁韵”、“挂脚韵”。

(4)重韵:又称“一韵两押”,大忌。

严格说,异字同义的韵字也在禁忌范围。

如:“芳”、“香”,“忧”、“愁”之类。

(5)倒韵:指为迁就韵脚而将连绵字、复音字颠倒使用。

三、首句入韵问题1、五言律绝:正例首句不入韵,变例首句入韵。

七言律绝:正例首句入韵,变例首句不入韵。

2、原由:按韵理,诗首句入韵不合同声相应的韵律要求,故古人把五七言律诗称为四韵诗、五七言绝句称为为二韵诗。

五律脱胎于魏晋后的五言古诗,多首句不入韵,主要因十字两句,韵位不宜过密,所以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

七律一说残留柏梁体和燕歌行句句入韵的遗迹,又因十四字两句,韵位在首句显得过疏,所以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

四、首句衬韵问题------旧称“孤雁出群韵格”明谢榛《四溟诗话》:“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

1、概念:衬韵,又叫借韵。

指格律诗首句不用本韵,先借邻韵衬垫,以实现破除韵隔累同、增强韵趣的效果。

2、源起:始于盛唐,兴于晚唐,至宋成一时风尚。

3、邻韵关系:(1)东冬(2)江阳(3)支微齐(4)鱼虞(5)佳灰(6)真文元(半)(7)寒删先元(半)(8)萧肴豪(9)庚青蒸(10)覃盐咸4、借衬规则:(1)仅限于用于首句;(2)只有同一类中的两个韵部才能互为邻韵,(3)歌、麻、尤、侵四个韵部无邻韵。

五、几种特殊的韵格(1)双用韵格:奇偶异韵,句句用韵。

(2)奇句句脚双声相协:即奇句句脚虽不用韵,但讲究双声相协。

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首句“歧王宅里寻常见”和第三句“正是江南好风景”两个奇数句中,“见”和“景”为双声相协。

(3)葫芦格:一般限于六韵十二句的试帖诗。

除首句外,前两联用甲韵,后四联用近似的乙韵,先二后四,先小后大,有如葫芦,故名。

(4)辘轳格:除首句外,在二、四的偶句韵脚上用甲韵,在六、八的偶句韵脚上用甲韵的邻韵(乙韵)。

两韵双入双出,有如辘轳取水,故名。

(5)进退格:除首句外,二、六句相隔用甲韵,四、八句相隔用甲韵的邻韵(乙韵)。

两韵间隔相押,一进一退,故名。

无名学诗笔记简编(四)-------近体诗的对仗(上)一、基本原则五七言律诗:正格:首尾两联散句,颔颈两联对仗变格:与正格不合的对仗情况五七言绝句:正格:两联散句。

变格:一联以上对仗。

五七言排律:正格:首尾散句,其余皆对。

变格:每联对仗。

二、五七言律诗对仗变格1、宗楚客体:又称“全首对”,即四联皆对。

始见于梁简帝萧纲的《登烽火台》、《楚妃叹》等诗。

唐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学用此法,被时人称为宗楚客体。

2、首尾不对体:又称“无对仗体”,即全诗皆散句,无一联对仗,极其罕见,也可视为古体诗的变体。

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首联增对体:“富对仗”的一种,即首、颔、颈三联对仗,尾联用散句。

4、尾联增对体:“富对仗”的一种,即颔、颈、尾三联对仗,首联用散句。

注意:因对仗行文严谨,故不适合于尾联作结。

所以一般尾联对仗,例用流水对或接近散句的半对半不对,以增强流动感,并暗暗回应尾联不对仗的规则。

5、前半首对仗体:即首、颔两联对仗,颈、尾则用散句。

其实,这是把颈联的对仗移到了首联对仗,从而造成全诗前半首对仗,后半首不对仗。

此种情况极其罕见。

如:杜甫《客亭》。

6、偷春体:又称“换柱对”,即首、颈两联对仗,颔联则用散句(或半对半散),多见于五律。

这种本该在颔联的对仗,提前换到首联去用的情况,类似于梅花先于百花开放,偷取了春色一般,故名。

注意:采用偷春体,有时为回应颔联必对的规则,也可以在颔联使用半对半散的形式。

7、蜂腰体:“贫对仗”的一种,又称“蜂腰格”,即首、颔、尾三联散句,仅颈联对仗,多见于五律。

这种颔联不对之后,形成了两头有宽松的散句而中腰却用骈偶紧束的情况,类似于蜜蜂的细腰一般,故名。

(1)注意:采用“蜂腰体”后,首颔两联散句必须遵循“十字格法”(即“十字叙一事法”)各叙一事,然后让颈联在语意上总束,意贯上两联。

(2)注意:采用“蜂腰体”,最好在颔联用些似对非对的句子,暗暗回应律诗颔联必对的要求。

8、颈联不对体:“贫对仗”的一种,即仅颔联对仗,首、颈、尾则用散句。

注意:一般而言,颈联处于律诗之颈,颈联不对仗犹如一诗折颈,是断不容许的。

但特殊情况下,律诗颈联也可不对仗。

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无名学诗笔记简编(五)-------近体诗的对仗(中)三、对仗的类型:1、工对:又称“的名对”。

(举例略)2、邻对:门类邻近的词语相对。

(见无名氏《词林典掖》三十门)3、宽对:按词性相同成对。

四、对仗的语音修辞1、借音对:旧称“声对”。

甲乙两字义类相左,如甲(乙)的同音字中有与乙(甲)义类相同的字,就借甲(乙)之音,而取其同音异字之义与乙(甲)相对。

如:张子容诗:“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

柏谐音“百”对“九”,造成数目对。

2、叠音对:又称“连珠对”。

即将同一字词重叠,再两两相对。

分单组叠音对和多组叠音对。

如:范成大《早发竹下》:“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3、双声对:把两组双声字(词)相对。

分声母不同和声母相同两类。

如:“参差”(属清母双声词)对“迢递”(属定母双声词),则各句所用双声不同。

又如:“寥落”(属来母双声词)对“流离”(属来母双声词),则各句所用双声相同。

4、叠韵对:两组叠韵词相对。

如:“窈窕”对“嬋娟”。

5、双声叠韵对:以双声词(叠韵词)对叠韵词(双声词),或以双声加叠韵词对双声加叠韵词。

注意:在对仗的一联中,如一句中用了双声词或叠韵词,也必须在另一句相同位置使用双声词或叠韵词,否则会不平衡和谐调,被诗家指为“跛”,诗病之一也。

五、对仗的词汇修辞1、借义对:(1)当甲字是单音字时,甲字字面义不能与乙字相对,就取甲字的另一义与乙字相对,甲字必须是多义字。

(举例略)(2)奇对:当甲词是复音词时,拆取复音词中一字,与乙词中相同位置的一字相对。

如“行李”对“诛茅”,是拆“李”(取其桃李义)对“茅”。

2、互成对:指同一义类的两个并列成分用在一句中,再两两相对。

即只要本句同类词语连用,就有了两两连用互成的意思。

如“琴瑟”对“山川”。

3、双拟对:指出句中用几个相同的字,既本句自对,又与对句的几个相同的字互对。

如:“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4、虚实对:唐人称“双虚实对”。

其成立条件是:要有两个并列的虚字对两个并列的实字。

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中,“天地”对“有无”。

无名学诗笔记简编(六)-------近体诗的平仄变体1、丁卯体:为唐许浑所创,就是全诗基本按照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只是颔联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和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句中的第五字平仄互换,并且只固定在七律的颔联上.因许浑晚年居住在丁卯桥,故世人又称此体为丁卯句法.因为一般而言平头仄脚句的后三字是不能改成“仄平仄”的,而仄头平脚句的后三字也不能改成“平仄平”的,所以这是一种变体。

2、折腰体:一般多见于绝句。

律诗折腰体就称为“八句折腰体”。

特征是:首联和颔联失粘,首联平仄基本和颔联的平仄一致。

接下来的颈联再和颔联相粘,这样下四句符合律体正格,前四句不符合,就如人弯腰一样,故称之。

3、顺风体:就是全诗各联都用首联的平仄,联与联之间不相粘,读起来好象顺风一样,故名。

4、古律体:指字数、句数、押韵、对仗和律诗基本相同,而平仄似古风,不合律诗体式。

如:唐崔灏的《黄鹤楼》。

律诗定型后,诗人有意识按照古律体创作,有追求古调的风尚。

5、吴体:是一种变体,原来自于俚俗,诗人多不屑为之。

后杜甫、皮日休之流刻意为之,方有一席之地。

主要特征是:基本符合律诗要求,但平仄和粘对不符合律诗要求,类似于古风。

典型诗例是杜甫的〈愁〉一诗,标明采用吴体。

该体在唐以后,少有人提及。

吴体的平仄一般按杜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