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电路中起着限制电流流动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量电阻值,科学家们发展出了伏安法这一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值的一种实验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即R=U/I。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者电流来观察电阻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连接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调节电流:将电流表的量程调至适当范围,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所需电流值。

3.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4.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将测得的电压值除以电流值,即可得到电阻的数值。

三、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个不同的电阻值进行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应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阻数值。

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直线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应该呈现线性关系。

通过绘制电压-电流图像,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线性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 非线性关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可能呈现非线性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电阻器本身的特性或者电路中其他元件的影响所导致的。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压-电流图像的形状来判断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3. 温度影响:电阻值与温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器的温度来观察电阻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四、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主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电源波动、电路接触不良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2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2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2页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伏安法测电阻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和分析电阻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表现。

3.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欧姆定律,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具体来说,已知流过电阻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阻值:R = U / I其中,R为电阻值(单位:Ω),U为电阻两端的电压(单位:V),I为流过电阻的电流(单位:A)。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伏安法测电阻实验需要电源、电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和导线等。

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将这些器材准备齐全,并检查其性能。

2.连接电路: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按照正确的方法连接在电路中。

注意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阻器两端。

同时,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短路或开路。

3.调节电阻器:将电阻器调节到适当的阻值,以便在实验中获得合适的电压和电流。

4.调节电压和电流:调节电源的电压,以便得到需要的电流和电压值。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5.计算电阻值:根据实验记录下的电压和电流值,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注意对于不同的电阻值,可能需要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精度。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也相应增大。

这说明电阻器的阻值是线性变化的。

2.通过计算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电阻值,可以发现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幅度逐渐减小。

这可能是因为电阻器具有一定的温度系数,导致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增加。

3.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平均电阻值为187.5Ω(平均电阻值=(50+100+150+200+250)/5)。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观察了电阻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表现,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目的:会用伏安法(即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实验原理:R=U/I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定值电阻、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 3)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三次,分别读出对应
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并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4)断开开关,计算定值电阻R阻值,并算
出三次阻值的平均值填入表格:
5)先拆除电源两极导线,再拆除其它部分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位置;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
③电压表选用0-3V量程,电流表选用 0-
0.6A;
④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使电流“+”进“-。

”出;
③可以先连“主电路”即由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接电压表;
⑤注意分度值,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上的数值.
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经小组讨论后,填写下表。

其中实验心得应包含:
1、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2、实际实验与模拟实验的比较,
3、使用软件模拟的体会。

1、电路中有哪些电路元件,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实验证明,对一定的导体来说,即在________不变时,流经_______ 电流与加在________ 电压成比。

3、为什么每次实验的数据会有差异?
4、被测电阻的平均阻值有什么实际意义?。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加深对电路中电功率和电阻的理解。

实验仪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等。

实验步骤:
1. 将实验仪器接线连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打开电源,调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使其能够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3. 依次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记录下测量值。

4. 根据测量值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

实验数据:
小灯泡电压,V = 6V。

小灯泡电流,I = 0.5A。

实验结果:
根据测量值计算得到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P = V I = 6V 0.5A = 3W。

小灯泡的电阻为R = V / I = 6V / 0.5A = 12Ω。

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验证了伏安法在测量电路中电功率和电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也加深了对电路中电功率和电阻的理解。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利用伏安法测量了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实验目的达到。

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电路中电功率和电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设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2.掌握各种电阻原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3.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1.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原件当一电阻元件两端加上不同的直流电压U时,元件内则有相应的电流I流过,以电流I为纵坐标,电压U为横坐标,做出I−U关系曲线,这便是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通常情况下,导电金属丝,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所示。

这类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其阻值是一个不随I,U变化的常量。

对于像晶体二极管,热敏电阻等元件,他们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这类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其阻值不是一个常量。

图(1)2.测量电路的选取利用伏安法测电阻常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类型测量电路。

由图可以得出,测量电路的选取在于电源的选取,变阻器R的选取和电表的选取以及连接方式等几方面。

(1)电源的选取实验时常用的直流电源有三种: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流电源和固定电压源(如干电池等)。

实验时电源的选取应使所选电源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同负载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相同或稍大较为理想,余量过大浪费电能,会使调节变粗,若使用不慎也易损坏电表。

(2)变阻器的选取与连接方式变阻器的用途是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使其达到某一指定的数值,或使其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为此,实验中常用变阻器组成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如上图所示。

分压电路是通过变阻器R的滑动端的移动来改变R X两端的电压;限流电路是通过改变变阻器R的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

实验中如能选用合适的直流稳压电源或是稳流电源,一般可不采用变阻器控制电路。

如选用固定电压电源,则需用变阻器来调节R X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按如下考虑:如所选电源的额定电流大于负载R X的两倍以上,宜选用分压电路。

该电路调节的范围宽且可以调为零值。

实验中希望改变R时,负载R X两端的电压变化要尽量均匀,否则调节困难,给实验带来不便。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学习并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伏安法测量电阻,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目的:1. 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伏安表进行电阻测量。

3. 建立对电路中测量误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直流电源2. 电阻箱3. 伏安表4. 电压表5. 电流表6. 连接线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阻箱相连,再将电阻箱与伏安表和电流表相连,电流表与电阻箱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线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根据实验需求,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适当的范围。

3. 测量电阻:首先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然后用伏安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的电流。

4.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可以计算出所测电阻的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不同的电压和电流下,进行了多次实验测量。

得到的数据如下:电流值(A) 电压值(V) 电阻值(Ω)0.5 2.5 5.01.0 3.0 3.01.5 3.52.32.0 4.0 2.0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通过伏安法测量的电阻值较为准确。

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并且随着电流的增大,计算出的电阻值逐渐接近理论值。

这表明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是可靠和有效的。

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差,包括仪器本身的误差和操作时的误差。

其中,仪器本身的误差是由于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限制所引起的。

操作时的误差可能来自于电压、电流的测量读数不准确,以及连接线的电阻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伏安法测量了电阻,并得到了可靠的测量结果。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并对误差的分析和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对我们今后在工程实践和科研中进行电阻测量和数据分析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心得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心得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心得#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心得## 引言电阻是电学基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用于描述电路中电流通过时的阻碍程度。

伏安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伏安法实验,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并深入理解电阻的意义和作用。

## 实验内容1. 搭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

2. 使用直流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调节电源输出和互感电流的大小。

3. 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4. 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5. 根据所测得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计算出电阻值。

6. 重复测量和计算过程,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元件,包括电源、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

2.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保证电路的连接正确无误。

3. 打开电源,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其保持稳定在一定的数值。

4. 使用导线连接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的电压表,保证连接牢固且接触良好。

5. 使用导线连接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的电流表,同样保证连接牢固且接触良好。

6. 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7. 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8. 计算电阻值,根据所测得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使用欧姆定律即可得到电阻的值。

9. 重复测量和计算过程,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实验结果通过一系列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组电阻测量结果。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验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方法和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各项测量和计算工作,并且要保持实验环境的良好状态。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可靠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思维的敏锐和工作的细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电阻率测量实验报告

电阻率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阻率的测量方法。

2. 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电阻率是描述材料对电流阻碍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与电阻(R)、长度(L)和横截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ρ = R (L/A)。

本实验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通过测量电阻丝的长度、直径和电阻值,进而计算出电阻率。

三、实验仪器1. 电阻丝:直径为0.1mm,长度为1m。

2. 电流表:量程为0~0.6A,精度为0.1A。

3. 电压表:量程为0~15V,精度为0.5V。

4. 直尺:量程为0~1m,精度为0.1mm。

5. 秒表:精度为0.1s。

6. 导线:若干。

7. 电源:电压为5V,输出电流可调。

四、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丝的长度:使用直尺测量电阻丝的长度,记录为L(单位:m)。

2. 测量电阻丝的直径:使用直尺测量电阻丝的直径,记录为d(单位:mm),计算横截面积A = π (d/2)^2(单位:mm²)。

3. 接通电路:将电阻丝接入电路,串联电流表,并联电压表,接通电源。

4. 测量电压和电流:调节电源输出电流,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重复多次,取平均值。

5. 计算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R = U/I(单位:Ω)。

6. 计算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ρ = R (L/A)(单位:Ω·m)。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长度L (m) | 直径d (mm) | 横截面积A (mm²) | 电压U (V) | 电流I (A) | 电阻R (Ω) | 电阻率ρ (Ω·m) || :--------: | :--------: | :--------------: | :-------: | :-------:| :-------: | :------------: || 1.00 | 0.10 | 7.854×10^-4 | 5.00 | 0.50 | 10.00 | 1.27×10^5 |六、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阻率ρ与电阻R、长度L和横截面积A之间的关系符合电阻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座号 日期
一、实验题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二、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灯工作时的电阻。

三、实验原理: 。

实验方法: 法
四、实验器材:学生电源、2.5V小
灯泡、开关、导线、测量灯泡两端
电压的 、测量通过灯泡
电流的 、改变灯泡两端电
压和通过其电流的。

五、实验电路图:
六、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①开关应 。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
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
处。

④爱护实验器材。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微弱发光、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
2.5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七、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 。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1灯丝暗红1
2微弱发光 1.5
3正常发光 2.5
八、问题讨论:分析上表数据,你会发现:随着灯丝发光亮度的增加,
你测出的灯丝电阻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
呢?答: 。

习题:
1、小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设计的电路图中有1处错误,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改正在原
图上。

然后按照改正好的电路图,将没有完成的实物图连接好。

2、小刚同学测量2.5V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如图:
(1)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
打“×”,若没有发现错误,闭合开关,会出现 现象.在图中补画出正确的连
线.闭合开关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端(填“A”或“B”);
实验次数123
电压U/V 2.0 2.5 2.8
电流I/A0.200.240.25
(2)小刚改正错误后,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如右表:
则第1次测得的小灯泡的电阻为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
电阻为________Ω。

从表中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3、下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⑴在图中的圆圈内填入电流表、电压表的符号;
⑵某同学规范操作,正确测量,测得3组实验数据分别是:U1 = 2.4V,I1 = 0.20A;U2 = 4.5V,I2
= 0.38A;U3 = 6.0V,I3 = 0.50A。

请你在虚线框内为他设计一个表格,并把这些数据正确填写
在你设计的表格内。

P
R0
R x
S
⑶、根据表格中数据,请你算出待测电阻R x≈ 。

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