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借物抒情)散文概括事物特点的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写景状物 议论文 答题技巧

写景状物   议论文  答题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一、赏析题(妙辞+妙词)(一)妙辞技巧:修辞手法+效果+主体特征(由表及里)+情感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二)妙词技巧:解释加点字的含义+词语运用的手法+效果+描写对象的主体特征(由表及里)+情感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二、作用题(一)插入性语段作用题技巧:1.内容上:句子表现的句意+对主体特征或主旨的表现力+体现的作者情感开篇点题,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开头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作铺垫承上启下2.结构上中间前后照应为下文写……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点题,揭示或深化文章中心思想结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3.形式上:运用的手法,常见的为比喻和对比,目的是突出主体的特征等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二)环境描写的作用技巧:1.表现了环境的……特征;或者渲染烘托了……的环境氛围 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4.深化作品主题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三)标题作用题技巧:1.内容上:运用了……的手法(比喻、一语双关、借代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由表及里),表达了……情感。

2.形式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结构上:点明了主要事件是……,是全文写作线索,贯穿全文。

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四)多次描写作用题技巧:1.是全文的写作线索,贯穿全文。

2.突出强调……(主旨或主体特征),表达……的情感。

3.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例题:()学案第( )题题目:答题:议论文考点之一: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直接从文中找出,或能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叙述。

类型1寻找文章论点策略:(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2)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3)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阅读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分类(根据对象及内容分为三类):1、记叙性的散文——写人叙事类。

《背影》①写人的散文:描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②叙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或赞美,或否定。

2、描写性的散文——写景状物类,即抒情性散文。

①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借景抒情):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白杨礼赞》②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以物喻人):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3、议论性的散文——哲理性散文(初中不作要求)。

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形散:神聚:三、散文总体的解题技巧:各小题的答题技巧: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方法总结:情节上: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成为全文的线索,文章的情节(主要情节)都围绕此展开;人物上: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或品质;主题上:揭示(暗示)主旨、表达作者的感情表达上: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复活》题目含义:一指蜥蜴复活;二指我被蜥蜴顽强的生命力打动,最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技巧一、写景类文章分三类:游记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生活周边的景物.二、状物类文章分三类: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写景类文章1、描写顺序:空间顺序观察先后顺序(游记类)时间推移顺序(四季)《四季之美》”事物的不同类型2、写景类文章结构:总分结构《桂林山水》移位换景3、思想感情:通过比喻、夸张、拟人、借景抒情等手法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借景抒情,景中寓情。

4.写作手法拟人二、状物类文章1、理解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描写顺序: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写静物:按照外形,结构.用途目的要求:写动物:按照外形、动态、生活习性写植物:按照形状、颜色、滋味季节: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或根,茎、叶、花、果2、抓事物特点,理解习作目的阅读文章时,通过事物形态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表什么志。

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治句,特别是文章开头或结尾的语句。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总一分一总.答题技巧:(把握主要内容)一、读文章:1、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2为什么要写本文?3.怎样本文的 ?(把握中心主旨) (我线索理清文章结构)二、找规律、情因景生,写景状物一抒情三.抓词句1、抓体现内容.情感的句子.圈画中心句、题句、概括、抒情句,2、段落之间关系:总分取总,并列合并层进取后,因果取果。

课题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就是文章的内容。

日的频求,2.抓概括景物特点的词:0.仔细审题国找问题对应的文段的.筛选相立信息.整合符合题于要求的答案。

汗意使用原文词的的一定使用文中词句。

四.析手法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氖,烘托人物心情首句提纲帮领、引出下文,为后做做铺坠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土文,使文牵言有尽而意无穷.。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docx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解题技巧.docx

写景状物散文解技巧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景物主的散文。

它把自然山水、人工景、民俗貌当作主要描写象,写出它的形声色味、情特性,充分展示其采魅力,以吸引人、感染人,作者情意的目的。

此散文通描写外在的自然景物来表作者此地、此景的喜之情或以索,或移步景以空索。

常运用象征和比的手法,把作者的思想寓于形象的外物之中,是以外在形象来表作者生命的真理的感悟。

常型及解技巧:一、句子含的解答:(如2010年第8)的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或短用了比、比、借代、象征等表方法。

答,把它所指的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如2004年第10,2009年第7,2010年第7)( 1)它本身的作用;( 2)合句子境。

1.比、人:生形象;答格式:生形象地写出了+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加气、一气呵成等;答格式:了+象+特性3.:引起者注意和思考;答格式:引起者+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加气等;4.比:了⋯⋯突出了⋯⋯5.反复:了⋯⋯加气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007 年第 9 )1、内容上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

2、构上: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四、文章或段落内容的归纳综合(2004 年第 14 题, 2007 年第 11 题, 2006 年第 8 题)不要漏掉文中的信息,提炼自然段的段意五、有关表现手法的是赏析(2009 年第 12 题)运用的方法 +具体内容 +作者情感常用的方法: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六、写景技巧:( 2009 年第 10 题)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解题思路和关键:一、读文本初读,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圈画关键词或句子,做到心中清楚:1)每节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把握主要内容);2)为什么要写作本文(把握中心主旨);3)怎样来写作本文的?(找线索、理清文章结构)二、找规律就写景状物类散文来说,景因情生,景随情变,情景关系十分紧密。

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首先,要仔细阅读全文,抓住描写的中心内容。

在阅读时,要
注意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通过描写想要
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要注意细节,包括事物的外貌、颜色、形状、气味、声音等,还有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其次,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描写的事物或场景往往是为了
表达作者的情感、情绪或者主题。

要理解作者通过描写想要传达给
读者怎样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还原描写的事物或场景。

进一步,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在回答问题时,要用自己的语言
把描写的事物或场景再现出来,尽量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来
表达。

要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准确,不要离题或者曲解原文的意思。

此外,要注重细节的描绘。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描写的细节,包括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等,以及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这些细节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描写的事物或场景。

最后,要注重结构的安排。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结构的安排,首先要有一个引子,介绍描写的事物或场景,然后逐步展开,把描
写的内容一一呈现出来,最后要有一个总结,表达自己对描写的事物或场景的理解和感受。

总的来说,写景状物阅读理解答题需要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描写的中心内容,注重细节的描绘,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准确,合理安排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类题型的阅读理解。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常识特征:形散神不散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解题方法 1、研读题干(题目) ,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摘关键句 自己的话概括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 三、如何解读散文的主旨(考点剖析一) 方法:1、看标题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以小见大表现手法: 3、准确表达。

( 1) 摘关键词、看注释、看过度句(段)、看开头结尾句、看抒情议论句6、看反复出现句(段)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的异同。

)领会为什么写的题型(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的情、理四、写景状物+作者技法)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

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的作用(考点剖析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饰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的作用(考点剖析四)1、分析段落的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2、分析段落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六、句子或段在文中的作用(考点剖析五)分析语句或段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浅议论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主旨

浅议论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主旨

浅议论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主旨思路和方法为引导学生如何把握主旨,迅速地读懂文章,下面谈谈关于主旨把握的一些思路方法,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1、明关系:景因情生散文总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指的是谋篇、选材、技巧、语言等,“神”指的是思想感情,即主旨。

虽然散文结构灵活多变,材料五花八门,技巧不拘一格,语言风格各异,但是主旨是唯一不变的。

并且,主旨与谋篇、选材、技巧等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或者说,作者选择什么材料、技巧,如何谋篇布局,必须服从于主旨的需要。

就写景状物类散文来说,景因情生,景随情变,情景关系十分紧密。

作者选择的景物和人事,一定关照着他内在的情感和感悟。

一篇优秀的写景状物类散文,其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断连、主次景物的组接、景物和人事的连通等等,自始至终都与作者的情感的波动、情趣的流露配合得严丝入缝。

例如《荷塘月色》。

作者撷取了塘边的树影、灯光,塘中的荷花、流水,塘上的白雾、月色等这些景物,另加江南采莲一事。

从景物看,色彩以淡为主,间以浓抹;声音以静为主,间以噪闹;亮度以暗为主,间以明光;形态以美为主,间以阴怖。

从人事看,江南采莲是少男少女示爱的尘封往事,作者心系之却无以至之。

景物和人事随着作者情感的波动而起伏变化。

景因情生,景随情变,透露着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显现出作者心灵在负重和挣脱之间游移而形成的一条曲线。

又如2007年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

第19题: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本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可选择语言技巧或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此句景物描写及所包含的作者情感。

这些雪野里的“精灵”(无名小花)是大自然的弱小生命,与上文“一棵巨树”宏大壮丽之生命同样值得礼赞,因为宏大与弱小的生命“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作者对小花那样弱小生命充满喜爱,对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心怀感动,正是这样的情感诉求,才有如此有情味的景物描写。

写景状物类散文解题技巧

写景状物类散文解题技巧

“状物类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解题思路探究】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解题思路自然与现代文常规解题思路并行不悖,但又有其自身独特之处,也就有其自身的破解之法,现将具体方法剖析如下:1、立足整体,把握形象。

整体关照乃能高屋建瓴,前后贯通,把住文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形象才能全面完整。

而写景状物散文的形象较之其它类型散文的形象要突出、丰满、重要得多。

全面把握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等形象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及内在含蕴等是阅读好此类文章的根本。

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瓦独到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等特性正是作者抒情的依托。

再如辽宁卷《杨柳》,杨柳的“贱”及“下垂”的姿态,有别于一般花木的娇贵和贪图自己的光荣而忘本的形象,又何尝不是解读作者写作意图的钥匙?2、找准切合点,析“形”入“情”。

这类散文总是借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抒情、言志、明理。

二者之间自有其内在的关联。

3、合理联想,揽旨品趣。

文本阅读坚决排斥主观臆断,但需要合理的联想。

品评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重要词句的含义等都离不开必要的联想。

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理解“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的旧事”一句的含义,就需要抓住“底片”“冲洗”二词,“底片”即“记录”,“冲洗”即“回忆”,进而理解到是“瓦”真实的记录了“我”的童年,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4、明确技法,析其效果。

此类散文无不用到许多技法且涉及到它们的试题甚多。

通常用到的技法有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渲染、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排比等)。

【答题失误疗救】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有的学生能“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被局部信息所囿,不见全体,漏洞百出。

对策:增强整体意识和“区间”意识,立足整体,“高瞻远瞩”、“瞻前顾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