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含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23课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7题;共39分)1. (10分)翻译下列句子(1)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2)然气厉不息。
2. (2分)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 . 咨臣/以当世之事B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C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 . 亲/贤臣,远/小人3. (2分)下列文言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②甚矣,帝之不惠。
③帝感其诚。
④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 . 反问句陈述句倒装句被动句B . 反问句倒装句被动句陈述句C . 疑问句陈述句被动句判断句D . 疑问句倒装句判断句陈述句4. (5分)《威尼斯商人》选自《________》(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________》、《_ ____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________剧。
5. (5分)这篇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作者对人物的语言的描写进行回答。
6. (5分)你原来是怎样理解《雪》的思想内容的?读完这几篇评论,你有哪些收获?请你认真阅读文章,试着把四位作者的主要观点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并加以比较,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7. (10分)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使相之 ________②比后壮 ________③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________④购之千金 ________⑤入山行歌 ________⑥儿闻之,亡去 ________⑦不负子也 ________⑧当于汤镬煮之 ________⑨王如其言 ________⑩愿王自往临视之 ________二、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8.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湖南省邵阳十中八年级语文《干将莫邪》同步练习

28 干将莫邪(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加点字注音。
(10分)干将()()莫邪()使相之()尸乃仆()自刎()汤镬()踔出()踬目()重身()2、填空。
(6分)本文选子《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__________小说集之一,多为_________故事。
作者________,是东晋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
3、指出下列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年龄。
(6分)(1)弱冠之年__________ (2)而立之年__________(3)不惑之年__________ (3)天命之年__________(4)花甲之年__________ (4)古稀之年__________4、仿写。
(4分)结识古仁人,我欣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
结识古仁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训练(30分)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
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得剑。
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王即购之千金。
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8分)比.后壮日夜思欲报.楚王眉间.广尺儿闻之,亡.去6、比较下列各句中“为”字的区别。
(8分)汝父为.楚王作剑行拂乱其所为.山峦为.晴雪所洗卷石底以出,为.坻……7、翻译下面句子。
(8分)(1)何哭之甚悲耶?(2)闻王购子头千金8、文中的侠客具有什么精神?(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人类几万年来的争斗、战争、仇杀,积聚了太多的仇恨。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含标准答案)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0.0分)1.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王即购之千金A. 吾干将莫邪子也B. 何哭之甚悲耶C. 为子报之D. 夫战,勇气也2.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干将(gàn jiāng)莫邪(yé)B. 重身(zhòng)自刎(wěn)C. 汤镬(huò)踬目(zhì)D. 乃仆(pú)捧头(pěng)3.对“愿王自往临视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希望楚王您亲自过去看一看这个勇士。
B. 楚正愿意自己亲自去靠近看一看勇士。
C. 恭谨楚王您自己去靠近看一看勇士的头。
D. 楚王希望能到锅边去观看勇士的头。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4. 下列字注音正确的是:A. 干将(ɡān)(jiānɡ)莫邪(yé)B. 重(zhónɡ)身相(xiānɡ)C. 刎(wénɡ)镬(huò)D. 踔(chuó)踬(zhì)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重身:是指怀孕B. 眉间广尺:双眉之间有一尺宽的距离,这里用了夸张的写法。
C. 行歌:边走边唱。
D. 仆:倒下。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6. 选择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1 / 7A. 汤镬(huò)B. 踔出(chuō)C. 踬目(zhì)D. 堕汤(zhuì)7. 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乃勇士头也(是)B. 王如其言(按照)C. 是必烂也(这)D. 客以剑拟王(用)8. 对“当于汤镬煮之”的“于”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从……B. 被……C. 在……D. 自……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90.0分)9.填空。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8课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卷

一.积累运用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将.
莫邪.
重.身
汤镬.
踬.目
自刎.
2.词语积累﹣﹣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客以剑拟.王
A.制订 B.杀人 (2)当于.汤镬煮之
C.比画
D.计划
A.在
B.被
(3)客曰:“不负.子也。”
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
第2页(共4页)
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释】①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显现。②春秋:年纪。 ③夷灭:被杀。④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⑤亲近:皇帝的侍从。⑥斧 钺:古代兵器。⑦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 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李广苏建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 被匈奴扣留达 19 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空自苦亡.人之地 ②武使.匈奴明年 ③因谓.武曰 ④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空自苦亡人之.地 A.欲杀之.(《干将莫邪》) B.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汉书•李广苏建传》) C.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4)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并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 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语文版八上语文《干将莫邪》同步练习【推荐】

干将莫邪习题A 基础储备卷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6分)(1)自刎()(2)汤镬()(3)头踔()(4)踬目()(5)干将()(6)莫邪()2、解释加点的词。
(8分)(1)欲jxfz0104_0189_2杀之()(2)汝若生子是男()(3)剑在其背()(4)使相之()(5)但睹堂前()(6)入山行歌()(7)幸甚()(8)不负子也()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5分)(1)把本文划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5分)(2)你认为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5分)(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5分)4、重点问题探究。
(15分)(1)第一自然段写“王”,共用了几个“怒”字?有什么作用?(5分)(2)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式?这表现了什么?(5分)(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的楚王和侠客的形象的?(5分)5、把你了解的有关作者及《搜神记》的情况写在下面。
(6分)B 综合提升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8分)(1)干()(2)重()()()(3)背()(4)相()()()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8分)(1)夫语妻曰()(2)儿闻之,亡去()(3)比后壮()(4)其妻重身()(5)吾父所在()(6)欲报jxfz0104_0189_12楚王()(7)于是尸乃仆()(8)王如其言()3、指出下面句中“其”字所指代的内容。
(5分)(1)其妻重身当产()(2)剑在其背()(3)乃问其母曰()(4)王如其言()(5)乃分其汤肉葬之()4、翻译下面的句子。
(8分)(1)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2)日夜思欲报jxfz0104_0189_12楚王。
(3)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4)客亦自拟己头。
课内语段阅读。
(21分)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
剑有雌雄。
其妻重身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干将莫邪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28 干将莫邪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干将..( ) 莫邪.( ) 使相.之( ) 自刎.( ) 踬.目( ) 解析:对常用字的字形和读音要把握准确,特别是字形熟悉的字。
答案:ɡān jiānɡ yé xiànɡ wěn zhì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乃.成(才) 王大怒,使相.之(仔细观察) B.比后..壮(及,等到) 重身当.产(应当) C.儿闻之,亡.去(死亡) 头踔.出汤中(掉入) D.但.睹堂前松(但是) 踬.目大怒(瞪眼) 解析:B 项当:这里是正当……时;C 项亡:逃走;D 项但:只、只是的意思。
答案:A3.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东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本课的文学常识。
要注意平时积累。
答案:《搜神记》 干宝 史学家 文学家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去.时嘱我。
(2)当于汤.镬煮之。
解析:“去”的变化在于词义在发展中更为丰富了,有了多层含义。
“汤”则是词义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含义。
古今词义就是在发展中逐渐丰富起来的,而且古代的含义渐渐地被丢弃不用了。
参考答案:(1)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2)古义:沸水,热水;今义:带汁的食物。
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
亡⎪⎪⎩⎪⎪⎨⎧∙∙∙)()(,)(,以应亡河曲智叟去亡儿闻之亡国恒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乃⎪⎪⎩⎪⎪⎨⎧∙∙∙)()()(壮士头也乃此成乃三年入见乃 解析:本题强调的是一词多义的现象,解释时要根据语境推敲出最符合语境的含义。
参考答案:亡:灭亡 逃走 通“无”乃:于是 才 是3.翻译句子。
(1)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2)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
解析:(1)句翻译时要求注意语气,要翻译出疑问的语气。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干将莫邪_每课一练

每课一练一、基础知识测评1.填空。
《干将莫邪》选自,作者,(朝代)人。
本文通过写的故事,表现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王大怒,使相.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客以剑拟.王()()王头复堕.汤中()()二、阅读理解测评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
问之,鬼言:“我是鬼。
”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
”鬼言:“我亦欲至宛市。
”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
”鬼便先担定伯数里。
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
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
”鬼答言:“惟不喜人唾。
”于是共行。
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
定伯自渡,漕漼作声。
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鬼大呼,声咋咋然。
索下,不复听之。
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
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
得钱千五百,乃去。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定伯诳.之()了然..无声音()不习.渡水故耳()乃去.()2.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3.请根据文中有关描写,概括宋定伯的性格特点。
答:4.概括本文的中心。
答: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测评1.《搜神记》干宝东晋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反而被杀,其子赤长大以后替父报仇的悲壮故事,揭露了统制者的残暴罪行,表现了人民对暴君的憎恨和对狭义英雄的赞颂。
2.xiànɡ仔细察看zhuànɡ成年nǐ比画duò掉进二、阅读理解测评1.欺骗完全熟悉离开2.第一段:宋定伯遇鬼,装鬼,与鬼同行。
第二段:宋定伯途中骗鬼的情况。
第三段:宋定伯捉鬼,卖鬼。
3.宋定伯是一个胆大、沉着、随机应变、很有智慧的人。
4.本文通过写宋定伯遇鬼,与鬼斗智,最后捉鬼卖鬼,寄寓着人定能战胜邪恶的思想。
【语文版】最新八年级语文上第23课《干将莫邪》原创同步练习(含答案)

23干将莫邪文言文句式【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等标志性词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隐含被动义,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3)倒装句。
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四种。
(4)省略句。
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5)固定句式。
例如“不亦……乎”“得无……乎”“如……何”“然则……”等。
01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将..(gān jiāng)莫邪.(yé)重.身(chóng)汤镬.(huò) 踬.目(zhì) 自刎.(wěn)2.词语积累——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客以剑拟.王(C)A.制订B.杀人C.比画D.计划(2)当于.汤镬煮之(A)A.在B.被C.从D.自(3)客曰:“不负.子也。
”(C)A.耽误B.负担C.辜负D.负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哭之甚悲耶?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啊?(2)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那位陌生人说:“(我绝)不会辜负你的。
”在这时候(赤的)尸体这才倒下去。
4.按提示要求,简要分析文章中“赤”这一人物的形象。
(1)从“赤”不惜自刎献头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刚烈,报仇的坚决。
(2)从“赤”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5.关于本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干将莫邪》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出自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B.此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将莫邪》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0.0分)1.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王即购之千金A.吾干将莫邪子也B.何哭之甚悲耶C.为子报之D.夫战,勇气也2.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干将(gàn jiāng)莫邪(yé)B.重身(zhòng)自刎(wěn)C.汤镬(huò)踬目(zhì)D.乃仆(pú)捧头(pěng)3.对“愿王自往临视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希望楚王您亲自过去看一看这个勇士。
B.楚正愿意自己亲自去靠近看一看勇士。
C.恭谨楚王您自己去靠近看一看勇士的头。
D.楚王希望能到锅边去观看勇士的头。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4.下列字注音正确的是:A.干将(ɡān)(jiānɡ)莫邪(yé)B.重(zhónɡ)身相(xiānɡ)C.刎(wénɡ)镬(huò)D.踔(chuó)踬(zhì)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身:是指怀孕B.眉间广尺:双眉之间有一尺宽的距离,这里用了夸张的写法。
C.行歌:边走边唱。
D.仆:倒下。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6.选择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汤镬(huò)B.踔出(chuō)C.踬目(zhì)D.堕汤(zhuì)7.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乃勇士头也(是)B.王如其言(按照)C.是必烂也(这)D.客以剑拟王(用)8.对“当于汤镬煮之”的“于”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从……B.被……C.在……D.自……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90.0分)9.填空。
《干将莫邪》选自,作者,(朝代)人。
本文通过写的故事,表现了。
10.给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①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A.于是,就B.才C.终于D.却②王即购之千金。
()A.立刻B.将要C.即使D.想要③客曰:“不负子也。
”()A.耽误B.负担C.辜负D.负重④愿王自往临视之。
()A.愿意B.希望C.恭谨D.马上⑤客以剑拟王。
()A.制订B.杀人C.比划D.计划11.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①,军人有病疽②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
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日:“吴起吮其父之创③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
吾是以泣。
”【注释】①中山:国名。
②疽:毒疮。
③创:伤,伤口。
(1)用现代汉语翻译“将军于老子如是,尚河为而泣?”一句。
(2)“伤者之母”为什么要“泣”?(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1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王大怒,使相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客以剑拟王()()王头复堕汤中()()13.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1)对“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客”这个人?(2)《干将莫邪》选自《》,作者干宝,史学家、文学家。
14.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
剑有雌雄。
其妻重身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雌一雄,雌来,雄不来。
王怒,即杀之。
(1)解释下列词语:大:相:(2)“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中有个词语现在仍在使用,但是用法不同,找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3)这段话表现了楚王的什么性格特点?《干将莫邪》同步练习【答案】1. B2. C3. C4. A5. C6. D7. C8. C9.《搜神记》干宝东晋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反而被杀,其子赤长大以后替父报仇的悲壮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罪行,表现了人民对暴君的憎恨和对侠义英雄的赞颂。
10.①B ②A ③C ④C ⑤C11.【小题1】将军对你的儿子这么好 ,( 你 ) 为什么还要哭呢 ?【小题2】因为当年吴起为孩子的父亲吸过伤口,孩子的父亲非常感动,为报答吴起的关爱,作战时他英勇异常,结果战死沙场。
“伤者之母”预见自己的儿子也会像他父亲当年那样为报恩而战死沙场,所以哭泣。
【小题3】是一个爱护士兵(或“爱兵如子”)的将军。
12.xiànɡ仔细察看 zhuànɡ成年nǐ比画 duò掉进13.【小题1】“客”即“侠客”侠肝义胆,是一个重诺言,讲义气的人。
【小题2】搜神记14.【小题1】大:长大相:仔细查看【小题2】即将:就拿着【小题3】表现了楚王杀人如麻的残暴性格。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平时学习要注意文言文句式的翻译和积累。
例句是倒装句,“购之千金”即“以千金购之”;B项“何哭之甚悲耶”为倒装句式,其他为判断句。
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音的辨析能力。
平时学习要结合课下注解、古汉语字典和其他工具书准确掌握字的读音。
对常用字和易错字的读音要反复朗读,加强记忆。
A.“干将”应读“gān jiàng”;B.“重身”的“重”应读为“chóng”;D.“乃仆”的“仆”应读“pū”;C项无错误。
故选C。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
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
“愿王自往临视之”中“愿”是关键词语,翻译为“恭谨”,故选C。
4 — 5.此题考查文言文的字音。
平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查字典和其它工具书,多看课下注解,及时纠错,保证字音准确无误。
B.“重”应读“chóng”;C.“刎”应读“wěn”;D.“踔”应读“chuō”。
A读音正确,故选A。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C.行歌:唱歌。
故选C。
6 — 8.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平时学习要读准字音,多看课下注解,多查工具书,及时纠错。
D.“堕汤”的“堕”应读“duò”,其它选项读音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要注意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等特殊用法。
可根据课内积累的知识,结合语境推测课外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
C.是必烂也(这头);其它选项意思正确,故选C。
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平时要注意常见文言虚词的积累,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用法。
当于汤镬煮之:应当在热水锅中煮它。
根据语境,“于”是“在……”的意思,其它选项错误,故选C。
9.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学习时,不但要记住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而且要对作品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有一定了解。
平时要勤于背诵,可把每一册课本中的文学常识整理归类,以便于记忆。
《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五十四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
《干将莫邪》通过写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反而被杀,其子赤长大以后替父报仇的悲壮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罪行,表现了人民对暴君的憎恨和对侠义英雄的赞颂。
10.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根据句子含义可知:①三年乃成——才;②王即购之千金——立刻;③不负子也——辜负;④愿王自往临视之——恭谨;⑤客以剑拟王——比划。
故答案为:①B ②A ③C ④C ⑤C11.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文言文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以直译为主。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翻译后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到文从字顺,简洁凝练。
要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和词语的特殊用法。
注意“若”翻译为“你的”;“如是”翻译为“这么”“如此”。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通读全文,根据问题锁定答题范围,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
吾是以泣”——“伤者之母”预见自己的儿子也会像他父亲当年那样为报恩而战死沙场,所以哭泣。
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能力。
结合文中对人物言行举止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爱护士兵。
12.此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音和词义,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注意“相”应读“xiànɡ”。
1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通读选文,疏通文意,结合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
为了履行自己对干将、莫邪之子的承诺,“客”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体现了他是一个侠肝义胆,重诺言,讲义气的人。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积累文学常识,不但要记住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而且要对作品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有一定了解。
平时要多背诵,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五十四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
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
1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
“大”是词类活用,翻译为“长大”。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即将”在古文中翻译为“就拿着”;在现代文中,“即将”是正要或者是就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