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3+ 1 = 4
3. 先用 摆一摆,再填得数。
1+1= 2 2+1= 3 2+3= 5
三、达标检测 1. 看算式,先画 ,再写出得数。
1 + 2 =( 3 ) 2 + 1 =( 3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 1 =( 4 ) ______________
4 13
4
4
22
31
把 有不4 同分的成分了法几吗和?几?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4 13
4 22
4 31
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5 个 放在两个
里,有几种放法?
5 14
5 23
5 32
5 41
有把不5 同分的成分了法几吗和?几?
5 14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 23
5 32
5 41
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探究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 以用“认4”识来这表是示几?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第5课时 加法
R·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 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 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 流意识。
学习重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
2024年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上册 5.3 7、6加几(课件)

6 + 5 = 11
41 10
15 10
探索新知
7、6加几的计算方法
7 + 5 = 12 或 7 + 5 = 12
25
32
10
10
采用“凑十法”来计算。
随堂小练
1.圈一圈,算一算。(教材P95练习应用 第1题)
7 + 5 12
6 + 6 12
随堂小练
2.(教材P96练习应用 第2题)
7+3+3=13 7+6= 13
7+3+4= 14 7+3+2= 12
7+7= 14
7+5= 12
随堂小练
3.(教材P96练习应用 第3题)
6 + 8 14
7 + 9 16
随堂小练
4. (教材P96练习应用 第4题)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5+6= 11 6+6= 12 9+4= 13
6+7= 13 7+8= 15 3+7= 10
7、6加几的计算方法
7 + 5 = 12 25
10
采用“凑十法”来计算。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探索新知
1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教材P95)
投中了7个。 还有4个没投中。
7 + 4 = ?(个)
探索新知
1号运动员一共投了多少个?(教材P95)
7 + 4 = 11 (个) 我这样想。
7 + 4 = 11
31 10
把7凑成10。
还可以怎 样想?
探索新知
第五单元5.5《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一)(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 5.5《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一)(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6和7的加法运算。
2. 6和7的减法运算。
3. 解决与6和7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如5的加减法。
2. 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过5的加减法,那么6和7的加减法又是怎样的呢?3. 学生回答后,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6和7的加减法。
二、探究6和7的加法运算(10分钟)1. 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6和7的加法呢?2. 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自己的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加法运算规则:将两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和。
4. 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
三、探究6和7的减法运算(10分钟)1. 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6和7的减法呢?2. 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自己的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减法运算规则: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得到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4. 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6和7的减法运算。
四、解决问题(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如:小明有6个苹果,小红给了他1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先确定问题中的运算类型(加法或减法),然后运用相应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7 的加减法》学习任务单(核心学案)及课后活动作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6、7的加减法》学习任务单及课后活动作业
【学习目标】
1.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
2.通过认真观察、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掌握得数是6 和7 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学习任务】
准备7 根小棒或7 个圆片。
(没有小棒和圆片的可以用其他学具代替)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看图列式。
学习任务二:
请你画一画或摆一摆,然后说一说整体与部分分别是多少,再试着写一写算式。
学习任务三:
数学书第42 页“做一做”。
【课后活动作业】
拿出两张数字卡片,用大的数减小的数,和家人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课件

这节课,我学会了
一、看图列算式。 4 + 3 = 7 (只)
R·一年级上册
6和7解决问题
真棒!
算一算
642 -+ 435==
2. 填一填。
4-1= 3
4- 3 = 1
?只
图里有什么?
左边有 4 只,
右边有 2 只。
大括号
?只
表表示示:把求“一两共部有分几合只起?来”
怎样解答?
求一共有几只, 要把两部分合起 来,怎样计算?
4只 2只
= ()
?只
解答正确吗?
?条 3 + 3 = 6 (条) 答:一共有 6 条。
我叫小红帽,因为我很喜欢 外婆送给我的红帽子,不管 我走道哪里,我都带着它。 所以大家都叫我小红帽
我们先把小红帽骗走,我 再去她外婆家,假装她外 婆,吃掉她哈哈哈哈哈
外外婆婆外外婆婆,, 你你的的嘴眼耳睛朵巴怎怎 么么那那么么大大啊啊
眼 耳 嘴睛 朵巴大大,, 好 你 说 好掉看 的 听一你的 样 清 话口啊清 子 楚 啊吃楚 啊 你 ”
解答正确 答:一共有 6 只。
24 13
5 6
?只
?只
大括号,小问号, 在一起,我会算。 小问号,在下面, 求一共,用加法。
解决问题 一看、二想、三查
4
1
2
3
【课本46页“做一做”】
?只
左边有 2 只, 右边有 5 只。 一共有几只?
2 + 5 = 7 (只)
2. 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教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五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以及学生们用的练习本、铅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小明有6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1个苹果,问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来引入6和7的加法。
2.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演示6和7的加法,比如6+1=7,7+0=7,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当场计算,比如6+2=,71=,以此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他们做的练习题,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做一下6和7的加减法的板书,包括6和7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后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是否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我也会找一些相关的拓展延伸材料,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这就是我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人教版设计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我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和接触到6和7的加法。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6和7的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利用“一图四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口算。
2+1= 4-1= 3-2= 1+3=5-3= 4-2= 5-4= 5-1=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6的加法(1)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用加法算式表示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引导学生明确:从左边观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如何列出算式。
5+1=6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1+5=6(从右边观察,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
所以列的出算式是1+5=6)师: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
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5+1=6。
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1+5=6。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人教版数学上册一年级《6、7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课题 6.7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第5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表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学会列出相应算式。
知识目标 1.能熟练数出6、7的数,会读、会写6、7。
2.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重点会利用分成计算6、7的加减法。
难点掌握看图列算式的方法,学会列出相应算式。
学法合作交流教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快看,教室里正在做卫生扫除呢?提问:同学们你们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巧妙揭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认识6、71.认识6.7问题1:数一数,有几名同学在打扫卫生?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6呢?回答:桌子的数量是6.、问题2:数一数,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接着数法:6个在数1个就是7个。
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7呢?回答:桌子的数量是7.。
椅子的数量是7.活动:让我们用小棒摆一摆。
2.6、7的书写。
数字6,像哨子。
从上线偏右一点起笔,向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下线,向上碰右线画一个小圆圈,圆圈要超过中线。
到表示6、7数的物体。
探究数数的方法,点数法、接着数法。
通过摆一摆,增强学生的6、7的认识。
6像口哨滴滴响。
7像镰刀割青草。
小组合作,探究6、7的写法。
看清楚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察,培养数感的能力。
通过探究不同的数数方法,提高孩子善于思考的能力。
摆小棒,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数字7,像镰刀。
.从左上角到右上角画一横线,再折线向下,到底线中间偏左的地方碰线。
活动:用计数器拨一拨。
3.6、7的比较猜一猜:尺子上被挡住的数是几?回答:5后面的数是6,6后面的数是7.比一比:5<6 6<7 5<7 7>6>54.几和第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用哪组组成来 帮助计算?
6 15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摆一摆,填一填。
6
4
6
2
一算共一根有算据6朵一这花共幅,有图去几我掉朵们右 左花可边。以的列24出朵四,个算式, 左右可边以两有还怎个几有样加朵几列法? 朵式算可 ??式以 可,怎 以两样 怎个列 样减式 列法? 式算?式。
探索与发现
摆一摆,填一填。
感谢观看
4. 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并最终获得智慧的过程。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是一种达观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种高 超的入世智慧,淡泊宁静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无事时,澄然;有事时,断然;得意时,淡然。 6 、不要放弃自己,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有一天我们可以老死、病死、穷死,但绝不要允许自己失望而死,消极而死! 4 、磨练,使人难以忍受,使人步履维艰,但它能使强者站得更挺,走得更稳,产生更强的斗志。 14 、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光阴;人生,最璀璨的莫过于事业;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奋斗。 7. 就像冲垮大山的雨滴吞噬猛虎的蚂蚁照亮大地的星辰建起金字塔的奴隶,我也要一砖一瓦地建造自己的城堡。 1 、天上最美的是星星,人间最美的是真情。 12 、成功的秘诀是努力,所有的第一名都是练出来的。 5 、目标和信念给人以持久的动力,它是人的精神支柱。 13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的,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12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你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12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13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的,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7 、拼搏高考,今生无悔;越过高三,追求卓越! 6) 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魄健壮起来,束缚的脚步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 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 3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7. 生活中别总做一个跟随者,而要善于做一个领跑者;事业中不要总做一个模仿者,而要善于做一个创新者。 15 、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尽快在行动中落实,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想一番。 1 、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18. 最好的进攻就是进攻自己。 7. 幸福,就是找一个的人过一辈子。 7 、现在不玩命,将来命玩你, 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 13. 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 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4=7 4+3=7 7-3=4 7-4=3
有4个三角形,有3个正方形。
学以致用
1 3 3 5 06 5 1 6- 2 4
64 02
2 61 5 70
1
6 7- 0 42
7
35
学以致用
6-5
0
2+4 1
5-3
2
7-7
6
7-6
2
7-1
7
4+3 1
6-4
6
04 知识小结
知识小结
4+2=6 5+2=7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01 情景导学
填一填。 6
24
情景导学
6 51
6 33
6 42
7 25
7 34
7 61
02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5+1=6 1+5=6
要你求们“是一怎共样有计几算个的圆??” 可以列两个加法算式。
6 51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棒的? 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7
7
7
5
52
2
探索与发现
摆一摆,填一填。
6
3
6
我们可以想:
33
03 学以致用
做一做。
学以致用
7 7 4 3
看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算一算。
学以致用
7
5
7
7
5
6
4
7
5
6
学以致用
可以怎样列算式?
▲△■□□△△
有2个黑色图形,有5个白色图形。
2+5=7 5+2=7 7-2=5 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