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

《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
《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

一年级上册《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由“一图”列出“两式”,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极其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好的,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秋天到了,小动物们准备去自己的菜地里收获,瞧!它们要出发了,多漂亮的自行车呀!可车还没有装轮子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组成,你们能从下面的轮子中给自行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吗?如果你说对了呢,自行车就会“吱吱”的跑了。

生:第一辆车,4和2组成6。

师:答对了,自行车开走了。

生:第二辆车,3和3组成6。

师:正确,你真棒!

生:第三辆车,1和5组成6。

师:太好了!请继续看这辆车。

生:3和4组成7。

师:你真了不起!这辆呢?

生:2和5组成7。

师:你真聪明!最后一辆车全班一起回答。

生:6和1组成7。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

(一)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

1、出示“萝卜图”,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菜地里多高兴呀!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萝卜?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生1:我是这样列式的:1+5。

生2:我认为应该这样列式:5+1。

师:小组讨论,看看究竟应该怎么列式呢?

生:(讨论后)我们小组认为:“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合起来”与“5个红萝卜和上1个白萝卜合起来”都是在求“一共有几个萝卜”,所以,这两道算式都应该是正确的。

师:大家都同意他们小组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好的。由此,我们又可以发现什么呢?

生:前面,我们看一幅图只会列出一道算式,现在我们可以列出两道算式了。

师:多好的发现呀!大家表扬她。大家再想想,这两道算式我们又该怎么计算呢?

生:(讨论后)在第一道算式中,因为1和5组成6,所以1+5=6;还可以这样想:因为5个添上1个是6个了,所以1+5=6。计算出第一道算式的结果后,看到上面的1+5=6,我们很快就想到了下面的5+1也应该等于6,而且这两道算式的结果应该完全一样,因为都是在求这里“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师:说得多好呀!请同学们像他这样想一想,算一算,并相互说一说。

2、出示“西瓜图”,练习得数是6的加法。

师:小猴来到它的西瓜地(出示图)。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小猴的西瓜地里,有2个大西瓜和4个小西瓜,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有几个西瓜”,列式是2+4和4+2,这两道算式的计算结果都是6。

师:能把你们小组这样列式的理由和计算的方法讲给大家听听吗?

生:要求“一共有几个西瓜”,可以用大西瓜的个数加上小西瓜的个数,也可以用小西瓜的个数加上大西瓜的个数所以列式是2+4和4+2;看到2+4=6,就想到了4+2=6。

师:你们听,他们小组表现多好啊!你能像他这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呢?(学生很快自由思考和口述上述过程与方法。)

3、出示“玉米图”,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

师:现在要出场的可是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了,请看,它来了,小熊站在它的玉米地想一个数学问题呢!你们猜一猜它在想什么呢?

生:小熊在想一共有多少个玉米呢?

师:这也让你猜中了,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玉米,你会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吗?

生:3+4=7,4+3=7。

师:他说的对吗?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能把你想的算式像他这样说一说。

4、出示“小花图”,练习得数是7的加法。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呀?

生:一共有多少朵花?

师:求一共有多少朵花,谁会列式呀?

生:1+6=7,6+1=7。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算6+1=7吗?

生:看到1+6=7,想到6+1=7。

(二)学习得数是6减几和7减几

1、出示“玉米图”,学习相应的减法。

师:刚才,你们帮小熊算出了它的地里一共有7个玉米,瞧,小熊在干什么呢?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掰走了一个玉米。

师:根据你所看到的,会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几个玉米呢?

师:会列式吗?

生:7-1=6。

师:根据这幅图,你还可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小熊掰走了几个玉米呢?

师:会列式吗?

生:7-6=1。

师:看到这幅图,我们怎么就列出了两道减法算式了?

生: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掰走的就是还剩下的,从7个玉米里面去掉还剩下的就是掰走的。

2、出示“圆片图”,练习相应的减法。

师:好了,要摆小圆片了,老师摆了7个圆片,在这儿画了一条虚线,你知道虚线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虚线在这里表示去掉的意思。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请一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来。

师:为什么根据这幅图也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了呀?

生:从7个圆片里面减去4个红色的圆片就是3个黄色的圆片了,从7个圆片里面减去3个黄色的圆片就是4个红色的圆片了。

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说的太好了!

(三)感知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

1、出示“小棒图”,认识“两加”和“两减”的联系

师:请你们翻开数学课本第45页,仔细看“小棒图”,把空填完整。

生:(独立完成后交流。)2+5=7,5+2=7,7-5=2,7-2=5。

师:看到这样四道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这四道算式中,加法和减法算式各有两道。

生2:这四道算式中的数都是2、5和7。

生3:看到2+5=7就可以想到5+2=7,看到7-5=2就可以想到7-2=5。

生4:看到其中的加法算式就可以想到其中的减法算式。

生5:看到其中的减法算式也可以想到其中的加法算式。

生6:加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就像好朋友一样,是密切联系的。

师:大家想的太好了!

2、出示“三角形图”,认识“一加”和“一减”的联系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要摆什么了?

生:摆三角形。

师:看到这幅图,你能列出几道算式呢?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3+3=6。

生2:6-3=3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1:3个红色三角形加上3个黄色三角形就是6个三角形了。

生2:一共有6个三角形,去掉3个红色三角形就是3个黄色三角形了。

师:现在,为什么只有列出了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加法算式呢?

生:(思考片刻后回答)因为红色三角形和黄色三角形的个数都是3个,还有一道加法算式也是3+3=6;同样的道理,还有一道减法算式也是6-3=3。重复的算式我们就没有必要写出来了。

(四)学习算式的正确书写

师:这些算式在田字格里该怎样书写呢?老师先来写一个。3+3=6,每个数占一个日字格,运算符号也占一个日字格,注意啦,运算符号一定要写在日字格的中间,这样看起来就很美观!你们会写了吗?请你们翻开数学课本第46页,在田字格里写一道3+3=6的算式。

生:(在课本上的田字格内书写算式,写完后,四人小组互相评价。)

(五)阶段小结,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算式都是关于几和几的加法和减法?

生:(齐答)6、7的加法和减法。

师:(板书课题:6、7的加法和减法)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1、帮小燕子送信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看大屏幕,小燕子这儿有几封信要送出去,可是他不知道该送到谁的家,你们愿意帮助小燕子吗?

生:愿意!

师:想一想,小燕子应该把这封信送到谁的家呢?(信封上写的算式是:4+2)

生:小燕子应该把这封信送到小兔的家。(小兔的家是6号)

师:说对了,你真不错!

师:猜一猜第二封信该送给谁呢?(信封上写的算式是:6-3)

生:这一封信应该送给小松鼠。(小松鼠的家是3号)

师:你真聪明!

……

师:你们猜一猜,小燕子会把最后一封信送给谁呢?(信封上没写算式,但住在2号的小猴还没有收到信。)

生:是小猴的。

师:哇!真的是小猴的信!请你猜猜,信上写的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呢?

生1:1+1=2。

生2:3-1=2。

生3:4-2=2。

生4:5-3=2。

……

四、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师:今天,小朋友们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他们可感谢你们啦!他们希望你们在课后,能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加法或减法来解决,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