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基本经济制度》学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基本经济制度》是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习的基本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内容。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坚持。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思维能力,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一些理论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案例和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经济制度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内容。
2.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坚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别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
2.问题探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经济制度与个人利益、社会责任等问题。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相关案例和问题。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基本经济制度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内容。
通过呈现相关理论概念,让学生对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实例分析、图表展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知识,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有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内涵和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深刻,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区别、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等,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提高认识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
2.使学生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难点: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2.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案例,分析基本经济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案例材料:收集与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实际案例。
4.视频资料: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或图片,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基本经济制度。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基本经济制度》教案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基本经济制度》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八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公民在其中的权利和义务。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常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我国的经济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合作、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难点:理解不同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讨论题目,提前发给学生。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内容。
3.安排教学场地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案例中的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基本经济制度》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各种经济制度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理解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经济现象较多,但缺乏对经济制度的系统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并通过深入分析,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各种经济制度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难点:各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各种经济现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经济制度。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经济现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基本经济制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和教学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演示和分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3.制作好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基本经济制度。
例如:某同学在家里帮忙做生意,了解到了家庭经济制度;或者某同学在农村亲戚家体验到了农村经济制度。
5.3 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存在于公有制经济里,也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里
判断:课本P75探究与分享琦琪几位亲人的收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内容
基本经济制度
课型:新授
课时: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知道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健全人格:理性平和、积极向上、有效学习、友爱互助
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
修改意见
复习巩固
1.我国的本政治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教学
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
自主学习: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内容、地位、意义、措施
教给学生做题方法,培养学生做题能力
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板书设计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业设置
知识点记忆 实践学习手册
课后反思
阅读课本标划出重点内容
交流讨论;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判断
交流讨论:在你的生活范围内,你知道哪些具体所有制经济形式,简单介绍分享给大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5.3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
理解基本经济制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二、教学重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
基本经济制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避免片面化或抽象化。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基本经济制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我国不同经济领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哪些经济领域?”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察展示的图片或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识到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经济领域,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活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经济领域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基本经济制度。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10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强调基本经济制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展开,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本节课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常识,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效果有很大影响,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和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难点: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课件:教师自己制作或使用教材配套课件。
3.案例材料: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与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经济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教材,呈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基本经济制度”,本节课的内容是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材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阐述了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法治观念,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较为模糊。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但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制度规定缺乏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从更深层次理解和分析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现象中提炼出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制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认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经济秩序。
4.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3.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经济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经济制度。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4.启发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现象中发现和总结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件。
2.准备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
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2.识记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国家采取的政策。
3.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国家采取的政策。
二、自主预习
1.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和。
3.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4.国家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5.国家保护、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三、合作探究
春节前夕,小华和爸爸回家探亲,一家人高兴地谈论起来:
小华的爸爸:“我们公司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今年投资5亿元,新上一个汽车刹车盘的项目,明年产值能达到30亿元。
”
小华的二叔:“我们的橡胶公司虽然是乡镇企业,可是产品远销欧美,今年光税收就上缴60万元。
”
小华的婶婶:“我在我们村里二孟开的制板厂工作,上班不出村,年收入2.5万元。
”
小华的三叔:“我在韩资企业,今年年薪10万元。
”
小华的四叔:“现在的生活好了,我开的小饭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1)小华的五位亲人所从事的职业分别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
(2)你从小华一家的幸福生活中感悟到了什么?
四、随堂演练
1.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旧保持主导地位,共有310家,占总数的62.00%;实现营业收入40.9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12.09%。
由此可以看出()
A.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C.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3.在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铁路部门实行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
在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属于()
A.外资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国有经济
4.王大拿投资3 500万元成立“大拿山庄”,发展旅游业。
赵玉田投资3万元成立“玉田花卉店”,从事鲜花种植、租赁业务。
领导能力强的谢永强被选任为镇供电所所长后,该所很快成为全镇的龙头企业。
材料中出现的经济主体所属的经济成分依次是()
A.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有经济
B.私营经济个体经济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国有经济
D.外资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
5.目前,活跃在城乡的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的“草根经济”群体,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草根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①可以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②可以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③对城乡共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④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生产资料公有制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国有成分集体成分
3.主导力量
4.保护鼓励指导
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引导
合作探究(1)小华的爸爸:国有经济;小华的二叔:集体经济;小华的婶婶:私营经济;
小华的三叔:外资经济;小华的四叔:个体经济。
(2)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堂演练
1.D
2.B
3.D
4.C
5.A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
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是我最大的快乐。
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
请您阅读此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
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
在此我深表感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你的宝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
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
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走向美
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