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填空题1.喀斯特地貌⑴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______ ,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⑵分布:广西、贵州、。

2.分类3.河流地貌4.风沙地貌的分类5.海岸地貌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J”,错误的画“X”。

1.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广布,其峰林、溶洞、石钟乳等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景区的形成与可溶性石灰岩、湿热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像象鼻山、芦笛岩(洞穴)等景区的地貌都是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3.我国的溶洞众多,在溶洞中发育很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其形成过程一般是:石柱一石笋一石钟乳。

()4.河流上游一般以侵蚀作用为主,中下游则以堆积作用为主,其主要的原因是河流上游径流量较小,而下游径流量较大。

()5.我国黄土高原的形成和现在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都与流水作用有关:其高原形态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其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6.在河流上游一般形成V形谷,在中下游一般形成槽形谷,之所以形成不同的河谷形态,主要是由于地形不同水流速度不同。

()7.在降水比较多的地方,由于河流较多,河流地貌发育;而在干旱地区,则只有风沙地貌,没有河流地貌。

()8.在石质海岸主要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在砂质海岸主要以海浪堆积作用为主。

()三、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卜河水面⑴图示地貌称为地貌。

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是(举一例)。

(2)下面两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理:A:r:一「7"其中石钟乳①的形成可用方程式(填A或B)表示,为流水的作用;溶洞②的形成可用方程式(填A或B)表示,为流水的作用。

⑶图中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云贵高原,其主要原因是()①海拔较高②降水丰富③植被稀少④石灰岩广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四、选择题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景观图。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常见地貌类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19·北京高一检测)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1、2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流水侵蚀【解析】1选A,2选D。

第1题,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会形成石芽、石林、孤峰、溶沟等地貌,导致地表奇峰林立,崎岖不平,故选A。

第2题,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因此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

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 7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

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和畅洲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堆积作用C.海水的堆积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4.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 )A.左汊水速较快B.右汊径流量较大C.右汊水深较深D.左汊有江豚栖息【解析】3选B,4选D。

第3题,和畅洲是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4题,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右汊径流量小;从图中看出,左汊有江豚栖息区,不宜作航道。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6.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B.冰川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解析】5选C,6选D。

第5题,图片显示的是干旱地区的风蚀城堡,故选柴达木盆地。

第6题,风蚀城堡属于风力侵蚀。

(2019·天津高一检测)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合黎山一处地貌景观图,完成7、8题。

7.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河流堆积C.岩层挤压D.火山喷发8.这一景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A.植被茂盛B.草原广阔C.湿润多雨D.干燥少雨【解析】7选A, 8选D。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十一常见地貌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十一常见地貌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后作业提高十一常有地貌种类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我国南方喀斯专门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1~2题。

)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由是()A.风力侵害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2.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专门貌发育越典型②天气越润湿,喀斯专门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③气温愈高,愈有益于喀斯专门貌的发育④喀斯专门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分析:第1题,我国西南地区有大批的石灰岩散布,长久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喀斯专门貌。

第2题,水的溶蚀作用不单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且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浓度有关,而水中酸性物质含量与生物的活动亲密有关。

答案:1.C 2.C蛇曲是像蛇同样曲折的河流地貌。

以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

3.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4.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害作用、乙—聚积作用B.甲—侵害作用、乙—侵害作用C.甲—聚积作用、乙—聚积作用D.甲—聚积作用、乙—侵害作用3~4.分析:第3题,图中河流呈曲折形态,主假如由凹岸侵害、凸岸聚积形成的。

第4题,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害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聚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3.C 4.A牛轭湖为河曲发展过程中天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河流古迹湖。

以下图为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一样阶段。

据此达成5~6题。

5.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一样阶段,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6.形成牛轭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①地转倾向力的影响②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③凸岸侵害、凹岸聚积④凹岸侵害、凸岸聚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6.分析:第5题,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跟着流水对河面的冲洗与侵害,河流越来越曲,最后致使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本来曲折的河流被荒弃,形成湖泊,因这类湖泊的形状好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常见地貌类型习题含答案.docx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常见地貌类型习题含答案.docx

4.1常见地貌类型一、选择题1. 小贤同学跟随学校地理社团考察某溶洞后,绘制了如下手绘图,其中文字标注错误的是()2.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 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

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地貌中与"蘑菇沙漠”成因相同的是()(2) “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C.石笋D.石柱A.雅丹地貌B.V 形谷地C.牛轴湖D.崇明岛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A.峰林B.石钟乳 3.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2)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峰丛 (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5. 下图为四种常见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冲积扇、石林、风蚀蘑菇、沙丘B. 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滩C. 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丘D. 冲积扇、峡谷、风蚀蘑菇、沙滩(2) 形成②地貌景观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 6.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 像(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A. 流水堆积B. 冰川侵蚀C. 风力堆积D. 风力侵蚀4.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所示地貌名称为() ① ② ③ ④(1) 图中①②③④的地貌景观依次是()(1)"虽千沟万壑、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其成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7.位于川西的“墨石公园”拥有长达数公里的线状石林景观,该地区的石林与常见的喀斯特石林不同,由砂岩在地壳内部经过强烈的定向压力磨碎并重新胶结形成,随断裂隆升出露地表。

新教材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地貌的观察 含解析

新教材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地貌的观察 含解析

课后作业(十二)一、单项选择题右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

据此回答1~2题。

1.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A.喀斯特地貌B.风蚀地貌C.冰川地貌D.火山地貌[解析]图中景观为桂林山水景观,该景观所表示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答案] A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流水溶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解析]图示景观位于我国南方石灰岩分布区,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A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a——海浪侵蚀作用B.b——流水侵蚀作用C.c——风力侵蚀作用D.d——冰川侵蚀作用[解析]a、b、c、d四幅图所示景观分别是由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火山喷发形成的。

[答案] B4.若b景观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景观,则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表现最强烈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该季节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B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搬运作用B.海浪沉积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解析]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水中挟带的泥沙在河口水流速度减慢时沉积形成的。

[答案] C6.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B.新月形沙丘地貌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解析]黄土高原的沟壑和喀斯特地貌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地貌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 C读下图,回答7~9题。

7.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解析]该地形为我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和发育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另外该地的石灰岩广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高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

高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

高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一、平原地貌平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

它是指地表相对平坦的广阔地区,通常位于海拔较低、水文条件较好的地区。

平原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到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影响。

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冲积沉积物会堆积在平原上,形成肥沃的土壤,适合农业发展。

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地貌有亚马逊平原、恒河平原等。

二、高原地貌高原是指海拔较高、相对平坦的地形,通常位于山脉之间或山脉的上部。

高原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到构造抬升和侵蚀作用的影响。

构造抬升使得原本平坦的地表抬高形成高原,而侵蚀作用则会在高原上形成峡谷、溶洞等地貌特征。

高原地貌通常气候干燥,植被稀疏,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貌有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

三、山地地貌山地是指海拔较高、地形崎岖的地区。

山地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到构造抬升和侵蚀作用的影响。

构造抬升使得地壳发生断裂和抬升,形成山脉和山地地貌。

同时,水、风、冰等侵蚀作用也会进一步改变山地地貌的形态。

山地地貌通常气候多样,植被丰富,适合旅游和生态保护。

世界上著名的山地地貌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四、河谷地貌河谷是指河流侵蚀形成的地貌特征。

河流的侵蚀作用会沿着河道形成峡谷、峡谷和峡湾等地貌特征。

河谷地貌通常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适合农业和水资源的利用。

世界上著名的河谷地貌有长江三峡、科罗拉多大峡谷等。

五、湖泊地貌湖泊是指地表积水形成的地貌特征。

湖泊的形成主要受到断层、溶蚀和冰川作用的影响。

断层活动会形成坳陷地区,形成湖泊;溶蚀作用会形成溶洞,进而形成地表塌陷的湖泊;冰川作用会在冰川前缘形成冰湖。

湖泊地貌通常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适合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世界上著名的湖泊地貌有苏必利尔湖、图尔伦湖等。

六、沙漠地貌沙漠是指气候干燥、植被稀疏的地区。

沙漠地貌主要受到风蚀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风蚀作用会将沙粒吹到一起形成沙丘、沙地等地貌特征;而沉积作用则会在沙漠地表形成沙丘、沙丘群等。

沙漠地貌通常气候干燥,资源匮乏,适合旅游和沙漠生态保护。

高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

高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

高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一、平原地貌平原地貌是指地势平坦、起伏较小的地区。

它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主要分为河流平原、冲积平原和海岸平原三种类型。

1. 河流平原河流平原是由河流冲积物堆积而形成的。

河流平原分为三角洲平原和河谷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流在入海口处,因沉积物质的堆积而形成的三角洲,常见于大河入海口地区,如长江三角洲。

河谷平原则是指河流沿着河谷平原的河床,通过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带,如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平原。

2. 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由冰川、河流、风等冲刷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具有广阔的平坦地貌。

冲积平原通常位于河流下游,是河流在下游缓慢流动时,将携带的沉积物物质堆积而成的,如中国东北的松花江平原。

3. 海岸平原海岸平原是指位于海岸线附近,由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海岸平原地势较低,地势平坦,是海岸沉积作用的结果,如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平原。

二、山地地貌山地地貌是指地势起伏较大,山峰、山脉交错的地区。

山地地貌主要分为构造山地、侵蚀山地和火山地区三种类型。

1. 构造山地构造山地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表隆起和断裂形成的。

构造山地通常呈现出山脉、山岭和山谷的形态,如喜马拉雅山脉。

2. 侵蚀山地侵蚀山地是由于河流、冰川、风等侵蚀作用形成的山地地貌。

侵蚀山地具有起伏的地形特征,有山脊、山谷和峡谷等,如中国四川的峨眉山。

3. 火山地区火山地区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地貌类型。

火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具有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等特征,如日本的富士山。

三、高原地貌高原地貌是指相对于平原而言,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高原地貌主要分为内陆高原和边缘高原两种类型。

1. 内陆高原内陆高原是位于大陆内部的高原地貌,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侵蚀作用等形成。

内陆高原通常地势较高,山峰、山脉交错,如青藏高原。

2. 边缘高原边缘高原是位于大陆边缘的高原地貌,常与山脉相邻。

边缘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山峰众多,如中国的云贵高原。

四、沙漠地貌沙漠地貌是指沙漠地区的地貌特征,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景观出现在()A.玄武岩分布区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D.花岗岩分布区2.下列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与图示地貌相似的是()A.北美五大湖B.湄公河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D. “V”形河谷答案:1.B 2.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图示景观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侵(溶)蚀作用形成的。

第2题,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形河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4.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D.一片孤城万仞山答案:3.B 4.C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甲地为高原地形,分布有溶洞地貌,说明是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

第4题,“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描述的是著名的桂林山水景观,是喀斯特地貌。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

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5~7题。

5.实验过程中()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得越多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运得越远6.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B.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C.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处多7.该模型模拟的河段主要为()A.河流的上游,常见“V”形峡谷地貌B.乙处适宜发展聚落C.河流中下游,以搬运、堆积作用为主D.丁处适合修建河港答案:5.C 6.D7.C解析:第5题,河流的水量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河流的堆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大颗粒先堆积、小颗粒后堆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常见地貌类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19·北京高一检测)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1、2题。

1.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A.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B.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 ,土壤肥沃D.地势平坦) ( 2.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风力侵蚀 B.A.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 D.流水侵蚀
【解析】1选A,2选D。

第1题,喀斯特地貌在地表会形成石芽、石林、孤峰、溶沟等地貌,导致地表奇峰林立,崎岖不平,故选A。

第2题,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因此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

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 7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

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和畅洲的形成原因是 )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堆积作用
C.海水的堆积作用4
/ 1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D.流水的搬运作用
4.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 )
A.左汊水速较快
B.右汊径流量较大
C.右汊水深较深
D.左汊有江豚栖息
【解析】3选B,4选D。

第3题,和畅洲是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4题,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右汊径流量小;从图中看出,左汊有江豚栖息区,不宜作航道。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6.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B.冰川侵蚀流水沉积A. D.
C.风力沉积风力侵蚀【解析】5选C,6选D。

第5题,图片显示的是干旱地区的风蚀城堡,故选柴达木盆地。

第6题,风蚀城堡属于风力侵蚀。

(2019·天津高一检测)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合黎山一处地貌景观图,完成7、8题。

7.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
B.河流堆积
D. 岩层挤压火山喷发 C.8.这一景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 )
A.植被茂盛
B.草原广阔
D.干燥少雨 C.湿润多雨
【解析】7选A, 8选D。

第7题,图示景观为风蚀蘑菇,是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第8题,风蚀蘑菇是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所以该地区干燥少雨。

(2019·清远高一检测)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

该国旅游4
/ 2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下面是马耳他简图及其著名景点“蓝窗”,据此完成9、10题。

9.“蓝窗”坍塌的原因是 ( )
A.火山活动
B.飓风吹袭
D.泥石流冲击C.海浪冲击
( )
10.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9选C,10选D。

第9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蓝窗”位于戈佐岛西北角,受海浪的冲击作用而倒塌。

第10题,“蓝窗”所在的戈佐岛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风浪大,海浪冲击作用强。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

(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__________,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__________(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有__________。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
__________岩,并且气温__________,降水总量__________,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图中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相对高度较大,可判断出该地貌类型为“峰林”。

读图2,分析地形界线东西两侧地形特点,西侧较为平缓,东侧多山峰,东侧符合峰林等高线的特点。

地下喀斯特地形主要为地下河和溶洞。

第(2)题,我国西南地区分布大量的石灰岩,并且气温较高,降水总量大,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所以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

第(3)题,喀斯特地貌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土壤较为贫瘠;4
/ 3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后练习题:常见地貌类型 ,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地形崎岖不平,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积小) 地下河(:(1)峰林溶洞东答案较高大(2)石灰
,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地形崎岖不平,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积小土层薄(3)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较为贫瘠;分)
(15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和__________ 。

(2)图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_____岸,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港务局拟在D、E两处建港,试分析在何处选址较为合适?为什么?
【解析】第(1)题,在河流的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流横剖面呈“V”形。

第(2)题,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具体表现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第(3)题,港口建设的基本条件:港阔水深。

答案:(1)乙下蚀
(2)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E处。

E处为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床较深,利于建港;而D处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河床较浅,不利于建港。

4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