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997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1997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第Ⅰ卷(共70分)选择题(本题共24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下列物质中,受热后不易分解的是( )A 碳酸氢钠B 氯化铵C 硝酸铜D 硫酸钾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可变化合价最多的是( )A 铝B 氯C 镁D 氧据最新报道,放射性同位素钬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32B 67C 99 D166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正确的是( ) A. B.C. D.下列含有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 )A .CH3COOHB .NaOHC .Na2O2D .MgCl2设阿佛加德罗常数的的值为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1molD2O 所含质子数为12 NAB .10g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C .0.5 mol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D .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 NA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 .苯、乙酸、四氯化碳B .乙醇、乙醛、乙酸C .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 .苯酚、乙醇、甘油设C+CO22CO-Q1反应速度为v1 N2+3H22NH3+Q2 反应速度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 同时增大B 同时减小C 增大,减小D 减小,增大实验室需用480mL0.1mo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Na + Na + ·×S ·×[ ]2- ····[H ︰N ︰H]+ H H [Cl]- H ︰N ︰ HH H + H + ·×O ·×[ ]2- ····是()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 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C 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 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10、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胶粒向阴极移动。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A.葡萄糖B.6-磷酸果糖C. 1—磷酸果糖
D.1-磷酸葡萄糖E,6—磷酸葡萄糖
E.丙酮酸激酶
13,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键使ADP生成ATP
A. 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果糖
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α-磷酸甘油酸及6—磷酸葡萄糖
D,1-磷酸葡萄糖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 1,6-二磷酸果糖及1,3-二磷酸甘油酸
14.糖原的1个葡萄糖残基无氧酵解时净生成几个ATP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
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
[答案)C
3.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
A.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糖原磷酸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E.脱枝酶
[答案]D
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A. 6-磷酸葡萄糖B.NADH+H’C. FADH2
D. NADPH+H’E.3—磷酸甘油醛
64.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
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葡萄糖激酶
65,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因为肝脏有
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激酶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
33.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均起作用的酶是
A.己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
D.果糖二磷酸酶E.磷酸甘油酸激酶
34.肌肉组织参与乳酸循环的乳酸脱氢酶是同工酶
A.LDHiB.LDH2C,LDH3D.LDI--hE.LDHs
1977年高考理化试题(河北卷)

197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河北卷)理化试题说明:解答问题的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和文字说明,必须写在试卷上。
凡计算题中只写出最后答数,而未写主要演算过程者,不能得分。
物理部分一、将下列问题的答案依次填写在试卷上(12分)1.某中学锅炉房供给全校师生饮水,每天要把1000公斤20°℃的水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是。
2.在电子技术中晶体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
晶体三极管的主要作用是。
(2分)3.如图所示,原线圈U1=6 伏,N1=1100 匝;付线圈N2= 110匝,U2是。
(2分)4.绘出在水平道路上匀速前进的汽车受力示意图,并注明各代表什么力。
(2分)5.一辆165吨速度为2米/秒的机车与一节55吨的车箱挂接,挂接后它们后退的速度是。
(2分)6.根据凸透镜成象规律,若将物体放在焦点和二倍焦距之间,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得到的象总是、、。
机的成象属于这种情况。
(2分)二、下列二题任选一题:(如两题都做,必须划去一题,否则按第一题给分)(8分)1.将50公斤重的物体,放在5米长、3米高的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是0.4。
求;①物体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分力F1是多大?②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2是多大?③物体沿斜面滑动时的摩擦力 f 是多大?④使物体沿斜面向上作匀速滑动时,在跟斜面相平行的方向上对物体加的力F 是多大?2.下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并使用已久的杆秤。
O处安装提纽,A 处安装秤钩,G是秤杆、提纽和秤钩的重心,设它们共重W1=1斤。
OG=2 厘米,OA=8厘米,秤砣重W2=2斤。
求:①若在秤钩上挂W= 6斤重的物体,秤砣应挂在提纽左侧多远的地方秤杆才能平衡?②在称量某一物体时,秤砣挂在提纽左侧OB=9 厘米处秤杆平衡,求物体的重量W'=?三、(8分)在一小型动力配电盘上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0V,电流表的示数为5.3A,电动机铭牌上标称功率因数是0.8,Y 形接线。
199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99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2.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K +和Na + (B)CO 2和NO 2 (C)CO 和CO 2 (D)N 2和CO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2 mol ·L-1H 2SO 4溶液 (B)2 mol ·L -1NaOH 溶液 (C)2 mol ·L -1MgSO 4溶液 (D)硅酸溶胶4.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AD .5. )(A)2H ++2e - =H 2 (B)Fe 2++2e - =Fe (C)2H 2O+O 2+4e -=4OH - (D)Fe 3++e -=Fe 2+二..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
6.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CH 3)2C =O+HCN —→(CH 3)2C(OH)CN (CH 3)2C(OH)CN+CH 3OH+H 2SO 4—→CH 2=C(CH 3)COOCH 3+NH 4HSO 4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CH3C ≡CH+CO+CH3OH −→−PbCH 2=C(CH 3)COOCH 3 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 ) (A)原料无爆炸危险 (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 (C)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 (D)对设备腐蚀性较小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8.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 2SO 4和少量的Fe 2(SO 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 2SO 4溶液,②加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 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10.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11.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CH 3COOH+NH 3=CH 3COONH 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 H++OH-=H2O(C)碳酸钡溶于醋酸 BaCO 3+2H +=Ba 2++H 2O+CO 2↑(D)金属钠跟水反应 2Na+2H 2O =2Na ++2OH-+H 2↑13.向50mL 18 mol ·L -1H 2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 和0.90 mol 之间 (D)大于0.90 mol14.0.1 mol ·L -1NaOH 和0.1 mol ·L -1NH 4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正确的次序是( )(A)c(Na +)> c(Cl -)> c(OH -)> c(H +) (B) c(Na +)= c(Cl -)> c(OH -)> c(H +)(C) c(Na +)= c(Cl -)> c(H +)> c(OH -) (D) c(Cl -)> c(Na +)> c(OH -)> c(H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O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O (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 含有的原子数为NO(C)71 g Cl 2所含原子数为2NO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NO 2 CH 2Br NO 2 Br CH 3 Br NO 2 C —Br O16. CaC 2和MgC 2都是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aC 2 和MgC 2都能跟水反应生成乙炔 (B)-22C 的电子 (C)CaC 2 在水中以Ca2+和-22C 离形式存在 (D)MgC 2 的熔点低,可能在100℃以下17.将0.1 mol 下列物质置于1 L 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A)KCl (B)Mg(OH)2 (C)Na 2CO 3 (D)MgSO 418.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 值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C)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19.反应2X (g(g )+热量,在不同温度(T 1和T 2)及压强(P 1和P 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n 2)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生物化学试题 糖代谢

糖代谢1三、典型试题分析(一)A型题1,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1997年生化试题)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磷酸果糖D.3-磷酸甘油醛E.6—磷酸果糖[答案] B2.糖的氧化分解、糖异生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1。
999年生化试题)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6—磷酸葡萄糖D.磷酸二羟丙酮E.丙酮酸[答案) C3. 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是因为缺乏A. 丙酮酸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糖原磷酸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 E. 脱枝酶[答案] D4.三羧酸循环中不提供氢和电子对的步骤是(1997年研究生考题)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答案] A5.下列哪个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1998年研究生考题)A. 丙酮酸激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 果糖二磷酸酶D.己糖激酶E,葡萄糖-6—磷酸酶[答案] B(二)X型题1,糖酵解的关键酶有(1996年生化试题)A. 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乳酸脱氢酶[答案] A、B、C2,天冬氨酸、乳酸和甘油异生为糖经历的共同反应是(1997年生化试题)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一2—磷酸甘油酸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C.3-磷酸甘油酸一1,3—二磷酸甘油酸D.1,6-二磷酸果糖一6—磷酸果糖[答案] B、D3,糖原合成途径需要A.ATP B.UTP C.小分子糖原D.无机磷酸和激酶(答案] A、B、C4。
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关键酶是(2001年生化试题)A.o—酮戊二酸脱氢酶B,柠檬酸合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答案) A、B、C四、测试题(一)A型题1.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以千焦计)是A.3840 B.30.5 C.384 D。
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一、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5分)1.(3分)(2010•山东校级学业考试)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2.(3分)(2012秋•宝安区期末)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K+和Na+ B.CO2和NO2C.CO和CO2D.N2和CO3.(3分)(2015•玉山县校级模拟)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mol•L﹣1 H2SO4溶液B.2mol•L﹣1 NaOH溶液C.2mol•L﹣1 MgSO4溶液D.硅酸溶胶4.(3分)(2013春•枣强县校级期末)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A.B.C.D.5.(3分)(2011•鹤山市校级模拟)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2H++2e﹣═H2↑B.Fe2++2e﹣═FeC.2H2O+O2+4e﹣═4OH﹣D.Fe3++e﹣═Fe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6.(3分)(2014•徐汇区一模)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CH3)2C=O+HCN→(CH3)2C(OH),CN(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CH3C≡CH+CO+CH3OH→CH2=C(CH3)COOCH3,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A.原料无爆炸危险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C.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 D.对设备腐蚀性较小7.(3分)(2012•江苏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8.(3分)(2015秋•滑县月考)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A.②⑥③ 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9.(3分)(2013秋•莲湖区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I﹣、AlO2﹣、Cl﹣、S2﹣B.Na+、K+、NH4+、Ba2+C.Br﹣、S2﹣、Cl﹣、CO32﹣D.SO32﹣、NO3﹣、SO42﹣、HCO3﹣10.(3分)(2012•蚌埠一模)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11.(3分)(2009•湛江校级学业考试)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12.(3分)(2010秋•东台市期末)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CH3COONH4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H2O+CO2↑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13.(3分)(2013秋•濉溪县期末)向50mL 18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14.(3分)0.1mol•L﹣1NaOH和0.1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正确的次序是()A.[Na+]>[Cl﹣]>[OH﹣]>[H+] B.[Na+]=[Cl﹣]>[OH﹣]>[H+]C.[Na+]=[Cl﹣]>[H+]>[OH﹣]D.[Cl﹣]>[Na+]>[OH﹣]>[H+]15.(3分)(2011秋•江夏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0B.在常温常压下,1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0C.71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0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16.(3分)CaC2和MgC2都是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MgC2和CaC2都能跟水反应生成乙炔B.C22﹣的电子式为C.CaC2在水中以Ca2+和C22﹣形式存在D.MgC2的熔点低,可能在100℃以下17.(3分)(2013秋•岳阳楼区校级期末)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A.KCl B.Mg(OH)2C.Na2CO3D.MgSO418.(3分)(2015•高县三模)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C.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19.(3分)(2009•长春一模)反应2X(g)+Y(g)═2Z(g)+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20.(3分)(2009秋•桐城市期末)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A.CH4、C2H4B.CH4 、C3H6C.C2H4、C3H4D.C2H2、C3H6三、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项符合题意.)21.(4分)(2009•汕头模拟)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A.①③B.③⑥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22.(4分)(2014秋•吉林校级期末)密度为0.91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23.(4分)(2013秋•瑞安市校级期中)若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24.(4分)(2014春•库尔勒市校级期末)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可能为()A.NO2B.NO C.N2O D.N225.(4分)(2012•岳阳二模)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 X m+、b Y n+、c Z n﹣、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 RA.a﹣c=m﹣n B.a﹣b=n﹣m C.c﹣d=m+n D.b﹣d=n+m26.(4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2、CO和H2O的总质量为27.6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是()A.1.4g B.2.2gC.4.4g D.在2.2g和4.4g之间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27.(4分)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28.(10分)(2015•永州校级二模)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29.(5分)(2014秋•长沙校级月考)(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0.(5分)(2014秋•吉林校级期末)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用m表示)31.(7分)(2011春•佛山校级月考)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B.硫化钠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硫酸钠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填分子式).(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第一种情况是,第二种情况是,第三种情况是,第四种情况是.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32.(4分)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填写相应的字母).33.(6分)(2014秋•雁塔区校级月考)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自动失水,生成碳氧双键的结构:下面是9个化合物的转变关系(1)化合物①是,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A是.(2)化合物⑤跟⑦可在酸的催化下去水生成化合物⑨,⑨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3)化合物⑨是重要的定香剂,香料工业上常用化合物②和⑧直接合成它.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4.(7分)(2014春•武胜县校级月考)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mol A水解得到1mol B 和1mol醋酸.A、B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即质量分数为0.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1)A、B分子量之差为.(2)1个B分子中应该有个氧原子.(3)A的分子式是.(4)B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是:、、.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35.(6分)(2013•上海校级学业考试)将8.8g FeS固体置于200mL 2.0mol•L﹣1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mol•L﹣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1)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2)溶液中Fe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36.(12分)1996年诺贝化学奖授予对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6O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如图),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①C6O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②C6O分子只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③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顶点数+面数﹣棱边数=2据上所述,可推知C6O分子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C6O分子所含的双键数为30.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C6O与金刚石相比较,熔点较高者应是,理由是:.(2)试估计C6O跟F2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生成C6OF6O(填“可能”或“不可能”),并简述其理由:.(3)通过计算,确定C6O分子所含单键数.C6O分子所含单键数为.(4)C7O分子也已制得,它的分子结构模型可以与C6O同样考虑而推知.通过计算确定C7O分子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数目:C7O分子中所含五边形数为,六边形数为.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5分)1.B 2.D 3.A 4.C 5.C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6.CD 7.AD 8.B 9.AC 10.AC 11.D 12.BD 13.A 14.B 15.BC 16.AB 17.C 18.D 19.C 20.BD三、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项符合题意.)21.B 22.C 23.A 24.C 25.D 26.A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27.A、B、C 28.CH3CH2OH 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CO2、SO2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29.2H++SO42-+Ba2++2OH-=BaSO4↓+2H2OBa2++SO42-=BaSO4↓0.Fe+Cu2+=Cu+Fe2+、Fe+2H+=Fe2++H2↑m 31.SO2BCFBDFBCDF无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32.A、C、E、F 33.光照苯甲酸苯甲酯34.423C9H8O4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35.36.金刚石金刚石属原子晶体,而固体C60不是,故金刚石熔点较高可能因C60分子含30个双键,与极活泼的F2发生加成反应即可生成C60F60601225。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及其应用

1997-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及其应用(2011·浙江卷)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2+【解析】液滴边缘O2多,在碳粒上发生正极反应O2+2H2O+4e-4OH-。
液滴下的Fe发生负极反应,Fe-2e-Fe2+,为腐蚀区(a)。
A.错误。
Cl-由b区向a区迁移B.正确。
C.错误。
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
D.错误。
Cu更稳定,作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评析】本题考察电化学内容中金属吸氧腐蚀的原理的分析。
老知识换新面孔,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关键的知识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想懂,而不是死记硬背。
学生把难点真正“消化”了就可以做到一通百通,题目再怎么变换形式,学生也能回答。
【答案】B(2011·安徽卷)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是还原产物【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银失去电子被氧化得氧化产物,即银做负极,产物AgCl是氧化产物,A、D都不正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离子向电池的正极移动,C错误;化合物Na2Mn5O10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18/5价,所以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18/5)×5=2mol,因此选项B正确。
1997高考真题化学

1997高考真题化学1997年高考化学试题是考察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和运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试题以多种形式出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涵盖了化学的各个领域,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
下面将依次对该试题的各部分进行讨论。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试题涉及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选择正确答案,考生可以展现出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有一道选择题是关于元素周期表排列法则的,考生需要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结构来判断排列次序,这涉及到对元素周期律规律的把握。
通过这些选择题,考生可以巩固基础知识,为后续的解答题做好准备。
填空题部分主要考查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分析问题并给出合理的答案。
例如,一道填空题要求考生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一种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这涉及到对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和平衡表达式的理解。
通过这些填空题,考生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解答题部分则更加注重考生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和应用能力。
这些问题通常比较复杂,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例如,有一道解答题是要求考生通过化学方程式描述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考生除了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外,还需要能够应用化学方程式平衡、电子转移等知识来解答问题。
这种综合性的解答题可以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1997年高考化学试题涵盖了化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并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基础掌握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些试题旨在培养考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对待每道试题,认真思考并给出准确的答案。
祝愿每一位考生在化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0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 共8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CI 35.5 Fe 56 Cu 64 Br 80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2.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K +和Na + (B)CO 2和NO 2 (C)CO 和CO 2 (D)N 2和CO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2 mol ·L-1H 2SO 4溶液 (B)2 mol ·L -1NaOH 溶液(C)2 mol ·L -1MgSO 4溶液 (D)硅酸溶胶4.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A .BC .D .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 ++2e - =H 2 (B)Fe 2++2e - =Fe(C)2H 2O+O 2+4e -=4OH - (D)Fe 3++e -=Fe 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6.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 (CH 3)2C =O+HCN —→(CH 3)2C(OH)CN(CH 3)2C(OH)CN+CH 3OH+H 2SO 4—→CH 2=C(CH 3)COOCH 3+NH 4HSO 4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CH3C ≡CH+CO+CH3OH −→−Pb CH 2=C(CH 3)COOCH 3| NO 2 CH 2Br | NO 2 Br | CH 3 Br | NO 2 C —Br O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A)原料无爆炸危险(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C)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D)对设备腐蚀性较小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8.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②⑥③(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10.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11.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CH3COOH+NH3=CH3COONH4(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D)金属钠跟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13.向50mL 18 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D)大于0.90 mol14.0.1 mol·L-1NaOH和0.1 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正确的次序是()(A)c(Na+)> c(Cl-)> c(OH-)> c(H+) (B) c(Na+)= c(Cl-)> c(OH-)> c(H+)(C) c(Na+)= c(Cl-)> c(H+)> c(OH-) (D) c(Cl-)> c(Na+)> c(OH-)> c(H+)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O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O(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O(C)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O(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16. (1997年全国高考题)CaC2和MgC2都是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B )A.CaC2 和MgC2都能跟水反应生成乙炔[︰C C︰]2-C的电子B.-22C离形式存在C.CaC2 在水中以Ca2+和-22D.MgC2 的熔点低,可能在100℃以下17.将0.1 mol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A)KCl (B)Mg(OH)2(C)Na2CO3(D)MgSO418.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C)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19.反应2X(g)2Z(g)+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明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P1>P2(C)T1>T2,P1>P2(D)T1>T2,P1<P220.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A)CH4C2H4(B)CH4C3H6(C)C2H4C3H4(D)C2H2C3H6三.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项符合题意.)21. 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22.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23.若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24.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O2(B)NO (C)N2O (D)N225.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 X m+、b Y n+、c Z n-、dR 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c=m-n (B)a-b=n-m (C)c-d=m+n (D)b-d=n+m26.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是()(A)1.4 g (B)2.2 g (C)4.4 g (D)在2.2 g和4.4 g之间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6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7.(4分)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_______.(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28.(10分)1,2 - 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 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 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29.(5分)(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5分)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用m表示)31.(7分)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B)硫化钠(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E)硫酸钠(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____________(填分子式).(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第一种情况是____________,第二种情况是____________,第三种情况是____________,第四种情况是____________.(可不填满,也可补充)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32.(4分)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填写相应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6分)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自动失水,生成碳氧双键的结构:—C—OH→—C=O+H2OOH下面是9个化合物的转变关系(1)化合物①是__________________,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A是__________________.(2)化合物⑤跟⑦可在酸的催化下去水生成化合物⑨,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3)化合物⑨是重要的定香剂,香料工业上常用化合物②和⑧直接合成它.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7分)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水解得到1 mol B和1 mol醋酸.A、B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即质量分数为0.625).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1)A、B分子量之差为_______________.(2)1个B分子中应该有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3)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4)B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35.(6分)将8.8 g FeS固体置于200 mL 2.0 mol·L-1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 mol·L-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1)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2)溶液中Fe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36.(12分)1996年诺贝化学奖授予对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60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如图),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①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②C60分子只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③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据上所述,可推知C60分子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C60分子所含的双键数为30.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C60与金刚石相比较,熔点较高者应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估计C60跟F2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生成C60F60(填“可能”或“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计算,确定C60分子所含单键数.C60分子所含单键数为_______________.(4)C70分子也已制得,它的分子结构模型可以与C60同样考虑而推知.通过计算确定C70分子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数目.C70分子中所含五边形数为____________,六边形数为_________.1997化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2.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一.(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B2.D3.A4.C5.C二.(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6.C、D7.A、D8.B9.A、C 10.A、C11.D 12.B、D 13.A 14.B 15.B、C16.A、B 17.C 18.D 19.C 20.B、D三.(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21.B 22.C 23.A 24.C 25.D 26.A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7.(4分)A、B、C (对1个1分,对2个3分,全对4分,错1个扣1分)28.(10分)(1) CH2=CH2+Br2→CH2BrCH2Br (每式1分,共2分)(2)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2分)(3)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CO2、SO2. (2分)(4)原因: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 (两点各2分,共4分.答其它原因不给分也不扣分)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30.(5分)(1) Cu2++Fe====Cu+Fe2+ 2H++Fe=Fe2++H2↑(每式1分,共2分) 31.(7分)(1) SO2 (2分)(2) B、C、F B、D、F(对1空给2分,对两空给5分.每错1空,倒扣3分,不出现负分)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32.(4分)A、C、E、F (4分)(每对一个给1分,每错1个倒扣2分,不出现负分)33.(6分)⑴甲苯CH3光照⑵苯甲酸甲酯(或苯甲酸苄酯)COOCH2—⑶CH2Cl +COONa→COOCH2—+NaCl34.(7分)(1)42 (1分) (2)3 (2分) (3)C9H8O4 (1分)过200-42=158. A有羧基,所以,B也有羧基,且有从A(醋酸酯)水解释出的羟基,初步推测可能含3个氧原子.从B分子中氧的百分含量(由题意推出),可求B的分子量由数据可以确认,B分子为羟基苯甲酸.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35.(6分)根据方程式FeS+2H+====Fe2++H2S↑可判断盐酸过量,计算应以FeS的物质的量为基准.(1)共生成H2S 0.10mol.在溶液中溶解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L-1×0.20 L=0.020 mol所以收集到H2S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0.020 mol=0.08 mol收集到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 L·mol-1×0.08 mol=1.8 L (2分)消耗掉H+0.20 mol,反应前H+的物质的量为:2.0 mol·L-1×0.20 L=0.40 mol36.(12分)(1) 金刚石金刚石属原子晶体,而固体C60不是,故金刚石熔点较高. (1分)(答出“金刚石属原子晶体”即给分)(2) 可能因C60分子含30个双键,与极活泼的F2发生加成反应即可生成C60F60 (1分)(只要指出"C60含30个双键"即给分,但答“因C60含有双键”不给分)也可由欧拉定理计算键数(即棱边数):60+(12+20)-2=90C60分子中单键为:90-30=60 (1分)(答“2×30(双键数)=60”即给2分)(4)设C70分子中五边形数为x,六边形数为y.依题意可得方程组:解得:五边形数x=12,六边形数y=25 (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