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练习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汇集及练习

【例】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判论战》)
交通
【今】
【古】
【例】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
秋天
【今】
【古】
例如: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虽然
【今】
【古】
【例】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公输》)一毛
【今】
【古】
【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开张
【今】
【古】
【例】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学者
【今】
【古】
【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无赖
【今】
【古】
【例】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
可怜
【今】
【古】
【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于是
【今】
【古】
【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中间
【今】
【古】
【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以为。
常见古今异义词练习

常见古今异义词练习例词古义今义例词古义今义1、亲戚2、妻子3、中国4、非常5、所以6、绝境7、无论8、用心9、稍稍10、无日11、唧唧12、豪杰13、殷勤14、更衣15、往往16、何苦17、肉食18、鱼肉19、卑鄙20、不过21、其实22、春秋23、垄断24、美人25、左右26、结束27、约束28、一切29、宣言30、烈士31、牺牲32、交通33、扶老34、秋天35、可恨36、留意37、举手38、老子39、鞠躬40、小生41、虽然42、一毛43、怠慢44、口舌45、不好46、丈人47、风流48、操持49、开张50、学者51、妖怪52、有意53、地方54、山东55、人情56、反复57、从容58、慷慨59、便宜61、无赖62、故事63、南面64、老大65、可怜66、小子67、逢迎68、斗争69、同志70、于是71、中心72、中间73、束手74、指示75、父兄76、以为77、可以78、从而79、至于80、初一81、祖父82、会计83、作文81、以往82、感激83、因84、具体85、智力86、前进87、或者88、即使89、弟兄90、人情常见虚词的用法练习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然8、若9、所10、为11、焉12、也13、以14、因15、与16、矣、17、于18、则19、者20、之常见通假字练习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2、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6、将军擒操,宜在今日7、五万兵难卒合8、倾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9、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10、汝识之乎?1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2、君子生非异也1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4、距关,毋内诸侯15、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6、张良出,要项伯1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18、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0、暴秦之欲无厌2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2、河曲智叟亡以应23、居十日,扁鹊望桓候还走24、属予作文以记之2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020届高考语文古今异义练习题含答案

古今异义练习题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2、断其左股。
古义:今义:3、约为婚姻古义:今义:4、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今义: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今义:6、将军战河北。
古义:今义:7、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今义:8、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9、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今义: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今义: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今义:1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今义:13、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今义:14、河内凶。
古义:今义:15、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今义:16、然而不王者。
古义:今义:1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今义:18、假舆马者。
古义:今义:19、用心一也。
古义:今义:20、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今义: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今义:2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今义:2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今义:24、今之众人。
古义:今义:25、左右欲刃相如。
古义:今义:26、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今义:27、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今义:28、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古义:今义:29、彩彻区明古义:今义:30、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今义:31、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32. 适莽苍者古义:今义:33.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今义:34.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今义:35、拜臣郎中古义:今义:36. 寻蒙国恩。
古义:今义:37. 除宦洗马。
古义:今义:38. “叶叶相交通”。
古:今义:3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40.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今义:41.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今义:4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义:今义:44.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今义:45. 可以便宜从事古义:今义:46.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48、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49.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义:今义:50.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今义:5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今义:52.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今义:53.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今义:54.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今义:55.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古义:今义:56.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57、子路从下后,遇丈人古义:今义:58.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古义:今义:5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今义:60、(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古义:今义:61、幼稚盈室,并无储粟古义:今义:6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今义:古今异义练习题1、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古今异义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
2.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江)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
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3.又明年,(梁)太祖为元帅,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李)珽为天平军掌书记。
4.弘治元年以王恕荐,(秦纮)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
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
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
”5.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
6.世祖与(张)欣泰早经款①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
【注】①款:诚挚7.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8.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9.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
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
明府必欲立功明义。
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羡曰:“然则何向而可?”10.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
11.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
狱具,法不至死,(吴)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
12.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
13.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
君(指传主典韦)战于门中,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君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
太祖退住舞阴,闻君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
14.(始安王萧)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
朓自以受恩高宗,不肯答。
15.黄河以西。
自庄浪抵肃州南山,其外番人阿吉等二十九族所居也。
洪武间,立石画界,约樵牧毋越疆。
岁久湮废,诸番往往阑入,而中国无赖人又潜与交通为边患。
16.熊概,字元节,永乐九年进士。
授御史。
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
古今异义练习题

古今异义练习题古今异义,即在古代和今天的语言交流中,同一个词语可能存在不同的意义或用法。
这些异义词语给人们的理解和沟通带来了困扰,因此需要加强对古今异义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是一些古今异义练习题,供大家进行讨论和思考。
一、音译1. 你能想出一个古代文学作品的音译名称吗?(提示:此作品通常被称为“西游记”)2. 在古代,有一种铁制的兵器叫做“锤”,请问现代的音译词语是什么?(提示:与乐器“钢琴”相似)3. 古代的儒家经典《论语》的音译名称是什么?(提示:音译名称与一种菜品相似)二、意义转变1. 在古代,词语“雅”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风度,而现代用法中,它一般用来形容艺术、文化等方面。
请问这个词语的意义是如何转变的?2. 词语“谦虚”在古代常用于形容谨慎、虚心,而现代用法中,它一般用来形容不自大。
请问这个词语的意义是如何转变的?3. 古代的词语“哲学”主要指“学问”。
现代的用法中,“哲学”一词一般指研究思考生活问题的一门学科。
请问这个词语的意义是如何转变的?三、词义混淆1. 古代的朝宋一词,既可以指“上朝”的意思,也可以指宋朝。
请问在古代,“朝宋”这个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句子中容易产生歧义吗?2. 词语“风范”在古代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风度,而现代用法中,它一般用来形容典范、榜样。
请问这个词语是否容易引起理解上的混淆?3. 古代的词语“近年来”是指离今年近的一段年份,而在现代用法中,“近年来”一般指过去几年以来的一段时间。
请问这个词语是否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困惑?四、语法使用1. 在古代,语句中的“之”一词通常用作代词,指示动作的对象。
而在现代用法中,它一般用作介词,表示方向或目的。
请问这个词语的语法使用是如何变化的?2. 古代的“将”字用于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而现代的用法中,“将”字常常表示将来时态动词的标志。
请问这个词语的语法用法是如何转变的?3. 古代使用的“而”字在语句中往往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而现代用法中,“而”字往往用于表示转折或递进的关系。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古今异义练习

2023年学考文言古今异义练习班级学号姓名得分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今义:借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6.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8.吾从而..师之古义: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10.今之众人..古义:今义:大家;许多人。
11.小学..而大遗古义: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
12.年十七,好古文..古义: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3.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1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15.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16.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
17.至于..泰安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18.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古义:今义:不稳固、不坚定。
19.多平方..古义:今义:数学名词。
20.以吾一日..长乎尔古义:今义:一天。
2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古义:今义:军队编制单位。
22.宗庙之事,如会同..古义: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3.子曰:“何伤..乎?”古义:今义:什么伤。
24.童子..六七人古义:今义:男孩子,指儿童。
25.莅中国..古义: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26.俯足以畜妻子..古义:今义:男子的配偶。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古今异义

复习回顾:一、古今异义练习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 4.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出处同上)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6.复前行,欲穷其林。
(出处同上)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处同上)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出处同上)(1)妻子(2)绝境9.无论魏晋。
(出处同上)10.便扶向路。
(出处同上)11.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12.当户理红妆。
(出处同上)13.会宾客大宴。
(林嗣环《口技》)14.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15.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1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出处同上)1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出处同上)18.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1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出处同上) 20.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
(出处同上)21.则久已病矣。
(出处同上)22.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2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2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2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28.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29.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0.野人: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31.祖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2.爪牙:祈父予王之爪牙33.颜色:颜色憔悴34.形容:形容枯槁35.消息: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36.痛心: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下相逐37.婚姻: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38.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9.交通:出入章献皇后家,与诸贵人交通40.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41.明日:明日,赦濂,安置茂州42.轻易:李文忠守严州,帝欲召还。
古今异义练习

古今异义练习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今义: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3.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今义: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古义:今义: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古义:今义:6.明日..,徐工来,孰视之古义:今义: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今义:8.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今义: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今义:10.内外多置小门,往往..而是古义:今义:1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今义: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今义:1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古义:今义:14.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今义:1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今义:16.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古义:今义:17.吾所以..待侯生备矣古义:今义:18.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今义:19.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今义:20.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今义:21.曲终收拔当心..画古义:今义:22.弟走从军阿姨..死古义:今义:23.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今义:24.呕哑嘲哳难为..听古义:今义:2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今义:2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义:今义:27.秦朝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今义:28.今恩足以至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古义:今义:29.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古义:今义:30.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今义:31.兄弟妻子..离散古义:今义:32.明.日.,子路行,以告古义:今义:33.巫以为..真鬼也古义:今义:34.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古义:今义:35.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恩古义:今义:36.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古义:今义:37.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古义:今义:38.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古义:今义:39.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古义:今义:40.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4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古义:今义:4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古义:今义:4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今义:44.治天下之事,致殷勤..之意古义:今义:45.婉贞于是集少年结束..而出古义:今义:4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义:今义:47.牺牲..玉帛,未敢加也古义:今义:48.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古义:今义:4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50.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今义:5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古义:今义:52.子见夫子..乎古义:今义:53.他人有心,吾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古义:今义:54.道不行..,已知之矣古义:今义:5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今义:56.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古义:今义:57.却有一段风流态度..古义:今义:58.身量苗条,体韵风骚..古义:今义:59.行为偏.僻古义:今义:60.多谢..古义:今义:61.交通..古义:今义:62.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古义:今义:63.声非加疾.也古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异义练习
1.其为物轻物易藏,在于把握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5.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
禹
6.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7.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9.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
耳
10.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11.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1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5.策扶老以流憩
1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1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9.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20.叶叶相交通
21.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22.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2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4.诚宜开张圣听
25.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26.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
恨也
27.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2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9.老大嫁作商人妇
30.遥望老子杖藜而来
3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2.先生可留意矣
33.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3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7.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38.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9.宾客意少舒潲稍正坐
4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41.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
42.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43.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4.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4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7.衡下车,抬威严
48.今募天下人粟县官
49.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50.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行为义
51.(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52.古之学者必有师
5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54.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55.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56.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57.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58.愿丈人一言而生
59.整顿衣裳起敛容
60.璧有瑕,请指示王
61.可谓智力孤危
62.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63.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6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6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66.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67.王顾左右而言他
68.却看妻子愁何在
69.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70.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71.可怜身上衣正单
72.可以已大风
73.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74.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古今异义练习(答案)
1.其为物轻物易藏,在于把握(把握:手掌内)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出身低微为人粗野)
3.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不过:不超过)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不一定)
5.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不避:不亚于、不次于)
6.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便宜:有利,适宜)
7.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初一:刚刚开始)
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从容:委婉得体)
9.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赤子:平民百姓)
10.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11.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斗争:吵闹,打架)
1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反复:扭转形势)
1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变故(名词))
1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繁华的景象,风流余韵)
15.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拐杖)
1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感动奋激)
17.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更衣:上厕所)
18.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故事:先例,旧事)
19.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交通:勾结)
20.叶叶相交通(交通:互相通连)
21.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结束:整装)
22.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具体:具备形体)
2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与外界隔绝之地)
2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
25.初至北营,抗辞慷慨(慷慨: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26.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可恨:痛惜)
27.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可爱)
2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靠)
29.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年龄大)
30.遥望老子杖藜而来(老子:老人)
3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
32.先生可留意矣(留意:考虑)
33.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南面:面南而坐,即称帝)
3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它的果实)
3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实:那实际情况)
3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指父母或父母兄弟,指家里亲人)
37.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人情:人民的普遍情况)
38.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指战国时秦国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
39.宾客意少舒潲稍正坐(稍稍:慢慢的,渐渐的)
4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
41.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42.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往往:处处)
43.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活泼好玩)
44.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无日:不久)
4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更不必说)
4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作祭礼用的牲畜)
47.衡下车,抬威严(下车:官吏初到任)
48.今募天下人粟县官(县官:朝廷,官府)
49.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小子:小孩子)
50.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行为义(行,品行;为,做)
51.(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
52.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5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为:把……当作)
54.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从这里开始,向那里……)
55.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意气:意志气概)
56.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殷勤:关切、问候)
57.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于是:在此)
58.愿丈人一言而生(丈人:老人)
59.整顿衣裳起敛容(整顿:整理)
60.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指出给……看)
6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智力:智谋力量)
62.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国:中原地区)
63.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中心:心里)
6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当中间夹杂着)
6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普通人)
66.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祖辈父辈)
67.王顾左右而言他(左右:侍卫人员)
68.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妻子和子女)
69.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豪杰:英雄人物)
70.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往往:时常,常常)
71.可怜身上衣正单(可怜:值得同情)
72.可以已大风(大风:麻风病)
73.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风流:杰出、英俊)
74.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逢迎:迎接)。